股價是否合理是由市場決定,投資人主觀判斷的合理價格,未必與市場的價格一致,某些環境下(例如低利率、高成長)可能市場願意接受較高的合理本益比,有時候則只願意接受較低的本益比(例如升息、低成長),現在台積電本益比約20倍,預估本益比則可能降至約18倍,是合理的投資價格?
以過去的經驗看台積電的本益比18倍是合理的價格,這代表過去的市場共識是如此,卻無法確定未來的市場共識是否還同意這樣的價格,例如大立光過去有一段時間本益比可以維持在18~25倍,目前已經降到約12倍,可以說已經很便宜而值得投資嗎?恐怕沒有人能確認12倍本益比的大立光是否適合進場,因為其毛利率是近年新低,獲利持續衰退,無法確認營運是否已到谷底,就不知道目前本益比是否算是便宜,要推斷企業本益比是否合理,除了過去的參考數據之外,還有其他前提必須考慮,例如企業是否能夠維持營運穩定或保持一定的成長幅度?整體經濟環境是否改變,利率的變化,景氣循環狀況等都會影響市場所決定的合理價格。
每個投資人對於企業前景、景氣與利率的預估可能都有些差異,主觀判斷合理價格,未必能獲得市場認同,如果對於股價的判斷,剛好和市場主要大戶或法人的想法類似,就可能買在大家有共識的低價區,能享受後續上漲的成果,所以除了判斷股價是否合理,最好還要能概略了解或猜測市場想法,前者需有基本面判斷的知識,後者則屬於經驗及技術分析的能力,如果股票同時具有價格合理,且技術面呈現止跌轉漲的條件,是市場共識的合理價格,就會是相對適合的投資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