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傷口怎麼顧?不能拖,查病因!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傷口是觀察身體的一扇窗,能夠反應身體的狀況。」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鄭乃禎醫師指出,「出現慢性傷口時,通常代表身體有些潛在的疾病。」
所謂慢性傷口,是指有些傷口該癒合了卻沒有癒合,一般文獻上會定義大概6週甚至3個月,該癒合卻沒有癒合的傷口。鄭乃禎醫師指出,在慢性傷口中的發炎反應會比較嚴重,蛋白質的分解酵素比較多,傷口上的細胞分裂比較慢、生長因子比較少,導致傷口一直沒辦法完全癒合,帶給患者很大的困擾。
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傷口大概有四種,鄭乃禎醫師說,第一種是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癒合有問題,且伴隨血管阻塞和容易感染的狀況,所以糖尿病足部潰瘍是相當常見的慢性傷口。
第二種是周邊動脈阻塞,這些病人的下肢動脈有阻塞的狀況,造成末端的血液供應不良,而形成缺血性潰瘍傷口。
第三種是靜脈阻塞,靜脈血液回流不順,導致靜脈曲張、靜脈血液鬱積,嚴重會造成靜脈潰瘍。
第四種是壓瘡,臥床、坐輪椅的患者,可能長時間壓迫身體某個部位,形成壓瘡、褥瘡,也是常見的慢性傷口。
慢性傷口不能拖!
一旦產生慢性傷口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要認為「只是一個傷口而已」,最好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看看是不是有些需要矯正的地方。鄭乃禎醫師強調,因為慢性傷口不只是傷口本身的問題,必須找出根本的原因,例如糖尿病、周邊動脈阻塞、靜脈阻塞、或壓瘡,並進行矯正,若有感染的狀況,也要用適當的藥物控制感染,多管齊下才能夠治癒慢性傷口。
如果放任慢性傷口不處理,可能會遭到感染,鄭乃禎醫師說,壞死的軟組織容易感染,且進展為菌血症、敗血症。當局部的細菌經由血液循環散布到全身,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可能危及性命,致死率很高。為了保住性命往往需要做大範圍的清創,甚至做截肢手術,以去除感染源,對病人的影響非常大。
處理慢性傷口時,醫師會先評估是否需要清創,移除壞死的組織。手術在慢性傷口治療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鄭乃禎醫師說,慢性傷口上若有壞死的組織,會變成細菌的溫床,運用外科手術清創,是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關鍵。甚至在傷口比較乾淨之後,可能還需要做重建手術,譬如植皮、皮瓣的手術,把傷口關起來,病患的生活品質會明顯的提高。
清創完成後,每天都要仔細換藥,並使用合適的敷料覆蓋傷口,維持濕潤的環境,能夠幫助傷口癒合。若有感染跡象,便需要適時使用藥物控制感染。
因為需長期換藥、黏貼敷料,所以要盡量降低膠帶造成的黏性傷害,預防皮膚破損。「反覆撕膠帶,除了疼痛不適,膠帶造成的撕脫傷常讓慢性傷口病人非常困擾,」鄭乃禎醫師說,「可以考慮使用低黏貼性膠帶,避免對皮膚、組織造成破壞。在包紮傷口時,也能把紗布圍成一圈,將膠帶直接貼在紗布上,或者用網套、紗繃來固定,避免膠帶接觸皮膚。」
善用人工敷料,提升生活品質
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有很多人工皮、人工敷料可以選擇,鄭乃禎醫師說,傳統的換藥方式大多是擦優碘、蓋紗布,很多患者都誤以為傷口要乾掉才會好,其實,人體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讓傷口乾掉其實並不恰當。將傷口維持一定的濕潤,可以促進細胞增生、傷口癒合。使用人工皮、人工敷料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維持傷口的濕度,若傷口滲液較多,也能夠將多餘的滲液帶走。
現在的人工皮非常進步、多樣化,鄭乃禎醫師說,選擇敷料時往往牽涉到很多臨床的判斷,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
使用人工皮、人工敷料,能將傷口維持在濕潤的狀態,避免傷口直接緊黏著敷料,在撕除的時候較不會疼痛。善加運用這些比較先進的人工皮、人工敷料,對傷口、患者都有正向的幫助,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從根本著手,預防慢性傷口復發
慢性傷口的病患常常有多種慢性疾病,一旦有傷口以後,癒合的皮膚品質與正常的皮膚有點差距,很容易破裂產生新傷口。鄭乃禎醫師叮嚀,不要讓慢性傷口再復發的關鍵就是經常去觀察這些部位,是否有變紅、變腫等狀況,並及早積極處理。
有壓瘡的患者,務必定期幫他翻身,或使用氣墊或其他減壓裝置,避免持續壓迫。鄭乃禎醫師說,糖尿病足的患者,要好好控制血糖,並穿襪子、穿較軟的鞋子,也要經常檢查腳是否有小傷口,預防慢性傷口再度發生。
除了定期回診追蹤之外,我們會提供完整的衛教,教導患者在家處理傷口。鄭乃禎醫師說,另外也會結合各科醫療專業,幫忙控制各種慢性病,促進傷口早日癒合。
針對慢性傷口,有越來越多新的治療被開發出來。鄭乃禎醫師說,例如負壓治療是在傷口比較沒有感染的情況下放海綿狀的敷料,同時外面封起來抽負壓,看似簡單的概念可以促進傷口肉芽組織生長,負壓治療已幫助許多病患,也獲得國際上許多醫療機構的認可。另外也有人嘗試電刺激、震波治療、細胞治療等,希望能夠幫助慢性傷口癒合。
貼心小提醒
「千萬別輕忽慢性傷口!」鄭乃禎醫師叮嚀,「患者一定要盡快就醫,及早介入治療。」除了完整清創、仔細換藥,我們還必須處理潛在疾病,同時給予完整的教育,讓患者回家之後有能力好好照顧、處理慢性傷口,才能夠全面性幫助病人的慢性傷口早日癒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4-05-01
    《腦疲勞》05|慢性壓力下的心靈告急:預防勝於治療的憂鬱症啟示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聆聽過自己的內心呼喊了呢?當代生活節奏加速,壓力山大,對許多人來說,憂鬱症已悄悄成為無形的威脅。 但你知道嗎?這場心靈的戰役,預防遠比治療來得關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憂鬱症的形成過程,學習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身心的平衡點,避免被壓力拖入憂鬱深淵。 閱讀全文,探索守護心靈健康的秘
    Thumbnail
    avatar
    波士の思考
    2024-03-22
    慢工出細活的《玫瑰的名字》 (上)這是一本慢工出細活的小說。這股緩慢與細緻來自三個層次……
    Thumbnail
    avatar
    K. Chiu|邱K
    2023-11-04
    AZ無業宅民行~美國小孩上學準備大公開★☆!!去美國念小學中學需要準備什麼?採購清單大公開!!
    Thumbnail
    avatar
    躲貓貓
    2023-10-01
    《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 📖書籍簡介: 我們太習慣壓抑焦慮,但心中的小小孩始終知道, 傷口在隱隱作痛。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博安心理師以切身之痛,提出緩解焦慮良方: 內在的13個練習+外在的5種溫柔方式。 我們需要找到焦慮的根源,因為當焦慮的
    Thumbnail
    avatar
    Shu nian 舒年書黏
    2023-07-29
    你怎麼解讀-《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看到一篇報導,擷取一本書裡的內容,談到關於內向外向⋯ 探討了內在自我,於是寫了一點感想和觀點,分享給大家! 今天一早,看到了一篇文章,擷取自一本書的內容~ 裡面一段講得很好~ 「外向與內向是一個光譜,就和世上許多事物一樣,中間存在著無限排列組合的可能⋯」 小時候的教育,總是教我們對事物的定義二分法
    Thumbnail
    avatar
    勝利卷
    2021-08-28
    幽默不是你在別人傷口上灑鹽的藉口,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拿來開玩笑的。有人指著你的痛處哈哈大笑,你只能傻傻的笑著,如果你翻臉,別人會說你開不起玩笑。​ ​ 所以,你笑彎了腰,眼淚都流出來了。​ ​ 形容一個人很幽默,除了他很會開玩笑,更代表他很懂得尊重別人。​ ​ 他可以敏感地體會別人的痛苦,避開所有會讓人難過的玩笑,共情能力強的人,總是優先照顧別人的感受。​
    Thumbnail
    avatar
    少願
    2021-06-22
    醫院夜半哀嚎聲,傷口好好顧就不會哭,傷口照護你該知道的事傳説中,在每個禮拜四晚上,在高醫十全路那棟大樓最靠近校園的診間走道,不時就會傳來哀嚎求饒聲,在因勞基法而大幅縮減夜診的醫院裡,聽起來格外的淒厲⋯⋯。 難道是流傳在日本的校園七大不可思議事件,在高醫也出現了嗎?還是說有柯南或金田一出沒在高醫裡嗎? 其實都不是啦!那是外傷科的醫師在門診幫病人做清創啦!
    Thumbnail
    avatar
    外傷重症說書人
    2020-12-26
    腳扭傷了,怎麼辦?慢性足踝扭傷照顧全計畫(下)從上篇文章我們瞭解到,其實腳踝扭傷後有好多的事情要做。但萬一你過去不知道原來受傷後要好好恢復關節活動性、增強肌肉強度、增加本體感覺能力,那怎麼辦呢?當然你還是可以按照上篇所指引的方法給自己的身體一次機會,但如果還是會反覆扭傷,我就建議真的要找肌肉骨骼疼痛專長的物理治療師協助囉!
    Thumbnail
    avatar
    洪岳裕
    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