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馬士革到如懿傳,鄂圖曼人也穿花盆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1823年,鄂圖曼帝國攝影師帕斯卡•薩巴赫(Pascal Sébah)生於伊斯坦堡,其父是敘利亞禮天主教徒,母親則是亞美尼亞人。薩巴赫一生作品無數,為鄂圖曼社會史研究留下了珍貴的素材。而其中有張1870年左右的大馬士革婦女照,在中國人看來,則有那麼一點異曲同工的熟悉感。
1870年左右的大馬士革婦女照。
相片最右邊的婦女腳穿厚底鞋,乍看之下與滿人的花盆底旗鞋十分類似,然而這其實是鄂圖曼貴族婦女的流行鞋款,土耳其名為nalın,阿拉伯語則稱قبقاب(Qabqab,模擬其走路發出的聲音而來)。其本是浴室裡的防滑拖鞋,後來才演變為貴族的裝束,是突厥人繼承羅馬帝國遺產的變體;無獨有偶,花盆底也是滿人入關接觸到漢文化後才催生的產物。
身穿元寶底旗鞋的完顏童記(左)與穿花盆底的閨蜜孟小冬(右)。

厚底鞋的歷史

縱觀歷史,厚底鞋不是東西任何一方的文化專利。早在古希臘時代,悲劇演員便會在舞臺上穿厚底鞋,以增加其莊嚴感;古羅馬人則將厚底鞋作為浴室專用的防滑涼鞋。而文藝復興初期,厚底鞋更作為威尼斯的特產,在歐洲各地流傳,成為婦女的時尚鞋款。各國王室中,則以西班牙貴族婦女最常穿厚底鞋,配上長裙,顯得身材更為高聎;教會也十分贊成王室婦女穿厚底鞋,如此一來便可降低其「放縱跳舞」的機會。
15世紀末的素描圖,左為紐倫堡婦女,右為威尼斯婦女。由於威尼斯婦女腳穿厚底鞋,故顯得較為高大。
16世紀的綠絲綢面料厚底鞋,現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5世紀的威尼斯厚底鞋,現藏於斯德哥爾摩。威尼斯人喜歡將厚底鞋增厚,平均高度約在25-74釐米之間。
而中國的厚底鞋始於木屐。其功能相當多元,不僅能充當雨鞋,也是名士與平民的日常裝束,例如東晉便有謝安聽聞淝水之戰的捷報後,興奮地踢斷了木屐的記載;直到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回、四十五回裡也有描述寶玉穿木屐的情節。明代定陵的出土物中,孝靖皇后棺內便有尖足鳳頭高底鞋陪葬,足見中國穿厚底鞋的傳統並非由滿人原創。
明代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后尖足鳳頭高底鞋。
而人們一般認為清朝是由滿人建立的遊牧帝國,這恐怕是對滿人遊牧性的誤解。早在明代,尚未入關的女真人就不全過遊牧生活,海東女真(又稱野人女真)的漁獵性較強,海西女真是半農牧的部落,建州女真則已開始農耕的定居生活,更與明朝有貿易關係。其雖保有騎射傳統,卻與匈奴、鮮卑、蒙古等民族的生活型態不同,而正因其以農耕、定居型態儲存實力,建州女真最後得以統一各部,並建立與蒙古等軍事型遊牧帝國不同的國家-清朝。
而滿人入關後,不僅漢化進程加劇,也將關外的滿文化帶入中原,子弟書、京劇、相聲皆為滿漢融合的產物,高底旗鞋亦然。近年清宮劇十分流行,劇中從宮女到皇后皆穿高底旗鞋,人們因此有了刻板印象:「高底旗鞋是滿人的傳統服飾之一」,再加上少數民族自我東方化,因此網路上也出現一些穿鑿附會的起源說,例如:「滿族先民為渡泥塘奪回城池,故模仿白鶴在腳底綁樹杈,後人為紀念這場勝仗,因此開始穿高底旗鞋。」或是「滿族婦女常要上山勞動,為防蚊蟲叮咬、弄濕鞋襪,所以就在鞋底綁木塊。」
反駁上述傳言的證據有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便是清代的檔案記載。爬梳清初的賞賜檔案,當時賞給格格或其他女眷的衣飾中,鞋子部分往往就是各類靴子;像花盆底這種高底旗鞋則是入關許久後才出現在檔案裡的產物。而雖然檔案沒有明說,但考察當時的歷史背景,高底旗鞋的誕生既有區分階級的用意,也蘊含了審美的潛意識。首先滿人為彰顯自己的身分,故將漢人的木屐加以改良成貴族婦女專用的旗鞋,還分出花盆底、元寶底等款式。
花盆底旗鞋。
元寶底旗鞋。
另外就是滿人本無纏足習俗,故為遮掩天足,而將鞋底加高,使雙腳隱於裙下,且穿高底鞋走路的步態與三寸金蓮的搖曳生姿十分類似,故這種鞋在貴族間廣為流傳。然而時間久了後,竟也出現高底旗鞋與纏足弓鞋的融合版,顯示滿人婦女也開始學著漢人纏足,以及漢人貴族婦女也有學著穿高底旗鞋的趨勢,服飾上的滿漢之分已是日漸模糊。
高底旗鞋與弓鞋的混合鞋款。
高底旗鞋的出現,揭示了滿人入關後,在文化上逐漸與漢人交融的現象;而鄂圖曼的厚底鞋也是類似的邏輯。

突厥人的去遊牧化

阿拉伯歷史哲學家伊本·赫勒敦(1332-1406)曾在名著《歷史緒論》中提到,帝國周圍往往圍繞著野蠻部落,然而這些野蠻人因所謂的Asabbiyah精神(عصبية,在阿拉伯歷史的語境下指部落主義、宗族主義),故擁有比帝國內部更為強大的凝聚力、組織力、向心力,將能在帝國衰弱時取而代之。
然而當這些野蠻部落繼承帝國的遺產後,將不可避免地被定居文化同化,導致當初賴以崛起的asabbiyah精神逐漸消亡,最後步上前一帝國的後塵,被周圍的其他野蠻部落消滅。而新的帝國繼承者也將繼續相同的宿命,如此情節往復上演,因而造就了歷史的循環。
伊本·赫勒敦的《歷史緒論》。
伊本·赫勒敦的理論出自他對歷史的觀察及體會,時至今日,針對中東古代史仍有一定的解釋力。而突厥人去遊牧化的起點並非鄂圖曼帝國,這段進程早在塞爾柱時代便已揭開序幕。
塞爾柱本是中亞大草原的部落,後其逐漸統一伊斯蘭世界東部的破碎格局,建立了橫跨中亞與西亞的帝國。而凡是發源於中亞的遊牧政體,皆在一定程度上承襲了波斯的官僚、文化、政治體制,形成了突厥-波斯共生的文化傳統,塞爾柱帝國的建立便是確立了這種傳統的制度化,並讓波斯文化逐漸取代伊斯蘭版圖內的阿拉伯內涵,阿拉伯文化的中心從此由巴格達移往開羅。
而往後的鄂圖曼帝國更可說是突厥-波斯文化複合體的巔峰期,其宮廷詩歌受古典波斯文學的影響,許多波斯語詞彙更成為突厥語借詞,直到凱末爾推行文字改革時才被大量刪去。波斯語是鄂圖曼帝國中的強勢語言之一,帝國更採用波斯官階、頭銜名稱,並大量引入波斯料理,成就今日土耳其菜的盛名。
除波斯文化外,鄂圖曼征服了君士坦丁堡與巴爾幹地區後,也吸納了大量希臘與羅馬的文化傳統,浴場(hamam, حمّام)即為一例。由於伊斯蘭教本身有大淨小淨的習慣,故鄂圖曼人日後還將其融入清真寺附屬建築群的一環,供穆斯林禮拜前淨身用,羅馬浴場也換上另一種名字-「土耳其浴」。
土耳其浴改良羅馬浴場配置,成了鄂圖曼人社交生活的一環,母親會在澡堂中為兒子相親,男人也在澡堂中談生意,功能就像今日的咖啡館。而源於羅馬的諸多浴場配件也被鄂圖曼帝國繼承,厚底鞋nalın即是一例。其本是浴室的涼鞋,日後漸成鄂圖曼貴族婦女的裝束之一,才有了薩巴赫那張照片中的「花盆底」。
身穿nalın的鄂圖曼貴族婦女,左手拿的是煙管。
貝母裝飾的nalın。

鄂圖曼與清朝的類似命運

今日的花盆底與nalın角色類似,都是人們緬懷過往情懷的特殊配件,只會出現在古裝劇、或一些cosplay場合中,現實生活幾乎已無人使用。而由歷史脈絡觀之,兩者都是遊牧民族成為帝國繼承者後,改良定居民族的傳統而來,由此照見東西兩大帝國的類似命運:
清朝由已初步漢化、過定居生活的女真人建立,其在政治上承襲漢人制度、也保留些許遊牧建置;而在文化上則大量漢化,但也將滿人的部分傳統引入關內,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鄂圖曼帝國由已與波斯文化共生已久的突厥人建立,更吸納了羅馬與希臘傳統而成,化為歐亞交界的薈萃一景。帝國的統治階層雖有突厥人,卻也大量依賴其餘非穆斯林、非突厥的官僚與學者來運作,更融鑄羅馬、阿拉伯、波斯、希臘底蘊,化為今日的土耳其文化。
兩大帝國日後皆在西方列強的鐵蹄下解體,並在此之上建立現代史的主體。
其中鄂圖曼崩解為無數小國,只剩土耳其還堅稱自己是帝國的繼承人,其餘國家則以否定帝國遺產為國家歷史的書寫方向;中國則保留了大部分的原有版圖,只是滿人已逐漸淡出政治舞臺。然而透過花盆底與nalın的圖片檔案,仍可稍見遊牧民族成為帝國繼承人的過往痕跡,彷佛夜空一隅,仍有天星的光芒在閃
爍。
原文發表網址:
2019.6.17
中東研究通訊
https://mp.weixin.qq.com/s/5GHU596HHCEhyX4llLagMQ?fbclid=IwAR0OQWh6AQTP5Ufd7Xg6_98vb5iVLinf9J0_fFWdXzLg9Iz6DCzjYRYJRd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8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3月31日,土耳其舉行地方大選。此次選舉意義非凡:這是土耳其2017年修憲為總統制後的首次地方選舉,也是2023年總統選舉前最後一次全國大選。選舉結果出爐,艾爾多安嘗到了慘勝的苦澀。
俄烏衝突既是大國博弈場,也是各區域強國謀求利益的操作支點。
4月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到訪沙特阿拉伯,是為2018年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謀殺案後,土沙關係的新回暖,亦是埃爾多安5年來對沙特的首次出訪。
1月6日美國國會騷亂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紛紛自主封禁特朗普(Donald Trump),引發「社交媒體專制」的輿論交鋒。此般論戰既揭露當代社交科技的影響力,亦隱晦折射了數據巨頭與傳統主權的博弈。
然而除卻地理因素,在土耳其震後的斷垣殘壁間,側寫的並非僅是天災的不可預知,更有經濟高速發展的階級陰影:城市貧困人口叢生、低劣住房增加,致使地震來襲後,諸多建築不堪一擊,傷亡人數飆升。
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廢除1934年的內閣法令,終結了聖索菲亞(Hagia Sophia)86年的博物館歲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隨後也簽發總統令,恢復了聖索菲亞過往長達482年的清真寺地位。
3月31日,土耳其舉行地方大選。此次選舉意義非凡:這是土耳其2017年修憲為總統制後的首次地方選舉,也是2023年總統選舉前最後一次全國大選。選舉結果出爐,艾爾多安嘗到了慘勝的苦澀。
俄烏衝突既是大國博弈場,也是各區域強國謀求利益的操作支點。
4月28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到訪沙特阿拉伯,是為2018年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謀殺案後,土沙關係的新回暖,亦是埃爾多安5年來對沙特的首次出訪。
1月6日美國國會騷亂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紛紛自主封禁特朗普(Donald Trump),引發「社交媒體專制」的輿論交鋒。此般論戰既揭露當代社交科技的影響力,亦隱晦折射了數據巨頭與傳統主權的博弈。
然而除卻地理因素,在土耳其震後的斷垣殘壁間,側寫的並非僅是天災的不可預知,更有經濟高速發展的階級陰影:城市貧困人口叢生、低劣住房增加,致使地震來襲後,諸多建築不堪一擊,傷亡人數飆升。
7月10日,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宣布廢除1934年的內閣法令,終結了聖索菲亞(Hagia Sophia)86年的博物館歲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隨後也簽發總統令,恢復了聖索菲亞過往長達482年的清真寺地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分享土耳其棉堡慢遊攻略,體驗豐富的歐洲文化,美食包含多樣沙拉與石榴果汁,還有當地手作藝品,如皮革製品與藍眼睛商品,提供全方位的景點介紹,如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Hierapolis ancient theater等。適合喜愛慢遊與文化體驗的遊客。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先說,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巴爾幹以前,巴爾幹半島長期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全方面影響下,希臘語本來就很興盛了。 當土耳其人到來時,我們可能會想像波斯語、土耳其語或是阿拉伯語會取而代之。然而並沒有。 因為鄂圖曼帝國相比起直接統治,省心省力的間接統治更符合其心意。 而與這個理念相輔相成的,則是鄂
Thumbnail
那個勵志的故事背景 慕塔芝·瑪哈出生在一個波斯家庭,曾祖父因為很早就過世,導致家道中落,眼看著波斯是待不下去了,為了謀求生存祖父米爾札·基亞斯,所以就家帶眷一路南下到印度發展,沒想到靠著米爾札·基亞斯的超強經商貿易,從乞丐到丐幫幫主,又從幫主升級到鎮長,又過不久城鎮幾乎都發大財,蒙兀兒王朝第三任皇
Thumbnail
馬甲(Corset)也可以稱為緊身胸衣、束腰、束腹等,16世紀開始在歐洲流行,在維多利亞時代達到頂峰。其雛形可以追溯到大約4000年前的克里特島,從一些女性的形象和一些關於服裝的描述可以推斷出馬甲的存在,不過當時的人會把它穿在外面。馬甲在西方世界中,承載著久遠的歷史,在許多女性的身上都能看
Thumbnail
擁有幾百年歷史傳統的木屐,可說是荷蘭極具民族特色的工藝品。荷蘭人的一生,都跟木屐(或稱木鞋)脫不了關係。打從嬰兒呱呱墜地之後,父母就要為小孩準備一雙小木鞋,而情竇初開的少男,則要想辦法量好心儀少女的腳形及尺寸,用木鞋獻上愛意;結婚時新郎把木鞋當做定情之物,親自為新娘穿上。
Thumbnail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棉花帝國成形之前~15, 16世紀 還有兩件事 1. 西歐不適合種棉花,但是曾有棉紡織業。從中亞進口原料(生棉)再利用熟悉羊毛紡織工藝的工匠加工。沒落的原因是原料供應中斷,無法穩定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掌握的貿易路線取得穩定的棉花。 2. 透過阿拉伯商人的遠距貿易商隊,非洲部落已經有消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分享土耳其棉堡慢遊攻略,體驗豐富的歐洲文化,美食包含多樣沙拉與石榴果汁,還有當地手作藝品,如皮革製品與藍眼睛商品,提供全方位的景點介紹,如Travertines of Pamukkale, Hierapolis ancient theater等。適合喜愛慢遊與文化體驗的遊客。
Thumbnail
荷蘭人、鄭成功到台灣時,台灣高山上有原住民,平地上也有原住民,這些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就是平埔族。 平埔族一般分成10個族,其中5個平埔族住在中部地區,就是道卡斯族(斗葛族)、拍瀑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洪雅族(羅亞族、阿立昆族)。 其他5個族中,最有名的就是住在台南一帶的西拉雅族。
Thumbnail
先說,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巴爾幹以前,巴爾幹半島長期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全方面影響下,希臘語本來就很興盛了。 當土耳其人到來時,我們可能會想像波斯語、土耳其語或是阿拉伯語會取而代之。然而並沒有。 因為鄂圖曼帝國相比起直接統治,省心省力的間接統治更符合其心意。 而與這個理念相輔相成的,則是鄂
Thumbnail
那個勵志的故事背景 慕塔芝·瑪哈出生在一個波斯家庭,曾祖父因為很早就過世,導致家道中落,眼看著波斯是待不下去了,為了謀求生存祖父米爾札·基亞斯,所以就家帶眷一路南下到印度發展,沒想到靠著米爾札·基亞斯的超強經商貿易,從乞丐到丐幫幫主,又從幫主升級到鎮長,又過不久城鎮幾乎都發大財,蒙兀兒王朝第三任皇
Thumbnail
馬甲(Corset)也可以稱為緊身胸衣、束腰、束腹等,16世紀開始在歐洲流行,在維多利亞時代達到頂峰。其雛形可以追溯到大約4000年前的克里特島,從一些女性的形象和一些關於服裝的描述可以推斷出馬甲的存在,不過當時的人會把它穿在外面。馬甲在西方世界中,承載著久遠的歷史,在許多女性的身上都能看
Thumbnail
擁有幾百年歷史傳統的木屐,可說是荷蘭極具民族特色的工藝品。荷蘭人的一生,都跟木屐(或稱木鞋)脫不了關係。打從嬰兒呱呱墜地之後,父母就要為小孩準備一雙小木鞋,而情竇初開的少男,則要想辦法量好心儀少女的腳形及尺寸,用木鞋獻上愛意;結婚時新郎把木鞋當做定情之物,親自為新娘穿上。
Thumbnail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棉花帝國成形之前~15, 16世紀 還有兩件事 1. 西歐不適合種棉花,但是曾有棉紡織業。從中亞進口原料(生棉)再利用熟悉羊毛紡織工藝的工匠加工。沒落的原因是原料供應中斷,無法穩定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掌握的貿易路線取得穩定的棉花。 2. 透過阿拉伯商人的遠距貿易商隊,非洲部落已經有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