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併購的解剖學」下期預告:望梅止渴的 Gogoro 員工認股權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Gogoro的員工認股權辦法,現在全是公開資訊,但沒有台灣媒體有能力(或意願)針對原始資料分析。所以訂閱本專題每月259元,一點也不貴,因為在別的地方你都看不到。
請期待下期:「望梅止渴的Gogoro員工認股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4會員
    40內容數
    這份電子報的初衷是帶領讀者看懂重大財經新聞背後的法律議題,以北美地區為主,但不局限於一般人愛看的高科技巨頭或新舊獨角獸,以深入(但不一定淺出)的方式,解釋重大交易案中出現的各種縮寫,從SPAC、Going Private到毒藥丸。作者偶爾也會寫一些與企業併購無關,但絕對與商業模式有關的新聞分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aheng Seet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馬斯克大動作的發言,也引來許多質疑。 第一,馬斯克在簽約以前,並未做盡職調查,在向主管機關的申報文件中,也明確表示「不以盡職調查完成」為先決條件,現在怎可出爾反爾?
    2022年5月13日星期五,馬斯克在美東時間清晨五點多,發了一條新推。依據他的說法,收購推特一案「暫緩」,直到推特方面能夠提出更多證據支持「不到5%的使用者是假帳號或垃圾推文帳號」為止。這條推文一出,市場大嘩,馬斯克過了兩個小時之後又趕快補上一條推文說:仍然承諾會完成收購。
    藉著這一宗全球矚目的收購案猶在進行中的機會,從這個收購案已公開的資訊出發,細談這個收購案的法律文件當中透露出來的細節。根據我的估計,如果是透過這個單一個案談論跨國併購案常見的實務作法,這個專題至少可以連載半年以上。
    「免講啦!到這陣還有什麼話好講。你不免用這款美麗的字句來瞞我好啦。金錢!金錢尚好用。若有金錢,像你這款美麗的小姐,也會得搶來搶去,啊,金錢,金錢!」 美國時間4月20日,馬斯克向聯邦證券管理委員會提出的申報文件,揭露了他本次收購的資金來源。馬斯克不但有錢,時與勢也都在他這一邊。
    推特用來對抗Elon Musk的收購計劃的「毒藥丸」,只是俗稱,學名叫做「股東權益計畫」(Shareholder Rights Plan),在美國是上市公司對抗敵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的法律工具之一。
    馬斯克大動作的發言,也引來許多質疑。 第一,馬斯克在簽約以前,並未做盡職調查,在向主管機關的申報文件中,也明確表示「不以盡職調查完成」為先決條件,現在怎可出爾反爾?
    2022年5月13日星期五,馬斯克在美東時間清晨五點多,發了一條新推。依據他的說法,收購推特一案「暫緩」,直到推特方面能夠提出更多證據支持「不到5%的使用者是假帳號或垃圾推文帳號」為止。這條推文一出,市場大嘩,馬斯克過了兩個小時之後又趕快補上一條推文說:仍然承諾會完成收購。
    藉著這一宗全球矚目的收購案猶在進行中的機會,從這個收購案已公開的資訊出發,細談這個收購案的法律文件當中透露出來的細節。根據我的估計,如果是透過這個單一個案談論跨國併購案常見的實務作法,這個專題至少可以連載半年以上。
    「免講啦!到這陣還有什麼話好講。你不免用這款美麗的字句來瞞我好啦。金錢!金錢尚好用。若有金錢,像你這款美麗的小姐,也會得搶來搶去,啊,金錢,金錢!」 美國時間4月20日,馬斯克向聯邦證券管理委員會提出的申報文件,揭露了他本次收購的資金來源。馬斯克不但有錢,時與勢也都在他這一邊。
    推特用來對抗Elon Musk的收購計劃的「毒藥丸」,只是俗稱,學名叫做「股東權益計畫」(Shareholder Rights Plan),在美國是上市公司對抗敵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的法律工具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併購為企業管理常見策略,近年生技產業大增併購案例,雖短期看好,長期仍存在風險。透過股權置換的方式進行交易,有潛力獲得消息面帶動、授權金收益及上市後銷售的利多。對於投資市場中的不利併購態樣,應執行深入調研,確立未來發展,並採用股權交易應是優於全資金收購。在穩健執行併購行為的前提下,可達到正向效益。
    Thumbnail
    ChatGPT 的出現,讓搜尋引擎領域進入另一個革命性階段。甚至我們可以說 ChatGPT 開啟了人機互動的另一種想像。 但是,作為大眾使用的 ChatGPT,有可能幫助你的企業成長嗎? 或者,你有沒有想過 ChatGPT 的技術,如果能夠直接應用在你的客服上,可以節省多少人力?或是提高多少客服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企業併購正在經歷一場數位化的革命。數位技術正在不斷地塑造商業環境,同時也重新定義著企業併購的策略和方向。本文將深入探討這股趨勢,尤其著眼於數位化對企業併購的影響、數據驅動的併購策略、跨界合作與生態系整合,並最後展望未來企業併購的前景。
    【前言】 前一章敘述了「退場原因」之解析;本章將對應提出一些「退場型式」之解析與建議!  目的/目標:很簡單~「獲利:最大化」,或「損失:最小化」!   既然,「退場」是「必然」時~提早預習,就有更多時間可以做出適當的準備!     【退場型式與建議】 不同的原因「退場」~提早準備,也許可以多一些選
    【楔子】 小型、微型企業的「退場」~也可以說是:一種「改變」!  然而,「改變」的範疇太廣~所以,筆者才以「退場」一詞來替代!   筆者認為:「退場」,沒什麼!  ~不過是一個正常的歷程;正如:「生、老、病、死」… 須要關注、需要面對,但不須要過度介意!    走過一段路~就會看到一段風景!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疫情指揮中心公開因篩檢超量的校正回歸確診個案數後,當日Google Trend「校正回歸」一詞搜尋量達50萬,縱使中央及地方首長在直播中說明回補用意,新聞媒體也指出日本、英國等國家面對量能超載時,也用相同作法處理時間差、監測疫情走向,面對陌生新詞,不願了解與撻伐聲仍遍地四起,更有蓋牌、隱匿疫情之說。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併購為企業管理常見策略,近年生技產業大增併購案例,雖短期看好,長期仍存在風險。透過股權置換的方式進行交易,有潛力獲得消息面帶動、授權金收益及上市後銷售的利多。對於投資市場中的不利併購態樣,應執行深入調研,確立未來發展,並採用股權交易應是優於全資金收購。在穩健執行併購行為的前提下,可達到正向效益。
    Thumbnail
    ChatGPT 的出現,讓搜尋引擎領域進入另一個革命性階段。甚至我們可以說 ChatGPT 開啟了人機互動的另一種想像。 但是,作為大眾使用的 ChatGPT,有可能幫助你的企業成長嗎? 或者,你有沒有想過 ChatGPT 的技術,如果能夠直接應用在你的客服上,可以節省多少人力?或是提高多少客服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企業併購正在經歷一場數位化的革命。數位技術正在不斷地塑造商業環境,同時也重新定義著企業併購的策略和方向。本文將深入探討這股趨勢,尤其著眼於數位化對企業併購的影響、數據驅動的併購策略、跨界合作與生態系整合,並最後展望未來企業併購的前景。
    【前言】 前一章敘述了「退場原因」之解析;本章將對應提出一些「退場型式」之解析與建議!  目的/目標:很簡單~「獲利:最大化」,或「損失:最小化」!   既然,「退場」是「必然」時~提早預習,就有更多時間可以做出適當的準備!     【退場型式與建議】 不同的原因「退場」~提早準備,也許可以多一些選
    【楔子】 小型、微型企業的「退場」~也可以說是:一種「改變」!  然而,「改變」的範疇太廣~所以,筆者才以「退場」一詞來替代!   筆者認為:「退場」,沒什麼!  ~不過是一個正常的歷程;正如:「生、老、病、死」… 須要關注、需要面對,但不須要過度介意!    走過一段路~就會看到一段風景!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疫情指揮中心公開因篩檢超量的校正回歸確診個案數後,當日Google Trend「校正回歸」一詞搜尋量達50萬,縱使中央及地方首長在直播中說明回補用意,新聞媒體也指出日本、英國等國家面對量能超載時,也用相同作法處理時間差、監測疫情走向,面對陌生新詞,不願了解與撻伐聲仍遍地四起,更有蓋牌、隱匿疫情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