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盈瑩,版權/土土野青工作室,計畫贊助單位/文化部。
位於宜蘭城北側的淇武蘭遺址,早年出土了大量充滿幾何印紋的陶罐,當時葛瑪蘭族人以所處的自然環境為靈感,將蟲鳥魚獸、花草樹木、山川大海等元素逐一轉化為陶製器皿上的豐富圖騰,創作出經典的海浪紋、稻田紋、魚鱗紋、貝紋等紋飾。讓我們直至今日,仍能透過這些文化符碼,認識早期淇武蘭社的生活風貌及其令人讚嘆的工藝成就。
陶器皿作為一種載體,傳達了千年以前先民的生活剪影,而在今日的工作坊,我們也讓來自各地的學員,透過舊城自然環境與人文建築的紋理採集,讓這座城市的生活記憶以不同的形式被紀錄下來。 負責此次課程的陶藝講師簡郁文,帶領學員從揉土、橄陶片,到陶片組合為坯體等工序一步步進行,待主體完成後,我們將半成品均勻噴水並套上塑膠袋保濕,便起身前往城區綠地與巷弄,尋找適合陶土拓印的素材。
各種材質有其不同的紋理與觸感,雙手作為身體最敏銳的肌膚部位,彷彿是人類的第二雙眼,而哪天有機會走入森林裡,也可試著光腳行走,用雙腳親吻大地,此時更能感知地形的細微變化與四周環境的溫濕度。學員在尋訪舊城的過程中,試著用雙手觸摸天然植物與建築的質地,各種感受起此彼落-「鳳凰木的羽葉好柔軟,像寵物一樣好療癒!」、「左手香的葉片肥厚、葉脈明顯,應該很適合拿來拓印!」也有學員直接將做好的陶坯攜帶至戶外,現場將社會福利館地面的磨石子拓印於作品上。
一路採集下來,我們蒐集了各種葉形與植物部位,返回工作室,有人將左手香充滿自然氣息的葉脈紋理拓印於陶作菸灰缸上;也有人採集土人蔘的紅色小果,連果帶枝壓印於陶杯,其餘還有九芎樹開裂的蒴果、扁柏的羽狀複葉也被逐一利用。其中令人驚艷的是,學員將採集而來的觀音棕竹,運用其葉片基部硬挺的特性連續壓印於作品上,簡潔俐落的幾何美感,頗有「裝飾藝術」的氣質。
過往經歷的,陶土都記得
從前端的陶坯製成,到後續的質感拓印,透過雙手與陶土親密互動的過程,我們逐漸熟悉這項材質的特性。郁文提及,陶作是一種很free的工藝,以塑形或拋光的工具來說,有的陶藝家使用刮板,有的隨手以信用卡作為工具,也有極富創意的藝術家以撿來的椰子殼來塑陶。
至於她個人最喜歡徒手作陶,因為屏除了工具的隔閡,手指是這個世界上最靈活、也最能靠自己控制力道的天然工具! 做陶的時候,手指的每一次按壓,陶土都記得,就像我們將陶片橄好後,若直接用手捏取其中一角將陶片拾起翻面,被捏起的邊角即便後續再次橄平,卻仍會再次翹起。於是眼前這個看似無機的材質,彷彿也擁有自己的性格與記憶。
因此郁文提醒學員,橄陶片時不妨在下方墊布,之後移動或翻面就以墊布為媒介,此外,作陶過程中更不要直接拉提陶片的某一邊,否則陶土自身的重力會使得陶片變形,而一旦變形,這個記憶力很好的傢伙就很難忘掉了!
陶土,不僅要以溫柔的雙手來細心對待,更是一項需要與時間緩慢互動的工藝,郁文依據過往的經驗,發現只要心有躁進便容易出錯,後續反而要花更多時間修補。經過一整日的陶作,課程進行到尾聲,各種自然材質已鑲嵌或拓印於每位學員的陶坯上,雖然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釉料,不過此次工坊我們選擇不上釉,保留陶土原色,讓拓印上去的自然質感以最純粹的方式展現。
▎質感拓印工作坊 ▎講師小檔案
簡郁文/「隕石製陶」主理人。畢業於英國創作藝術大學(UCA)當代工藝陶瓷碩士,曾為日本信樂《陶藝之森》駐村藝術家、「開始:器皿烘培室」創辦人與陶藝總監、力行國小特殊教育班學齡前陶藝教師。現為「土土野青」自然工藝教案設計及工藝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