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韓國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物的地理學」 臺灣參展者選件的過程與意義

2023/11/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年來在大型國際展覽中隨著少數族裔、弱勢社群、地方知識與社會參與成為關注的焦點,其中以地方的技術與故事,透過工藝或是集體手工製作的方式成為物件或事件展出已經成為國際雙年展中的櫥窗之一。以「工藝」為主題的韓國清州雙年展今年邀請對當代藝術議題與工藝皆具豐富策展經驗的康在永擔任策展總監,為疫情後的人類世提出了反人文主義的親生物性思考。

去年韓國策展人康在永受邀擔任「2023韓國清州工藝雙年展」總監時,來訊息希望提供一些臺灣藝術家資訊的同時,即提出了「物件的地理學」(The Geography of Objets )的策展主題。策展概念裡面包含了親生物性、網絡、新的物/我/自然的關係美學等思考。 當時尚未具體理解整體會呈現的內容,但由於三位策展人現地調查的時間緊湊,而且也必須對於這個部分準備資料並為日後的臺灣作者進行論述。初期試著從地理、臺灣風土與工藝表現的進行介紹並在此範圍挑選了12名作家,再由韓國的策展團隊討論選取三位,並親自進行工作室拜訪同時選定展出作品。

在疫情之後,人類中心主義的思考受到檢驗,超越人文主義的可能是什麼?成為思考的交集。居家期間人們回到生活本身,做飯、做手工藝,盡可能在限制下與自然共處,面對食材、栽種植物與自己的時間。這期間階段性的失序讓人回到自然與其建立新的關係,也讓自然回到內心擴大了日後物質創造的可能。正如「2023韓國清州工藝雙年展」評審委員所言康在永的提案「是傳達關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後,人類應該追求什麼價值觀的信息的合適人選。」

臺灣一直就是一個連結不同地質、生態、語言、種族、物質文明的節點,也成為這些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儲存、交融、轉化與傳播的載體或神經叢。臺灣島流傳至今的工藝主要來自幾個脈絡:南島語族原住民的物質文明,明朝以來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移民的生活與宗教習俗衍伸的日常所需、日本殖民時期的調查與輔導的手工藝,國民政府帶來的清朝宮廷工藝,現代學院教育與社會教育下的美術工藝。本次受邀參展的三位創作者各自不同的創作背景,巧合地展現了不同階段臺灣工藝發展的面向,以及現在這三位藝術家一位女性、一位男性都從事創作30年以上,一個家族具有120年的工藝製作歷史,同時有一位藝術家以家族手藝剛獲得2022年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他們的共同展出為此次的雙年展呈現了臺灣工藝與當代社會的獨特共相。

1970年代誕生的鄧文貞接受學院美術訓練、留學法國七年,出生於東部花蓮居住於臺中,不定期駐村於國內外。近年發現自己的血緣與原住民有關,開始專注於原住民歷史與神話主題,在原住民編織與染色的傳統技法上,加入個人的閱歷,展現了作者豐碩情感、包容性高而不斷嘗試變化的女性特質。

來自陶瓷小鎮鶯歌的卓銘順從小就在泥土堆中長大,家中務農而開始打工就在親戚家的陶瓷工廠,讓他既有對自然的崇敬也有對於陶瓷材料的熟捻。居家創作同時帶小孩期間,讓他將自我與自然對話的陶作,擴大到透過陶作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遊戲與互動。對於先秦古典美學的深入浸淫也影響了他的自然信仰與創作宇宙觀,讓他的作品開展出物我關係的新維度。

新興糊紙文化的前三代傳承華人的生命信仰儀式道具,在即將面臨結束之際,第四代的藝術家以當代的眼光與表現手法,重新演繹了家族與個人的際遇,療癒了自身也拯救家族於無形,將「新興糊紙店」轉化成推廣教育的「新興糊紙文化」傳承了家族的手藝,繼承傳統的文化知識,同時開創出新生代的藝術世界。

開始接受、學習並將不同脈絡的文化進行消化與融合,是當前臺灣各方面文化的共通現象。從到處向外追求探索求新求變,再回到存在身邊事物以當代的眼光與自身的經歷,交疊出新的敘事表現與集體投影。這個特質在工藝上透過此次的選件過程,也充分凸顯了這個文化共生混融的特質。

面對生命與文化繁衍無常,謙遜的工藝總是施予人類的膠著與援手,一處棲息之地無分物我、無論新舊、無忌時間,就地接受轉化即開創自由。





老庫頭
老庫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