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味覺:品啜一方風土的滋味-草本蜂蜜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李盈瑩,版權/土土野青工作室,計畫贊助單位/文化部。

每年夏季,宜蘭的街邊小巷總能看到一柑仔一柑仔的豆腐角,以及一甕甕曝曬在豔陽下的黑豆醬油;時序來到歲末,農婦們採收蘿蔔、醃漬菜脯,各有各的家傳手路,有時她們也趁著短暫冬陽,於門前吊掛臘肉,預備蔗燻。於是關於夏天的味道,是印象裡飄散在空氣裡的鹹香;冬天則是冷涼氣息中,隱約瀰漫用以醃肉的高粱酒香。

raw-image

釀一抹夏季的時光
從前冷藏設備尚不普及,人們便逐步發展出醃漬的技術,便是透過不同節氣的溫濕度,將各季節的盛產之物封藏起來,這之間有節省,抑有求溫飽的意涵,時常一塊豆腐乳就能配上整碗稀飯。如今我們談醃漬與釀造這件事,除了保存豐收農作,更多的是對於食物風味的追尋。

此次工作坊我們請來「胭脂工作室」的主理人-王婉萱,以相對容易入門的草本氣泡酒,引領學員踏入釀造的領域。釀酒的原料為醣類,主要利用愛吃糖的微生物-酵母菌,將食材中的醣類轉化為酒精,過程看似簡單,操作上卻有諸多變化,比如糖類的來源,除了直接採用砂糖、蜂蜜,亦能替換為甜度高的水果或穀物,而為了增添風味,也可於釀液中添入各式香氣植物。

夏天,是各種香草植物蓬勃茂盛的季節,學員們來到「土土野青」位於舊城的農地,著手採集釀酒所用的香草。畦上有生長旺盛的薄荷匍匐其間,還有香氣濃烈的芳香萬壽菊、味辛獨特的紫蘇、具檸檬清香的馬鞭草,以及氣味清新的澳洲茶樹,除了以上常見的居家香草,我們也在路旁採摘朱槿艷紅色的花朵,並在宜蘭酒廠對面的眷村老屋,發現了攀爬於屋瓦上的川七零餘子,這類生長於葉下的珠芽,據說烘烤過類似馬鈴薯的味道,亦能拿來釀酒。琬萱認為:「自釀酒的趣味在於,舉凡你能找到無毒可食的葉、花、果實、根莖、樹皮,都能入酒。當我們不斷追求更好的風味,不見得要去高級餐廳才能品嘗的到,其時透過採集身邊唾手可得的天然植物,更能製造驚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用時間,封存植物的味道
返回工作室後,我們將採集植物洗淨,以溫熱水萃取香氣,再添糖封罐。此次選用的醣類來源為蜂蜜,宜蘭的在地蜂農游尚錞特別帶來了他於舊城、員山、南澳各地收成的蜜蜂,讓學員品評,其中舊城蜜與員山蜜因保留了花粉於其中,受到花粉發酵後產生的酸,嚐來甜中帶酸,南澳蜜因事先將花粉濾除,嚐來偏甜,較類似市面上的口味。尚錞提及,除了冬季多雨蜜蜂罷工,其餘三個季節根據當季盛開的植物,所產的蜂蜜各有些微差異,比如春季龍眼花開,春蜜較為甘甜;夏季咸豐草與百香果開花,夏蜜就帶有一絲熱帶水果的酸甜風味;時值秋季,若擺放蜂箱的位置附近剛好有桂花盛開,蜂蜜就帶點桂花香,若周邊田區農人撒播的田菁正好開花,秋蜜就帶股青味。

百花隨著季節更迭各自流蜜,透過了蜂群每日的往返採集,來到我們的手中釀成一罐罐澄黃色的氣泡飲,青綠色的、深紫色的、朱紅色的花葉在透明瓶罐中緩緩飄浮,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靜待發酵了。我們可以選擇利用植物上本身具有的野生酵母菌,促進蜂蜜中的糖類發酵酒化,亦可在封罐前添加釀酒酵母,以確保優勢菌種能夠強過雜菌滋生。而同樣的配方,放至三兩天,會成為酒精濃度低的氣泡飲;若發酵兩週以上,則成為酒味更濃的熟成純釀酒。對琬萱來說,自己釀造與醃漬的過程中,每個時序階段都能打開來品嘗其變化,也能調整到自己喜愛的熟成度,過程中充滿了彈性與開放,與超市購得現成的水果酒截然不同,在自製的過程中,我們重新取得了食物風味的決定權。況且,釀造讓食物在「產地風土」、「節氣」、「烹調方式」之外,更增添了「時間」向度,透過時間帶來的魔法,讓作物的價值被延長,也賦予食材更開闊、更富層次的味覺想像空間。

▎草本蜂蜜釀酒工作坊 ▎講師小檔案
王琬萱Sharon/漬物發酵食「胭脂」主理人。著迷於探索植物的五感美學,分享實踐和島嶼植物共同生活的自然理念,研究古老的醃漬方式與多元豐富的味覺實驗,並持續探索食材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wild buff土土野青的沙龍
9會員
10內容數
▎城市嗅覺 ▎當植物氣味幻化為一縷輕煙-薰香 ▎城市聽覺 ▎來自遠古土地的聲音-陶塤 ▎城市色彩 ▎大地上的聚落色票-礦物顏料 ▎城市味覺 ▎品啜一方風土的滋味-草本蜂蜜酒 ▎城市觸覺 ▎植物纖維所勾勒的肌理-自然框織
2022/07/01
早年先民與竹材的關係十分密切,這項天然素材不僅容易栽植、生長快速,可運用的面向又十分廣泛。除了搭竹屋、造竹筏,或編織為竹簍、竹籃、斗笠等日常用品之外,竹子還能製作成各種樂器,傳統原住民透過竹製的有聲器具,模仿鳥音或昆蟲的共鳴,也以此作為族人之間傳遞訊息的工具。
Thumbnail
2022/07/01
早年先民與竹材的關係十分密切,這項天然素材不僅容易栽植、生長快速,可運用的面向又十分廣泛。除了搭竹屋、造竹筏,或編織為竹簍、竹籃、斗笠等日常用品之外,竹子還能製作成各種樂器,傳統原住民透過竹製的有聲器具,模仿鳥音或昆蟲的共鳴,也以此作為族人之間傳遞訊息的工具。
Thumbnail
2022/05/23
陶器皿作為一種載體,傳達了千年以前先民的生活剪影,而在今日的工作坊,我們也讓來自各地的學員,透過舊城自然環境與人文建築的紋理採集,讓這座城市的生活記憶以不同的形式被紀錄下來。
Thumbnail
2022/05/23
陶器皿作為一種載體,傳達了千年以前先民的生活剪影,而在今日的工作坊,我們也讓來自各地的學員,透過舊城自然環境與人文建築的紋理採集,讓這座城市的生活記憶以不同的形式被紀錄下來。
Thumbnail
2022/05/19
仔細觀察天然植物製成的色彩,雖不似市售化學的亮麗濃郁,卻自成一股和諧溫潤的大地色系。
Thumbnail
2022/05/19
仔細觀察天然植物製成的色彩,雖不似市售化學的亮麗濃郁,卻自成一股和諧溫潤的大地色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是生蜂蜜?怎麼辨別蜂蜜品質?在分辨蜂蜜的真假之前,可以先了解我們吃的蜂蜜是怎麼來的。 養蜂人開著貨車,載著滿是義大利蜂的蜂箱,走南闖、逐蜜而居。最常見的蜜源植物是龍眼、荔枝、百花蜜(通常是大花咸豐草佔比較高)。 這段旅程非常不容易。每當花期來臨,不只要扛著沈重的蜂箱跑來跑去,還有許多養蜂人也在
Thumbnail
什麼是生蜂蜜?怎麼辨別蜂蜜品質?在分辨蜂蜜的真假之前,可以先了解我們吃的蜂蜜是怎麼來的。 養蜂人開著貨車,載著滿是義大利蜂的蜂箱,走南闖、逐蜜而居。最常見的蜜源植物是龍眼、荔枝、百花蜜(通常是大花咸豐草佔比較高)。 這段旅程非常不容易。每當花期來臨,不只要扛著沈重的蜂箱跑來跑去,還有許多養蜂人也在
Thumbnail
香草植物富含精油,用聞的可以讓人放鬆,也可以用來吃喔!
Thumbnail
香草植物富含精油,用聞的可以讓人放鬆,也可以用來吃喔!
Thumbnail
因為對植物有豐富的認識與文化,阿美族的酒麴多是採集部落附近的天然植物發酵製作而成,而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秘密配方與做法。 不過,不管是哪個部落,阿美族酒麴製作的主角都是大葉田香。 大葉田香顧名思義,它具有「大葉」,且分布於「水田」,同時具有「香味」。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註1] 採集植物 大葉田香
Thumbnail
因為對植物有豐富的認識與文化,阿美族的酒麴多是採集部落附近的天然植物發酵製作而成,而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秘密配方與做法。 不過,不管是哪個部落,阿美族酒麴製作的主角都是大葉田香。 大葉田香顧名思義,它具有「大葉」,且分布於「水田」,同時具有「香味」。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註1] 採集植物 大葉田香
Thumbnail
原民部落自己用古法製作酒麴這件事情,之前在旅行途中略有耳聞,據說因為每個人手上的菌群不同、體溫不同,有些人做出來的酒麴就是可以釀出好喝的酒,有些人就是會失敗。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
Thumbnail
原民部落自己用古法製作酒麴這件事情,之前在旅行途中略有耳聞,據說因為每個人手上的菌群不同、體溫不同,有些人做出來的酒麴就是可以釀出好喝的酒,有些人就是會失敗。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
Thumbnail
自己釀造與醃漬的過程中,每個時序階段都能打開來品嘗其變化,也能調整到自己喜愛的熟成度,過程中充滿了彈性與開放,與超市購得現成的水果酒截然不同,在自製的過程中,我們重新取得了食物風味的決定權。況且,釀造讓食物在「產地風土」、「節氣」、「烹調方式」之外,更增添了「時間」向度,透過時間帶來的魔法。
Thumbnail
自己釀造與醃漬的過程中,每個時序階段都能打開來品嘗其變化,也能調整到自己喜愛的熟成度,過程中充滿了彈性與開放,與超市購得現成的水果酒截然不同,在自製的過程中,我們重新取得了食物風味的決定權。況且,釀造讓食物在「產地風土」、「節氣」、「烹調方式」之外,更增添了「時間」向度,透過時間帶來的魔法。
Thumbnail
野花、野草、根莖、樹皮,當植物拿來烹調,能夠入菜;若透過乾燥保存,還能入藥治病、入茶為飲、入浴保健,那麼植物也能「入香」嗎?原來我們常聽到的沉香與檀香,就是利用樹木精油或癒結組織所產生具有芳香的樹脂所製成,其他如香楠、楓香、檜木等樹種,打粉後經過層層工序,也能將植物特有的香氣封存起來,待星火點燃的那
Thumbnail
野花、野草、根莖、樹皮,當植物拿來烹調,能夠入菜;若透過乾燥保存,還能入藥治病、入茶為飲、入浴保健,那麼植物也能「入香」嗎?原來我們常聽到的沉香與檀香,就是利用樹木精油或癒結組織所產生具有芳香的樹脂所製成,其他如香楠、楓香、檜木等樹種,打粉後經過層層工序,也能將植物特有的香氣封存起來,待星火點燃的那
Thumbnail
2022立夏,我在高雄聞著梅香、糖香,釀起了人生第一桶梅露、梅酒,與梅醋。 吾家的中醫派爸爸聽到我要寫這個主題,不禁疑惑:這跟芳療有關係嗎? 既然他有這個疑問,那代表這可能也是許多人的疑問!?就來寫吧!
Thumbnail
2022立夏,我在高雄聞著梅香、糖香,釀起了人生第一桶梅露、梅酒,與梅醋。 吾家的中醫派爸爸聽到我要寫這個主題,不禁疑惑:這跟芳療有關係嗎? 既然他有這個疑問,那代表這可能也是許多人的疑問!?就來寫吧!
Thumbnail
調酒漫畫《王牌酒保》中,主角佐佐倉用蜂蜜酒做的調酒給了只喝葡萄酒的名設計師一個迎頭痛擊。“蜂蜜酒”這個聽過但好像從沒認真研究過是什麼,不禁好奇了起來。
Thumbnail
調酒漫畫《王牌酒保》中,主角佐佐倉用蜂蜜酒做的調酒給了只喝葡萄酒的名設計師一個迎頭痛擊。“蜂蜜酒”這個聽過但好像從沒認真研究過是什麼,不禁好奇了起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