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為了努力而感到羞恥。毫不費力就只是一個神話。那些不費力的人是我高中時想約會、當朋友的人;然而那些懂得追求渴望的人才是我現在會雇用來公司的人!」
Taylor獲得紐約大學榮譽博士
前幾日,Taylor Swift 獲得紐約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她站在畢業典禮的舞台上,穿著博士袍,神采奕奕地發表演說。那是一場充滿生命力的演講,彷彿在疫情與陰雨之中劃破雲霧,閃耀著不一樣的光芒。
她一貫地幽默與自嘲開場:
我也要感謝紐約大學讓我成為一位 Doctor(博士)。雖然我不是那種在緊急狀況下人們需要的 Doctor(醫生),但當你急著想聽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或是需要一個能在一分鐘內說出 50 種貓咪品種的專家時,我就是你的 Doctor。這就是 Taylor — 永遠以溫柔又有趣的方式,將人生經驗轉化為陪伴的話語。
而這次,她也在演講中送出了三帖「人生處方箋」,獻給每個曾猶豫、害怕、或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

Taylor陪伴了少女成為女人
處方①:給猶豫不決的你
「你只需要決定自己想要什麼,其餘的就放手吧。」
這句話太適合現代人了。我們總是思前想後、擔心東擔心西,但有時,勇敢下定決心才是改變的起點。
處方②:給害怕不夠「酷」的你
永遠不要為了努力而感到羞恥。毫不費力只是個神話。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人,是我高中時想約會或當朋友的人;而現在,我只會雇用那些知道如何努力追夢的人。
致我們這一代總想「輕鬆看起來好像很厲害」的習慣,從容其實,努力是種美德,不是羞恥。Taylor 用自己的職場觀點,給出了最真誠的肯定。
處方③:送給不夠完美的你
我的經驗是,我犯的錯誤為我帶來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
那些我們曾懊悔的決定,也許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Taylor 並不完美,但她學會擁抱錯誤,並將傷痕化作作品裡動人的旋律。
演講全出處CBS NEWs:點擊看更多Taylor在NYU的精彩內容
【RED 是什麼顏色?】Taylor Swift 的紅唇年代與我的紅色日常
那天我整理了Taylor的專輯,發現我也默默支持她好久!
如果要談 Taylor Swift 的專輯,我想 《RED》 絕對是那張「百聽不膩」的經典。
它不是我收藏的第一張專輯。真正開始收藏,是從《1989》開始,那時也一併入手了《Speak Now》。但《RED》對我來說,有一種很獨特的存在感—它不只是音樂,更像是一種情緒的總和。
《RED》的曲風介於鄉村與流行之間,帶著吉他和弦的跳動、純粹而直接的唱法,訴說的是 20 多歲的愛情:有時熱烈、有時懷疑、有時跌進感情裡的semi-toxic困境。
而同時期的《Speak Now》,則像是高中時的戀愛小鹿亂撞一樣坦率,但更青澀。Taylor 從來不害怕唱出自己的感情歷史,但《RED》開始多了一層沈澱,它不再只是甜美或悲傷,而是將愛唱成一種「紅色」的情緒交響曲。
All those emotions — spanning from intense love, intense frustration, jealousy, confusion, all of that — in my mind, all those emotions are red.

日常中的紅色
紅色,其實從來不是我喜歡的顏色。
十年前,曾在一幅寫實畫中,看到主角手掌汩汩流出的鮮血,那畫面讓我久久無法釋懷。從那之後,我甚至有些畏懼紅色。
但紅色也逐漸以其他樣貌靠近我。
是 Rihanna 豐潤紅唇的性感,是國慶時高掛天空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紅色是矛盾的顏色:濃烈、熱情、危險、也充滿誘惑。
它的波長大約在 630~750 奈米之間,是所有顏色中最容易引發強烈情緒反應的色彩。
紅色的警告標誌,紅色的情人花束,紅色的折扣標語……紅,總在生活裡的轉角,激起我們的注意與情緒。
也許這正是 Taylor 選擇「RED」作為她 2012 年專輯名的原因。
因為紅,是一場關於愛的濃烈冒險,是痛楚與激情交織的印記,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無法逃避的那段關係,那些人,那些感受。

她不只是談戀愛,她本身就是戀愛
每當 Taylor Swift 有新作品即將問世時,媒體與粉絲總是第一時間聯想到她的歷任男友們。誰是這次的靈感?哪段情史又將化為旋律與歌詞的線索?
這樣的關注似乎早已成為慣例,也讓她的音樂總伴隨著一層「戀愛偵探」般的濾鏡。
她確實擅長透過作品安排各種象徵與暗喻,從歌詞到MV,再到專輯宣傳期的文字與造型,細節藏得讓人著迷,像一場場等待揭曉的情感拼圖。
這樣的鋪陳是商業策略嗎?從行銷的角度來看,無可否認地是。但更重要的是—Taylor從來不是為了賣故事而談戀愛,她是把整個人都投入愛裡面。
她用她的方式去經歷愛、理解愛、表達愛。
她不是在寫情歌,她是在和自己、與他人,甚至與世界進行一場深刻又誠實的交往。
Taylor 從來不害怕情緒的真實與脆弱,她讓「戀愛」不只是關於他人,更是自我認識的過程,是與人生不斷交織的對話。她不只是「寫」戀愛—她本身就是戀愛的化身。
圖片來源:原創作者本人
內文演講內容源自:Taylor Swift 以及CB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