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沓沓仔開始會曉欣賞臺語 | 學臺語 | 語言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5 | APR 19
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電影都不在香港上映了。
兩部題材類似的電影
一齣在臺灣大賣
一齣票房不樂觀
在香港,情況卻完全相反
但是比較賣座的那一齣其實也只是打著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名號而已
雖然幾乎滿座,但事實上是因為它只有一場
整體來說,兩場電影在香港的票房都慘不忍睹
也許是因為香港人不懂臺語 & 台式幽默…
2015 年左右,因為發現了電影節的存在,電影片單就從臺灣電影變成更多的臺灣電影了,無論是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只要看到是臺灣的電影,一律都!看!那時剛好看了兩部劇情相像的電影,其中一部是賀歲片,打著某位知名大哥的名號,在臺灣的票房有一定的保證。相反,在香港場次少得可憐,電影院內的人可是更少啊。雖然是喜劇,很好入門,但大概是因為語言的不同卻大家卻步,再加上臺灣電影本來就不是香港人的首選。那時覺得很可惜、很慘,不過現在懂了,畢竟大家都不希望自己付錢進場了卻什麼都看不懂吧!
2015 | JUL 19
依然覺得封麥前沒聽過 live 是一種遺憾…
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寫的文字覺得很有趣。那個時期的自己有一種覺得自己很懂臺灣的優越感,一方面很希望身邊的人也能懂,但一方面卻又希望大家都不要懂,才能顯現出自己的特別。那時留下的文字,很多時候都是以一種覺得婉惜的心態去看待和臺語有關的東西。有時候也很想要回到過去看看,到底那時自己對於臺灣、臺語的了解有多少。像是翻出這篇說自己想看一次江蕙的演唱會的文,很好奇自己的心態是如何,和現在的「想」又有什麼不一樣。還是很佩服那時的自己,竟然想要也嘗試去接觸身邊的人根本不會有興趣的語言和文化。
2017 | SEP11
……
遷移啟事,記錄的是建國市場的搬遷經過,探討的不是都更的利與弊及其中複雜的關係,而是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關係和連結。在那兒生活的人把那片土地變活了,而它亦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在那兒成長的人們。好想到舊的建國市場走走,感覺裏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可惜它已經不在了。但下次有機會,會想去新的建國市場走走。就算有些東西隨著建築的拆卸一併消失了,但一定還有些東西跟著攤販的搬遷一併留下了。
那一天 我來這賺吃
那一天 我開始早起
我在這 將囝仔養大漢
我在這 買新厝買新車
我以為 你永遠會在這
我以為 我永遠會在這
落大雨 我和你作伙
出日投 我和你作伙
今日 我要來看你
我要來 多 謝 你
這段口白在片中出現了好幾次,由在建國市場裏生活的女性唸出,一字,一句,地唸出。
短短幾句,道出了她們的心聲,道出了她們與土地之間的情。
眼前是正在拆卸的建國市場,
她說:
「它是我們的起家厝。」
對於語言的記憶,總會有幾段比較深刻,這段口白就是其中一段。這是一部關於台中建國市場都更搬遷的紀錄片中的一段口白。就算到了現在,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腦海裏還是會浮現出那群婦女在讀口白的聲音,是帶有故事、帶有情感的文字。和以前接觸到的不一樣,臺語不再只是電視劇中的台詞或歌曲而已,而是真實被使用著的語言,被紀錄片紀錄下來了。語言需要有人說才能繼續流傳,但人也需要語言才能說出心裏的話。這部紀錄片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人和語言間的關係與連結,臺語在我心中的模樣,自此又多了一層想像,好像也更懂得欣賞臺語的美了。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chik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次接觸到的臺語電視劇是 2014 年的熱海戀歌。因為劇的女主角是……
你問,臺語歌聽一聽我就學會臺語了?怎麼可能~其實當時最主要的學習管道就是……
當初會想要學臺語, 大概是因為綜藝節目……
第一次接觸到的臺語電視劇是 2014 年的熱海戀歌。因為劇的女主角是……
你問,臺語歌聽一聽我就學會臺語了?怎麼可能~其實當時最主要的學習管道就是……
當初會想要學臺語, 大概是因為綜藝節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低迷已久的港片,終於迎來一部讓人酣暢淋漓、大呼過癮的絕佳好片─斥資三億實景打造的電影九龍城寨,一別以往港片裡可怕的刻板印象,成為一個有情有義、讓社會底層的勞工階級能喘口氣,頑強向上與命運不公抗爭的地方,除了拳拳到肉,觀影就能感受到痛覺的精彩打戲之外,在感情上的文戲也非常搶眼,平衡的恰到好處,別說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九龍城寨》是一部受歡迎的香港商業大製作,成功地連繫了不同世代的觀眾,值得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電影帶有濃厚的武俠童話氛圍,並突出了男性角色,但缺少女性角色的參與。此外,電影也帶來了兩代演藝界的交接,呈現了港產片市場變化的一面。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這是一套有關追尋作填詞人夢想的電影,追夢的電影都看得多了,但追夢作填詞人倒是第一次看⋯⋯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低迷已久的港片,終於迎來一部讓人酣暢淋漓、大呼過癮的絕佳好片─斥資三億實景打造的電影九龍城寨,一別以往港片裡可怕的刻板印象,成為一個有情有義、讓社會底層的勞工階級能喘口氣,頑強向上與命運不公抗爭的地方,除了拳拳到肉,觀影就能感受到痛覺的精彩打戲之外,在感情上的文戲也非常搶眼,平衡的恰到好處,別說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九龍城寨》是一部受歡迎的香港商業大製作,成功地連繫了不同世代的觀眾,值得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電影帶有濃厚的武俠童話氛圍,並突出了男性角色,但缺少女性角色的參與。此外,電影也帶來了兩代演藝界的交接,呈現了港產片市場變化的一面。
Thumbnail
口碑甚好的港產片《年少日記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引起我的注意。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這是一套有關追尋作填詞人夢想的電影,追夢的電影都看得多了,但追夢作填詞人倒是第一次看⋯⋯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