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與過去之間不斷的對話,本文以台鐵員工爭取勞動條件的前世今生作為個案研究。
其實,筆者原本只是想在勞動節前寫出一篇小文,談談台鐵員工的合法、合理休假權益。本文一半是為了呼應時事,另一半則是出於好奇以及歷史魂,那個存在骨子裡,既看不到也摸不著的東西。只是進入研究,沈迷於爬梳豐富的史料後,時間已飛逝,便也過了勞動節許久。
筆者對於近期媒體常提及30多年前的台鐵司機員在五一勞動節的合法「休假」,現在稱之為「類罷工」,以及部分媒體將過去歷史與現今社會類比的說法,十分感興趣。雖然五一連假已過去,鐵路員工的勞動條件似乎還未見盡善的改變,另一波爭取勞動權益的休假潮仍正醞釀著,可能將在端午假期再現。
此情形類同30多年前,1988年,一波波勞動權益的訴求衝擊著交通事業的僵化與頑固。此引發筆者試圖討論幾個小問題,究竟30多年前的勞動節發生了何種驚天動地之事?什麼觸發了此事件的發生?除了合法休假的台鐵司機員外,還有誰一同參與此事件?他們之間的愛恨糾葛是什麼,應該說,他們各自的立場是什麼?他們又擁護了那些不同的價值觀?在此事件前後,是否發生某些前情需要提要?又是否產生何種後續需要交代?
台鐵休假事件要從30多年前談起,如果俗諺說得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
(那些年就連老鼠都要生兒子?雖然筆者的白眼已經翻到天邊,但俗諺中蘊含的「性別政治不正確」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至於譴責或不討論的假中立,都是以今非古,陷入後見之明,不該是現今歷史學家的傾向。)
回到正題,其實筆者想說的是,如果真是基因強勢地決定了一切,那麼,在現今社會中被暱稱為「台灣鯛」的人種,凡遇事時,反應是否仍如同過往?即使已經是30多年過去了,仍有部分台灣鯛似乎還在發揮他們的「正常」能量?
必須指出的是,30多年前,30多年後,除了事件角色(台灣鯛)之外,還有時空上的奇異相似性。那就是,五一勞動節都剛好在星期日。還未及於討論到補假與否的問題,台鐵員工僅在勞動節提出「合法休假」的說法都能夠動輒得咎。
然而,30多年前台鐵司機員義無反顧,在1988年5月1日立下一個值得社會大眾致敬的紀錄!根據《民生報》與《聯合報》在1987年勞動節隔日的報導,台灣鐵路局提供給媒體的內部統計資料指出:
1988年5月1日,全天應有942次列車,但僅開出62班,接近全線停駛,約36萬旅客受到影響。台鐵駕駛員約1500人,若按發車班次推算,約95%的火車司機在勞動節當天休假。鐵路局估計,整起事件造成台鐵超過三千萬元的財損,無形損失如「商譽」難以估計。
從近來報導看來,此事似乎只是火車司機和鐵路局官員之間的相互抗衡。然而,實際上參與這整起事件的人,除了台鐵主管與爭取合法休假的司機員外,還有多方角色及其作用,共同擴大此事件的可看性。根據筆者就30多年前的歷史資料深究後的所得指出,參與1988年台鐵司機員「勞動節休假」事件者,可大致類分為四方:
- 官:省政府、台鐵官僚與黨政軍協力
- 台鐵:聯誼會vs工會(黃色工會)、司機員vs基層員工(副站長、號誌員、引導員、車長及調度員等)
- 媒體:以聯合報系為中心
- 社會大眾:專家、學者與讀者(現在多被稱為鄉民或台灣鯛)
筆者在此篇〈初探〉先從各方陣營的態度娓娓道來,若有餘力的話,並且有緣的話,也許不久將來或有機會看到台鐵休假事件的後續連載,亦即有關於那些年台鐵「首次」五一休假事件的前情、後續、延燒與迴響等。
30多年前,除了主張勞動節合法休假的火車駕駛外,其他各方陣營的人員對於火車可能停駛的態度,應該說不意外嗎?如此果斷的文字表達,在很大程度上已然牴觸了筆者的史學訓練以及歷史書寫的專業與客觀性,有關於這點,筆者應該致歉。然而,這或頗能呼應我前已提及的「基因」影響,亦即,台灣鯛代代相傳的樣態與那奇異不變的永久延續性。
如果只能用一句話形容1988年社會各方對「勞動節休假」事件的態度,那麼,可能會是如下的文句。但部分可能出現括號,而括號內的文字則可能多半是他們的潛台詞或真心話。作為一個歷史學家,筆者必須承認,有時候真的很想把所有史料全都鋪陳上來,讓大家共賞那些我以為的光怪陸離。當然這樣並不可取,所以還是秉持著史裁與史識的專業,寫下使人能夠理解的屬於筆者個人的歷史詮釋。
- 以省政府為主的交通官員:司機若任意罷駛,將不會受到社會大眾支持!這些事全都是勞基法惹出來的禍!(勞基法是一雙不合腳的鞋,不應該硬套在公營事業的腳上!我們要一雙量身打造的鞋!我們要專法!)
筆者按:這個說法其實有點令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交通官員這是用了仙度蕾拉的梗?那麼,這些官員是覺得自己是灰姑娘?還是她的異父異母繼姊?
- 媒體則以聯合報系為例。《聯合報》社論:台鐵司機應理性溫和,必須考慮社會為此付出的昂貴代價!爭取勞工權益時,更應該兼顧社會利益。(潛台詞:社會利益>勞工權益)《聯合晚報》社論:出於台鐵百年歷史的包袱。(請官員反思體制中的傳統、封閉和僵化)
筆者按:所以休假錯了嗎?看到這些社論,不禁讓人開始有點懷疑所謂媒體的中立公正性。不知是否錯覺,那些報導中的文字看起來多半比較傾向資方,但這樣真的好嗎?時值1980年代末,不僅已經解除戒嚴,蔣經國已經逝世,又各行各業已爭相上街追求勞動權益了,基層媒體從業人員也許已經有些鬆動,但為何聯合報系的總編主筆等人還未能與時俱進,仍透過文字讓我們知曉,他們的思維似乎仍與過去、仍與官僚與權威相互連結。
- 台鐵員工口中那個被資方把持的「台鐵工會」。工會理事長王某在事件發生預告前協助鐵路局斡旋時說:即使司機曾在青年節時給台鐵和社會這麼大的壓力,卻仍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最好不要再來一次啦!)
- 五一休假事件主角火車司機:誰逼我們出此下策?主事者毫無誠意,鐵路局長能拖就拖,以為不溝通就沒事?
- 未休假的台鐵基層:司機只為自己爭,獅子大開口,把我們害慘了!(你們怎麼可以丟下我們?鐵路行車環環相扣,駕駛人固然重要,但其他職工也不可或缺呀!僅提高駕駛人待遇將引發內部不平,下次會是其他職工的集體休假!)
- 社會聲量:讓沈默多數靜靜大聲說話。你們休假,我真的okay,但你們休假不准影響到我休假!我可是規矩守法的好公民,我有納稅耶!
筆者按:有些事果然還是應該怪罪到基因吧?難道真是熟悉的台灣鯛最對味?
本文至此,似乎已有令人抑鬱的既視感以及隨之而來的、鋪天蓋地的壓迫感地向我襲來,導致筆者身心疲憊,迫不得已就於此處收筆吧。
下集預告:台鐵系列文將從五一休假之前說起,或許是先前青年節休假的前情提要。後續系列文章可能會有:省議會放鴿子、鐵路警察待命、軍人幫忙開火車、大家一起來放假。
參考書目:
- 〈五一火車照開〉《民生報》19890427
- 〈火車鐵定要開〉《民生報》19890501
- 〈公營事業適用勞基法問題多〉《聯合報》19880609
- 〈辭職妥當否〉《民生報》19880505
- 〈火車司機上車〉《民生報》19880503
- 〈火車司機待遇知多少〉《聯合報》19880501
- 〈火車百年來首次停擺〉《聯合報》19880502
- 〈火車停開〉《民生報》19880502
- 〈司機只為自己爭?〉《聯合報》19880504
- 〈休假勞動舉國震動〉《民生報》19880502
- 〈休假罷工釐清觀念妥協讓步變相鼓勵〉《聯合報》19880615
- 〈百年歷史的包袱〉《聯合晚報》19880503
- 〈行不得也〉《民生報》19880604
- 〈爭取勞工權益應兼顧社會利益〉《聯合報》19880503
- 〈南下北上半途而廢〉《聯合報》19880502
- 〈省議員擺了烏龍〉《聯合報》19880430
- 〈站長室出氣筒〉《聯合報》19880502
- 〈處理台鐵風波〉《民生報》19880505
- 〈部分省營事業工時過長〉《聯合報》19880617
- 〈都是勞基法惹的禍?〉《聯合晚報》19880502
- 〈勞工朋友動輒集體休假徒然使得幫忙人士洩氣〉《聯合報》19880610
- 〈端午節真熱鬧?〉《聯合報》19880610
- 〈與台鐵談判破裂〉《聯合報》19880420
- 〈罷駛好像傳染病〉《聯合報》19880619
- 〈導正勞工抗議與罷工權的行使〉《聯合報》19880610
- 〈聯誼會要罷駛重演〉《民生報》19890430
- 〈鐵公路停駛疑雲〉《聯合報》19880617
- 〈鐵路局決補發積欠薪資〉《民生報》19890510
- 〈鐵路員工醞釀集體休假〉《聯合報》19880612
- 〈鐵路調度員醞釀罷工〉《民生報》19891230
- 〈鐵路警察待命〉《聯合報》19880502
- 吳如萍,邱淑宜〈火車司機休假引出立院熱門話題〉《聯合晚報》19880512
- 吳如萍,邱淑宜〈票價不調整〉《聯合晚報》19880603
- 吳如萍〈95%司機休假〉《聯合晚報》19880501
- 吳如萍〈中南部客運端節正常嗎?〉《聯合晚報》19880616
- 吳如萍〈五一「散步」且慢〉《聯合晚報》19880422
- 吳如萍〈五一勞動節勞工湧上街頭〉《聯合晚報》19880420
- 吳如萍〈五一遊行,未雨綢繆?〉《聯合晚報》19880426
- 吳如萍〈六一八衝過驚濤駭浪〉《聯合晚報》19880619
- 吳如萍〈火車千萬別停擺協議不再捉迷藏〉《聯合晚報》19880526
- 吳如萍〈火車多事之秋〉《聯合晚報》19880605
- 吳如萍〈火車停駛噩夢別再來〉《聯合晚報》19880505
- 吳如萍〈交通事業員工紛紛醞釀休假〉《聯合晚報》19880606
- 吳如萍〈休假不如打官司〉《聯合晚報》19880421
- 吳如萍〈明天端午節什麼車不開?〉《聯合晚報》19880617
- 吳如萍〈拿大眾的便利開玩笑?〉《聯合晚報》19880614
- 吳如萍〈集體休假成功頭痛醫頭失敗〉《聯合晚報》19880604
- 吳如萍〈集體休假爭到實質權益〉《聯合晚報》19880616
- 吳如萍〈端節車子開不開〉《聯合晚報》19880612
- 吳如萍〈鐵路局勞資協調會談判破裂〉《聯合晚報》19880419
- 吳宗明〈街頭運動的心思〉《聯合晚報》19880503
- 吳學銘〈火車五一停駛前因後果〉《聯合晚報》19880517
- 李梁君〈運輸業紛爭頻起,勞基法早應落實〉《聯合報》19880711
- 卓亞雄〈罷工不能危害善意第三人〉《聯合報》19880506
- 周恆和〈召開大會等於罷工〉《聯合晚報》19880419
- 林念平〈司機台鐵簽了字,端午就能沒有事?〉《聯合報》19880526
- 邱淑宜,劉開元〈火車罷駛最後一次?〉《聯合晚報》19880501
- 邱淑宜〈公營交通事業調薪談何容易〉《聯合晚報》19880506
- 邱淑宜〈高高興興出門〉《聯合晚報》19880501
- 邱淑宜〈調整待遇錢錢錢〉《聯合晚報》19880427
- 陳忠彪〈火車上路?制度須先上軌道!〉《聯合報》19880607
- 楊克華〈勞基法一雙不合腳的鞋〉《聯合晚報》19880502
- 楊淑萍〈台鐵應該道歉〉《聯合晚報》19880504
- 劉子奇〈誰逼我們出此下策?〉《聯合報》19880505
- 劉美明,王常惠〈勞動條件要力求合理化〉《聯合報》19880502
- 鄧遠恩〈精簡人事不是萬靈丹〉《聯合報》19880424
- 鐵牛〈火車罷駛駕駛苦衷〉《聯合報》198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