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66集|「廢死」保障人權? 《廢死報告》調查立委怎麼看死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黃馨慧
日前,台灣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東吳大學教授黃秀端和英國公益組織「死刑專案(The Death Penalty Project)」合作,共同發表以立法委員為調查對象的「台灣立委對死刑之意見調查」報告。
本集節目邀請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一同討論這份調查的結果,以及台灣通過兩公約施行法後,廢死推動進展如何?還有哪些待改進的地方?政府、民意代表與民間,又有哪些該努力的方向?
國會死刑之意見揭露:受訪立委八成支持廢除死刑
近年來,台灣的死刑存廢討論越發熱烈。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公民及政治權利公約」(簡稱公政公約)。其中,第六條第六項表明公政公約以「廢除死刑」為核心目標。2009年,立法院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簡稱兩公約施行法),將兩公約提升至國內法律位階,法官判決時有義務將兩公約納入考量,各政府機關也不得違反公約規定。兩公約施行法的通過,意味著台灣準備往廢除死刑的方向邁進。
為了解立委對死刑存廢的看法,廢死聯盟與東吳大學教授黃秀端、英國公益組織「死刑專案」合作,委託英國牛津大學與台灣東吳大學執行以台灣的立法委員為研究對象,了解他們對死刑的看法,共有38名委員接訪問,結果顯示,61%的立委支持廢除死刑,39%贊成保留死刑,僅有一位受訪者支持維持死刑。
研究團隊在初步訪談後,向立委們揭露了2019年出版的一份民眾對於死刑實際意見的大型民意調查,該調查顯示,若有足以嚇阻犯罪的配套措施,例如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則有71%的受訪民眾支持廢除死刑,受訪立委們在得知這些資訊後, 支持廢除死刑的比例從61%攀升至81%,反應出立委對死刑存廢的態度和民意有關。
選票與民意 推動廢死的顧慮
林欣怡表示,立法委員遲遲不付諸行動推行廢死,是因為擔心選票流失,但當他們認知到多數民意並非支持死刑,對於廢除死刑的支持度反而上升。廢死聯盟假設立委對死刑的認知程度與資訊量會影響他們對死刑的支持度,因此在設計問卷時,會先測驗立委們對於死刑知識的理解程度,而大部分的受訪者皆認為自己比其他政治人物來得了解死刑議題,不過,調查結果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此外,問卷中也請立委們排序在台灣最能有效降低暴力犯罪的方式,結果顯示不論立委支持或反對死刑,皆認為需要配套措施來解決社會問題,例如加強國民道德教育或扶貧措施。由此可知,藉由較複雜且設計嚴謹的問卷與訪談,得出的結論就不會是簡單的二元分類。林欣怡表示,大部分立委會以對議題不了解或沒興趣為由拒絕受訪,若是有機會讓那些立委們知道這樣的測驗結果,或許會改變他們對自己預設的認知。
然而,儘管有八成的受訪立委支持廢除死刑,卻只有一位受訪者表明「強烈支持廢除死刑的法案,也樂意帶頭推動修法」,有過半數的立委對於廢死法案的立場皆為「願意支持廢除死刑,但不會帶頭修法」,林欣怡認為,會有這樣理念與行動上的落差,是因為立委顧慮選票流失,即使他們願意支持廢死,也會因為政治考量而卻步。
台灣民眾真的支持死刑嗎?
林欣怡進一步解釋,冤案的發生、配套措施的嚇阻性、加害者的犯罪背景,都有可能影響民眾對死刑的見解。她也舉例,當人民得知有人真的因為冤案而失去生命時,就會降低對死刑的支持度;若使用無期徒刑不得假釋作為死刑的替代措施,主張支持與反對死刑的人數比例則相差無幾。她希望未來的司法改革,除了檢討加害者的罪行,更應該好好地了解其犯罪背景與原因、政府能否以被害者的角度而非司法審判的角度看待整件事,而人民在討論死刑存廢議題時,也應用理性的方式,就事實做討論,而不是直觀地情感判斷。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分享,每一年他都會在中正大學「當代社會問題分析」課程中,帶同學們討論死刑議題,十多年前,同學們都會討論到在班上吵起來,但是近幾年慢慢變得和緩,支持與反對的比例也出現變化,同學們開始接受其他的選擇與做法,以達成減少犯罪、落實正義的目的。
政府有責公佈正確資訊 促進理性討論
許多衝突與對立都是建立於人民對於公共資訊的一知半解。在學校,有老師能傳遞資訊,但在社會上,該如何解決這種資訊不對等的問題呢?林欣怡表示,除了民間團體要努力推動,政府也應該共同提供清楚的資訊,公開相關的數據、論述與研究,並試著提出能替代死刑的配套措施,若民眾不滿意就慢慢修正,試著找出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方案,這樣廢死才能有向前推動的可能。
她也說,檢察官的訓練也同樣重要,當民眾因對於重大刑事案件的發生感到氣憤不解,在不了解事件原委的情況下於網路發表評論時,檢察官應該秉持法律對於人權的保障,不輕易被這些言論左右而向法院求處死刑,讓法院有時間得以找出證據以及加害者的過往背景,仔細地還原事件詳情;同時,她也希望政治人物及民意代表在發言時,不要僅憑著個人情感或喜好來發言,用言論煽動民眾的情緒。
管中祥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情感與立場,政府也可以。但政府應該成為一個理性的機制,不受媒體報導及民眾情緒左右,政府有責要向民眾釐清、提供正確的資訊,進而促成公共討論。
落實公政公約已是台灣的義務,民調結果也顯示並非只有死刑才能讓加害者受到懲罰長期的監禁其實更具嚇阻效果,加上配套措施及犯罪治安的維護,才是防止下一個受害者再出現的方法。林欣怡表示,廢死聯盟並不是不在乎犯罪被害者的權益,每個人都希望加害者能受到懲罰,但政府與第三者不該僅憑主觀的情感判斷,而是思考究竟什麼樣的保障才能真正促進人權。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位於高雄美濃的龍肚國小,推廣食農教育還將本土語言客家話融入課程,讓孩子在玩樂中認識家鄉。因家庭、工作關係住在國小附近的兩名記者李慧宜與曾宏智,在採訪之餘也從事農作,他們將所見所聞拍攝成紀錄片《米倉的孩子》......
公視董事長為何能兼任華視董事長?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造成華視接連出錯的癥結又是什麼?本集節目邀請公共電視研究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兼任副教授程宗明,一同探討公視與華視的公司制度、華視走向公共化之後的經營問題,以及公廣集團董事選舉的改革方向......
4月8日在台上映的香港電影《少年》,和紀錄片《時代革命》一樣都以2019年的反送中事件為背景,講述抗爭中的熱情與挫折。但些許不同的是,《時代革命》呈現出抗爭的人物群像,而《少年》以戲劇手法,描繪出一個個抗爭者的面孔,更加寫實、更能反映香港年輕人的掙扎和希望......
新聞媒體上的「社會邊緣」、「孤苦伶仃」是對無家者的標籤;好吃懶做、需要他人的施捨是大眾對他們的想像。他們彷彿是一群沒有臉孔,但長得很相似的團體,儘管他們已是城市街頭常見的身影,但很少有人願意去了解他們......
白色恐怖受難家屬二代陳慧瑛,同時也是助人工作者,她分享屬於自己的故事,見證受難者家庭所產生的心理創傷連帶影響周遭,包含職場及人際網絡,反思國家政策及社會造成受難者家庭的困境......
有些人說:「威權時代已過,促轉會僅需提出總結報告,交付規劃好的轉型工作給各機關部會,即可促成台灣社會集體反思。」但,真的是這樣嗎?
位於高雄美濃的龍肚國小,推廣食農教育還將本土語言客家話融入課程,讓孩子在玩樂中認識家鄉。因家庭、工作關係住在國小附近的兩名記者李慧宜與曾宏智,在採訪之餘也從事農作,他們將所見所聞拍攝成紀錄片《米倉的孩子》......
公視董事長為何能兼任華視董事長?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造成華視接連出錯的癥結又是什麼?本集節目邀請公共電視研究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兼任副教授程宗明,一同探討公視與華視的公司制度、華視走向公共化之後的經營問題,以及公廣集團董事選舉的改革方向......
4月8日在台上映的香港電影《少年》,和紀錄片《時代革命》一樣都以2019年的反送中事件為背景,講述抗爭中的熱情與挫折。但些許不同的是,《時代革命》呈現出抗爭的人物群像,而《少年》以戲劇手法,描繪出一個個抗爭者的面孔,更加寫實、更能反映香港年輕人的掙扎和希望......
新聞媒體上的「社會邊緣」、「孤苦伶仃」是對無家者的標籤;好吃懶做、需要他人的施捨是大眾對他們的想像。他們彷彿是一群沒有臉孔,但長得很相似的團體,儘管他們已是城市街頭常見的身影,但很少有人願意去了解他們......
白色恐怖受難家屬二代陳慧瑛,同時也是助人工作者,她分享屬於自己的故事,見證受難者家庭所產生的心理創傷連帶影響周遭,包含職場及人際網絡,反思國家政策及社會造成受難者家庭的困境......
有些人說:「威權時代已過,促轉會僅需提出總結報告,交付規劃好的轉型工作給各機關部會,即可促成台灣社會集體反思。」但,真的是這樣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廢不廢死都有意見。 不贊成死刑的一方,會考量到死刑最終的目的,還有人權問題。 支持死刑的人,認為對於這麼殘暴的人,還有什麼人權可言。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我想討論死刑這個議題 或多或少大家對於支不支持死刑都有各自的看法 我先來簡單分類支持與不支持的原因 再來我會舉一些案例 我相信大多人會支持死刑 原因有下列幾點 1.殺人犯罪不可赦 2.被害者的家屬的心情難以平復 3.殺人犯必須償命 4.防止犯罪 5.浪費人民繳稅的錢去養殺人犯
Thumbnail
鄙人對於廢止死刑與否,並無接受或反對的特定立場,但堅持認為:欲達廢死目標,應本於民主精神,光明磊落地在選舉時向選民揭櫫廢死的政見,經過選民支持當選後,在立法院完成修法程序。我反對利用權術運作,藉由政治權力來達成目標。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憲法法庭受理死刑釋憲案件,定於今年4月23日進行言詞辯論。死刑存廢能否取決於民意?作者想從法律觀點表達個人淺見,提供大家參考。
關於死刑犯有沒有必要廢死? 到底台灣要怎麼對待犯下重罪之人? 台灣目前關押在看守有37名死囚聲請釋憲,主張死刑侵害生存權、人性尊嚴、比例原則等憲法原則,要求宣告違憲,歷經多年、多屆大法官討論,今年大法官拍板決定受理,1月25日宣布將於4月23日召開言詞辯論。 死刑有無違憲? 因為今天新聞報導立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選期間曾經出現反對廢除死刑的政見。本篇文章,是要純粹從憲法角度,討論死刑存廢的嚴肅課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廢不廢死都有意見。 不贊成死刑的一方,會考量到死刑最終的目的,還有人權問題。 支持死刑的人,認為對於這麼殘暴的人,還有什麼人權可言。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我想討論死刑這個議題 或多或少大家對於支不支持死刑都有各自的看法 我先來簡單分類支持與不支持的原因 再來我會舉一些案例 我相信大多人會支持死刑 原因有下列幾點 1.殺人犯罪不可赦 2.被害者的家屬的心情難以平復 3.殺人犯必須償命 4.防止犯罪 5.浪費人民繳稅的錢去養殺人犯
Thumbnail
鄙人對於廢止死刑與否,並無接受或反對的特定立場,但堅持認為:欲達廢死目標,應本於民主精神,光明磊落地在選舉時向選民揭櫫廢死的政見,經過選民支持當選後,在立法院完成修法程序。我反對利用權術運作,藉由政治權力來達成目標。
Thumbnail
今天聯合報A2版,刊登以「大法官廢死表忠」作標題的社論。作者閱讀整篇內容,願純粹從「法」的角度,針對死刑釋憲問題,表達個人觀點。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Thumbnail
憲法法庭受理死刑釋憲案件,定於今年4月23日進行言詞辯論。死刑存廢能否取決於民意?作者想從法律觀點表達個人淺見,提供大家參考。
關於死刑犯有沒有必要廢死? 到底台灣要怎麼對待犯下重罪之人? 台灣目前關押在看守有37名死囚聲請釋憲,主張死刑侵害生存權、人性尊嚴、比例原則等憲法原則,要求宣告違憲,歷經多年、多屆大法官討論,今年大法官拍板決定受理,1月25日宣布將於4月23日召開言詞辯論。 死刑有無違憲? 因為今天新聞報導立
Thumbnail
每每討論到廢死議題, 人們往往流於情緒, 甚至成為政治攻防的籌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大選期間曾經出現反對廢除死刑的政見。本篇文章,是要純粹從憲法角度,討論死刑存廢的嚴肅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