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演化3:鯨魚海中求生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鯨魚,包括豚類和鯨類,是海洋哺乳動物的代表。海豚是大海中優美的舞者。牠們藉著流線的身形和特化的四肢,所以有著傑出的游泳能力,同時也存在著複雜的社會結構以及緊密的合作關係。鯨魚是大海中無敵的霸主。他們藉著龐大的身軀嚇退了無數兇猛的掠食者,同時在海中也有著強大的適應能力。
如果今天我說,這兩種在海洋到處能橫著走的狠角色,在數千萬年前是隻弱小的陸生動物,大家一定很難相信吧? 牠們也是哺乳類,為什麼會生活在海中呢? 牠們又是怎麼「進入海中」的呢?接下來我們將作為時空旅行者,來看看關於他們的「鯨生鯨事」。

生存之戰:群鯨共鬥

我們把地點轉移到埃及西部沙漠的鯨魚谷。三千九百萬年前,這裡是特提斯海的西部海床。之後的幾百萬年,地層才慢慢升高形成撒哈拉沙漠。鯨魚谷以出土許多巨大鯨魚的骨骸聞名,而其中一種體型巨大的鯨魚就被稱作「龍王鯨」(Basilosaurus,意指蜥蜴王)。龍王鯨在分類上屬於龍王鯨科(Basilosauridae)中的龍王鯨亞科(Basilosaurinae)。當時的熱帶,亞熱帶海域皆有牠們的蹤跡。依牠們身體大小比例來看,牠們的腦部大小並不大,表示牠們可能是獨居動物。大部分龍王鯨有著延長的脊椎,這讓牠的體型非常巨大。而牠們的後肢已經嚴重退化為殘留器官,但有些學者認為在交配時微小的後肢依然能捉住配偶。

raw-image

菲利普.金格瑞西在《國家地理-演化足跡》紀錄片中提到:「鯨魚當然不是住在沙漠裡。以前這裡是一片淺海,陽光普照,海水潔淨,充滿著各種生物,包含古化石鯨魚在內。龍王鯨體長超過18公尺,而如此碩大的體型自然是最高等、最頂尖的掠食動物。相當於更久遠之前的雷克斯暴龍。」三千九百萬年前,龍王鯨在全球各海洋興盛繁衍,特別是特提斯海這片食物豐富的水域。菲利普.金格瑞西說:「龍王鯨保留了牠的後腿,甚至從大腿到趾尖的骨骼都一應俱全。而這些就是過去陸上生活留下的退化器官。」據推測,龍王鯨重達超過六噸。體型的變化使牠從獵物便成了獵人,就連這時的鯊魚也不能輕易的招惹牠。

就在龍王鯨獨霸一方之時,特提斯洋其實還存在著另一種嬌小而脆弱的鯨魚,牠們屬於同為龍王鯨科(Basilosauridae)的矛齒鯨亞科(Dorudontinae)。然而,矛齒鯨的腦部與身體的大小比例相對於龍王鯨的比例來說大的許多。有些證據顯示,龍王鯨會捕食矛齒鯨。矛齒鯨為了躲避掠食動物,牠們便集體行動,所以牠們是一種群居動物。

raw-image

在這兩個物種之中,只有一種會活下來,演化成為今天所看到的現代鯨魚。大家覺得是哪一種呢?是淪為眾多海洋掠食者食物的矛齒鯨呢?還是當代無人能敵的龍王鯨呢?

生存之戰:海中「鯨」險的旅途

三千六百萬年前,巨大的龍王鯨從化石紀錄上消失了,而矛齒鯨則順利的演化了下去。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個結果感到很意外吧!但是這是為什麼?有甚麼原因能讓不可一世的龍王鯨就此殞落成歷史嗎?

菲利普.金格瑞西對此表示:龍王鯨演化出鰻魚般的身體,為了在淺海區中生活,而這種體型是適合在特提斯海這種海灣中獵食的。在三千五百萬年前,地球發生了巨大改變。南極脫離南美洲往南極點移動,造成全球氣溫下降,使南極洲開始結冰。全球海洋溫度也逐漸下降,造成洋流水便一直凍結在南北兩極,使全球海平面持續降低,淺海區也逐漸的消失。這些改變促使龍王鯨必須往深海移動,而鰻魚般的長身體造成牠無力在深海中潛水。菲利普.金格瑞西得出這個結果後,便道:「也許龍王鯨只適合在淺海生活。一旦必須潛水覓食的時候,牠就再也無計可施。而矛齒鯨的成功取決於牠保守的身材比例,最後就靠這一點取勝。」於是,嬌小靈活的矛齒鯨便成為這場生存競爭的贏家。隨著時間的推移,矛齒鯨亞科便演化成古鯨亞目,也就是齒鯨(Odontocetes)和鬚鯨(Mysticetes)的共同祖先。而大約在漸新世時期古鯨亞目開始分支為二,演化成今天的齒鯨(齒鯨亞目)和鬚鯨(鬚鯨亞目)。

raw-image

但是新的問題來了。當時的矛齒鯨亞科成員的體型大約五公尺長,並沒有龍王鯨大。當代恐怖的掠食動物-巨齒鯊身長超過16公尺,重量近四萬公斤。可想而知,巨齒鯊肯定會將古代鯨魚當作牠的餐點的。不過,牠們用了一種方法,讓他們能躲避這種強大的天敵。他們開始離開赤道,前往了更寒冷的極地海域。

大家有發現牠們遷徙的原因嗎? 鯨魚跟我們人類一樣是哺乳類動物,是恆溫動物!因此牠們能適應寒冷的海水,並維持自身的體溫。但牠們的天敵-巨齒鯊是變溫動物,體溫會和周遭海水相同。一旦水溫下降,牠們的身體機能便會停止運轉,因此就拿鯨魚們沒輒了。也就是這個優勢,確保了他們在能在同樣豐富食物供應的極地生活下去。

raw-image

齒鯨和鬚鯨:海中的成神之路

現代鯨魚的分類可以分成齒鯨和鬚鯨兩類。牠們分別在接下來的幾百萬年中各自演化出不同的構造

齒鯨:

1.回聲定位:極地深海的能見度非常低,只依靠視力是無法捕捉看不到的獵物的,於是鯨魚們便發展出了自然界中最精密的高科技航海工具-回聲定位。齒鯨(包含海豚)家族會發射出高頻率的超聲波,當這些聲波遇到障礙物時就會被彈開,鯨魚就能解讀傳回來的反射波,以確定物體的大小、形狀以及速度。鯨魚就是利用這個方法確定魚群的方向,然後撲上前去狩獵目標。

2.控制血液:為了解決深海區的水壓和氧氣問題,鯨魚還能控制流向心臟和腦部的血液,能讓牠們在潛入深海時不會缺氧。例如現代的抹香鯨就能潛入水中超過一英里(約1.6公里),潛航時間超過2個小時。

raw-image

鬚鯨:

1.鯨脂的形成:可以使牠們連續好幾周都不吃飯,以適應長途的季節性遷徙。

2.頭部型態改變:鬚鯨濾食時,為了承受嘴部張合對頭部及下顎骨的巨大壓力,還有承載吞食時進入體內的大量海水,喉腹褶因而形成增大的前額。

3.鯨鬚板的形成:用以濾食海中的浮游生物和其他小型海洋生物,長度依據每種鬚鯨濾食的食物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鬚鯨板由角質素(keratin)組成,與人的指甲或鳥的爪子材質相似。

4.牙齒的消失:最早期的祖先卻是有牙齒的,像是丘齒、異型齒等構造。但可能因為生活環境的浮游生物極多,隨著往這些海域擴展的過程中退化掉了。

在這幾百萬年的演化中,頸椎縮短並且彎曲度減低,讓身體更加地流線型。另外,鯨豚類也向魚類們看齊,前肢逐漸形成了胸鰭、還多了胸鰭、尾鰭等構造。還有,鯨豚類強韌的肌肉與結締組織形成的鼻栓可以緊閉呼吸孔,讓牠們在潛水時不致於嗆到。

鯨魚家族的日益壯大,也讓牠們有多餘的時間,進行群居動物應該進行的社交活動。例如社交、交配、甚至是玩耍、炫耀等等。海豚尤其為鯨目家族中表現最活躍的一群。菲利普.金格瑞西說:「海豚和鼠海豚腦容量非常大。如果和牠們面對面,會覺得牠們是有知覺的生物,相當地討人喜歡。這也讓我們想到了自己。」

結語

如今地球上約有八十種鯨魚,各種鯨魚都演化出了相當多樣的特色。例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鯨魚-藍鯨,擁有著如汽車般大小的心臟和與非洲像大小相當的舌頭,讓牠在海中沒有生物趕招惹牠。灰鯨每年為了遷徙都要游上超過兩萬公里。虎鯨的游泳時速超過每小時55公里。弓頭鯨則有著超過兩百年的壽命。

raw-image

從外表非常像狗的巴基鯨,在陸地和水域間掙扎的陸行鯨,剛在海洋中站穩腳步的羅德侯鯨,到最後演化成各式各樣的鯨魚。鯨魚這一路走來,看著著實非常的令人驚奇和戲劇化。加上鯨魚演化的各種證據(化石構造、親緣鑑定)都非常地詳細。以至於現在的許多生物學科,很多都以鯨魚作為演化的範例,闡述生物經過長久的時間所發生構造的變化。

raw-image

眾所皆知,生命一開始是在水中萌芽,之後才慢慢地往陸地發展。而鯨魚們卻唱了反調,由陸地再次回到那曾經熟悉不過的「故海」。毫無疑問,這是一齣因生存所演化、編織出的偉大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廷恩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白堊紀晚期北半球的勞亞大陸與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在動物組成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北半球的植食動物以鴨嘴龍科與角龍科為代表的鳥臀目為主,頂級掠食者大多是暴龍科,而南半球的植食動物則多為泰坦巨龍類,頂級掠食者以阿貝力龍科與大盜龍科為主。這被認為是因為兩塊大陸徹底分裂形成海洋屏障阻隔了兩側動物的擴散遷徙所形成
Thumbnail
白堊紀晚期北半球的勞亞大陸與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在動物組成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北半球的植食動物以鴨嘴龍科與角龍科為代表的鳥臀目為主,頂級掠食者大多是暴龍科,而南半球的植食動物則多為泰坦巨龍類,頂級掠食者以阿貝力龍科與大盜龍科為主。這被認為是因為兩塊大陸徹底分裂形成海洋屏障阻隔了兩側動物的擴散遷徙所形成
Thumbnail
不少人可能都有疑問,為什麼許多自然史博物館裡都有掛著鯨魚的骨骼標本呢?
Thumbnail
不少人可能都有疑問,為什麼許多自然史博物館裡都有掛著鯨魚的骨骼標本呢?
Thumbnail
之前的文章聊到恐龍的起源演化與分類,講到恐龍的體型與外表,很多人的腦海裡浮現的是如藍鯨般巨大凶狠的蜥蜴,且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也無法自己調節體溫,但恐龍真的是這樣嗎?下面篇幅我們依序討論恐龍的體型、身體運作與行為。 恐龍的體型 陸地生物體型受限於地球重力,恐龍可以成為最大的陸地生物,就是因為牠們有結
Thumbnail
之前的文章聊到恐龍的起源演化與分類,講到恐龍的體型與外表,很多人的腦海裡浮現的是如藍鯨般巨大凶狠的蜥蜴,且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也無法自己調節體溫,但恐龍真的是這樣嗎?下面篇幅我們依序討論恐龍的體型、身體運作與行為。 恐龍的體型 陸地生物體型受限於地球重力,恐龍可以成為最大的陸地生物,就是因為牠們有結
Thumbnail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中生代與恐龍時代劃上等號,但其實在三疊紀中期以前,恐龍在陸地上根本不算優勢物種,恐龍開始嶄露頭角要等到三疊紀晚期,要真正稱霸陸地生態系須等到下面事件發生以後。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
Thumbnail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中生代與恐龍時代劃上等號,但其實在三疊紀中期以前,恐龍在陸地上根本不算優勢物種,恐龍開始嶄露頭角要等到三疊紀晚期,要真正稱霸陸地生態系須等到下面事件發生以後。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進入中生代後陸地大型動物由鱷魚的祖先—偽鱷類,以及哺乳類的近親二齒獸類所稱霸,那中生代的代表—恐龍有在哪裡呢? 恐龍 恐龍是恐龍總目(學名:Dinosauria)中生物的統稱,是一類出現於中生代的多樣化陸棲動物,也是人類認知範圍內最著名的古生物。恐龍是地球歷史上在中生代最優勢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進入中生代後陸地大型動物由鱷魚的祖先—偽鱷類,以及哺乳類的近親二齒獸類所稱霸,那中生代的代表—恐龍有在哪裡呢? 恐龍 恐龍是恐龍總目(學名:Dinosauria)中生物的統稱,是一類出現於中生代的多樣化陸棲動物,也是人類認知範圍內最著名的古生物。恐龍是地球歷史上在中生代最優勢
Thumbnail
地球生命經歷了二疊紀與三疊紀之間的大浩劫,消滅96% 的海洋生物與 70% 的陸棲脊椎動物,同時也是地質史上唯一一次已知造成昆蟲種類大規模削減的單一滅絕事件。在這次的滅絕事件之後,地球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才回歸到原有的生態規模。同時地球的生命紀元也由古生代進入中生代,而講到中生代大家都會想像到巨無霸恐
Thumbnail
地球生命經歷了二疊紀與三疊紀之間的大浩劫,消滅96% 的海洋生物與 70% 的陸棲脊椎動物,同時也是地質史上唯一一次已知造成昆蟲種類大規模削減的單一滅絕事件。在這次的滅絕事件之後,地球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才回歸到原有的生態規模。同時地球的生命紀元也由古生代進入中生代,而講到中生代大家都會想像到巨無霸恐
Thumbnail
200公尺以下,別名海蝴蝶的翼足螺會出現,小小的,最大大概長到5公分左右,發展出像翅膀的足,沒有像一般的海螺有很多隻足,就是沒有像《寶可夢》裡面那種海螺型的寶可夢有很多支腳,然後牠的殼為透明色,在水中時像是飛舞的樣貌讓人感覺很美麗。
Thumbnail
200公尺以下,別名海蝴蝶的翼足螺會出現,小小的,最大大概長到5公分左右,發展出像翅膀的足,沒有像一般的海螺有很多隻足,就是沒有像《寶可夢》裡面那種海螺型的寶可夢有很多支腳,然後牠的殼為透明色,在水中時像是飛舞的樣貌讓人感覺很美麗。
Thumbnail
雷公山小的旭個人創作 這幾天有些厭倦股市與虛擬貨幣那跳動且冰冷的數字 於是開始埋頭在喜歡的海洋生物「鯨魚」的藝術創作上 每次看自己的創作總會有一種孤獨感 但這種孤獨的背後卻又帶點在期盼著什麼好事的感覺 創作裡的鯨魚品種是海洋裡最講義氣的大翅鯨(座頭鯨) 要知道海洋最聰明的掠食者是虎鯨 曾有紀錄虎
Thumbnail
雷公山小的旭個人創作 這幾天有些厭倦股市與虛擬貨幣那跳動且冰冷的數字 於是開始埋頭在喜歡的海洋生物「鯨魚」的藝術創作上 每次看自己的創作總會有一種孤獨感 但這種孤獨的背後卻又帶點在期盼著什麼好事的感覺 創作裡的鯨魚品種是海洋裡最講義氣的大翅鯨(座頭鯨) 要知道海洋最聰明的掠食者是虎鯨 曾有紀錄虎
Thumbnail
聊到特殊食性的鯊魚,相信大家腦海中跳出的前幾個選項中一定有鯨鯊 ── 一種專吃浮游生物、體型卻大到不可思議的傢伙。不過在鯊魚家族中,濾食可不是鯨鯊的一枝獨秀!
Thumbnail
聊到特殊食性的鯊魚,相信大家腦海中跳出的前幾個選項中一定有鯨鯊 ── 一種專吃浮游生物、體型卻大到不可思議的傢伙。不過在鯊魚家族中,濾食可不是鯨鯊的一枝獨秀!
Thumbnail
【海平面1公尺】飛魚躍出海面的高度 飛魚是一種具有滑翔能力的魚類,主要是為了逃避海中掠食者的追擊。飛魚通常躍出海面的高度是海平面上1公尺左右,以每秒5公尺的速度滑行50公尺之遠,如果配合海浪,有機會乘著海浪前緣飛離海平面5~6公尺,滑行400公尺之遠。 【5.8公尺】目前已知最高長頸鹿的身高 在
Thumbnail
【海平面1公尺】飛魚躍出海面的高度 飛魚是一種具有滑翔能力的魚類,主要是為了逃避海中掠食者的追擊。飛魚通常躍出海面的高度是海平面上1公尺左右,以每秒5公尺的速度滑行50公尺之遠,如果配合海浪,有機會乘著海浪前緣飛離海平面5~6公尺,滑行400公尺之遠。 【5.8公尺】目前已知最高長頸鹿的身高 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