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並不孤單,透過對話與理解創造「心」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親職工作坊服務分享

COVID-19的影響,改變了許多進行中的服務方式,即使無法再進行實體活動,我們仍想辦法克服,改以線上的方式陪伴服務家庭,讓服務不中斷。例如疫情之下的親子團體,則改以每周各一次的線上親職講座與家長工作坊進行,我們也聽到了許多不曾聽過的、屬於家長的生命故事分享。

創造「心」關係

「親子關係的複雜與多元」講座延伸討論到自我照顧的方法和重要性。無論是覺得不會照顧自己,亦或是太忙還沒有心力照顧自己的成員,都可以先試著練習在吃飯、洗澡的時間裡,有意識去感受此刻自己正在做的事。例如:在洗澡時,意識到自己正在洗澡,好好感受熱水沖洗身體的感覺,並對自己的身體說一聲:「今天工作一整天,謝謝自己,辛苦了。」吃飯時也是如此,好好感受嘴裡咀嚼的食物,品嚐食物的味道。

每天留一些時間和空間與自己相處、照顧好自己,我們才能有餘力試著去改變,才能在關係中開啟新的對話。

「創造『心』關係」親職工作坊

「創造『心』關係」親職工作坊

你並不孤單-與資源系統合作

講師提醒成員,醫院、政府機構、社福單位等資源系統,都是遇到困難時可以向外求助的管道。有位單親家長分享支撐自己的力量來自工作坊的團體成員、身旁親友和社會上溫暖的資源,也提到自己罹患的疾病在季節交替時會變嚴重,有時候都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但一想到他的孩子,就會驚覺不想要讓孩子和自己一樣經歷來不及和家人相處的後悔,於是再度鼓舞自己,繼續支撐、維持一個家。

這位家長雖然努力不想依靠藥物,但卻免不了還是需要藥物的幫助,才能讓自己的狀態穩定。這段分享觸動諮商師的強化與討論,肯定家長傾聽自己身體所傳達的訊息,且接納現階段自己還是需要藥物幫忙的事實,但也提醒成員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撐下來的原因是藥物?還是關係(羈絆)呢?


幫情緒找出口

在這個主題中,成員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當談論到「你感覺到有壓力時會和孩子分享嗎?」時,有成員說自己的小孩還小、沒有話跟小孩談、小孩什麼都不懂、很難懂大人的世界等。

「那麼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懂大人的世界?」諮商師詢問成員。

「自己是如何看待長大、又是什麼時候懂長大這件事情?長大有什麼好處跟壞處?」邊思考邊討論中,有成員分享自己國中畢業去上班後,就感覺變成了一個大人,可是卻突然明白長大不是個很好的經驗,因為要開始賺錢養家。「小時候的壓力可以逃避、不一定要處理。長大後的壓力變成是責任、不能不處理。」

有成員則是分享高中時因為父母的吵架讓他覺得很難過,讓他突然懂了長大這件事,覺得長大就有許多的煩惱、難過。有趣的是成員們對長大的立即聯想都是壞處,諮商師進一步詢問大家,難道長大真的都沒有好處嗎?馬上引發一位成員積極分享長大有好處,因為長大才能夠體會、享受到當父母的好。


在另外一次工作坊聚會,從大家的生活聊起,透過彼此工作經驗的分享,聊到關於老年的生活,討論起在年老時對親子關係會有什麼樣的期待呢?

有成員說因為自己有遺傳疾病,老了之後不想要成為孩子的負擔,只希望孩子能在他需要的時候幫忙就心滿意足了;也有成員提到等孩子長大獨立了,自己要選擇跟伴侶一起過,讓孩子也能建立自己的家庭。

工作坊從實體轉到線上,目前仍穩定地陪伴服務家庭、團體成員,凝聚出安全的團體氛圍,家長們在工作坊可以安心地聊聊許多生命中的議題、說說自己小時候的經驗與內心的感受等,主題從親子延續到父母與伴侶,而這些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從大家的生命故事開始,看到父母對我們、我們對孩子的關係互動,大家對於親子關係的想像、親子關係對我們的重要性又是什麼?

每個人的答案都很不一樣,那該如何讓親子的關係互動更符合雙方想像中的樣子呢?或許,透過彼此不斷的對話與理解,才能創造出跟過往不同的「心」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orldPeace的沙龍
19會員
215內容數
關懷危機與家境貧困的孩子,透過愛心早餐與營養食品服務、偏鄉圓夢、助學計畫、閱讀與寫作服務,守護兒童的心靈。
@WorldPea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該計畫由和平會資助 1 學年的《好讀》周報,提供給各縣市國中小學申請,期望透過讀報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生活經驗,深化思考的廣度與深度,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以下是摘自今年初多所受助學校的回響。
Thumbnail
2025/04/21
該計畫由和平會資助 1 學年的《好讀》周報,提供給各縣市國中小學申請,期望透過讀報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生活經驗,深化思考的廣度與深度,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以下是摘自今年初多所受助學校的回響。
Thumbnail
2025/04/14
籌募暑假餐費與營養食物箱,為服務的家境辛苦孩子準備暑假豐富營養的食品,讓孩子不擔心放假會挨餓。
Thumbnail
2025/04/14
籌募暑假餐費與營養食物箱,為服務的家境辛苦孩子準備暑假豐富營養的食品,讓孩子不擔心放假會挨餓。
Thumbnail
2025/03/27
世界和平會與九歌兒童劇團合作,以成語故事「杯弓蛇影」改編的兒童劇,透過捐款贈券的方式,邀請六歲以上親子及師生共賞,所得款項將全數捐助於「搶救受飢兒」專案,幫助貧童獲得穩定的愛心餐食。
Thumbnail
2025/03/27
世界和平會與九歌兒童劇團合作,以成語故事「杯弓蛇影」改編的兒童劇,透過捐款贈券的方式,邀請六歲以上親子及師生共賞,所得款項將全數捐助於「搶救受飢兒」專案,幫助貧童獲得穩定的愛心餐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此世界和平會持續舉辦親子團體工作坊,期盼陪伴更多的家庭透過團體活動的進行、回饋及反思,讓家長和孩子互相看到過往不曾見過的樣貌,轉換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及家人,新的刺激、新的學習、新的交流,使他們發展出新的親子互動模式,重新架構起不同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因此世界和平會持續舉辦親子團體工作坊,期盼陪伴更多的家庭透過團體活動的進行、回饋及反思,讓家長和孩子互相看到過往不曾見過的樣貌,轉換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及家人,新的刺激、新的學習、新的交流,使他們發展出新的親子互動模式,重新架構起不同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成為爸媽後,是否慢慢地忘記你自己是誰了? 「好久沒有把時間留給自己了」 「生活中都充斥著孩子的事,三餐、上學、功課⋯⋯」 「成為媽媽,沒有什麼是自己的,倒是廚藝增進不少」 距離今年3月的發文後,時隔半年再度發文,這段時間一直忙碌著,投入了家庭教育的領域⋯⋯
Thumbnail
成為爸媽後,是否慢慢地忘記你自己是誰了? 「好久沒有把時間留給自己了」 「生活中都充斥著孩子的事,三餐、上學、功課⋯⋯」 「成為媽媽,沒有什麼是自己的,倒是廚藝增進不少」 距離今年3月的發文後,時隔半年再度發文,這段時間一直忙碌著,投入了家庭教育的領域⋯⋯
Thumbnail
有成員分享自己國中畢業去上班後,就感覺變成了一個大人,可是卻突然明白長大不是個很好的經驗,因為要開始賺錢養家。
Thumbnail
有成員分享自己國中畢業去上班後,就感覺變成了一個大人,可是卻突然明白長大不是個很好的經驗,因為要開始賺錢養家。
Thumbnail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
Thumbnail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
Thumbnail
憲福年會 親子關係講座~ 作為台下的聽眾,我也自己整理一些心得,目的讓自己日後有所回溯 #其實我們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的 #父母如果真的要說自己有任務的話我想應該是陪伴與探索 #給予孩子成功的捷徑不如教面對失敗的韌性 #打開手心接受自己的焦慮 #小時候被理解,才能長大後了解自己
Thumbnail
憲福年會 親子關係講座~ 作為台下的聽眾,我也自己整理一些心得,目的讓自己日後有所回溯 #其實我們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的 #父母如果真的要說自己有任務的話我想應該是陪伴與探索 #給予孩子成功的捷徑不如教面對失敗的韌性 #打開手心接受自己的焦慮 #小時候被理解,才能長大後了解自己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講師:羅志仲 老師 以下節錄筆記內容: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玩3C,可以自問那麼你希望他做什麼呢? 一個家庭有一些文化,是否有自己家的文化呢?比方想要孩子不要玩3C而是閱讀,那麼這個習慣有建立起來嗎?   平日的生活,孩子上學或是有補習,生活可能被填滿,依但疫情之下,就發現孩子的生活是很貧瘠的,他們在
Thumbnail
羅志仲 老師帶領 羅志仲老師分享朋友在防疫期間的心得: 1. 降低標準 2. 多包容 3. 多調整  選擇和決定都不容易,人很容易受到過去生命經驗的限制。可能會用當時的眼光看待現在的狀態,但往往狀態已經不合時宜了!  當孩子沉迷於3C時,要換個眼光和方式去看待。  
Thumbnail
羅志仲 老師帶領 羅志仲老師分享朋友在防疫期間的心得: 1. 降低標準 2. 多包容 3. 多調整  選擇和決定都不容易,人很容易受到過去生命經驗的限制。可能會用當時的眼光看待現在的狀態,但往往狀態已經不合時宜了!  當孩子沉迷於3C時,要換個眼光和方式去看待。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Thumbnail
「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有我童年時期最美的時光/那是後來我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羅大佑《家》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發源地,群體生活最初的模型,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世間上的人千奇百怪,家庭的樣貌也複雜多元。理想的家不限定單一模式。重要的是家
Thumbnail
「我的家庭我誕生的地方/有我童年時期最美的時光/那是後來我逃出的地方/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羅大佑《家》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的發源地,群體生活最初的模型,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世間上的人千奇百怪,家庭的樣貌也複雜多元。理想的家不限定單一模式。重要的是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