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寫給爸媽的情詩】 ——如果我變成一個令人失望傷心的小孩,你還願意愛我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在12月,為全校初小及高小的家長,舉辦兩個不同主題的體驗工作坊。這間學校近年以多元有趣的形式,積極推動家長教育的發展,例如連續多年設計及籌組親子活動,例如「幸福失敗日」、「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等以「幸福」為題的活動。
===

重點1:讓家長與孩子結連

孩子:「如果我變成一個令人失望傷心的小孩,你還願意愛我嗎?」(幾米)
//有機構於2021年,進行一個關於父母與子女在疫情下的親子溝通,以及雙職家庭支援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三成家長認為,子女在家網課後,增加雙方的衝突次數;與此同時,孩子渴望與父母一起玩耍,但家長則更為關注孩子學業。
這個背景,正正就是蔡碧蕊校長銳意在校推動家長生命教育的主要因由:
「學生生命的改變,需要家長的支援;而讓家長能夠支援孩子前,學校首先一定要支援家長。」
問及如何有效地支援家長時,蔡校長說:
「我們要讓家長與孩子結連。」
她認為親子能「結連」的關鍵在於「了解」。若家長了解子女的能力、興趣、需要,多看他們各方各面的努力,除學習外,孩子其他方面的付出及進步,也值得被看見及欣賞:
「你看他們很優秀,他們就會優秀給你看!」//
===

重點2:了解孩子前先了解自己

孩子:「爸媽很愛我,但他們不懂愛我。」
//與學校合辦一系列家長教育活動,生命教育機構總監林秋霞老師認為,
「家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單是讓父母掌握不同類型的教養之道,更重要的是讓父母了解自己,不論是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自己。」
她補充說,
「值得家長思考的是,究竟他們想成為怎樣的父母。過去,他們無法選擇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但如今他們可以選擇成為怎樣的父母。」
林老師表示接觸過無數家庭,發現家庭中的觀念及文化,很有可能會「世襲」的,即原生家庭中的一些價值觀、待人接物方式,不論個人喜歡與否,也有機會不知不覺地「一代傳一代」。父母是子女的重要他人,孩子在家庭的「社教化」中,學習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重點3:父母也要體諒自己

孩子:「我幾多歲,你就是幾多歲的家長。」
//工作坊中提及,家長們都很認真地想做一個好家長,總是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好、不夠正確。
講員提醒現場的家長,完美父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這不是說不認真對待自己的子女,而是應先認識自己,善待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及善待孩子。
吳滿堂副校長認為,關注孩子的行為前,應先關注自己的狀態。因為父母的狀態,也會影響其教養行為。他以其自身經歷為例作分享:隨著子女年齡漸長,未必完全認識孩子間流行的事物。當子女對他說:「你懂甚麼?」吳副校坦承那刻的確有情緒。
然而,他那刻接納自己的情緒,並不以情緒化的表達作回應,取而代之的是幽默地說:「我不懂你可以教我嘛!」後來,他更常以孩子喜歡的人事物,作為親子間的話題,促進彼此的關係。
===

重點4:成為溫柔而堅定的父母

孩子:「當我變得和你的期待不一樣時,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讚美我原來的樣子。」(幾米)
台灣臨床心理師駱郁芬,擅長處理兒童情緒及行為困擾,她是這樣看待孩子的: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他成功或失敗,開心或生氣,表現得好或是不好,我們一樣愛他,毫無條件。這樣,他不需要表現傑出,也不需要假裝軟弱。我們會對他的行為生氣失望,但不會影響對他的在乎與愛。如此,孩子才能堅定地相信,我是一個值得愛的、有價值的人,進而能夠大步向前。」
  • 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
  • 在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耐。
  •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愛己。
  • 在稱許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喜歡自己。
  • 在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掌握目標。
===

結語

你的孩子幾多歲,你就是幾多歲的家長。
相信自己,正如孩子一直相信你。
________

延伸閱讀:

1. 【家長教育】讓家長與孩子結連:體驗子女的苦楚,發現孩子的挫折
2. 【幸福失敗日:關注孩子的「心理起跑點」】
3. 【逆境中的幸福思維】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家長教育、親子教育,歡迎留言及私訊我們,讓我們陪伴孩子,走得更遠,走得更暖。
原文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月到訪不同學校,進行各類的學生及教師體驗活動。 參與者的眼神與淚水、口罩下的笑容、為同儕的歡呼喝采, 忘不了,良久。   記下當中最深刻的反思: 1. 【中學失敗體驗日:404公路背包之旅】  「孩子:真正的傷害,不是我失敗了,而是你不相信我會成功。」  「大部份的成功,也是因為樂在其中。」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繼去年舉辦以「幸福」作主軸的小一親子體驗活動——【幸福方程式: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後,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今年在「幸福」這個重心中,加入「失敗」的元素,創辦了【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讓親子在體驗及互動中,共同培養「幸福思維」及「成長思維」,栽培孩子成為幸福與優秀並重的人才。 小一學生在
「為何多麼艱苦,都要全力以赴?」 這是觀看電影後最大的感受。   這是一套關於「輸在起跑線上」的故事。 飾演「蘇媽」的吳君如說: 「近年人人都在講『贏在起跑線』,這套電影反而想講一個『輸在起跑線』的故事。一條起跑線這麼多個選手,總有人一開始落後,如何追上去不是更精彩?」 導演尹志文: 「其實每個
「我沒有特殊的天份,只是熱切地充滿好奇。」 這是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之一。   「熱切地充滿好奇」這個狀態通常會在哪裡發生? 若此狀態發生在教育現場,學生的學習動機、表現、效能會是怎樣的?孩子積極探索、勇敢提問、自主學習相信會是答案,而這正是師長一直追求及期待的美麗風光。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專注地做一件事而忘卻時間的流逝?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投入地做一件事而充滿成就及滿足?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忘我地做一件事而擁有滿滿幸福感? 這就是正向心理學的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提出的「心流」概念 (Flow,或譯「神馳」)。它指一種強烈的全神貫注及全情投入的愉快經驗,與提升人
上月到訪不同學校,進行各類的學生及教師體驗活動。 參與者的眼神與淚水、口罩下的笑容、為同儕的歡呼喝采, 忘不了,良久。   記下當中最深刻的反思: 1. 【中學失敗體驗日:404公路背包之旅】  「孩子:真正的傷害,不是我失敗了,而是你不相信我會成功。」  「大部份的成功,也是因為樂在其中。」  
為甚麼人們會害怕失敗? 愈怕失敗通常愈容易失敗? 自信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不怕失敗地突破自己的恐懼? 面對一己恐懼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   針對「安全感」與「自信心」這兩項影響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了一個結合「幸福」與「失敗」元素的小一親
繼去年舉辦以「幸福」作主軸的小一親子體驗活動——【幸福方程式: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後,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今年在「幸福」這個重心中,加入「失敗」的元素,創辦了【幸福失敗日:幸福銀行】,讓親子在體驗及互動中,共同培養「幸福思維」及「成長思維」,栽培孩子成為幸福與優秀並重的人才。 小一學生在
「為何多麼艱苦,都要全力以赴?」 這是觀看電影後最大的感受。   這是一套關於「輸在起跑線上」的故事。 飾演「蘇媽」的吳君如說: 「近年人人都在講『贏在起跑線』,這套電影反而想講一個『輸在起跑線』的故事。一條起跑線這麼多個選手,總有人一開始落後,如何追上去不是更精彩?」 導演尹志文: 「其實每個
「我沒有特殊的天份,只是熱切地充滿好奇。」 這是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之一。   「熱切地充滿好奇」這個狀態通常會在哪裡發生? 若此狀態發生在教育現場,學生的學習動機、表現、效能會是怎樣的?孩子積極探索、勇敢提問、自主學習相信會是答案,而這正是師長一直追求及期待的美麗風光。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專注地做一件事而忘卻時間的流逝?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投入地做一件事而充滿成就及滿足?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忘我地做一件事而擁有滿滿幸福感? 這就是正向心理學的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提出的「心流」概念 (Flow,或譯「神馳」)。它指一種強烈的全神貫注及全情投入的愉快經驗,與提升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台灣少子化的加劇,私立學校面臨著招生不足、經營困難的挑戰。2024年高一新生人數預計將降至18.1萬人,這將對教育市場,特別是私立學校,帶來深遠的影響 。面對這一變局,家長們必須重新考量孩子的教育路徑,靈活選擇適合的學校,確保孩子能在未來的職場中具備競爭力。
Thumbnail
童書,三采,適合2歲以上,是長沼睦雄(ナガヌマ ムツオ)的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整體評分:★★★★☆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兒童教育書籍,書泉,減輕遲緩兒與家長壓力的魔法語言互動,整體評分:★★★☆☆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台灣少子化的加劇,私立學校面臨著招生不足、經營困難的挑戰。2024年高一新生人數預計將降至18.1萬人,這將對教育市場,特別是私立學校,帶來深遠的影響 。面對這一變局,家長們必須重新考量孩子的教育路徑,靈活選擇適合的學校,確保孩子能在未來的職場中具備競爭力。
Thumbnail
童書,三采,適合2歲以上,是長沼睦雄(ナガヌマ ムツオ)的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兒童精神科醫師給高敏感兒家長的41個養育、照顧、陪伴提案,整體評分:★★★★☆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兒童教育書籍,書泉,減輕遲緩兒與家長壓力的魔法語言互動,整體評分:★★★☆☆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