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寫給爸媽的情詩】 ——如果我變成一個令人失望傷心的小孩,你還願意愛我嗎?

2022/01/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在12月,為全校初小及高小的家長,舉辦兩個不同主題的體驗工作坊。這間學校近年以多元有趣的形式,積極推動家長教育的發展,例如連續多年設計及籌組親子活動,例如「幸福失敗日」、「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等以「幸福」為題的活動。
===

重點1:讓家長與孩子結連

孩子:「如果我變成一個令人失望傷心的小孩,你還願意愛我嗎?」(幾米)
//有機構於2021年,進行一個關於父母與子女在疫情下的親子溝通,以及雙職家庭支援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三成家長認為,子女在家網課後,增加雙方的衝突次數;與此同時,孩子渴望與父母一起玩耍,但家長則更為關注孩子學業。
這個背景,正正就是蔡碧蕊校長銳意在校推動家長生命教育的主要因由:
「學生生命的改變,需要家長的支援;而讓家長能夠支援孩子前,學校首先一定要支援家長。」
問及如何有效地支援家長時,蔡校長說:
「我們要讓家長與孩子結連。」
她認為親子能「結連」的關鍵在於「了解」。若家長了解子女的能力、興趣、需要,多看他們各方各面的努力,除學習外,孩子其他方面的付出及進步,也值得被看見及欣賞:
「你看他們很優秀,他們就會優秀給你看!」//
===

重點2:了解孩子前先了解自己

孩子:「爸媽很愛我,但他們不懂愛我。」
//與學校合辦一系列家長教育活動,生命教育機構總監林秋霞老師認為,
「家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單是讓父母掌握不同類型的教養之道,更重要的是讓父母了解自己,不論是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自己。」
她補充說,
「值得家長思考的是,究竟他們想成為怎樣的父母。過去,他們無法選擇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但如今他們可以選擇成為怎樣的父母。」
林老師表示接觸過無數家庭,發現家庭中的觀念及文化,很有可能會「世襲」的,即原生家庭中的一些價值觀、待人接物方式,不論個人喜歡與否,也有機會不知不覺地「一代傳一代」。父母是子女的重要他人,孩子在家庭的「社教化」中,學習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重點3:父母也要體諒自己

孩子:「我幾多歲,你就是幾多歲的家長。」
//工作坊中提及,家長們都很認真地想做一個好家長,總是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好、不夠正確。
講員提醒現場的家長,完美父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這不是說不認真對待自己的子女,而是應先認識自己,善待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及善待孩子。
吳滿堂副校長認為,關注孩子的行為前,應先關注自己的狀態。因為父母的狀態,也會影響其教養行為。他以其自身經歷為例作分享:隨著子女年齡漸長,未必完全認識孩子間流行的事物。當子女對他說:「你懂甚麼?」吳副校坦承那刻的確有情緒。
然而,他那刻接納自己的情緒,並不以情緒化的表達作回應,取而代之的是幽默地說:「我不懂你可以教我嘛!」後來,他更常以孩子喜歡的人事物,作為親子間的話題,促進彼此的關係。
===

重點4:成為溫柔而堅定的父母

孩子:「當我變得和你的期待不一樣時,請愛我原來的樣子,疼我原來的樣子,讚美我原來的樣子。」(幾米)
台灣臨床心理師駱郁芬,擅長處理兒童情緒及行為困擾,她是這樣看待孩子的: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他成功或失敗,開心或生氣,表現得好或是不好,我們一樣愛他,毫無條件。這樣,他不需要表現傑出,也不需要假裝軟弱。我們會對他的行為生氣失望,但不會影響對他的在乎與愛。如此,孩子才能堅定地相信,我是一個值得愛的、有價值的人,進而能夠大步向前。」
  • 在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
  • 在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耐。
  •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愛己。
  • 在稱許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喜歡自己。
  • 在認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掌握目標。
===

結語

你的孩子幾多歲,你就是幾多歲的家長。
相信自己,正如孩子一直相信你。
________

延伸閱讀:

1. 【家長教育】讓家長與孩子結連:體驗子女的苦楚,發現孩子的挫折
2. 【幸福失敗日:關注孩子的「心理起跑點」】
3. 【逆境中的幸福思維】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家長教育、親子教育,歡迎留言及私訊我們,讓我們陪伴孩子,走得更遠,走得更暖。
原文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