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王佛與其他諸佛有何差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乘宗成立至今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聽過 大自在王佛聖號的人並不多。
大自在王佛在經典上的記載,可見於《大寶積經》〈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上云:「⋯⋯東北方有世界名千莊嚴。彼現有佛號 大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不過,真正把 大自在王佛介紹得比較清楚的是《達摩血脈論》。雖然只是短短幾十個字,卻是 達摩祖師隱藏於「血脈論」中的一大秘密。
論曰:「唯佛一人能會此法,餘人天及眾生等,盡不明了。若智慧明了,此心號名法性,亦名解脫,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 大自在王如來,亦名不可思議,亦名聖體,亦名長生不死,亦名大仙,名雖不同,體即是一」。
何謂佛?簡而言之,佛就是最高、最圓滿的生命體,完全沒有絲毫的習氣與煩惱痛苦。 何謂眾生?因緣和合謂之眾生。凡是由不斷變化的因緣條件聚合而成,舉凡動物、植物、礦物、天、人、畜生、餓鬼等等,皆謂之眾生,故受縛於條件而生煩惱痛苦。
幸而佛陀又言「眾生皆能成佛」,何以故?那是因為眾生皆具備「佛性」的關係。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眾生一旦證明到本自具足的佛性,並將佛性功能開發至淋漓盡致的境界即可成佛,未證之前即為凡夫。
要轉迷為悟,要超凡入聖,就必須證明出佛性(自性、法性)的功能,—亦即「法身」才行。所謂「體即是一」、「諸佛同共一法身」,每一尊佛的本質都是一樣的,譬如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大自在王佛⋯⋯都是同一個法身,所以有佛佛平等、同體大悲等說法。差別只在於 大自在王佛是法界唯一本來存在的佛,又稱本初佛、原始佛,是不經過因地修行而本來存在的,意義相當於密宗的 普賢王如來。所以,大自在王佛就是法性,是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是眾生生命的源頭,是宇宙萬有的源頭,而其他諸佛係透過因地(種因結緣)修行,親證佛性而成佛、親證到那個本即存在的法身而成佛的。

何以稱「本師」

一般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不是應該只有 釋迦牟尼佛才稱為本師,為何 大自在王佛也稱為本師呢?」
以有限的時空而言,這個娑婆世界佛法的緣起是從 釋迦牟尼佛而來的。佛陀對這個地球世界的廣大眾生,有著偉大貢獻和深遠影響,所以我們尊其為佛教教主,故以「本師」稱之。而本門對「本師」的解釋,是指本性,亦即自性、佛性、法性。以個人來講叫自性,以眾生來講叫佛性,以整個法界來講叫法性,名稱雖異,但本質為一。真正能夠讓我們解脫、證道、成佛的是我們的本性、佛性,缺少了此一源頭,根本不可能成就。
佛法修行重心在於「自求內證」,因為眾生皆具佛性這樣珍貴的條件,因此不需要再往外求,心外求法都不能夠解脫。所以唯有從自己的本性下功夫,親自實證佛性,並開發出佛性的功能才行。故「本師」之指向在無形無相、充徧法界、如如不動之「體」,亦即眾生的本性、佛性,而不在指娑婆世界弘法四十九年所示現之「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od cas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自在王佛為眾生佛性之本元, 諸佛法身之總理體, 統物理界、精神界之一如, 法界萬有皆由之變易生化而然, 其身心體、相、智、德、理、事、能、用、時、空之十大一如,與法界同一理量。 --恭錄自〈佛乘宗法要序〉 大自在王佛即代表 法性 佛性 自性 是宇宙生命的本質。 大自在王佛是宇宙唯一本來存在的佛,
大自在王佛為眾生佛性之本元, 諸佛法身之總理體, 統物理界、精神界之一如, 法界萬有皆由之變易生化而然, 其身心體、相、智、德、理、事、能、用、時、空之十大一如,與法界同一理量。 --恭錄自〈佛乘宗法要序〉 大自在王佛即代表 法性 佛性 自性 是宇宙生命的本質。 大自在王佛是宇宙唯一本來存在的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佛的「體」就是宇宙萬有一切法的體性,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真如」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多杰羌佛是那一尊佛?有傳承嗎?多杰羌佛是法界中所有佛教的真正的有形體的第一位始祖。沒有多杰羌佛,就沒有佛教、沒有佛法、沒有佛學、沒有任何佛陀和菩薩、沒有法王、沒有仁波且、沒有法師、沒有佛教徒,而只有宇宙的不生不滅之真諦概念,這概念即是普賢王如來阿達爾瑪佛無相法身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歸命盡十方,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佛的「體」就是宇宙萬有一切法的體性,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真如」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文章摘要】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常念南無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如來心咒 持誦及憶念 阿彌陀佛之功德利益 觀音山 金剛乘六大本尊心咒──「轉經輪牆」建設計畫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 阿彌陀佛所散發的佛光遍照十方剎土,其光明的亮度絲毫未減,也沒有任何的光能比佛光更明亮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什麼叫做「共」與「不共」?很多的神通、很多的神變,外道跟佛法都是共通有的,你有天眼,外道有天眼;你有天耳,外道有天耳;你有宿命通,外道有宿命通。但佛陀的「漏盡通」,斷盡一切的煩惱,涅槃寂靜的境界,這就是不共的、獨步的,超絕、超勝於外道,最究竟的所在,這才是佛陀最殊勝的地方。 文殊菩薩為眾生演說,佛
Thumbnail
多杰羌佛是那一尊佛?有傳承嗎?多杰羌佛是法界中所有佛教的真正的有形體的第一位始祖。沒有多杰羌佛,就沒有佛教、沒有佛法、沒有佛學、沒有任何佛陀和菩薩、沒有法王、沒有仁波且、沒有法師、沒有佛教徒,而只有宇宙的不生不滅之真諦概念,這概念即是普賢王如來阿達爾瑪佛無相法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