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數不清交友軟體,註冊登入就意味在「找伴」這一點上持開放態度,讀過潛在對象的資料後送出訊息,對方如果也對你感興趣就會回覆,雙方開始通聯之後,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就各憑本事了。
可能我屬性老派,對於在社群上公開曬出各種對話截圖一直不適應,不適應的第一層理由是交友是雙方的事情,與事件有關的兩個人通常不是公眾人物,公眾人物也未必要向大家清楚交代自己的私生活,有什麼糾紛需要司法解決的,快點蒐證報警上法院,請無關的鄉民來圍觀或公審究竟在圖些什麼呢?
第二層不適應,是這些真偽難分、隱蔽個資、不確定有沒有斷章取義的對話截圖常有「超級奇文共賞」屬性,會被網友瘋傳的自然是極品中的極品,網路世界的發言是真實世界人格的延伸,我真心納悶為什麼有人認為自己可以這樣講話、這樣做事、這樣對待別人?這樣會在感情或人際關係上受挫,也只是剛好而已。
即使有了網路串起更多機會,找伴依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網路交友的最心累處,傳統相親公司能解決?!
「線上交友很心累。」有在玩交友軟體的朋友們不約而同訴苦:「你不知道要傳多少訊息, 在一堆『安安』、『在幹嘛』、『吃過沒』的回覆裡面,才會遇到一個對話有誠意讓你想繼續聊下去的人,然後不知道要聊多久,才有辦法約出來見第一次面--你跟對方的行事曆可能永遠都對不起來,好不容易雙方擠出時間,到了約定的地點卻被放鴿子。」
上述的心累並不是少數人的感覺,在《
Modern Romance》一書中有生動的描寫與社會統計資料。1940到1990年代,美國有四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家人介紹結識,此時原生家庭的地緣關係影響很大,另有超過十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鄰里與教會活動認識的;1990年代到2005年間,原生家庭與地緣關係的影響力大幅減弱,有四成的新婚夫妻是透過朋友介紹認識;2005年之後則是另一波大翻轉,三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網路認識,這個比例仍在攀升,網路已經改變全人類的求偶行為。
今日單身者所享有的戀愛機會是人類史上最高峰,為什麼尋覓靈魂伴侶還是這麼辛苦?這未必是年齡的問題,可能是時代的問題,畢竟到了1980年代,「和真愛結婚」才成為先進國家的社會共識,比史上第一次實驗用電腦程式進行約會配對的1960年還晚。
於是我好奇,有這麼多交友軟體,為什麼傳統的實體相親公司沒有被取代?
許多傳統相親公司宣稱,他們會嚴格審查會員的身分資料,請他們提供身分證、就職證明、薪資單、稅籍資料或營利事業登記,多了這關第三方認證,比起交友軟體由個人自行填答多一層保障--但若現在出現一名高明的騙徒,無論是厲害的AI還是人類專家,都可能被唬弄過去。
另一個傳統相親公司主打的賣點,是他們會確保每一個會員都是來尋覓長期關係的,簡單來說是「有高度的結婚意願」,使用交友軟體的人必須自行過濾誰想結婚、誰在尋覓一夜情對象--但透過軟體工程和大數據,也可以分析出註冊用戶的目的,甚至在搜尋上能更符合個人的心意,畢竟我定義的忠厚老實,跟父母一輩或是職業媒人定義的忠厚老實,可能有很大的落差。
我努力思考相親公司有什麼AI做不到又不可取代的服務,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來了--傳統相親公司替你搞定與對方第一次實體見面聊天。
時間是人生最大的沉沒成本
高社經地位者更樂意花錢買時間
高中以前的學生時代,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一天有八小時跟同一群人綁定在同一個空間裡、上同樣的課、參加同樣的活動。大學像是社會的模擬版本,若不是與同學有共同生活圈或是刻意建立關係,大家為課業、社團、愛情、打工和各種事奔走,四年可能連話都沒講過就畢業了。
出社會則是血淋淋的競爭,你忙我忙大家都忙,能夠顧及別人的感受、傾聽對方的苦惱、掛記親友在意的事情,已經是體貼入微又誠意十足了。
隨著年紀增長,時間成本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禁不起浪費,一直掛在網路上,糾結聊到什麼程度才能夠約出來見第一次面太消磨,花錢買跳關券也是一法。
所以傳統相親公司「安排第一次見面」的服務,讓人甘願支付數千元乃至高達一個月月薪的費用,也就是因為時間不可逆、是人生最大的沉沒成本,相親服務的定價分三六九等,越高社經地位的人時間成本越高昂,也就更樂意花錢買時間。
至於付費追求效率之後,能不能就此找到合適的伴侶、過得幸福快樂呢?這當然是沒有保證的,在實體世界多練習與人相處、弄清楚人際關係的分寸和界線,恐怕是所有人都無法迴避的人生課題。
S2EP12:如何有策略找伴?相親市場的三六九等
談戀愛找伴侶真心難,相親市場分三六九等,這個等第如何篩選出金字塔上層的客戶?本集從超簡易經濟學概念進行分析,更多故事歡迎收聽本集曉嫚的cult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