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何交友軟體無法完全取代傳統的相親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在有數不清交友軟體,註冊登入就意味在「找伴」這一點上持開放態度,讀過潛在對象的資料後送出訊息,對方如果也對你感興趣就會回覆,雙方開始通聯之後,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就各憑本事了。
可能我屬性老派,對於在社群上公開曬出各種對話截圖一直不適應,不適應的第一層理由是交友是雙方的事情,與事件有關的兩個人通常不是公眾人物,公眾人物也未必要向大家清楚交代自己的私生活,有什麼糾紛需要司法解決的,快點蒐證報警上法院,請無關的鄉民來圍觀或公審究竟在圖些什麼呢?
第二層不適應,是這些真偽難分、隱蔽個資、不確定有沒有斷章取義的對話截圖常有「超級奇文共賞」屬性,會被網友瘋傳的自然是極品中的極品,網路世界的發言是真實世界人格的延伸,我真心納悶為什麼有人認為自己可以這樣講話、這樣做事、這樣對待別人?這樣會在感情或人際關係上受挫,也只是剛好而已。
即使有了網路串起更多機會,找伴依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網路交友的最心累處,傳統相親公司能解決?!

「線上交友很心累。」有在玩交友軟體的朋友們不約而同訴苦:「你不知道要傳多少訊息, 在一堆『安安』、『在幹嘛』、『吃過沒』的回覆裡面,才會遇到一個對話有誠意讓你想繼續聊下去的人,然後不知道要聊多久,才有辦法約出來見第一次面--你跟對方的行事曆可能永遠都對不起來,好不容易雙方擠出時間,到了約定的地點卻被放鴿子。」
上述的心累並不是少數人的感覺,在《Modern Romance》一書中有生動的描寫與社會統計資料。1940到1990年代,美國有四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家人介紹結識,此時原生家庭的地緣關係影響很大,另有超過十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鄰里與教會活動認識的;1990年代到2005年間,原生家庭與地緣關係的影響力大幅減弱,有四成的新婚夫妻是透過朋友介紹認識;2005年之後則是另一波大翻轉,三分之一的新婚夫妻是透過網路認識,這個比例仍在攀升,網路已經改變全人類的求偶行為。
今日單身者所享有的戀愛機會是人類史上最高峰,為什麼尋覓靈魂伴侶還是這麼辛苦?這未必是年齡的問題,可能是時代的問題,畢竟到了1980年代,「和真愛結婚」才成為先進國家的社會共識,比史上第一次實驗用電腦程式進行約會配對的1960年還晚。
於是我好奇,有這麼多交友軟體,為什麼傳統的實體相親公司沒有被取代?
許多傳統相親公司宣稱,他們會嚴格審查會員的身分資料,請他們提供身分證、就職證明、薪資單、稅籍資料或營利事業登記,多了這關第三方認證,比起交友軟體由個人自行填答多一層保障--但若現在出現一名高明的騙徒,無論是厲害的AI還是人類專家,都可能被唬弄過去。
另一個傳統相親公司主打的賣點,是他們會確保每一個會員都是來尋覓長期關係的,簡單來說是「有高度的結婚意願」,使用交友軟體的人必須自行過濾誰想結婚、誰在尋覓一夜情對象--但透過軟體工程和大數據,也可以分析出註冊用戶的目的,甚至在搜尋上能更符合個人的心意,畢竟我定義的忠厚老實,跟父母一輩或是職業媒人定義的忠厚老實,可能有很大的落差。
我努力思考相親公司有什麼AI做不到又不可取代的服務,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來了--傳統相親公司替你搞定與對方第一次實體見面聊天
你願意為一次實體見面付出多少沉默成本呢?

時間是人生最大的沉沒成本

高社經地位者更樂意花錢買時間

高中以前的學生時代,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一天有八小時跟同一群人綁定在同一個空間裡、上同樣的課、參加同樣的活動。大學像是社會的模擬版本,若不是與同學有共同生活圈或是刻意建立關係,大家為課業、社團、愛情、打工和各種事奔走,四年可能連話都沒講過就畢業了。
出社會則是血淋淋的競爭,你忙我忙大家都忙,能夠顧及別人的感受、傾聽對方的苦惱、掛記親友在意的事情,已經是體貼入微又誠意十足了。
隨著年紀增長,時間成本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禁不起浪費,一直掛在網路上,糾結聊到什麼程度才能夠約出來見第一次面太消磨,花錢買跳關券也是一法。
所以傳統相親公司「安排第一次見面」的服務,讓人甘願支付數千元乃至高達一個月月薪的費用,也就是因為時間不可逆、是人生最大的沉沒成本,相親服務的定價分三六九等,越高社經地位的人時間成本越高昂,也就更樂意花錢買時間
至於付費追求效率之後,能不能就此找到合適的伴侶、過得幸福快樂呢?這當然是沒有保證的,在實體世界多練習與人相處、弄清楚人際關係的分寸和界線,恐怕是所有人都無法迴避的人生課題。

S2EP12:如何有策略找伴?相親市場的三六九等

談戀愛找伴侶真心難,相親市場分三六九等,這個等第如何篩選出金字塔上層的客戶?本集從超簡易經濟學概念進行分析,更多故事歡迎收聽本集曉嫚的cult bar:
avatar-img
1.6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顏值」可以分階級嗎?每次認真探究人類社群中各種階級感,就會再體驗幾遍人性的複雜滋味。
由於沒有親身體驗過技職,也沒有穿越多重宇宙的本領,所以我採訪了好幾位孩子是念藝術和音樂的天篷人,在台灣念技職體系出身的朋友,還有《做工的人》的作者林立青,來聊聊非升學體系內的競爭、就業還有心理階級感
有趣的人怎麼判斷現在可以搞笑?又怎麼知道做這些事、說這些話能戳到別人的笑點?
抽離那個時期夠久了,終於有足夠的心理素質來談談在升學環境裡面的心理階級感。
幫資產家工作的中產階級的相對剝奪感最嚴重,究竟努力還有沒有用?又要從哪努力起?
在你心目中,怎樣的人可以稱為天才(genius)呢?撇開反諷或反串,近代光是要認真幫天才下定義就艱難無比
「顏值」可以分階級嗎?每次認真探究人類社群中各種階級感,就會再體驗幾遍人性的複雜滋味。
由於沒有親身體驗過技職,也沒有穿越多重宇宙的本領,所以我採訪了好幾位孩子是念藝術和音樂的天篷人,在台灣念技職體系出身的朋友,還有《做工的人》的作者林立青,來聊聊非升學體系內的競爭、就業還有心理階級感
有趣的人怎麼判斷現在可以搞笑?又怎麼知道做這些事、說這些話能戳到別人的笑點?
抽離那個時期夠久了,終於有足夠的心理素質來談談在升學環境裡面的心理階級感。
幫資產家工作的中產階級的相對剝奪感最嚴重,究竟努力還有沒有用?又要從哪努力起?
在你心目中,怎樣的人可以稱為天才(genius)呢?撇開反諷或反串,近代光是要認真幫天才下定義就艱難無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交友軟體的普及,我們在掌心中就能觸及數以百計的潛在戀愛對象。但便利背後的「社交壓力」也悄悄找上門,讓人頭皮發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最新的商業點子,包含帶有信譽系統的交友應用程式,區塊鏈技術幫你玩轉奢華錶圈以及科技成癮者的戒癮班。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對象的故事激勵人心。文章提出了在使用交友軟體時的幾個要點,以及遇到的可能問題。建議開放心態多認識人、瞭解自己的交友目的、多觀察並不強求。使用交友軟體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多認識人,但也提醒不要一早就認定對方,謹記自己過得好勝過不適合的關係。
Thumbnail
總覺得交友軟體這個話題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社群討論串裡。 我想分享我(不算多的)交友軟體使用經驗! 概述 我跟另一半是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唷!交往4年結婚。 我使用過兩個交友軟體 2018年,Tinder/約使用一個多月 2019年,Wootalk/約使用2天
Thumbnail
在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有人會想透過相親和交友活動來尋找對象,但有時會碰到不良對象。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的經驗,並提供了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個女性朋友分享,有感而發,是以成文。她最近被邀請註冊一個交友軟體,軟體名稱我也不曉得,反正,她不用錢。就以那位女性朋友被邀請註冊的交友軟體為例,女性會員不用錢,男性會被收會費、月費等等有的沒的,經過配對後,女會員就會被推播問說你對這個男的有沒有興趣,如果有,平臺方就會給這個男的「女生的連絡資訊」。但這個男的要解鎖聯絡資訊的話...要一千塊!後來,女性朋友表示她總共給出了兩次她的賴,畢竟她自己也想找到好對象,也因為對於男生已經花一千塊只為了買她的連絡資訊,抱著有點讓對方吃虧不好意思的友善前提下,積極與對方聊天與約會。兩個男性給她的體驗都很不好,要嘛很難聊、要嘛個性奇怪、要嘛自以為是、要嘛在關係根本還沒升溫半度的時候就進行性方面的討論等等。最後,她也慢慢不玩這軟體了,平臺方也看她數次拒絕,再也沒推薦男性給她,不了了之。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個逆篩選。好貨不會出現在這裡,爛貨繼續留在上面越來越多;男性會因為花了錢還是沒得到對象而失望 ( 是他自己的問題,但本來就是 ) ,女性會因為在這上面一直配對到爛貨而失望,畢竟這裡本來就沒有好貨。最後還是退出。
Thumbnail
網路約會比例在臺灣持續增長,智慧型手機及網路的擴展為此提供了可能性。網路約會平臺逐漸改變了人們尋找愛情及伴侶的模式,並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及個性化的服務。
Thumbnail
現今交友軟體盛行、社群媒體百百種,想談戀愛不再只是利用相親、親友介紹,不少人都會透過網路交友擇偶,不過有一名男網友透露,長相自認PR75、年薪100萬元,甚至砸錢在交友軟體APP上,都遲遲找不到另一半,對此,網友點出關鍵原因,坦言賺多少根本不是重點。 一名男網友在Dcard論壇上以「年薪100萬已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交友軟體的普及,我們在掌心中就能觸及數以百計的潛在戀愛對象。但便利背後的「社交壓力」也悄悄找上門,讓人頭皮發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最新的商業點子,包含帶有信譽系統的交友應用程式,區塊鏈技術幫你玩轉奢華錶圈以及科技成癮者的戒癮班。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對象的故事激勵人心。文章提出了在使用交友軟體時的幾個要點,以及遇到的可能問題。建議開放心態多認識人、瞭解自己的交友目的、多觀察並不強求。使用交友軟體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多認識人,但也提醒不要一早就認定對方,謹記自己過得好勝過不適合的關係。
Thumbnail
總覺得交友軟體這個話題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社群討論串裡。 我想分享我(不算多的)交友軟體使用經驗! 概述 我跟另一半是在交友軟體上認識的唷!交往4年結婚。 我使用過兩個交友軟體 2018年,Tinder/約使用一個多月 2019年,Wootalk/約使用2天
Thumbnail
在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有人會想透過相親和交友活動來尋找對象,但有時會碰到不良對象。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的經驗,並提供了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最近聽到一個女性朋友分享,有感而發,是以成文。她最近被邀請註冊一個交友軟體,軟體名稱我也不曉得,反正,她不用錢。就以那位女性朋友被邀請註冊的交友軟體為例,女性會員不用錢,男性會被收會費、月費等等有的沒的,經過配對後,女會員就會被推播問說你對這個男的有沒有興趣,如果有,平臺方就會給這個男的「女生的連絡資訊」。但這個男的要解鎖聯絡資訊的話...要一千塊!後來,女性朋友表示她總共給出了兩次她的賴,畢竟她自己也想找到好對象,也因為對於男生已經花一千塊只為了買她的連絡資訊,抱著有點讓對方吃虧不好意思的友善前提下,積極與對方聊天與約會。兩個男性給她的體驗都很不好,要嘛很難聊、要嘛個性奇怪、要嘛自以為是、要嘛在關係根本還沒升溫半度的時候就進行性方面的討論等等。最後,她也慢慢不玩這軟體了,平臺方也看她數次拒絕,再也沒推薦男性給她,不了了之。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個逆篩選。好貨不會出現在這裡,爛貨繼續留在上面越來越多;男性會因為花了錢還是沒得到對象而失望 ( 是他自己的問題,但本來就是 ) ,女性會因為在這上面一直配對到爛貨而失望,畢竟這裡本來就沒有好貨。最後還是退出。
Thumbnail
網路約會比例在臺灣持續增長,智慧型手機及網路的擴展為此提供了可能性。網路約會平臺逐漸改變了人們尋找愛情及伴侶的模式,並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及個性化的服務。
Thumbnail
現今交友軟體盛行、社群媒體百百種,想談戀愛不再只是利用相親、親友介紹,不少人都會透過網路交友擇偶,不過有一名男網友透露,長相自認PR75、年薪100萬元,甚至砸錢在交友軟體APP上,都遲遲找不到另一半,對此,網友點出關鍵原因,坦言賺多少根本不是重點。 一名男網友在Dcard論壇上以「年薪100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