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是隱藏的禮物(二)

2022/06/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一篇<妻子變成小學生>觀後感,談到劇中探討家人關係的互動與和解,這一篇我想繼續聊該劇討論的另一個議題: 「生死的意義」。人類對於死亡,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不同角度的想像及詮釋。我在這兩年較為密集地接觸身心靈學問之前,一直認為「死亡就是生命的終結」。與其說是恐懼死亡,不如說是想到在這世間經歷的一切將永遠歸零,「我」這具軀殼和靈魂也不復存在,而對死亡背後隱藏的未知與無可操控性,感到深深的敬畏。後來我發現從宗教的觀點來看,死亡不是將我們的生命完全關機,而是把「這一世」按下暫停鍵,待上帝/佛陀/閻羅王...等神明把生前的功過善惡清算完畢,再把我們的靈魂送往「下一世」。
<妻子變成小學生>裡演出的「靈魂寄生」(以我們熟悉的道教文化來說,應該就是「附身」),呈現的是當人在離開這一世時,如果懷著種種的不甘和遺憾,在要踏入「來世」之前,是否還有機會彌補或好好告別。這類主題在文學/電影/影視作品中並非特別新鮮,甚至不少人有從身邊親朋好友的離世過程中,感受過類似的體驗。我覺得這部日劇裡從各人(已離世/還在世/想逃離這個世間)的視角,細膩地演繹出「所謂生命,對我們自身和他人,到底造成那些影響」。
圖片來源: https://news.agentm.tw/wp-content/uploads/2022-%E5%B9%B4%E6%97%A5%E5%8A%87%E3%80%8A%E5%A6%BB%E5%AD%90%E8%AE%8A%E6%88%90%E5%B0%8F%E5%AD%B8%E7%94%9F%E3%80%82%E3%80%8B%E5%8A%87%E7%85%A7-1-1-750x499.jpeg
編劇溫柔卻犀利地對觀眾提出幾個大哉問:「當深愛的人死後,我們對他/她的記憶和想念如果久久不散,是否等於還活在有他/她存在的世界裡?」。相對地,如果某一天我們漸漸遺忘了和摯愛相處的種種細節,是否就代表他/她永遠離開我們?
「如果我們已知在死後,能有一次與親友和解的機會,在還活著的時候,會做出任何不同的選擇嗎?」
「在人生中扮演的多重角色中,哪一個才能代表我在這世間活過的證明?」
以目前的科學發展,尚未完全推翻「時間的線性發展與不可逆轉性」(我非研究量子力學或相關領域的專家,即使能接受「平行時空」或「多重宇宙」的概念,但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因此暫不討論這些假設真實存在的可能性)。我對人生的哲學觀是「相信生命是一趟單程旅行,無法重來也不可能任意地暫停後重啟」。這樣的信念並不導向悲觀的宿命論,反而正是因為明白人生不可能完美無缺,總是會在各種悔恨、錯過、失去、挫折後,學會珍惜每個眼前和當下。在要從這個世界正式「畢業」之前,回顧自己度過的一生,有傷痛也有快樂,曾經深深愛人也被愛過,「不枉此生」就是最好的註解。即使能以同樣的身分再活一次,「我」這個靈魂的感受和體悟,不會也不需要再重新複製一遍。生前來不及修完的功課、看不破的關卡,就當成下一世隱藏的禮物,讓另一個肉身去活出一個不同於「我」的人生故事。
最後想分享我自己私心喜歡、不過沒有在各篇評論中被提及的一個戲中片段: 女主角在終於去投胎轉世之前,告訴丈夫及女兒,請他們把自己的遺照換成她指定的一張,那是身穿廚師制服、露出開朗笑容的樣子。在女主角的家人眼中,她的存在支撐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給了他們面對未知人生的勇氣, 像陽光般總是照亮身邊的人。但在她心中,最珍愛的人生角色還是在職場上努力耕耘、發光發熱的自己。我覺得這個巧妙的安排,說明了一個看似老生常談、卻容易被忽略的道理: 「人還是得先愛自己,接受自己真實的模樣,才能長出足夠的自信與愛人的能力」。我們沒辦法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所以在索討他人的愛之前,必須學會適當地對待自己,在各種人際關係的鏡子中,才能映照出彼此較為美好善良的那一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0世代女子艾芙琳的人生遊記
    40世代女子艾芙琳的人生遊記
    台北土生土長的城市女子,在美國加州留學3年,熱愛旅遊,連續每年去歐洲不同城市旅行。視人生為一趟one-way trip,活了40年終於開始懂得用自己的步調,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路線。希望能用從小熱愛的文字,與你分享對於人生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