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黑暗後 才能顯現光的溫暖不朽。-洪瑞麟北美館《掘光而行》觀後感 (上)

2022/06/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展覽主視覺 圖源:北美館官網
此篇為 掘光而行:洪瑞麟 2022.03.19-2022.08.14 觀展紀錄

照片來源除了有標註出處外,其餘則為作者peiwen展場翻拍。

時間有限,選擇哪檔展覽觀看的原因,大多數是已經知曉該藝術家,或是社群親友的推薦才會選擇看此展覽。若是非藝術人文興趣的一般民眾,要如何對一個展覽感到興趣?是我不斷思索的事。

與藝術家洪瑞麟的第一次接觸

初次看到洪瑞麟的畫作是在北師美術館的《不朽的青春》展覽,在生活記實的畫面中,洪瑞麟選擇紀錄較少關注的礦工生活,紀錄台灣勞工當時生活樣貌。從此洪瑞麟在我的印象裡就標籤成礦工的紀實畫家,但畫家為何選擇描繪勞動著的樣貌作為發展的主軸,也許是更值得深究之處。
北美館在110年洪瑞麟冥誕舉辦 《掘光而行:洪瑞麟》回顧,策展人白雪蘭、方美晶、高子衿梳理洪瑞麟從初心開始學習藝術的習作,爾後至日本感悟勞動者的辛勞,進而選擇紀錄礦工生活為題材,最後晚期異鄉的自然風景描繪做為展覽的結尾。
展覽分為六大部分:
《大稻埕的初心》
《自由的野武士》
《勞動者的感悟》
《礦工之頌》
《桃李春風》
《原鄉・異鄉》
展場平面圖 圖源:北美館官網
策展人將藝術家的回顧展,如同改編成一部電影傳記故事,最後無法排解的鄉愁,久久在我心中無法散去。
接下來分別以六部分展區內心靈感召之場景,與大家一同分享展覽的觸動。

《大稻埕的初心》

展覽由自畫像、雕像,以及藝術私塾繪畫課的照片開始,讓觀展人對於藝術家洪瑞麟有初步的印象,在腦海建構出面貌後,藝術家的形象更為立體。
將照片與自畫像做搭配
洪瑞麟出生於大稻埕,父親洪祥海擅長畫梅,洪瑞麟對繪畫的興趣因此萌芽。爾後以人文主義教學為主的私塾老師看出洪瑞麟的繪畫才能,加以培養,18歲即立志當藝術家。現在看來,能早期發現自己的興趣且剛好出生在優渥的家庭,在旁人看來實為羨慕。
洪瑞麟早期受到石川欽一郎的指導學習西洋畫派風格,展覽還可看到洪瑞麟筆下的陳植棋、倪蔣懷等等與其他台灣藝術家的照片紀錄,更能帶我們回到畫家所處的時代。
洪瑞麟 繪陳植棋
石川欽一郎《山紫水明帖》

《自由的野武士》

1932年洪瑞麟赴日本帝國美術學校學系繪畫。早期的洪瑞麟繪畫主題多元,有人物描繪,也有風景紀實。繪畫主題的尋找如同自我的探究,不斷嘗試各式各樣的風格,在找到繪畫主題之前,沒有設限的奔放自由。
左圖顏色鮮明的朝妝,女子身上的裝扮以紅色綠色相互交錯,挽起的藍色布簾更增添畫面的流動。
日本民藝之父 柳宗悅曾說:「天地之間沒有比傳統更卓越的基礎,不突破傳統就沒有自由可言,不過是暴露出經驗尚淺罷了。」
風格訂定前,畫家基礎的打底工作皆需扎實的修煉。
從早期西洋畫派的鮮艷色畫風,記錄人世美好樣態,很難想像是繪製礦工的同一個畫家。

《勞動者的感悟》

人生中的苦難,都是淬煉。
留日後第二年父親的茶葉生意遭受衝擊,因此洪瑞麟加入高砂寮賺取生活費時而畫電影廣告看板,省吃儉用才得以完成學業。
畢業後思考作畫的出路,至日本山形縣造訪留學時代共患難的好友細梅久彌。有感於在白雪紛飛裡的季節,當地居民仍奮力地與自然抗衡生活著,再加上當時日本「普羅美術運動」以勞苦大眾為題材的觀念崛起,使洪瑞麟對勞動者深有所感。在此留下了大作山形市集與許多幅速寫。
陳澄波 <我的家庭> 桌上即是普羅美術論 ,圖片來源
洪瑞麟曾說:「留學日本的幾年,最令我感動的不是那裡的櫻花或清淺的溪流,而是天寒下蕭瑟的勞動者。」
若洪瑞麟度過的是順遂的人生,捨去這段思索人生的山形之旅,是否還會有人文關懷的深度?
人世間的苦難與磨練,都有其意義。
下回待續:下篇談《礦工之頌》 《桃李春風》 《原鄉・異鄉》
展期至8月14日,了解台灣藝術家洪瑞麟一生的故事與對勞工階級的人道關懷,仍建議親至現場直觀感受畫作的生命力。展覽資訊。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停辦好久的國際書展,聽說九歌的攤位有得獎,來放照片紀念一下。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每月用心編寫2~3篇文章,追蹤作者,不錯過文章上線第一時間通知^^
849會員
102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