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此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系列文最終篇!


楔子:

常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我找不出原因,只好依時間排序,並節錄未曾在方格子介紹過2021年看過的展覽,也許在分享後,或許能梳理出意義與脈絡。



raw-image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感性與療癒,單純這兩點就吸引我的觀看。

在展期快結束的時候觀展,展品涉及星座、女性身體、觸覺、電影,策展人李雨潔及林瑀希的風格,除了視覺欣賞,更加入其他聯覺感受。


《從身體藝術到繪畫機器》雷貝嘉霍恩

一進入展場,立即被大螢幕播放著《鉛筆面具》展品所震撼。

請點影片感受。



藝術家雷貝嘉霍恩,將鉛筆面具裝置於皮膚,用臉接觸畫紙,擺動身體的姿勢畫圖,畫筆的反作用力再度深深刺入皮膚裡。隨著臉部擺動頻率,鉛筆來回刻印在畫紙的聲音,刺痛感也傳達給觀者。


雷貝嘉霍恩在年輕時期,籌備雕刻作品卻因吸入大量有毒物質導致肺部疾病,身體虛弱,作品隱約透出痛與殘酷。她曾說:『人處在痛苦中會同時感到極端的恐懼,但這些痛苦可以使人解放,使人以更寬廣的視角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身體。苦行僧會折磨自己的原因是因為痛苦總是能帶給我們新的東西,對有些人來說這是種極具創造性的體驗。』

展覽一開始,以此作品喚起你的感官體驗。

從身體藝術到繪畫的觸感一一呈現。


衍生閱讀:身體的苦痛與失能



陳慧嶠 《床外的藍天》


床與夢境,將現實的實體與虛幻的夢作為連結,不同顏色絲線的床也構築出不同色的夢境。

據說藝術家以前世空軍所經歷一切作為主題,行軍床就猶如飛機航行天際鳥瞰著的島嶼,或是夢境裡海洋與天空的顏色。看似交纏美麗的床鋪,卻是藏了需多針刺製成。

夢境與床、刺痛的情慾、前世的記憶構成此作,難以描述對其矛盾的感受。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綠橘



越南的藝術家綠橘,純白的展間收錄極簡的作品。或許不是這樣解讀,但我仍依我喜歡的樣子解讀此作。

空空如也的蠶繭,都是存在過的靈魂,羽幻成蛾留下空殼,轉化的部分變成宇宙的粒子,被固化於玻璃容器裡。

最裡面的小展間,檯面點燃了一盞小燈,在一片潔白的房間裡,播放著無聲的咒文。聲音趨近於無聲之後幻滅成燈火,圍繞著個房間。

猶如生命的開始與結束,全是空無。


raw-image
raw-image



約翰亞康法:感性及後殖民檔案


以三頻道的散文式電影呈現,場景位於廢棄卻美麗的機場、城市、海邊、不合時宜穿著的男女以步行的方式穿梭各式場景,無明確故事主軸,卻能使觀眾隨影像漂流其境。將近一個小時的長片,在音樂裡與美麗的場景裡,與劇中角色共享時空的錯置。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影片觀賞完,也許不會得到什麼。

但將近一個小時的觀看,心情也逐漸放鬆,像是一起走入無人之境漫遊,與現實分離後,進入空靈的狀態。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展覽介紹

策展專文


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

系列文章告一個段落,仔細數去年觀看將近17個美術館級別的展覽:

1/3 不朽的青春
1/29 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
1/30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2/13 黑鏡
4/22 台南博物館
5/22 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
5/4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7/18 歷史當代
10/1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
10/10 汎南島藝術祭
11/14 現在幾點鐘
11/27 國家攝影中心
11/28 複調神話
12/11 複調神話
12/12 世界攝影新聞展
12/17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12/31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回顧一開始書寫此系列的動機:


書寫這些過去的展覽時翻閱展策資料,上網搜尋藝術家等背後工作,對於非專業藝術文史工作者的我,其實有點吃力。

有時對於展品, 大多為自身投射的心情,也許早已偏離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及意圖,像是疊加般,藝術家的作品+自身投射情感 = 重新詮釋。

並不時反問自己:「什麼是一篇有價值的文章?」

你可能對這些展品沒有感覺,甚至或許你在其中找到共鳴,卻發現展覽已經結束,下次不知何時能與藝術品相見。

實際層面上,讀完甚至是徒勞,也不會幫助你賺到更多的財富。


我唯一能想到的價值是:

此紀錄能增加藝術品留在記憶裡久一些,讓藝術蘊染你我生命。


重新梳理每個展覽之於我的感動,呈現給正在閱讀的你。

不期盼有任何實質回饋,純粹分享藝術之美好。



額外推薦:


若看到曾有人書寫過觀展紀錄,也會好奇其他觀眾會怎麼觀看。

我長期關注的方格子作者 justone獨,默默耕耘書寫高雄的觀展紀錄,而且是持續著更新,很敬佩努力的人呢。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相遇即是緣分,能維持多年友誼深厚,可能是有相互的人生觀、價值觀。

而伴侶最需要的是心心相印。

紅樓夢裡賈寶玉最愛的還是黛玉了,唯有黛玉能與他共讀書、討論詩辭,明瞭彼此之間的小暗示,這點喜歡是真實的。但黛玉去世而寶玉卻連最後一面也見不到,令人難受。

後來男友推薦蔣勳的版本,以文學鑑賞的角度看,作品的深度遠超過愛情悲劇。許多的懺悔、無奈與無常。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幸。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2/05/28
除了展覽之外, 我想到的是如: 舞台劇結束後, 那些道具、服裝等去了哪裏? 存著節目單還有什麼 "意義" 呢?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29
恩同意,劇場表演是更瞬間,更難再現性。 道具、服裝等去了哪裏? 可能都被丟掉了@@ 留下的節目單,只能憑藉觀看者的記憶賦予意義。而這意義只跟自己有關,無關乎他者。
紅樓夢還是直接讀原著才能得到完整的世界觀,他人過多的詮釋恐怕會帶來不必要的誤解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29
哇,原來John也作了紅樓夢導讀專欄,趕緊拜讀一下。用現代的角度詮釋也挺有趣呢! 謝謝回饋唷。
鋼骨佛心-avatar-img
2022/05/28
https://youtu.be/7yBMlZw99WU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29
哈哈是想分享音樂給我嗎?謝謝您~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8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字:賴芊芝。圖片:毓繡美術館 αΩ 開始與結束的循環 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中,于軒期待呈現出還沒發生的未來,用像標本一樣細緻度方式呈現未來的「過去式」,隨著靠近觀看展品,便會有如進到另一個時空。 時間感在作品中賦予的雙向意義與魅力 1. 于軒在這次呈現的準備期長達10年 2. 在克
Thumbnail
文字:賴芊芝。圖片:毓繡美術館 αΩ 開始與結束的循環 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中,于軒期待呈現出還沒發生的未來,用像標本一樣細緻度方式呈現未來的「過去式」,隨著靠近觀看展品,便會有如進到另一個時空。 時間感在作品中賦予的雙向意義與魅力 1. 于軒在這次呈現的準備期長達10年 2. 在克
Thumbnail
這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句曾像是噩夢般縈繞著我每一次的下筆,每個學美術的學生最懼怕的莫過於"創作理念"這四個大字
Thumbnail
這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句曾像是噩夢般縈繞著我每一次的下筆,每個學美術的學生最懼怕的莫過於"創作理念"這四個大字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文藝交談會,來自比利時 大衛.克拉耶伯-創作者、臺灣 高重黎-藝術家以同台交流表達出環節感知,更藉由「歷史機器&停頓影像」的主題做為交流素材,現場中、英翻譯員。
Thumbnail
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文藝交談會,來自比利時 大衛.克拉耶伯-創作者、臺灣 高重黎-藝術家以同台交流表達出環節感知,更藉由「歷史機器&停頓影像」的主題做為交流素材,現場中、英翻譯員。
Thumbnail
此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系列文最終篇! 常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Thumbnail
此為《已結束的展覽紀錄還會有意義嗎?》系列文最終篇! 常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Thumbnail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Thumbnail
如題,上上週六(17)看了一整天的展……沒啦就一下午。但真的適合花費一整天去看,需要學習、消化的東西比原本預計的要來得多,體感滿好的。(一個有吸收到養分的概念)
Thumbnail
如題,上上週六(17)看了一整天的展……沒啦就一下午。但真的適合花費一整天去看,需要學習、消化的東西比原本預計的要來得多,體感滿好的。(一個有吸收到養分的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