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軍》少了一個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沒下艇的兵,母親20年追軍中人權

台灣在2018兵役已改為全面募兵制,徵兵制的義務役走入歷史,但對於服過兵役的許多男性來說,軍旅生涯是人生中一段特別的旅程,有幹、有累也有笑,就算如今三年兵變四個月,當兵話題依舊是許多退伍人津津樂道之事,但也有人入伍以後就沒有再回來過。

《孤軍》是關於海軍重大軍紀汙點「黃國章事件」的後續,在南洋艦艇上服役的黃國章離奇落海死亡,最後只以業務過失致死結案,但墜海疑點重重讓當年生為母親的陳碧娥完全不能接受。在追訴期限過後的現在,陳碧娥還是不斷的為海軍兒子的死群找一個答案。

raw-image
raw-image

《孤軍》是什麼電影?

每次提到軍中人權議題,我總會先想到關於美國軍方多年的「不問不說」政策。這是從1994年開始美國軍方對待同性戀軍人的方式,不可以對方不能問當事人性向、當事人也不能說,但只要一有風聲,同性戀軍人就會因此被除役。後因美國社會上逐間對於性少數族群理解認同,在2011年時解除長達多年的歧視政策。

在台灣軍人權益向來是被漠視這塊,除了威權時代已經過時的帶兵方式外,申訴管道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官官相護嚴重的學長學弟制等等這些,只要當過兵或服過役的,不管是志願還是不願役,都多少可以了解,有些陋習在軍旅多年,日積月累直到紙包不住火才爆炸開來。

raw-image
raw-image

台灣紀錄片《孤軍》,是軍中命案「黃國章事件」的後續,黃媽媽陳碧娥在十年的法律追訴期過後,執意還是要替自己和家人找到這起,自己兒子無故在艦艇上落水的事情尋找真相。紀錄片採取跟拍的方式,陳碧娥重新尋找當年軍隊的各個角色,試圖還原整個事件經過。

黃國章的事件,除了是成為中華民國部隊改善國軍在軍中人權的指標事件外,死者家屬黃媽媽也成立了「軍中人權促進會」,靠著一些志願者和經濟捐款,不斷替被軍方藐視的人權的軍人討回公道。在1999年的桃園空軍基地彈藥竊案,就因陳碧娥的努力,還給被迫認罪的三名軍人清白,澄清冤案。

raw-image
raw-image

《孤軍》探討、分析與延伸:

現代學生和新鮮人比較有印象的應該是2013年因發讓台灣群眾怒火的陸軍死亡案「洪仲丘事件」。這事情會上升到許多民眾紛紛出來抗議遊行表達支持,其實追根究底並不是針對這起案件,而是針對一直以來被軍方漠視權役的基層官兵和曾經服務兵役各方人民反撲,將積怨已久的情緒再次爆發。

而「黃國章事件」則是「洪仲丘事件」的前哨,雖然沒有萬人凱道,但當時海軍處理案件的態度不只家屬也讓許多民眾難以苟同,最後因黃國章穿軍服的遺體被中國福建漁船發現打撈,被看見死者頭部插有鋼針和三角形銳器等傷害,這發現直接打臉許多作證黃國章穿便服逃兵不慎墜海的言論。

raw-image
raw-image

這部《孤軍》是一個從傷痛中走出來的家庭主婦,因為兒子的離世而導致家庭破裂,卻遲遲等不到真相和軍方說謊的道歉。決定自己再次出擊,並且也幫助和她一樣飽受軍中不公之苦的家屬。這部紀錄片很多時候是用零碎的片段透過旁白幫忙觀眾消化,同時也可以看見在失去兒子後,努力想站起來過生活的黃媽媽陳碧娥,透過不斷的追尋真相來去思念兒子。

一次又一次事件發生,軍中人權慢慢有些轉變,過去威權時代不能提不能說的真相和舉動,逐漸有了變化,我們現在可以主動哀悼一些飛空罹難的空官,或是能與相關人士溝通,甚至可以透過軍方之外的其他管道發生。只可惜這些改變都是以人命、真相、跟體制衝撞換來的。

raw-image
raw-image

《孤軍》值得一看嗎?

雖然現在年輕一輩已經對軍旅文化很陌生,甚至感覺與自己毫不相干,但是在中國沒有放棄武力犯台的情況下,如不改善部隊不管是設備或是官兵權益,很難從根本去解決中華民國部隊內部惡習與過時的教育。

雖然這部影片中並沒有提及太多關於軍旅或部隊的狀況,更多是隨著黃媽媽的行程去拍攝她如何追尋兒子的案件,和維持接近破碎的家庭與繼續幫助需要對軍方發聲的軍人協調兩邊溝通。在紀錄片中她也表示說自己知道軍中幹部有時候會卡在那尷尬的中間人位置下要管兵紀律上有人情世故,而她只是一個幫助釐清事情與發生讓大家看見事件真相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以紀錄片來說《孤軍》像是較無一個統整,也沒有太多修飾,甚至拋出去的線太多條,導致需要籌資下一部片《友軍》來補完團隊挖下的坑。但也因這樣在我們一般民眾無法知道太多真相的軍事案件,隨著一個母親的腳步讓我了解到為何陳碧娥會執著於軍中人權的改革。

紀錄片開始如同一些新聞記者所說:當年他們都覺得黃媽媽瘋瘋癲癲,都不想與扯上她關係。可以看到黃媽媽的孤立無援,和當時社會風氣中軍方是無法碰觸的底線。但如今台灣社會在改革,中華民國軍隊是否有該學習在沒有死人之前,自己順應時代變遷,而給其下的軍人該有的人權與尊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701會員
853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949年,對中華民族是個分水嶺,一群人跟國民政府倉皇撤退到台灣,根本不知此去一別,竟長達40年,兩岸從此陷入對峙,不僅禁止人民往來,連書信都無法寄達。 這群只有10幾20歲的年輕人,多半被迫離開家人、隻身孤影,出生於1930年的何文德是湖北省房縣人,他發動一連串的老兵返鄉探親運動。 當年他為了幫忙
Thumbnail
1949年,對中華民族是個分水嶺,一群人跟國民政府倉皇撤退到台灣,根本不知此去一別,竟長達40年,兩岸從此陷入對峙,不僅禁止人民往來,連書信都無法寄達。 這群只有10幾20歲的年輕人,多半被迫離開家人、隻身孤影,出生於1930年的何文德是湖北省房縣人,他發動一連串的老兵返鄉探親運動。 當年他為了幫忙
Thumbnail
改編自真實事件–綠島再叛亂案,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新生訓導處地址,流麻溝十五號, 一個信件以及思念無法到達的地方。在學校畫了海報、在長老教會以母語唱了歌、籌組讀書會閱讀近代思想文書、抑或是本身就是左頃思想運動的人士,甚或是被下屬舉報有共產思想的大隊長,都有可能被海湧送來這裡
Thumbnail
改編自真實事件–綠島再叛亂案,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新生訓導處地址,流麻溝十五號, 一個信件以及思念無法到達的地方。在學校畫了海報、在長老教會以母語唱了歌、籌組讀書會閱讀近代思想文書、抑或是本身就是左頃思想運動的人士,甚或是被下屬舉報有共產思想的大隊長,都有可能被海湧送來這裡
Thumbnail
與台灣有著深刻連結的歷史為背景,描繪出現在身處和平的人們難以想像的遭遇與過往,看似充滿戲劇下的各種奇特經歷,卻在看到原作之名會赫然發現這些都曾真實存在。然而這是一部悲傷卻充滿溫暖的故事,也是讓人深深體會到家鄉與身分認同的一部感人之作。
Thumbnail
與台灣有著深刻連結的歷史為背景,描繪出現在身處和平的人們難以想像的遭遇與過往,看似充滿戲劇下的各種奇特經歷,卻在看到原作之名會赫然發現這些都曾真實存在。然而這是一部悲傷卻充滿溫暖的故事,也是讓人深深體會到家鄉與身分認同的一部感人之作。
Thumbnail
《孤軍》是關於海軍重大軍紀汙點「黃國章事件」的後續,在南洋艦艇上服役的黃國章離奇落海死亡,最後只以業務過失致死結案,但墜海疑點重重讓當年生為母親的陳碧娥完全不能接受。在追訴期限過後的現在,陳碧娥還是不斷的為海軍兒子的死群找一個答案。
Thumbnail
《孤軍》是關於海軍重大軍紀汙點「黃國章事件」的後續,在南洋艦艇上服役的黃國章離奇落海死亡,最後只以業務過失致死結案,但墜海疑點重重讓當年生為母親的陳碧娥完全不能接受。在追訴期限過後的現在,陳碧娥還是不斷的為海軍兒子的死群找一個答案。
Thumbnail
《日常對話》是更複雜且多維的正負情緒加總,既得處理多年未揭亦未好的瘡疤,得先鼓足直面它的勇氣,還有接下去伸手觸摸、承接所有反饋痛感的能耐。過往以弱勢之姿取俓的同志紀錄片繼承了發聲與抗議的傳統,《日常對話》則不然,歷程十年,幾乎要是她們人生的尺度,更備見黃惠偵的個人生命小史。
Thumbnail
《日常對話》是更複雜且多維的正負情緒加總,既得處理多年未揭亦未好的瘡疤,得先鼓足直面它的勇氣,還有接下去伸手觸摸、承接所有反饋痛感的能耐。過往以弱勢之姿取俓的同志紀錄片繼承了發聲與抗議的傳統,《日常對話》則不然,歷程十年,幾乎要是她們人生的尺度,更備見黃惠偵的個人生命小史。
Thumbnail
反世貿是場被遺忘的抗爭,年紀稍長的朋友記憶模糊,年輕的朋友甚至未必聽說過反世貿。香港反世貿抗爭以2005年港府主辦世貿會議為契機,始於全球化下的不公現象,借「開放」之名進一步剝削弱勢社群。我對反世貿的印象,便是韓農艱苦的三步一跪拜。當年我對全球化的危害、剝削與抵抗等議題全無認識,只覺得韓農跪拜這回事
Thumbnail
反世貿是場被遺忘的抗爭,年紀稍長的朋友記憶模糊,年輕的朋友甚至未必聽說過反世貿。香港反世貿抗爭以2005年港府主辦世貿會議為契機,始於全球化下的不公現象,借「開放」之名進一步剝削弱勢社群。我對反世貿的印象,便是韓農艱苦的三步一跪拜。當年我對全球化的危害、剝削與抵抗等議題全無認識,只覺得韓農跪拜這回事
Thumbnail
「我常常跟這些軍人講,我比你們的長官還愛你們,我雖然罵你們都很痛很重,可是我真的很愛你們。」
Thumbnail
「我常常跟這些軍人講,我比你們的長官還愛你們,我雖然罵你們都很痛很重,可是我真的很愛你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