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學季特展志工隨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展場。

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展場。

由於對與文學相關的事都很有興趣,今年三月我報名了臺北文學季的特展志工,想要透過導覽的身分更近地了解這次展覽。

今年臺北文學季的主題為「運轉日常:我城儀式風景」,特展以浴場的形式呈現,命名為「文學療癒場」,希望來看展的民眾都能「來一場精神洗澡」。策展團隊以作家為對象,透過「田野問卷」進行儀式行為調查,將49位作家的日常儀式區分成不同類型的療癒場。這些儀式行為百花齊放,藉由採集與共享,得以一探,當人們不再將煩惱寄託於更高的主宰,用什麼方式重拾心靈的力量。

錄取志工後,需要參加由文訊雜誌社舉辦的培訓課程。第一天的培訓包含由策展團隊介紹展覽理念與規劃,引起大家的共感;以及邀請人類學家從人類學的角度探討儀式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順帶一提,文訊發的志工手冊很有趣,根本是一本與儀式相關的散文集,而且選文都很好看。而策展團隊也將作家形容儀式的短語集結成冊,在展場發放,紙質厚實值得保留紀念。(展都結束了才在業配)

第二天的現地導覽課程,讓志工們實際參觀展場,配上策展團隊的解說,也讓我親身體會展場設計的邏輯,雖然文學相關的展覽偏靜態,但策展團隊設計了很多互動,讓民眾打開感官、自己動手,過程中更能仔細閱讀展板上的文字,而不是匆匆走過。

然而,到了真正值班的那天,站在自己「守護」的展區靜看人來人往時,才發現當志工有趣的不是了解展覽,而是對看展的民眾做田野調查。


值班的八小時間,我站了兩個展區:「漫步浴場」是錯落懸掛印著作家散步街景的長條形布幕,搭配天光營造的區域;「聲香浴場」則是擺放四位作家喜愛的精油,志工負責將精油點在試香紙上讓民眾試聞。

這是漫步浴場,和等人等得無聊的照片。

這是漫步浴場,和等人等得無聊的照片。

雖然在培訓課程中練習過導覽,但漫步浴場在展區中沒有互動裝置,民眾大多匆匆而過,只有約三成的人會駐足觀看每一個布幕的內容。站到後來我發現自己能做的,大概就是幫民眾拍照,以及提醒想直衝而過的民眾可以回頭看一下,因為每個布幕有兩面,一面是街景,另一面則都是綠意。

漫步浴場中,我特別喜歡作家顏訥寫的:「儀式是確保自己不會因轉速失常而脫軌的格式。」寫不出東西時,她就去走路,或者是必須先走一段路,才能落下那一個字。關於寫作與走路的關係,究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總之只要還有精神和氣力,能走就是福。

這讓我想到值班前在台北的一日散策,很喜歡走在溫州街小巷的感覺,斑駁的牆與時隱時現的綠意,隱藏不招搖的咖啡廳與書店。對台北的印象總是潮流尖端與忙亂,可是總還有那麼多的空隙容得下讀與寫的位置。


聲香浴場的互動性就比較強,只是由於位在角落,民眾踏進展區、看到坐在展板後的我時都會猶豫要不要上前,逼迫社恐的我開口招呼。不過展示的香水前都有印著作家所撰寫文字的小卡,與民眾討論、猜測是哪一種香,以及評論香氣都饒富趣味,只是四小時下來自己的嗅覺也差不多麻木了,加上展場封閉造成缺氧,只能趁沒人時衝出去大口呼吸。

(下班前兩小時,來的民眾會先驚呼一聲好香,接著在我的強迫推銷下逐一聞過四種味道,最後對我說還是空中的氣味最好聞,問我這是哪一種香水)
(啊就是四種混合在一起的咩)


根據自己對展場的觀察,我覺得其實不太需要志工太多的解說,只需做好必要的引導,確保每個埋下的點民眾都有體驗到。由於展覽的主題是不同作家的儀式,每個人受到吸引或產生共感的也不一樣,只要能讓民眾有感覺、看到展品及文字能有所思考,就達成目的了。

雖然後來因為疫情無法值完所有班,但得以當這一回浴場使者,讓更多人離文字、或是自己近一些些,我覺得非常值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禹甄的沙龍
42會員
38內容數
關於一個高中自學生與文學的關係,有時正經八百讀古文以「傳性道」,有時從各類文本了解我們這個時代。 嘗試把一切書寫下來。
陳禹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26
「我想先聊聊快樂。」
Thumbnail
2023/03/26
「我想先聊聊快樂。」
Thumbnail
2023/03/22
協助帶國中生練習薙刀的一些心得記錄。
Thumbnail
2023/03/22
協助帶國中生練習薙刀的一些心得記錄。
Thumbnail
2023/02/23
一堂讓我認識到助人工作者專業與態度的課。
Thumbnail
2023/02/23
一堂讓我認識到助人工作者專業與態度的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散步乍聽是隨性且隨處可做的活動,不過若是在建築內,散步的漫無目的性似乎會被牆壁侷限。當然如果空間夠大,大到人們無法一次意識到所有邊界的存在、產生一種能無止盡前進的錯覺,似乎可行,不過鳳甲美術館並沒有那麼寬敞,因此在這裡的步行體驗之於散步,大概可説是到大海潛水之前的所做的泳池實習。而參觀過程中那些能讓
Thumbnail
散步乍聽是隨性且隨處可做的活動,不過若是在建築內,散步的漫無目的性似乎會被牆壁侷限。當然如果空間夠大,大到人們無法一次意識到所有邊界的存在、產生一種能無止盡前進的錯覺,似乎可行,不過鳳甲美術館並沒有那麼寬敞,因此在這裡的步行體驗之於散步,大概可説是到大海潛水之前的所做的泳池實習。而參觀過程中那些能讓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曬衣間/洗曬。
Thumbnail
2018年高雄文學館邀請高雄在地創作者組成團隊,創造圖文專欄,希望帶給讀者由不同藝術領域構成,卻從同一種邊境、詩的啟蒙狀態出發的創作,促進讀者的感官聯覺,本篇為:曬衣間/洗曬。
Thumbnail
(一) 演講的回饋 前幾天到慈濟演講,有位長年在慈濟做環保回收的志工,送我一張她自己寫的藏頭詩─偉績功勳好榜樣,文化事業展芬芳。每次收到這些小小的禮物與濃濃的心意,總會讓我開心很久。 這些來自聽眾的禮物種類很多,有吃的有用的,絕大部分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做的,若是邀請單位送的,則多是當地排隊名店的特產。
Thumbnail
(一) 演講的回饋 前幾天到慈濟演講,有位長年在慈濟做環保回收的志工,送我一張她自己寫的藏頭詩─偉績功勳好榜樣,文化事業展芬芳。每次收到這些小小的禮物與濃濃的心意,總會讓我開心很久。 這些來自聽眾的禮物種類很多,有吃的有用的,絕大部分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做的,若是邀請單位送的,則多是當地排隊名店的特產。
Thumbnail
沐浴,行走,相伴。是我在《來泡敘事的湯》裡慢慢體會到的事。所以來到這堂課,不是要讓你相信敘事治療,而是想讓你經驗到敘事治療….。 《簡章》 這課程會使用「泡湯」的隱喻,是想要表達這工作坊裡會有舒適與幸福的氛圍、流動與同在的朋友,像有一窪可以恣意沁入的敘事湯池,讓我們身體裡的敘事血液可以開始舒暢流動。
Thumbnail
沐浴,行走,相伴。是我在《來泡敘事的湯》裡慢慢體會到的事。所以來到這堂課,不是要讓你相信敘事治療,而是想讓你經驗到敘事治療….。 《簡章》 這課程會使用「泡湯」的隱喻,是想要表達這工作坊裡會有舒適與幸福的氛圍、流動與同在的朋友,像有一窪可以恣意沁入的敘事湯池,讓我們身體裡的敘事血液可以開始舒暢流動。
Thumbnail
「我想先聊聊快樂。」
Thumbnail
「我想先聊聊快樂。」
Thumbnail
疲熱夏日的週末難免單調,冷氣依存症發作,一切戶外探索之旅被迫延期到哪個不確定的秋天,串流平台上精彩的戲早已被收入再次回味的資料夾,害得我連發懶都得努力找個適合的方式。正巧Andy傳了個活動連結給我,主題是「覺察」,我瞄了瞄,想說大概是與戲劇、肢體有關的講座,就順便找了子翔參加...
Thumbnail
疲熱夏日的週末難免單調,冷氣依存症發作,一切戶外探索之旅被迫延期到哪個不確定的秋天,串流平台上精彩的戲早已被收入再次回味的資料夾,害得我連發懶都得努力找個適合的方式。正巧Andy傳了個活動連結給我,主題是「覺察」,我瞄了瞄,想說大概是與戲劇、肢體有關的講座,就順便找了子翔參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