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標才有熱情過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晚,接到硯寶之後我們在車上聊天,他開心的說著未來想要打籃球當球星的夢想,
後來他問我說:「媽媽妳會支持我讀書,還是支持我打籃球,還是妳會支持我做我有興趣的事情?」
我說:「媽媽會支持你,你想做的、有興趣的事情。
因為這樣你才會有目標,才有熱情可以支撐你繼續努力下去」
我小時候沒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興趣,因為爸媽工作很忙,所以我們的教育是屬於放養型,他們沒有時間管妳喜歡什麼、想學什麼,更不要說想學什麼才藝,因為那時候家中經濟真的不允許上才藝課,爸媽只要我們在學校不要出包就好了。
國中畢業要選高職的科目的時候,我對美術類型的比較有興趣,想要讀廣設科,但是我爸媽說:「讀這個沒有用啦!以後賺不了錢。」
「去讀幼保科,當老師至少可以有穩定薪水」
於是我就去唸了幼保科,讀完之後理所當然的就考了專科,繼續唸幼保系
在這些求學的日子,我真的沒有想過我喜不喜歡這個系?我學了甚麼?
似乎都是在應付日子、應付考試。
專科的實習生活,我似乎更明顯的在應付實習,覺得生活就是這樣,好像沒有甚麼不好,混著混著就這樣過去了,快畢業的時候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不要當幼稚園老師」。
出社會後我曾經有做過安親班老師,不過,這並沒有讓我更喜歡這個幼教圈,反而讓我更確定我不喜歡幼教圈,之後我的工作都跟幼教圈沒有關聯,這讓我覺得似乎讀書時期真的是浪費了光陰。
如果那時候我很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是不是現在工作可能是我自己喜歡的興趣呢?
後來硯寶又問我,那現在妳的目標是什麼?
「就是你啊!」
「也許媽媽現在工作、生活上有任何困難與不如意,但是每當我看到你,我的煩惱都不再是煩惱,因為我知道我有你! 全世界有這麼一個我最愛的孩子,而他也是最愛我的」
每當心裡想起這段話,都會讓我好感動,好感謝老天爺給我這個禮物。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要說以後有什麼事會改變我的夢想,那大概就是父母對我的期望了吧。媽媽認為我現在年紀還小,應該以學業為重,唸普通高中慢慢尋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到大學再做選擇也不遲,畢業後有了可以謀生的技能,再去學習其人他興趣,出社會也能有斜槓人生,擁有多種職業身份,這也是一種選擇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音樂和運動領域中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並且強調每個人都有發展屬於自己的可能性,不需要去比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分享了生活中的另一種可能性,並反思了社群媒體上展現的假象。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這是一封寫給未來自己的信,十五歲的你,希望你未來能考上爺爺希望的建中,成為班上的學霸,並且持續打籃球,精進自己的技球,在即將畢業之際,祝你幸福快樂,期待你成為嶄新的自己。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我的夢想」。 這是個老掉牙的作文題目,從國小寫到大學,有些人始終如一,有些人則不停的改變夢想。但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停止了寫下夢想這件事呢? 我是茱麗葉,2022年6月起,我開始了「在家工作」的職業媽媽生活。
你的職業?還是你的興趣? 通常我們會因為某一科分數比較高或某種運動比較會打而認為自己專長在此。要往這方面發展。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這天早晨,老師問大家 孩子,將來你們長大了會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呢? 茱麗葉有些擔心。 因為老師問的問題有點困難。 現在我還不知道我想做什麼工作。她嘆氣。 安東尼回答了。 在遊樂場時,我時常對其他同學發號施令!所以,大家都能遵守規則。 等我長大了,我要當警察! 娜塔莉接著說。 我常常跌倒,所以身上經常貼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要說以後有什麼事會改變我的夢想,那大概就是父母對我的期望了吧。媽媽認為我現在年紀還小,應該以學業為重,唸普通高中慢慢尋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到大學再做選擇也不遲,畢業後有了可以謀生的技能,再去學習其人他興趣,出社會也能有斜槓人生,擁有多種職業身份,這也是一種選擇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音樂和運動領域中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並且強調每個人都有發展屬於自己的可能性,不需要去比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分享了生活中的另一種可能性,並反思了社群媒體上展現的假象。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這是一封寫給未來自己的信,十五歲的你,希望你未來能考上爺爺希望的建中,成為班上的學霸,並且持續打籃球,精進自己的技球,在即將畢業之際,祝你幸福快樂,期待你成為嶄新的自己。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Thumbnail
「我的夢想」。 這是個老掉牙的作文題目,從國小寫到大學,有些人始終如一,有些人則不停的改變夢想。但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停止了寫下夢想這件事呢? 我是茱麗葉,2022年6月起,我開始了「在家工作」的職業媽媽生活。
你的職業?還是你的興趣? 通常我們會因為某一科分數比較高或某種運動比較會打而認為自己專長在此。要往這方面發展。
最近在引導孩子選填志願一事上備感困擾,到底是依從興趣,還是依從分數的強項,到底怎樣選才對呢? 姊夫分享"工作應該是你能力的強項,不一定是自己很喜歡的事。自己很喜歡的事是嗜好,不是工作。 只有很少幸運的人的嗜好也是工作。 "我老公她從小愛打電動,長大成了寫game的工程師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這天早晨,老師問大家 孩子,將來你們長大了會選擇什麼樣的工作呢? 茱麗葉有些擔心。 因為老師問的問題有點困難。 現在我還不知道我想做什麼工作。她嘆氣。 安東尼回答了。 在遊樂場時,我時常對其他同學發號施令!所以,大家都能遵守規則。 等我長大了,我要當警察! 娜塔莉接著說。 我常常跌倒,所以身上經常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