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九五茅棚"近況

COVID-19疫情以來,除了購買生活用品,幾乎足不出戶,也少登山。近日天氣轉熱,挑遊客較少的時日,獨自登象山健行,戴口罩、避人群,在山徑草木中優游,也吊單槓,伏地挺身,鍛鍊一下肌肉。那天,從松友「福德宮」,走「顏子廟」登山口➚永春崗公園天寶聖道宮久長山恩主洞小徑(上登) ➚ (私人)農民菜園➚獅山(標柱)秘徑➞柏油路➞瑤池宮(上登)➚九五茅棚➞楓林道➞運動亭➘復興園➘忠義宮➞柏油路➞瑤池宮➘624台階(松山一坑)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豹山溪步道➚永春崗公園➞回家。 這條路線很久沒走了,這次重遊,改變最多的是「九五」茅棚,如今是禪寺,且有定期的共修活動;我沒了解太多,只就所見所聞,貼一些資料,以後再觀察、補充。
九五茅棚(心律寺)(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246號)/常願法師/智慧城--the.bodhicitta
埔里正覺精舍出家 ●埔里圓通寺分院霧峰慧緣禪寺[1]當家/九五禪寺住持
傳芙0987-436-236 /空無0920-140-558
"《九五禪寺》為開放地區 公益性質-非私人空間 歡迎大眾入內:・禮佛・參觀・休息・請示佛法・參與共修課程。住持法師:常願法師 *出家寺院: 埔里「正覺精舍」[2] *目前隸屬: (埔里「圓通寺」分院)霧峰【慧緣禪寺】當家法師、台北【九五禪寺】住持法師"
埔里圓通寺分院-慧緣禪寺(台中市霧峰區新生路598 號):真修行人—佛法實修
-------------------------------------------------------------------------
圓通寺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觀音路88號),三面環山,靈秀所鍾,堪稱為清涼佛地,是修行之勝處。開山和尚為聖照老和尚,祖籍山東……1967年師徒來台,1970年到埔里 觀音山建寺,隔年舊大殿落成,濟濤律師提議依《楞嚴經》「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之修行要旨,決定寺名「圓通」,作為十方男眾道場,….果清律師1987年以後相繼在淨律寺、德山寺、蓮因寺、義德寺、南普陀佛學院等寺講說唯識、菩薩戒、梵網經菩薩戒和比丘戒。……比丘僧眾,研習律藏,以佛世僧團為楷模,和合共住,共勉於末法中,護持如來正法。依南山律學,創建戒壇,傳授三壇大戒。復尊大乘經教,念佛得度之訓:末法億億人修行,罕ㄧ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修行道風,全遵佛語,正符記莂。以此寺風,持戒為本,淨土為歸;念佛為因,成佛為果;以期四眾弟子,修學聖道,知所歸趣--持戒+念佛。
[2]正覺精舍】創建沿革:了公老和尚開山以來,皆秉承「持戒念佛」之道風
COVID-19疫情以來,除了購買生活用品,幾乎足不出戶,也少登山。近日天氣轉熱,挑遊客較少的時日,獨自登象山健行,戴口罩、避人群,在山徑草木中優游,也吊單槓,伏地挺身,鍛鍊一下肌肉。那天,從松友「福德宮」,走「顏子廟」登山口➚永春崗公園天寶聖道宮久長山恩主洞小徑(上登) ➚ (私人)農民菜園➚獅山(標柱)秘徑➞柏油路➞瑤池宮(上登)➚九五茅棚➞楓林道➞運動亭➘復興園➘忠義宮➞柏油路➞瑤池宮➘624台階(松山一坑)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豹山溪步道➚永春崗公園➞回家。 這條路線很久沒走了,這次重遊,改變最多的是「九五」茅棚,如今是禪寺,且有定期的共修活動;我沒了解太多,只就所見所聞,貼一些資料,以後再觀察、補充。
九五茅棚(心律寺)(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246號)/常願法師/智慧城--the.bodhicitta
埔里正覺精舍出家 ●埔里圓通寺分院霧峰慧緣禪寺[1]當家/九五禪寺住持
傳芙0987-436-236 /空無0920-140-558
"《九五禪寺》為開放地區 公益性質-非私人空間 歡迎大眾入內:・禮佛・參觀・休息・請示佛法・參與共修課程。住持法師:常願法師 *出家寺院: 埔里「正覺精舍」[2] *目前隸屬: (埔里「圓通寺」分院)霧峰【慧緣禪寺】當家法師、台北【九五禪寺】住持法師"
埔里圓通寺分院-慧緣禪寺(台中市霧峰區新生路598 號):真修行人—佛法實修
-------------------------------------------------------------------------
圓通寺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觀音路88號),三面環山,靈秀所鍾,堪稱為清涼佛地,是修行之勝處。開山和尚為聖照老和尚,祖籍山東……1967年師徒來台,1970年到埔里 觀音山建寺,隔年舊大殿落成,濟濤律師提議依《楞嚴經》「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之修行要旨,決定寺名「圓通」,作為十方男眾道場,….果清律師1987年以後相繼在淨律寺、德山寺、蓮因寺、義德寺、南普陀佛學院等寺講說唯識、菩薩戒、梵網經菩薩戒和比丘戒。……比丘僧眾,研習律藏,以佛世僧團為楷模,和合共住,共勉於末法中,護持如來正法。依南山律學,創建戒壇,傳授三壇大戒。復尊大乘經教,念佛得度之訓:末法億億人修行,罕ㄧ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修行道風,全遵佛語,正符記莂。以此寺風,持戒為本,淨土為歸;念佛為因,成佛為果;以期四眾弟子,修學聖道,知所歸趣--持戒+念佛。
[2]正覺精舍】創建沿革:了公老和尚開山以來,皆秉承「持戒念佛」之道風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淨土門: 歡迎臉友,相揪來探索-討論-分享 ! 這是關乎生死輪迴與無生涅槃的大事,越多的聞熏,越能建立念佛往生淨土成佛的正見與正行。有疑問,提出討論,有心得,貼來分享: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日常生活的心情或想法,隨意交談~獨白--對話--會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閒話家常 的其他內容
    烏領椋鳥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Tea & Coffee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只送書,不賣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了,就歇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打造你的創作天地
    在這裡尋找共鳴,與方格子的 35 萬格友分享觀點與生活。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