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分析日誌-《台北大空襲》DEMO版

2022/07/08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由迷走工作坊將該歷史事件改編成桌上遊戲《台北大空襲》,由於特殊的臺灣歷史背景為基礎,桌遊受到大眾的歡迎。而2021年,迷走工作坊釋出了《台北大空襲》遊戲化的消息,並於Steam新品節推出了Demo版。
這次分析的為《台北大空襲》,為遊戲的Demo版本。並非屆時最終正式版的評價。
遊戲名稱:台北大空襲
開發商:迷走工作坊、方兔互動娛樂工作室
版本:Steam新品節Demo版
遊戲類型:劇情探索
以下將以幾個項目進行解析:
  1. 遊戲故事/題材:題材的類型與題材的受眾,以及故事在市場上的能見度
  2. 核心玩法:遊戲的機制是否吸引人,且有多樣化的玩法內容足以支撐玩家體驗。
  3. 表現力:美術設計表現、遊戲特效表現、遊玩反饋表現
  4. 遊戲引導:新手教學是否完整有效,且是否存在玩法教學斷層
  5. 創新要素:與市面上的遊戲比較後,具有創新性及具優勢的地方
  6. 音樂音效:背景音樂、音效的辨識度與代入感

遊戲故事/題材

台北大空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1945年由美軍發動,對正於日治時期的臺灣的轟炸行動。該次行動造成台北市民大量的傷亡,無數的建築遭到轟炸而全毀,是臺北市歷史上所遭受最大規模的空襲攻擊行動。
講述台灣歷史事件,並牽扯到政治議題主題,不管是在影視還是遊戲都有一定的話題性,想讓人探究1945年的戰亂世界。更何況《台北大空襲》是優秀IP — 《台北大空襲》已經在桌上遊戲上獲得成功,並且有相同類型的「大空襲系列」於市面上。
此外,在遊戲試玩版中,作為前導劇情的鋪陳,向玩家展示了角色所處的年代,並漸漸向大家揭示失億前主角的故事,在這點是很吸引玩家想要繼續探究下去的。

核心玩法

《台北大空襲》是一款劇情解謎探索遊戲,透過其他角色對話,和解決關卡中一道道謎題,不斷推進並體驗劇情。
以上帝視角進行遊戲的關卡,在玩法與謎題上面都簡單,玩家可能無法滿意,想要追求更多玩法,此外遊戲玩法能否與遊戲故事緊密連結,還得看正式版推出的狀況。
表現力
表現力是《台北大空襲》最優秀的地方。晦暗的3D場景反映了1945年的戰亂台灣,CG與過場動畫用特殊的美術風格呈現,成功打造了作品的氛圍。

遊戲引導

本身遊戲的玩法難度本應不高,但在按鍵設定上會讓玩家操作困難,為遊戲的癥結點所在,若不是刻意設計,在加上鍵盤操作後可增加操作的上的可動行,玩家也比較好上手。
不過遊戲上的引導做得還不錯,至少有明確告訴玩家該怎麼做,且在場景上也有融入隱性的提示引導玩家進行行動。

創新要素

遊戲本身的創新在於故事的特殊性,只要故事能夠成功,就能在遊戲市場上獲得一定聲量。
但相較於遊戲故事的創新,遊戲的玩法上就較無創新要素及改良玩法,而就試玩版的玩法上可看出還可以更好。

音樂音效

中規中矩的音樂特效,在不同關卡配上不同音樂,有事件或物件的行動會有對應的音效做對應。
在《台北大空襲》的桌遊上,曾經與知名樂團滅火器合作推出《一九四五》歌曲,試玩版並沒有放入有點可惜,期待於正式版放入,或是推出新歌曲。

核心結論

  1. 遊戲故事/題材(20%):故事題材的特殊性,牽扯到歷史事件和政治議題,容易吸引台灣玩家關注。
  2. 核心玩法(25%):探索場景,與角色對話完成任務,並在關卡中解謎完成關卡,玩法要素不足,尚未能讓玩家滿意。
  3. 表現力(25%):優秀的美術場景、人物立繪、過場動畫、遊戲特效和CG,但仍需與完整的核心玩法進行搭配。
  4. 遊戲引導(15%):詭異的按鍵設定,玩家的引導並不完全,影響玩家體驗。但在UI的提示上有明確告訴玩家
  5. 創新要素(10%):創新在於故事上,需要更多玩法有效與遊戲故事結合。
  6. 音樂音效(5%):不錯的遊戲背景音樂與遊戲玩法配合,但遊戲的音效表現稍嫌不足。

分析評價

《台北大空襲》是根據1945年台北大空襲事件改編的劇情探索遊戲,遊戲的美術表現力十分優秀,搭配遊戲故事,讓玩家容易進入遊戲的世界。
遊戲有著十足的代入感。但不管是遊戲玩法還是關卡設計上仍有進步的空間,在按鍵操作上也會讓玩家迷惑。若解決玩法上的多樣性,並多與故事的內容結合,遊戲的未來性可以期待。
總分:6.65 (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Jelly Hsu 菜鳥遊戲家
Jelly Hsu 菜鳥遊戲家
個人部落格:jellyhsu-acgm.com 文筆拙劣,但熱愛電影與ACG的遊戲玩家,正努力朝著遊戲製作者的道路前進。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