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戰略學進階──攻勢與守勢戰略(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

歷史無法放棄

回到近年最夯的範例,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何必大動干戈?

讓我們回到帝俄年代,所謂的俄國三大悲願,可說刻劃在基因之上:

  • 第一、朝向東西兩洋的不凍港
  • 第二、面對西歐的緩衝區
  • 第三、黑海到地中海的暢通

要說為什麼,就得從工業革命後,世界霸權必定在海洋上開始說起,也就是俄國想要擠身強國,就必須接壤大海,沒有海洋貿易,國家不會富裕,人民不會富足。

第一點,目標在西邊就是聖彼得堡,東邊是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國花了百年以上的時間打通了西伯利亞到太平洋的門戶。

第二點,聖彼得堡的西面,波羅的海三小國,在莫斯科以西是波蘭,往巴爾幹的道路就是烏克蘭到羅馬尼亞這帶。

第三點,取得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現在的伊斯坦堡控制權,介入巴爾幹跟往中亞通土耳其的道路,最終包圍黑海,徹底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當然這還沒做到,然後土耳其在二戰後算靠向西方。(編按:帝俄以來打了數百年的俄土戰爭,至少自18世紀開始都是圍繞在巴爾幹及黑海周邊的控制權)

戰略意圖的歷史延續性,從大格局衍生到個人

蘇聯年代,一直都還沒做到第三點,解體後的俄羅斯更是失去了大半成果,要說恢復帝國是太沉重,但要現在的俄羅斯人放棄這一切目標,實在太過艱難。

波羅的海三小國的恐懼其來有自,俄國如果強大,要保護出海口就勢必會想要再次侵門踏戶。烏克蘭雖說跟現在的俄羅斯關係千絲萬縷,但只要倒向西歐,就等於俄羅斯從北海到黑海的水陸交通,就截斷在烏克蘭東部手上,情感上怎樣都無法接受。

確實,就現代的角度來說,只要貿易協定簽訂的好,的確不需要擔心這些,但地緣戰略格局沒有那麼簡單就能放棄,尤其是數十年以上的心結。直到今日,美國季辛吉派的官員,依然將俄羅斯當作最大敵人,想盡辦法要削弱其勢力,站在俄國的角度來說,如果美國跟北約都是這種想法,那麼俄國若不走另外的道路,就只能被削弱到瓦解。

這意即,攻勢守勢戰略,並不是單單只看客觀的形勢,各國主事者的想法也是非常重要,所以俄國才會花時間滲透美國跟德國,想要培養親俄的政治人物。但我們也不能說這是錯的,台灣也會花錢買公關公司,全世界各國在華盛頓都有遊說團體,誰說俄國就不行?

就意識形態的對立而言,美國傳統上是因為私有財產制度,跟共產主義完全不相容,所以保守勢力會敵視俄國。但在蘇聯解體後,連普京都不只一次公開揚棄共產主義,回到幾乎是帝俄的帝國主義路線上,要說美俄之間還有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就太過牽強。

也因此,美俄之間在勢力範圍邊界上的守勢攻勢,很大一部分要看「人」的因素。俄國毫無疑問,整體上都是攻勢態度,畢竟傳統上來說,從波羅的海到黑海這一條線上,都是自己的領土或是緩衝區,別說是北約進入,連相關國家立場翻轉都很難接受。實際上俄國的軍力部署,也看得出來都有隨時可以翻轉駐軍變成侵略軍的打算。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5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早筆者也說過,俄羅斯數百年的歷史,在地緣上有三大悲願:取得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的不凍港。原因出在大航海時代發現好望角後,絲路開始不重要的這道理。
Thumbnail
最早筆者也說過,俄羅斯數百年的歷史,在地緣上有三大悲願:取得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的不凍港。原因出在大航海時代發現好望角後,絲路開始不重要的這道理。
Thumbnail
是說俄烏戰爭已滿一周年,討論俄烏戰爭的文章已如汗牛充棟,有意思的是站在俄羅斯的立場,替俄羅斯解釋為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的聲音也不少。這些說法主要分成三種,包括「北約東擴造成俄羅斯不得不反擊」、「美國故意利用烏克蘭引誘俄羅斯出兵」與「克里米亞半島原本就屬於俄羅斯」,而且持這種論點的人不乏知名學者....
Thumbnail
是說俄烏戰爭已滿一周年,討論俄烏戰爭的文章已如汗牛充棟,有意思的是站在俄羅斯的立場,替俄羅斯解釋為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的聲音也不少。這些說法主要分成三種,包括「北約東擴造成俄羅斯不得不反擊」、「美國故意利用烏克蘭引誘俄羅斯出兵」與「克里米亞半島原本就屬於俄羅斯」,而且持這種論點的人不乏知名學者....
Thumbnail
俄國決定入侵烏克蘭,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很震撼,對軍事有點認識的人更是震驚,研究更多者則是不可置信。這筆者之前提過很多次,扣除情報單位能獲取較詳實作戰資訊者,一般專業者的眼光,會對俄國的行動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理由極其簡單。
Thumbnail
俄國決定入侵烏克蘭,對大多數民眾而言很震撼,對軍事有點認識的人更是震驚,研究更多者則是不可置信。這筆者之前提過很多次,扣除情報單位能獲取較詳實作戰資訊者,一般專業者的眼光,會對俄國的行動感到非常不可理解,理由極其簡單。
Thumbnail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Thumbnail
要了解戰略上的攻勢守勢,不能單單從軍備去看,更要從歷史跟現狀的格局,著眼「萬一現狀改變後會怎樣」的思維,去探討變化的可能性。 實際的作為 最後,看待攻勢跟守勢戰略,要以實際作為去看。不能只看意圖,或是表面宣稱的樣子,不然現代各國的軍事指導單位都叫做「國家防衛部」,你看過哪個主要國家有「戰爭部」的?
Thumbnail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 歷史無法放棄 回到近年最夯的範例,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何必大動干戈?
Thumbnail
解釋所謂的攻勢、守勢戰略,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台灣完全沒有反攻大陸的打算,現階段也沒有想過侵略福建省取得土地,那麼要將武器解釋成為進攻性用途,就沒有說服力。換句話說,要解釋攻勢跟守勢,我們要先了解「現狀」。 歷史無法放棄 回到近年最夯的範例,俄國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許多人無法理解,何必大動干戈?
Thumbnail
是說俄羅斯總統普丁雖然講了很多理由,企圖合理化侵略烏克蘭的行為,不過俄羅斯長期以來,不斷侵略鄰國的原因,絕不是普丁表面上講的那些原因。因為俄羅斯向外擴張的歷史,遠從彼得大帝或凱薩琳一世開始,就從未間斷過。也因為歐洲國家,特別是東歐與北歐國家,對於俄羅斯始終懷有很大的戒心........
Thumbnail
是說俄羅斯總統普丁雖然講了很多理由,企圖合理化侵略烏克蘭的行為,不過俄羅斯長期以來,不斷侵略鄰國的原因,絕不是普丁表面上講的那些原因。因為俄羅斯向外擴張的歷史,遠從彼得大帝或凱薩琳一世開始,就從未間斷過。也因為歐洲國家,特別是東歐與北歐國家,對於俄羅斯始終懷有很大的戒心........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的我對於俄羅斯實在是一無所知,相信大家應該對俄羅斯很陌生 剛好看到芬蘭駐俄羅斯十幾年的上校分享他的所見所聞 我在這裡分享一些重點: 俄羅斯與西方文化為什麼這麼不同? 以下依歷史來找出答案,讓我們先從邱吉爾1939在倫敦廣播The Russian Enigma看起: 俄羅斯的戰略文化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的我對於俄羅斯實在是一無所知,相信大家應該對俄羅斯很陌生 剛好看到芬蘭駐俄羅斯十幾年的上校分享他的所見所聞 我在這裡分享一些重點: 俄羅斯與西方文化為什麼這麼不同? 以下依歷史來找出答案,讓我們先從邱吉爾1939在倫敦廣播The Russian Enigma看起: 俄羅斯的戰略文化
Thumbnail
以下簡易說明,以理解俄國侵略烏克蘭的動機與時機: 烏克蘭受俄羅斯侵犯的主因,是地緣政治,不是本身行為(烏克蘭當下的政府的確是政治弱點,因為總統缺乏政治經驗且政府親俄)。身處地緣政治夾縫,不能不以此為鑒,一窺「重返大國榮耀」的內部渴望及外在威脅。
Thumbnail
以下簡易說明,以理解俄國侵略烏克蘭的動機與時機: 烏克蘭受俄羅斯侵犯的主因,是地緣政治,不是本身行為(烏克蘭當下的政府的確是政治弱點,因為總統缺乏政治經驗且政府親俄)。身處地緣政治夾縫,不能不以此為鑒,一窺「重返大國榮耀」的內部渴望及外在威脅。
Thumbnail
在進入十九世紀以後,鄂圖曼土耳其江河日下,國力日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積極進軍中東、中亞地區的英國與法國勢力。這些歐陸強權,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殖民地,擴張勢力範圍,富庶的黑海地區當然也是令其垂涎的目標。在十九世紀中葉時,這樣的衝突來到頂點,英國與法國聯合鄂圖曼土耳其,一起進攻黑海沿岸俄羅斯所控制的地區.
Thumbnail
在進入十九世紀以後,鄂圖曼土耳其江河日下,國力日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積極進軍中東、中亞地區的英國與法國勢力。這些歐陸強權,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殖民地,擴張勢力範圍,富庶的黑海地區當然也是令其垂涎的目標。在十九世紀中葉時,這樣的衝突來到頂點,英國與法國聯合鄂圖曼土耳其,一起進攻黑海沿岸俄羅斯所控制的地區.
Thumbnail
俄羅斯長期以來,往往被視為好戰且充滿侵略性,不斷向外擴張,也因此被稱為「戰鬥民族」。但俄羅斯人為什麼要發動這些戰爭,其實有其不得不為的歷史與地緣戰略原因,在俄羅斯舉行西方-2017演習,而讓北約盟國感到緊張之際,或許進一步瞭解俄羅斯的戰略焦慮,有助於我們分析未來俄羅斯在世界局勢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俄羅斯長期以來,往往被視為好戰且充滿侵略性,不斷向外擴張,也因此被稱為「戰鬥民族」。但俄羅斯人為什麼要發動這些戰爭,其實有其不得不為的歷史與地緣戰略原因,在俄羅斯舉行西方-2017演習,而讓北約盟國感到緊張之際,或許進一步瞭解俄羅斯的戰略焦慮,有助於我們分析未來俄羅斯在世界局勢中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