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兒時的點點滴滴》:回首過去,那些時光都閃著光芒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27 歲的岡島妙子毅然向公司請了十天假期,想暫時放下都市的喧囂和忙碌,回到她童年時期成長的山形縣鄉間。從東京搭乘新幹線到山形,只需二、三小時便可抵達,再次踏出車廂,周遭風景便已從都市叢林換成悠閒農村。然而,這趟旅程卻也讓妙子溯回過往時光,遇上當年那小學五年級的自己。

一個年輕女孩的成長,會經歷些什麼?

年幼的妙子也如同我們每個人,在家中,與家人一齊第一次嘗試鳳梨時的期望與落空,對於比自己年長的手足擁有更多感到吃味;在學校裡,在與同儕的互動中逐漸塑造自己的世界觀,如女孩面臨初經來臨時的手足無措,如臉紅心跳、彷彿全世界只剩你我二人的初戀,明明身體誠實不已,卻猶豫著該不該告白。那些專屬於青春的尷尬與不確定,回首看來,竟都是閃著光芒的時光啊。

raw-image
「毛毛蟲如果沒有經歷成蛹時期的尷尬,不可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可是我一點也不想變成難看的蛹,我之所以一再地想起那些回憶,難道是因為我現在又要面臨尷尬的成蛹期了嗎?」

為什麼離開城市到鄉下?觀眾逐漸從妙子的自述,感受到她當下的困頓。另一位角色──敏雄的出現,更加襯著她對現況的迷茫與不安。敏雄是妙子姐夫的表弟,在旅程中擔任妙子的司機與導遊。年齡相仿的兩人很快有了共同話題,敏雄說著自己對有機農業的熱誠,也談及當年他果決回到鄉間,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貫徹相信的理念。當看著那些去了趟東京回來的同窗,如何炫耀自己的城市經歷,敏雄即使仍感到些許吃味,也清楚知道農業已是夕陽產業,但正因他找到自己追求的夢想,他便能夠接受一切的好與壞。

敏雄說:「人的一生總要弄懂一些事,為什麼選擇這份職業,在乎的是什麼,哪種生活是你嚮往的。」相較清楚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的敏雄,妙子正好相反,恰如她小時候怎麼也搞不懂除法規則為何是「將分數倒過來乘」。

偏偏老師與大人們都告訴她只要背起來就好,她卻始終不理解。

raw-image

她想起自己當年因為得不到姊姊的包包而賭氣,竟被父親一巴掌打下去的委屈;想起自己本能成為受到眾人關注的童星,卻錯失了機會;也想起那位被排擠的同學在臨走前,竟不願與她握手。在每段尷尬的成蛹期,妙子所經歷的難堪其實一直存在她心裡,出社會後庸庸碌碌,她始終無法誠實對待自己。她之所以懷疑自我,是因為她對「做自己」的嚮往;她的不自信,則反倒來自她時時刻刻的自省,而這些本已沉澱的情緒,都在回到故鄉、遇見敏雄後驀地揚起。

那些兒時的點點滴滴,其實塑造了妙子成為現在的自己,有些童年留下的傷疤不見得能結痂,但成年後的我們,能選擇與之和解。我特別喜歡本片結尾處理手法,相當高明:離去前,妙子說著自己多麼喜歡鄉村,不過,當奶奶提議要不要留下時,她的心裡卻猶豫了──「難道自己的偽善又被識破了?」她羞愧著,就像當年自己明明不喜歡那個被排擠的男同學,卻不願加入其他同學在背後說他壞話。

然而,這是善良,哪是偽善。

raw-image

敏雄的一席話「說不定他喜歡你,所以想特別引起妳的注意。」頓時點醒妙子,她對於過往的糾結在於自己的片面解讀,也在於她的敏感與細膩。坐在火車上離開鄉村的她,剎那間,童年玩伴、同學與年輕時的自己都回來了,這魔幻非常的神來一筆,極其動人。他們與妙子無聲對話,其實是要妙子真正面對自己,也是在那刻──妙子下定決心奔下車,搭乘另一班返程火車回到鄉村。

她知道自己要什麼了。

她搭上敏雄的車,童年的種種留在原地,「下一次,我不會再帶著五年級的我同行」,妙子說。這不是拋棄,也非刻意抹去,而是放下過去的糾結,追尋新的人生。短短幾分鐘,觀眾內心也彷彿千迴百轉。兒時的點點滴滴,原來都有了意義。妙子與那些尷尬、痛苦和難堪一一握手化解,豁然大悟。

有時,人生的一個改變的重要性,宛如風馳電掣,當下歲月卻是如常平淡。然而,正是那些看似斷裂的片段回憶,那些看似無關的小選擇,才讓自己被拼湊完成,也讓人生因而連貫了起來。

raw-image

本片日文片名直譯為「記憶的點點滴滴」,一如片名,「記憶」是電影相當重要的主題,透過跨越時空的穿插畫面,27 歲的妙子再次回家後,她所面臨種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使兒時回憶被勾了出來──為何不諳,為何恐懼,為何會心一笑。長大後的我們,時常有如此經驗,生活中遇上某些事物所產生的微妙感受,彷彿內心有某處久違地被碰觸,有時想得起感受源頭,有時則難以名狀。然這些感受皆其來有自,或許是童年陰影,也或許是幼時啟蒙,與父母、同儕甚至這個偌大世界的交互作用,儘管隨著年齡漸長,我們關心的事物變多而逐漸淡忘,那些身體裡的感官依然存在,只待誠實面對自己的時刻被重新喚起。

本片為日本動畫名導高畑勳所執導,出身東京大學法文系的他,1968 年首度執導動畫電影《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太陽の王子 ホルスの大冒険),在日本動畫界半世紀以來,創造出許多觀眾心中的經典,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或許是 1988 年的《螢火蟲之墓》(火垂るの墓)。然而,九〇年代的這部《兒時的點點滴滴》(おもひでぽろぽろ)應是我的高畑勳摯愛。

除了想像力十足,高畑勳總能在動畫中表現他的「觀察力」,那些生活中樸實無華,甚至不起眼的細節,在他的影像中皆是瑰寶,也令觀眾感到共鳴。

raw-image

那些細節,反倒成為某種成長的象徵。例如全家吃鳳梨時的橋段,除了表現「第一次」的雀躍,正當觀眾以為他們都會喜歡鳳梨時,導演卻給你截然不同的想像──是啊,那種「期待落空」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情緒?又如同隔壁班暗戀自己的男同學問的那句「如果把下雨天、陰天和晴天相比,妳喜歡哪一種天氣?」當妙子回答:「陰天。」兩人偏好不謀而合,以「棒球進壘」具象化愛情天雷勾動地火,如此微妙又貼切。

電影對音樂的使用也相當多元,除了運用許多符合妙子童年時期,亦即日本六〇年代的老歌外,異國歌曲的搭配讓作品更具魅人。最教人印象深刻的是敏雄初次見到妙子時車上所播的音樂,輕快民謠頓時讓二人從日本鄉間來到歐洲平原。那是來自匈牙利歌手瑪塔.塞巴斯蒂安(Sebestyén Márta)的民謠樂團 Muzsikás 的歌曲,片中也出現來自義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與美國等多國音樂,類型橫跨古典與現代,使聽覺感官體驗豐富、迷人。

raw-image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妙子的童年能成為她的阻礙,也能成為她的力量,這段現實與過往相互交疊的悸動旅程,緩緩譜成一首生動的童話詩,未來更經過歲月打磨,愈發清晰。最終,才學會接受每個成蛹期的樣貌,也等待破繭時,那個閃閃發亮的自己。

全文劇照來源:吉卜力官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作者:湊佳苗 譯者:王蘊潔》 〔推薦理由〕 未來,是作者湊佳苗,以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階段–童年,作為故事的背景,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是多數人的基礎,卻是少數人夢想。 而這句「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更是道盡在童年時,能夠在原生家庭,感受被愛、被照顧,對於往後的人生經
Thumbnail
《作者:湊佳苗 譯者:王蘊潔》 〔推薦理由〕 未來,是作者湊佳苗,以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階段–童年,作為故事的背景,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是多數人的基礎,卻是少數人夢想。 而這句「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更是道盡在童年時,能夠在原生家庭,感受被愛、被照顧,對於往後的人生經
Thumbnail
如果有的選,你會選擇當不到30歲就當上機長,從小到大都優秀被譽為業界的瑰寶的職業生涯,還是在自己故鄉的小幼稚園當個每天大戰小朋友的幼稚園老師? 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Thumbnail
如果有的選,你會選擇當不到30歲就當上機長,從小到大都優秀被譽為業界的瑰寶的職業生涯,還是在自己故鄉的小幼稚園當個每天大戰小朋友的幼稚園老師? 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Thumbnail
「日常生活說到底就是相同的事情不斷地重複,睡覺、吃飯、工作、遊戲,在這些重複中年紀增長、平凡的度過一生。」 這樣說著的大貫妙子,在專欄上8年的連載收錄在《我的生活方式》一書裡。將對生活的點滴,用非常平和的語氣書寫下來。就像封面妙子的背影,看起來是那麼愜意的走著,生活就像這樣,感覺真的會是很棒的事情。
Thumbnail
「日常生活說到底就是相同的事情不斷地重複,睡覺、吃飯、工作、遊戲,在這些重複中年紀增長、平凡的度過一生。」 這樣說著的大貫妙子,在專欄上8年的連載收錄在《我的生活方式》一書裡。將對生活的點滴,用非常平和的語氣書寫下來。就像封面妙子的背影,看起來是那麼愜意的走著,生活就像這樣,感覺真的會是很棒的事情。
Thumbnail
回想一下10歲的你,你現在最想對兒時的自己說什麼?《兒時的點點滴滴》是由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製作,高畑勳執導的動畫電影。電影藉著穿插回憶的敘事方式,敘述27歲東京粉領族女性—岡島妙子,在前往鄉下務農的旅程,如何面對腦內不斷浮現的10歲回憶,以及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方向…
Thumbnail
回想一下10歲的你,你現在最想對兒時的自己說什麼?《兒時的點點滴滴》是由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製作,高畑勳執導的動畫電影。電影藉著穿插回憶的敘事方式,敘述27歲東京粉領族女性—岡島妙子,在前往鄉下務農的旅程,如何面對腦內不斷浮現的10歲回憶,以及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方向…
Thumbnail
大人的煩惱,是因為想盡辦法面對,才叫做煩惱嗎?那小孩的煩惱,是因為被說「不叫煩惱」,還是因為不懂得煩惱,所以才隱瞞疼痛,獨自承擔呢。
Thumbnail
大人的煩惱,是因為想盡辦法面對,才叫做煩惱嗎?那小孩的煩惱,是因為被說「不叫煩惱」,還是因為不懂得煩惱,所以才隱瞞疼痛,獨自承擔呢。
Thumbnail
長大後的我們,時常有如此經驗,生活中遇上某些事物所產生的微妙感受,彷彿內心有某處久違地被碰觸,有時想得起感受源頭,有時則難以名狀。然這些感受皆其來有自,或許是童年陰影,也或許是幼時啟蒙,與父母、同儕甚至這個偌大世界的交互作用,儘管隨著年齡漸長,我們關心的事物變多而逐漸淡忘,那些身體裡的感官依然存在,
Thumbnail
長大後的我們,時常有如此經驗,生活中遇上某些事物所產生的微妙感受,彷彿內心有某處久違地被碰觸,有時想得起感受源頭,有時則難以名狀。然這些感受皆其來有自,或許是童年陰影,也或許是幼時啟蒙,與父母、同儕甚至這個偌大世界的交互作用,儘管隨著年齡漸長,我們關心的事物變多而逐漸淡忘,那些身體裡的感官依然存在,
Thumbnail
註:《兒時的點點滴滴》是1987年由岡本螢、刀根夕子合著的漫畫。在199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擔任導演與劇情改編成動畫長片;並在2011年改編成音樂劇演出。 圖一、《兒時的點點滴滴》劇照海報(圖片來源:friday影音)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在跟自己獨處的時候,心底不斷冒出兒時的記憶,咀嚼完當
Thumbnail
註:《兒時的點點滴滴》是1987年由岡本螢、刀根夕子合著的漫畫。在199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擔任導演與劇情改編成動畫長片;並在2011年改編成音樂劇演出。 圖一、《兒時的點點滴滴》劇照海報(圖片來源:friday影音)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在跟自己獨處的時候,心底不斷冒出兒時的記憶,咀嚼完當
Thumbnail
在二十五歲前看這部影片,坦白說以為只是一位女孩回憶自己的電影,從男生的角度來看,只是明白小女孩的成長過程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卻獲得不到任何的感想。然而,二十五歲後再看一次,才明白大師高畑勳要傳給觀眾的想法,細膩卻不華而不實,溫暖而感動人心。人生回頭細看過往的經歷,兒時的你,青春叛逆的你,為夢想衝撞的
Thumbnail
在二十五歲前看這部影片,坦白說以為只是一位女孩回憶自己的電影,從男生的角度來看,只是明白小女孩的成長過程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卻獲得不到任何的感想。然而,二十五歲後再看一次,才明白大師高畑勳要傳給觀眾的想法,細膩卻不華而不實,溫暖而感動人心。人生回頭細看過往的經歷,兒時的你,青春叛逆的你,為夢想衝撞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