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來自於強大的自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往好的方面想是可以逼迫自己走得更快,更加集中精神。往壞的方面去想,就是有可能無法完成目標,而必須放棄這樣的活動。會有這樣失敗的可能性,逼迫自己不停的前進,也造成了身體及精神方面的負擔,這是難免的。

往好的方面想是可以逼迫自己走得更快,更加集中精神。往壞的方面去想,就是有可能無法完成目標,而必須放棄這樣的活動。會有這樣失敗的可能性,逼迫自己不停的前進,也造成了身體及精神方面的負擔,這是難免的。

想要實現在家自由自在工作的夢想,在疫情居家辦公時,已經多次實驗過了。不得不承認,在家工作的確有其門檻存在,那就是自律。不過,當意識到自己沒有足夠的自律時,所要思考的不是放棄在家工作這個夢想,而是如何強化自律這件事。以上班走路運動這件事為例,因為在六月是梅雨季的關係,遇到大雨大風的機會還是有的,這會大幅影響走路的速度,甚至必須要加緊趕路才不至於產生遲到的結果。

原本就是以一定的節奏走路前進,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當具有目標性。規則很簡單,就是在時間內完成就對了。而今時間變得更加急迫了,所以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才能達成目標,可以說已經盡全力的在前進。這樣的激發潛力到底是好是壞,也很難說。往好的方面想是可以逼迫自己走得更快,更加集中精神。往壞的方面去想,就是有可能無法完成目標,而必須放棄這樣的活動。會有這樣失敗的可能性,逼迫自己不停的前進,也造成了身體及精神方面的負擔,這是難免的。

但是,如果在家上班的時候呢?自己有沒有可能像上班時那樣拼命的前進著?這個答案顯而易見。沒錯,在家上班時一樣可以完成交代的工作,看起來不會影響到工作效率。但如果是自己在家安排工作呢?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就會打個問號了。因此,利用期限壓力逼迫自己前進是一個完成目標的方法。但是在家自由的工作,如果失去了這樣的期限壓力,可能達成率就會下降,這是必須被考量進去的。

在家就不會拼命運動,也不會馬上去完成被交代的工作,就是看來這麼不自律,是不是活該當一輩子上班族?因為需要主管在後面緊盯著。所以說,為適應在家自由工作的環境,勢必為自己打造出合適的方式才行,不能繼續使用原來的那一套。換言之,正是知道期限對自己是有效用的,當然就要一直使用下去,難道要期待自己忽然變得自動自發,深謀遠慮嗎?光想就不可能。

利用方法達成自己每日應該完成的目標,進而達到自律的目的,應該要往這個方向去思考。在一天內把安排好要做的每日目標都完成了,不就是自律的表現嗎?不然是要多複雜?內心持續燃燒著熊熊熱情,然後充滿活力的去做?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延長自己的精神力,可以讓自己撐得久一些,無論是在思考工作解決方案或是減少想要暴食的衝動。因此,如果缺少運動,在家自由工作的失敗率就會增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1.8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一個自動自發會寫好功課並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甚至連寒暑假作業都不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而是先把所有的作業大致看過一遍,在閒暇之餘安排時間慢慢完成,因為我不喜歡手忙腳亂的感受,總是會提早做好安排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去完成該做的事情。 或許是未雨綢繆的個性使然,在進入職場後也總是提前完成工作,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一個自動自發會寫好功課並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甚至連寒暑假作業都不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而是先把所有的作業大致看過一遍,在閒暇之餘安排時間慢慢完成,因為我不喜歡手忙腳亂的感受,總是會提早做好安排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去完成該做的事情。 或許是未雨綢繆的個性使然,在進入職場後也總是提前完成工作,
Thumbnail
「拖延」有時是太在意、太追求完美。但也容易導致焦慮⋯請記得,越自律、越自由。 鼓起勇氣不拖延,當下就去並不容易,有時候不是真的那麼完美主義,反而是缺乏動力,不想開始,或許去整理東西,或是先回一些不要緊的信件,甚至就只是滑手機看影片,好像算是種日常。 但其實當鼓起勇氣先做,其實沒有那麼多需要擔心顧慮的
Thumbnail
「拖延」有時是太在意、太追求完美。但也容易導致焦慮⋯請記得,越自律、越自由。 鼓起勇氣不拖延,當下就去並不容易,有時候不是真的那麼完美主義,反而是缺乏動力,不想開始,或許去整理東西,或是先回一些不要緊的信件,甚至就只是滑手機看影片,好像算是種日常。 但其實當鼓起勇氣先做,其實沒有那麼多需要擔心顧慮的
Thumbnail
自律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管理時間和達成目標。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職場上,自律都是成功的關鍵之一。然而,要保持自律並不簡單,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意願。 在這篇專欄當中,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自律的習慣,以及如何克服自我拖延和失去動力的問題。我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和策略,並給予設計計畫的建議
Thumbnail
自律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管理時間和達成目標。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職場上,自律都是成功的關鍵之一。然而,要保持自律並不簡單,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意願。 在這篇專欄當中,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自律的習慣,以及如何克服自我拖延和失去動力的問題。我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和策略,並給予設計計畫的建議
Thumbnail
前幾天分享了維持各個目標的方式,是分配時間給每個目標,以確保每件想做的事都能穩定推行,然而實際上,無法事事都照如預期前進。
Thumbnail
前幾天分享了維持各個目標的方式,是分配時間給每個目標,以確保每件想做的事都能穩定推行,然而實際上,無法事事都照如預期前進。
Thumbnail
我們總是要宣誓的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要怎樣怎樣,ㄧ週過了沒動靜,ㄧ個月後還在原地,ㄧ年後的生日願望還是這個目標,於是每年的願望都是這麼的堅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目標,因爲一直沒實現過! 設定目標 有時候反而感到焦慮 小小的成果 大大的鼓勵 IG:vanessali330
Thumbnail
我們總是要宣誓的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要怎樣怎樣,ㄧ週過了沒動靜,ㄧ個月後還在原地,ㄧ年後的生日願望還是這個目標,於是每年的願望都是這麼的堅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目標,因爲一直沒實現過! 設定目標 有時候反而感到焦慮 小小的成果 大大的鼓勵 IG:vanessali330
Thumbnail
  你有沒有很想做但卻因為時間不夠而沒辦法做的事情?像是好好的創作,讀一本你一直很想讀的書,或是跟家人朋友一起聊天吃飯?   你需要的可能是「自律」。
Thumbnail
  你有沒有很想做但卻因為時間不夠而沒辦法做的事情?像是好好的創作,讀一本你一直很想讀的書,或是跟家人朋友一起聊天吃飯?   你需要的可能是「自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