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的BL與同志文學長甚麼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老人家真會玩

今天的大眾通常認為,BL與同志文學的主流、古老設定,是什麼呢?

*攻強受弱,一強零弱

*一號才有女人緣,較為敗德和墮落,而且牽扯到婚姻,符合東方異性戀刻板印象。零號很不容易加入以當時而言體面的婚姻。

*總是一號或比較男性化的一方躲得深,不敢出櫃。

*零號比較乾淨,細緻,少有成癮與法律邊緣的嗜好。

*(同志文學限定)富有的老零號專門包養本來還是異男的下層階級年輕一號,然後常常被宰。

基本上,最後一項符合「在沒有愛滋病的時代」渡過性活躍期(考慮時代背景,通常是高中畢業以上)的資深gay的困境,這個是現實層面的考量。當然,我倒不認為BL有必要直接碰到這麼重的題材。這類題材,在歐洲以外,也很少被覺得是現實題材,至少在台灣的刻板印象往往是反向(東方人不太能想像有錢的零號)

總括來說,這些對老派BL/同志文學的刻板印象,不符事實(除了不符現實生活,也不符創作事實),這些刻板印象來自1990-2010上半的量產型BL,而歷史不是線性發展的。

60-80年代的真.古典BL,完全相反,那個時代流行「受方」(物理上,零號),是享樂主義、敗家子、女人緣超好、甚至把婚姻當算計的類型,也就是說,古典時代反而沒有「(像)零號的很難結婚,比較仇女懼女」的偏見。

比如:風與木之詩,裏面少數的異性戀性場面,就是吉爾伯特(又美又娘還零號),跟巴黎ghetto的吉普賽姑娘。他很熟門熟路,反而「比較man還罩」的賽爾吉,劇情中對女性都是「保持禮貌距離」。

raw-image

森茉莉的小說裏,更是這樣,一號還比較有恐女症(物理結構上),常常都是在圈內人裏面獵食的性成癮,而零號多數是womanizer,老是在把妹,甚至都被恐怖大王一號吃掉了,也未必停止。

60-80年代,BL與同志文學(當然,彼時,這倆界限不明顯),一般是導師型的攻,配上享樂主義、墮落派的受,其實,就是希臘化,希臘化的一個假設是:年輕人都墮落輕浮,需要被教育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純屬虛構,但是,我推測這種情況在森茉莉的時代,可能有事實基礎。她是女生,60年代寫這些,若是過於虛構,應該會被三島由紀夫吐槽到爆(可是沒有,還點贊)。

raw-image

希臘化的另一個假設,是像摩利與新吾,身強體健的優等生互相配,雖然原作結局是普遍級,還異男忘,硬要講,它是偏美攻,摩利超不像純零,新吾超有改行當受的潛力,就差一條潤滑劑了(喂)

另一個時代較近的古典BL,是絕愛。絕愛的作者,是聽日本的華麗搖滾長大,而且是從足球小將翼的同人誌起家,所以她大姐的愛好是美攻/體育受

可是,後來到2000-2015,居然這些,被圈內當成特色屬性、小眾口味新興領域在推廣了。然後我們這種看得比較早的,變成大逆風。。。

現在意義的「傳統BL」「傳統同志文學」,根本大流行的歷史不悠久。這種傳統,是被90末00初的異性戀言情小說量產供應商發明出來的,我甚至認為這種發明,基於供應商是同ㄧ圈人,還外溢到了男同志的書寫圈,製造了新的刻板印象。

原來我自覺「品味十分古典」,然後,被BL圈內的人打臉說,品味新潮變態且清奇,其實是復古過度,結果變新潮,就像復古風時尚之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顛茄美味指南的沙龍
23會員
32內容數
顛茄長在於此。 心態像個愛德華時代的單身漢,性傾向與經濟來源很可疑的那種。 間歇性地成為作者,然後自我嘲笑: 所有不工作的畢業生,都自以為是作家。 數年風雨,在為人送死與養生之間掙扎,作者的身分一再被拋棄,而歲月是不為我等待的。 所以留下隻字片語,為我的存在。
2022/11/07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Thumbnail
2022/11/07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Thumbnail
2022/09/06
寫完這個,真的要來去填坑(用肉填坑嗎)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2/09/06
寫完這個,真的要來去填坑(用肉填坑嗎)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喜歡看BL漫畫嗎? 還是,你會排斥看BL呢? 老妹的BL起點算走慢了, 高中才進入這個璀璨的世界。 在進入BL漫畫的世界之前, 老妹喜歡看的是租書店的言情小說, 某日租書看到一本小說封面,男生好帥呀, 基於帥就完事的態度,內容梗概看也不看便拿下。 可回去看完該本小說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這主角不像女
Thumbnail
你喜歡看BL漫畫嗎? 還是,你會排斥看BL呢? 老妹的BL起點算走慢了, 高中才進入這個璀璨的世界。 在進入BL漫畫的世界之前, 老妹喜歡看的是租書店的言情小說, 某日租書看到一本小說封面,男生好帥呀, 基於帥就完事的態度,內容梗概看也不看便拿下。 可回去看完該本小說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這主角不像女
Thumbnail
記得是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由於很喜歡電視上播送的......
Thumbnail
記得是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由於很喜歡電視上播送的......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隱隱察覺到本身情感就容易流動的人來說,性別不是愛的理由或基本要求,相對的,有了另一半,會對另一半以外的人會有心動的感覺,那也是無法「預知」的。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隱隱察覺到本身情感就容易流動的人來說,性別不是愛的理由或基本要求,相對的,有了另一半,會對另一半以外的人會有心動的感覺,那也是無法「預知」的。
Thumbnail
男團選秀節目《原子少年》以「行星」分團,星系間特色各有不同,其中,「金星」十位參賽少年gay得天造地設坦蕩無畏,讓人詫異更驚喜,這當然要歸功《748施行法》通過,反同方羅織的謊言一個個被戳破——爸媽爺奶還在,異性戀沒有因此成為同性戀(如果有,純因他/她本就是雙性戀),台灣並未淪為愛滋島
Thumbnail
男團選秀節目《原子少年》以「行星」分團,星系間特色各有不同,其中,「金星」十位參賽少年gay得天造地設坦蕩無畏,讓人詫異更驚喜,這當然要歸功《748施行法》通過,反同方羅織的謊言一個個被戳破——爸媽爺奶還在,異性戀沒有因此成為同性戀(如果有,純因他/她本就是雙性戀),台灣並未淪為愛滋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