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是每個人本自具足,透過修行就有機會展現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般若是每個人本自具足,透過修行就有機會展現的嗎?

般若是每個人本自具足,透過修行就有機會展現的嗎?

對!般若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勉強叫做自然的覺知。它不需要老師的教導,不需要透過學習,只要透過修行能放下妄想、執著,無師智、自來智到時自然展現。包括現在的科學、未來的科學它都懂,像愛因斯坦所講的「時空統一」,現在科學還做不到,但是佛家早已做到,佛家的境界就是那樣的境界。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普賢如來

普賢如來

普賢如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od cast的沙龍
5會員
57內容數
pod cas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0720捨身法見地前行 #參加者必讀 #悟道是確實徹底證悟到心的本質 #二元觀念解脫智慧自然升起 #無須故意只要放鬆 #最透徹放鬆就是捨身法的目的 岡波巴問密勒日巴上師:我曾經問過幾位上師,一個人是否可以即生成佛。不同上師給了我不同的答案。 有的說,如果一個人對此生毫無執著的話,可以做到即生成佛;
Thumbnail
#0720捨身法見地前行 #參加者必讀 #悟道是確實徹底證悟到心的本質 #二元觀念解脫智慧自然升起 #無須故意只要放鬆 #最透徹放鬆就是捨身法的目的 岡波巴問密勒日巴上師:我曾經問過幾位上師,一個人是否可以即生成佛。不同上師給了我不同的答案。 有的說,如果一個人對此生毫無執著的話,可以做到即生成佛;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對!般若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勉強叫做自然的覺知。它不需要老師的教導,不需要透過學習,只要透過修行能放下妄想、執著,無師智、自來智到時自然展現。包括現在的科學、未來的科學它都懂,像愛因斯坦所講的「時空統一」,現在科學還做不到,但是佛家早已做到,佛家的境界就是那樣的境界。 善性導師講述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對!般若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勉強叫做自然的覺知。它不需要老師的教導,不需要透過學習,只要透過修行能放下妄想、執著,無師智、自來智到時自然展現。包括現在的科學、未來的科學它都懂,像愛因斯坦所講的「時空統一」,現在科學還做不到,但是佛家早已做到,佛家的境界就是那樣的境界。 善性導師講述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假設你對於家庭、工作、所有一切,已經很滿足、很快樂,而且沒有煩惱痛苦,那就不要修了;若還有一點點的煩惱痛苦,就表示你「體、相、智、德、理、事、能、用、時、空」的功能還不夠,那就要想辦法讓功能不斷的增長。 功能本身就有佛性,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它是充遍法界的。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假設你對於家庭、工作、所有一切,已經很滿足、很快樂,而且沒有煩惱痛苦,那就不要修了;若還有一點點的煩惱痛苦,就表示你「體、相、智、德、理、事、能、用、時、空」的功能還不夠,那就要想辦法讓功能不斷的增長。 功能本身就有佛性,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它是充遍法界的。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普賢如來
Thumbnail
不是註定,而是無量的完整性 時空統一屬不思議的境界,對聖者而言,是「不思議」的境界;對眾生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那沒辦法理解,只能實證。 法界有無量的因緣,當實證到那個境界時,是有動有靜,動靜一元,動與靜是同一個源頭,而「佛」就是那個源頭。 要靜就靜,要動就動,要同時動靜皆可,那個才叫自在。
Thumbnail
不是註定,而是無量的完整性 時空統一屬不思議的境界,對聖者而言,是「不思議」的境界;對眾生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那沒辦法理解,只能實證。 法界有無量的因緣,當實證到那個境界時,是有動有靜,動靜一元,動與靜是同一個源頭,而「佛」就是那個源頭。 要靜就靜,要動就動,要同時動靜皆可,那個才叫自在。
Thumbnail
整個法界的存在,是因「時空統一」的條件而存在,整個宇宙無量因緣同時存在,沒有開始與結束。眾生因為意識的關係,受時空的影響,所以才有成、住、壞、空的過程;但以實相來講是沒有的。這個你再聰明,想破頭也不會知道,只有靠實證,這叫唯證方知。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Thumbnail
整個法界的存在,是因「時空統一」的條件而存在,整個宇宙無量因緣同時存在,沒有開始與結束。眾生因為意識的關係,受時空的影響,所以才有成、住、壞、空的過程;但以實相來講是沒有的。這個你再聰明,想破頭也不會知道,只有靠實證,這叫唯證方知。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好,我們再看如實不空義,我們先把它唸一遍,請合掌: 前面如實空義,是講它的一個清淨的本體;這個地方講,這個清淨的本體,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它有這個不空的能量。 我們的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好,我們再看如實不空義,我們先把它唸一遍,請合掌: 前面如實空義,是講它的一個清淨的本體;這個地方講,這個清淨的本體,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它有這個不空的能量。 我們的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