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田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拾起相機,回溯當年旅行的腳步,重訪花東著名的景點,先是石梯坪,後是慶修院,這次來到了位於萬榮的林田山。
日名森坂的林田山是保存相對完整的台灣百年林場,從日治末期經營至民國初期,直到一九八八年停伐後轉型為文化園區,二零零六年由花蓮縣文化局公告為歷史聚落。
如同許多林場,林田山為讓員工專心工作,無需來回奔波,於是自成一個生活機能充足的小聚落,各項服務應有盡有,如電影院、髮廊、小學、交誼廳、福利社、洗衣部、醫務室、旅社、教堂等。園區轉型至今,宿舍以外的建築要不年久失修,要不轉型為展示廳或咖啡廳,獨留當年的宿舍群至今未變,仍有不少當年伐木的老員工依舊住在裡頭。
現在的林田山每隔幾年便會動工修改一兩棟陳舊的日式建築,先是山腰那一整排的老建築花了一兩年改建為咖啡廳,接著是山腳的老房旁架起鐵皮施工。完工的老房一棟棟新裝筆挺,本來的屋瓦長滿青苔,牆板乘載著時間而斑駁老朽,打拋上漆後煥然一新,百年風華全磨光了。
九點開園,我八點半就到了,本來還遲疑著,門口的警衛揮揮手,說,進去吧進去吧,沒關係的。
入門後,我沿著右手的宿舍群前行,或許時間太早,沒見到幾個人,晨光斜照在老房門牆,一輛輛機車停放在門口。
我矮身鑽過圍牆的破口,拍了幾張鐵軌的照片,再沿著階梯上行到中山堂,門口緊閉,想必時間太早。我續行,從後方上至完全拆除的康樂新邨,再從牌樓下來,拐入場長館歇息吹冷氣,又順鐵軌向裡探索直到盡頭。
我很喜歡清早無人的林田山,好像整座山才從亙古的深眠裡甦醒,一雙睡眼惺忪,那般靜謐無語。走在遮天的林蔭底下,踩過一地零碎的光影,路過那些未曾動工的老房子。在這萬物似醒未醒的片刻,我彷彿走入時光的縫隙裡,時間暫緩流動,世界明鏡無紋,我似乎看見了運輸木柴的火車在長滿綠葉的荒廢鐵軌上緩行,拆到只剩地基的舊時村落有人正在迎風呢喃。
直到看見了修葺後潔淨如新的建築和裡頭駭人的人偶與佈置,我又立刻回到現世。
大致逛完後,我直接略過販售伴手禮的木雕館一路向外,恰好遇上三、四輛遊覽車剛剛停好,大人老人小孩近百人陸續走入園區,與我擦身而過,那時剛好十點出頭。
本以為在裡頭逛了好久好久,沒想到離中午還早。
avatar-img
31會員
224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是要為黃妹找一個家,是為一個家找幸福。
離開前,大姐特別囑咐我,別在這麼熱的時辰出來散步,然後外出記得戴帽子,別大意曬傷了。
初次踏入慶修院,恰好從京都返台後不久,能在花蓮見著一個空間調度仿若日本的神社,令人著實驚喜。
要去園區領出黃妹時,遇上了本來欲安置黃妹的狗園主人杜媽媽以及志工,取得了最後一塊拼圖,這才將黃妹的身世拼湊完整。
每當我遺忘了它,就又會想起它。
一張照片不夠大,那就多拍幾張吧。
我不是要為黃妹找一個家,是為一個家找幸福。
離開前,大姐特別囑咐我,別在這麼熱的時辰出來散步,然後外出記得戴帽子,別大意曬傷了。
初次踏入慶修院,恰好從京都返台後不久,能在花蓮見著一個空間調度仿若日本的神社,令人著實驚喜。
要去園區領出黃妹時,遇上了本來欲安置黃妹的狗園主人杜媽媽以及志工,取得了最後一塊拼圖,這才將黃妹的身世拼湊完整。
每當我遺忘了它,就又會想起它。
一張照片不夠大,那就多拍幾張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站在小山上 站在花園裡的小山上,我靜靜地觀察著四周的景象。眼前的景色是一幅獨特的畫面:禮拜教堂高聳著,像一位歷經沧桑的守望者;小巧的辦公房舍在陽光下閃爍著古典的光芒;而這一切,都在士林官邸裡面,彷彿一場穿越時光的夢境。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這片古老而充滿歷史氣息的土地,如今已經向大眾開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隸屬於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百年日式町屋宿舍群「0km山物所」,跟知名的勤美集團的合作,鄰近古亭捷運站且佔地寬廣的園區,真是近期最具美感設計的老屋整修! 除了將三棟百年木造建築整頓成為選物餐飲空間,也很講究於戶外綠地的規劃,分別以四個不同主題:複森林、裏花園、次森林與蒔光巷,做出別致的庭園景觀。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當我走入巒安堂這片歷史厚重的林地時,我意識到,這裡不只是一座山,而是一段時光。 想更了解巒安堂的交通與行程安排,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巒安堂攻略 巒安堂,位於2600公尺的高度,曾是台灣極盛時期的林業工作區的心臟。雖然當時的熱鬧已逝,但那份繁華的影子還留在這裡,彷彿任何時刻都能夢回當年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這是最近和山有關的好消息,一個屬於台北這座城市的山之基地,低調而盛大的開幕了。歡迎每一位喜歡山與自然的朋友們,到師大旁的百坪日式老屋走走逛逛,享受舒心而寧靜的山之情。 在台灣原生植物的美麗造景與老屋中,探索自然、看見山林,找到自己和山的連結。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站在小山上 站在花園裡的小山上,我靜靜地觀察著四周的景象。眼前的景色是一幅獨特的畫面:禮拜教堂高聳著,像一位歷經沧桑的守望者;小巧的辦公房舍在陽光下閃爍著古典的光芒;而這一切,都在士林官邸裡面,彷彿一場穿越時光的夢境。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這片古老而充滿歷史氣息的土地,如今已經向大眾開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隸屬於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百年日式町屋宿舍群「0km山物所」,跟知名的勤美集團的合作,鄰近古亭捷運站且佔地寬廣的園區,真是近期最具美感設計的老屋整修! 除了將三棟百年木造建築整頓成為選物餐飲空間,也很講究於戶外綠地的規劃,分別以四個不同主題:複森林、裏花園、次森林與蒔光巷,做出別致的庭園景觀。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當我走入巒安堂這片歷史厚重的林地時,我意識到,這裡不只是一座山,而是一段時光。 想更了解巒安堂的交通與行程安排,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巒安堂攻略 巒安堂,位於2600公尺的高度,曾是台灣極盛時期的林業工作區的心臟。雖然當時的熱鬧已逝,但那份繁華的影子還留在這裡,彷彿任何時刻都能夢回當年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這是最近和山有關的好消息,一個屬於台北這座城市的山之基地,低調而盛大的開幕了。歡迎每一位喜歡山與自然的朋友們,到師大旁的百坪日式老屋走走逛逛,享受舒心而寧靜的山之情。 在台灣原生植物的美麗造景與老屋中,探索自然、看見山林,找到自己和山的連結。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Thumbnail
提到林業鐵道,大多數人直覺都會想到阿里山那長達70多公里的登山本線和多條林內支線,但鐵道運材不只是阿里山的專利,位於宜蘭的太平山林場也曾是使用鐵道運材的林場之一。雖然這條鐵道早在1979年就已停駛,不過即便經過四十多年的時間,沿線尚有部分遺跡留存,這趟旅程就讓我們從天送埤到土場的車站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