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PTWA全國自走車大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上週真的是超級忙碌的一週。除了上台北演講、固定回診、辦理保險外,還有準備從台北到台東一路上的安排,連續三天的PTWA全國自走車大賽,今年如期在台東舉辦,感謝PTWA協會與蘇老師讓我一同前去支援,收穫滿滿。

台南(日) --> 台北(日) --> 宜蘭(二) --> 台東(三) --> 台南(六)。

是的,我又環島了。

raw-image

週二結束演講後,就開車前往宜蘭住一宿。並跟宜蘭的好友Red,聊到最近在做的事情,以及為什麼又再次環島XD。

因接續在演講找人才的議題,跟Red聊起最近遇到的年輕人與candidates,看的都不是想do something,而是只想有錢爽爽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沒什麼問題,但問題是認為這世界都沒問題,什麼都不想改變,只想按照體制逐流,這才是問題;大部分的軟體人才都只想到博弈與區塊鏈產業,並非這些產業只為賺錢不好,而是這些人真的知道自己在做的工作是什麼嗎?

我都能比在區塊鏈上班的員工更能講出區塊鏈的原理,待在裡面工作的人卻不知道?

Red說他知道原因,因為他接下來的新工作是在區塊鏈公司當PM。公司也大缺工XDD

我頓時語塞。

還好我轉得快,區塊鏈用到很多Web3的技術與serverless framework,很值得技術人員學習,只是被一些投機人士拿來炒做議題,當作斂財工具,失去了區塊鏈本來要改變世界的初衷。

並非區塊鏈的本身概念不好。

Red其實是同意我的想法,並補充說到少子化問題以外,人才的品質也在倒退才是最傷害產業的地方,導致現在的大缺工的時代。很多在學校就該學到的做事方法,到程式設計的補習班竟然還要再教,這並非學習邏輯不好,而是自己到底要什麼,還有如何自律自學達到自己訂的目標,是比學習任何本質技能,來的重要的東西。

我們才在互相分享,遇到一些台大畢業的candidates,對方面試說話都沒有什麼自信。不是針對台大,而是如果連台大學生都沒有自信,請問其他學校的怎麼辦?

搞得很多除了技術以外,還有做事方法,員工進公司後還要再教。

Red說他很佩服我除了環島多次以外(我們的認識也算是跟我環島有關XD),還環到台南偏鄉協助孩子的程式教育,以及帶領成大學生早點接觸業界專案,我說我沒那麼偉大,我只是覺得做這些事情滿開心的就這樣而已。

一期一會。那晚在宜蘭找間airbnb入住,若有所思地想著今天討論的事情入眠。


一早六點半就從蘇澳出發前往台東。終於開啟我馬三的巡航模式功能。邊開車邊休息,欣賞一旁風景的到達花蓮玉里。

raw-image
raw-image

吃完午餐補充完體力,繼續往台東方向前進,經過玉長公路、東河包子、都蘭Marino's Kitchen。

raw-image
raw-image

最終在台東市區與PTWA的同事們會合。

raw-image

喝完下午茶我們立馬到明天比賽的會場-新生國中勘場,確認最後有沒有遺漏的東西。

raw-image
raw-image

新生國中的硬體設備之好,令我這台北來的小孩都羨慕。

全體師生熱情參與這次活動,工作人員比參賽者還多,也讓我很感動。

若未來有更好更多的軟體、師資、與資金投入,這對於台灣人才的早期培養,提高未來大學生畢業前知道自己的志向,會有很大的幫助。


raw-image

正式比賽的一大早,很多孩子都帶著自己的得意自走車到會場,五花八門實在來不及拍照。

直接錄影比較快。

raw-image

很難想像一群大人與孩子同樂,單純的只為了這比我馬三小很多的車子,推倒對方所得到無與倫比的快樂。

raw-image

讓我想到前幾天U12世界盃少棒,南非隊小朋友即使在輸球的狀況下,仍在旁手舞足蹈地開心跳舞,完全在享受比賽的過程。

這份開心的童年回憶,才是孩子最寶貴的未來資產。

raw-image

「過程比結果重要,誰的人生不是在失敗中成長。」

這一屆實體賽除了原先都有的相撲車對戰以外,還加上糞金龜車的比賽。

差異在糞金龜車多了前面一分鐘使用AI方式自動控制,後面兩分鐘才讓參賽者可以自己手動控制。且目標不是推倒對方,而是完成推球的任務。

大部分的參賽者在前一分都是原本不動的(因為不會寫AI)。如果任何一個參賽者有把握這個機會在這一分鐘內偷襲,會是致勝的關鍵。當然人定勝天,或許手動的後發也有可能反制成功。

但不管是上天安排(AI有一定的隨機性),還是自己控制,都是比賽的一部分。

有些事情你可以控制,有些事情不行。但是否享受比賽過程,是否已盡心盡力,是絕對能自己控制的。

這就是生命。

失敗到無以計數,才能成就你現在的自己。任何可能的狀態都是你,只是這次剛好在這。剛好拿到優等,如此而已。

raw-image

就像我從沒想過到台南工作。但這是我目前的最佳狀態與選擇,也就在這了。

會後PTWA工作人員們一起慶功,但蘇老師累壞了。只剩一群大孩子。

raw-image
raw-image

跟一群大孩子在一起,自己也心智也幼稚起來。他們在討論IU,我說我只知道IG,而他們都用抖音、小紅書了,真的只能遙望。

晚上再逛鐵道村,沒想到幾年沒來,這裡變的比台南還文青XD。

raw-image

但以後要在台東退休也很難,這裡現在年薪百萬也買不起。

可能做偏鄉教育的我們,以後退休要在偏鄉的偏鄉。

而蘇老師早有來台東退休的打算,但目前台南的事情還很多,可能要延後退休了XD。


但在隔天,蘇老師就帶我們來拜訪他的好友,順道看房子@@。

raw-image

母女住在一起,房子都是母親盡量保留原先老房子的主體,然後再親自設計找人施工完成。蘇老師說她看房子的眼光很好,已經幫老師看好台東退休的地方XD。

女兒也就是老師的好友,是一位音樂天賦極高的孩子,自學音樂並精通至少八國語言。看舉止言談應該是特殊高功能的孩子,雖然不善於表達與社會化,卻能在其專精領域發揮,她的母親功不可沒。

父母就是小孩的第一個老師。

如果連父母都沒有辦法體諒孩子的狀況,誰還能幫這些孩子?

無私奉獻的老師如蘇教授,就如同孩子的另一個爸媽一樣,替這些孩子開了另一扇窗。

從他們之間的對談,能深刻感受他們之間的信任。我們一群不識之客過去,還能給這麼大的面子,送上最美味親選的手沖咖啡。

頓時回到家的感覺。是的,時候不早了。

三天的台東之旅很快。

raw-image

留下台東的最後一張照片,我們就各自開車殺回台南。我也再次完成開車環島一圈的壯舉。

路上Jesse又再次詢問我,為什麼我會來到這裡,一方面當然是蘇老師的感召,另一方面在這生命的路上,會有很多事情不斷的重複發生,就像在招喚你一樣;不知道為什麼,生命中一直出現跟偏鄉、孩子有關的人事物,好像讓我不得不去面對這些事情,也讓我不斷從中得到經驗、學習與成長。一切就是這麼剛好而已。

We're all told that we can no longer play the children's game. Some of us are told at 18, others are told at 40. But we're all told. -Moneyball

我藉此是要告訴還沒上大學的Jesse,你未來會走向哪條路真的不用擔心,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你應順從己心,做你真正內心想做的事情,自然那條路就會出現。

果然回家的路就在眼前,我們到家了。


回到家沒幾天,又開始開快車了,蘇老師的想法一直來,機會也一直出現,我們團隊也看似越來越有希望。

比完小車子,大車子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機器人競賽用車也來了。

raw-image

「我現在做的事情,其實都是我不會的事情。」

我這樣子跟我線上想轉職工程師的學生講,沒有什麼事情比這句話更確認的。

未來你不會的事情會一直發生。

如何在你沒有十足把握的狀況下,仍有勇氣如履薄冰,這才是你該學的。

我是軟體出身的工程師,雖然以前待過硬體廠,但我真的對車子一竅不通。我同事比我懂很多,我也順道在旁邊學。

但為了老師心中的願景,我提起勇氣面對這些困難,面對AWS難用的介面與複雜無意義的policy設計。劍指我們的新專案D-Twin(暫稱),勢在必行。

因為以往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前面會先經過很多次失敗才會成功,或者不會成功,但收穫滿滿。那這件事情你要不要做?

raw-image

我看見岡山高中的老師,如此熱忱的帶著兩三位有意願學習的高中生,一起完成這高難度的軟硬體整合車子,如此期盼的希望我們能研發出更好的AI整合,讓這些學生參與FRC的競賽有更好的成績,就覺得這比區塊鏈有意義多了。

有意義的事情實在太多,但願意做的人很少。

我最近真的delay別人很多案子。不過我確信這些是有意義的。

有意義的一條明路指引著我,告訴我將來會有這麼一條回到原點的路,出現在你回家的路上。

好好的享受生命,享受加班XD。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an Chiou的沙龍
11會員
29內容數
脫北者的程視設界
Ivan Chi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0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經歷申請出國留學的過程,包含取得學生簽證、入學大學以及感謝幫助的人。作者也提到在出國前仍在就讀臺藝大並完成課業,並對未來的英語寫作與拍攝生涯充滿期待。
Thumbnail
2024/06/20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經歷申請出國留學的過程,包含取得學生簽證、入學大學以及感謝幫助的人。作者也提到在出國前仍在就讀臺藝大並完成課業,並對未來的英語寫作與拍攝生涯充滿期待。
Thumbnail
2023/12/29
這兩年在PAIA的時光,我們做了很多新的嘗試。 除了以下系統面的東西之外 PAIA系統上到雲端 正式區使用K8S自動擴展 使用Jenkins建置完整CI/CD mlgame上到PIP PAIA GA數據蒐集與廣告串接 VIP金鑰與AI認證機制 完成雲端付款機制與OpenID串接 P
Thumbnail
2023/12/29
這兩年在PAIA的時光,我們做了很多新的嘗試。 除了以下系統面的東西之外 PAIA系統上到雲端 正式區使用K8S自動擴展 使用Jenkins建置完整CI/CD mlgame上到PIP PAIA GA數據蒐集與廣告串接 VIP金鑰與AI認證機制 完成雲端付款機制與OpenID串接 P
Thumbnail
2023/11/28
參加技術研討會,就是去玩。 以前不是很喜歡參加社群,主要是因為自己覺得研究技術都沒時間,哪有時間花在social。 但後來發現,大部份的年輕工程師,很需要社交工程;也就是害怕寫code太孤獨,因此需要參加社群。那社群自然就成為培養年輕工程師,成為資深的最佳培養皿。 社群有廣大的年輕
Thumbnail
2023/11/28
參加技術研討會,就是去玩。 以前不是很喜歡參加社群,主要是因為自己覺得研究技術都沒時間,哪有時間花在social。 但後來發現,大部份的年輕工程師,很需要社交工程;也就是害怕寫code太孤獨,因此需要參加社群。那社群自然就成為培養年輕工程師,成為資深的最佳培養皿。 社群有廣大的年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會覺得離開學生身份或自己不是那個學校的學生後,就不會再去參加社團或是看期末發表了,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其實如果他們主辦方沒有限制,而你又有興趣的話,我其實蠻推薦去參加一些學生的社團活動,或是看看他們的期末發表。 雖然我的年紀可能跟他們社員差不太多,甚至有些是同屆,但畢竟我也離開學校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會覺得離開學生身份或自己不是那個學校的學生後,就不會再去參加社團或是看期末發表了,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其實如果他們主辦方沒有限制,而你又有興趣的話,我其實蠻推薦去參加一些學生的社團活動,或是看看他們的期末發表。 雖然我的年紀可能跟他們社員差不太多,甚至有些是同屆,但畢竟我也離開學校
Thumbnail
20230603 今早和兒子去聽了場冒險講座~ 徒步環島分享會。
Thumbnail
20230603 今早和兒子去聽了場冒險講座~ 徒步環島分享會。
Thumbnail
晚上騎著腳踏車,迎面而來一陣舒服的涼風,腦中自己彈起一個很久沒聽的旋律“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捨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不自覺居然跟著唱起來.. 這段時間的工作,其實都不是我自己選擇的,而是被動的不得不“就是由你來做!”的這樣的局面。像是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坦白說,一開始我
Thumbnail
晚上騎著腳踏車,迎面而來一陣舒服的涼風,腦中自己彈起一個很久沒聽的旋律“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捨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不自覺居然跟著唱起來.. 這段時間的工作,其實都不是我自己選擇的,而是被動的不得不“就是由你來做!”的這樣的局面。像是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坦白說,一開始我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沒有完美的比例,只能盡量在不同階段,盡力取得平衡。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沒有完美的比例,只能盡量在不同階段,盡力取得平衡。
Thumbnail
其實正確來說,是我面試了一個徒步環島的工作。 我在 2022/10/25 ~ 12/23 徒步環島了 60天。 路上的人好奇問我為何環島時,我都會不太好意思的說: 老闆叫我出來環島的,所以我其實是出差 哈哈哈哈!!! 通常,本來預期會聽到什麼追尋人生之類答案、期待有特別故事的人們,臉色都會瞬間大變。
Thumbnail
其實正確來說,是我面試了一個徒步環島的工作。 我在 2022/10/25 ~ 12/23 徒步環島了 60天。 路上的人好奇問我為何環島時,我都會不太好意思的說: 老闆叫我出來環島的,所以我其實是出差 哈哈哈哈!!! 通常,本來預期會聽到什麼追尋人生之類答案、期待有特別故事的人們,臉色都會瞬間大變。
Thumbnail
婚後過年,都在台東、台北、南投之間往返,大多搭火車,曾經搭過一次飛機,第一次開車環島,已經是好多年前,蘇花、南迴都還沒有改建的時候。幾十年過去,孩子大了,不只父母老了,我們自己也老了,連海端的房子,也即將被拆了,歲月啊!
Thumbnail
婚後過年,都在台東、台北、南投之間往返,大多搭火車,曾經搭過一次飛機,第一次開車環島,已經是好多年前,蘇花、南迴都還沒有改建的時候。幾十年過去,孩子大了,不只父母老了,我們自己也老了,連海端的房子,也即將被拆了,歲月啊!
Thumbnail
上週真的是超級忙碌的一週。除了上台北演講、固定回診、辦理保險外,還有準備從台北到台東一路上的安排,連續三天的PTWA全國自走車大賽,今年如期在台東舉辦,感謝PTWA協會與蘇老師讓我一同前去支援,收穫滿滿。 台南(日) --> 台北(日) --> 宜蘭(二) --> 台東(三) --> 台南(六)。
Thumbnail
上週真的是超級忙碌的一週。除了上台北演講、固定回診、辦理保險外,還有準備從台北到台東一路上的安排,連續三天的PTWA全國自走車大賽,今年如期在台東舉辦,感謝PTWA協會與蘇老師讓我一同前去支援,收穫滿滿。 台南(日) --> 台北(日) --> 宜蘭(二) --> 台東(三) --> 台南(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