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 恆溫 氣候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reviously published on 2020.08.15, 信報財經新聞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A11 | 時事評論 | 建築思話]
正值肺炎疫情第三波。面對這個在潛伏期可以人傳人,測試結果又可以呈假陰性(false negative), 個案顯示了染完又有機會再染之病毒,我們有機會刻勝它嗎? 除了等待疫苗面世,個人及集體上應怎樣作才能夠增加勝算?面對病毒變種又如何應對?
知道屋宇設備之冷氣系統有這樣的情況:有沒有試過把恆溫器的溫度停留在某一數值,待著了冷氣一會,拿溫度計一度,總是發現和恆溫器所定之數值有些少差距?理論上,這個距離是可以解釋的。 正常地,在恆溫器測到室內氣溫比預訂之值為高時,便會作出製冷反應,但現實中室內空間除了冷氣這個系統外,還存在其他系統,而這些系統往往是與冷氣系統的反應抗衡。譬如,外牆系統是如何密不透風,某程度的滲漏仍是不能避免的。只有在冷空氣滲到外邊令熱空氣進了來,室內氣溫上升了一點後,恆溫器才會作出反應。正是這個作用及反應之時差,導致預設之溫度和實際的,總存在一點距離。在香港夏天日頭的情況,結果往往是,實際的室溫大部份時間都比恆溫器之數值為高。
處理這個時差,解決方法可簡單不過 - 把恆溫器之溫度,合理地比認為舒適的溫度,調低一點。這個可能是我們今天常常聽到的「超前部署」的一個簡單應用例子。
面對一樁如此微小的事情,人們也能「理性」地作出「準備」,面對現今極端的天氣,人類存亡、生死攸關之境況又如何?大水或冇水(water everywhere or nowhere) , 决堤或林火 - 氣候變化在今天之實際影響已不能用「浮現」來形容,因為這幾年,世界不同角落也在經歷不同程度的災難。在看似仍未波及到的香港這片「樂土」,我們有沒有作出相應的準備行動?沒有的話, 究竟問題出在哪裏?
相應二字在此可以有不同層面之理解。論氣候變化影響之深及廣,在此不用多說。這裏想提出的是時間性的層面。科學界廣泛最關心的其中一個議題是人類社會要在什麼的時間窗(time window) 內有效減排,才能有較大的機會避免氣候突變帶來的大災難。對於逐漸的變化,人類社會或許有能力買時間作出協調去應對,軟着陸(soft landing)的機會大增。但突變之後果則大可不同。 事前既沒有作出足夠預防之措施(precautionary approach ),事後亦沒有能力花時間去協調,後果之災難性可想而知。理論上,此時此刻,我們是否應盡最大努力,投放遠遠更多的社會資源,減少突變可能帶來的種種後果,作相應的超前部署。已有很多研究顯示, 愈早投放的資源, 愈能有效減低將來之損失。
要清楚明白我們現正面對的種種氣候災害, 已是多年來過高溫室氣體排放下,種種連鎖反應的後果。 一切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已矣是滯後了之癥狀,那還談什麼超前部署?若我們現在做的只能減低溫室氣體排放之幅度,而暖化的趨勢是逆轉不了的,其速度甚至乎是跟隨一個指數模式(exponential pattern)的話,防患未然之重點, 相信已不再單純是減低排放,處理廢物之類,而是對溫度上升後,能對合理推演之不同後果作出評估,以預早在基礎設施及政策上作出規劃、配合等準備。這方面作的超前部署相信將會更具實質意義。邏輯上就如把之前恆溫器之溫度預早調低一度半度,那樣的顯淺簡單。只不過, 社會慣常之運作模式 - 五年一任的領袖、待證據確立才作反應之思維模式、經濟發展為主調等等,在在令這些簡單但至為重要之部署,遲遲未見開展,甚至未曾深入討論或研究。
等待疫苗的面世、全民戴口罩丶保持社交距離等是抗疫不是防疫。定立條例保護天然環境,建立健全的通報機制,有效邊境管控, 增強自身的免疫力等,才是防患未然。儘管防疫及氣候變化這些重大的議題,是需要全民參與及多管齊下,由上而下之領導、各地政府的職能,仍是責無旁貸。要知道,此刻之疫情,極其量只是未來氣候災難之一場小型預演。而家中之恆温器, 預設後發覺不對可以再調, 但氣候臨界點一舜間越過後,可便返不了轉頭。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是存在問題,但是是在整體人類的尺度。雖然對於每一個個別的人來說,除了電費會高一些之外,開冷氣不是什麼代價高昂的事情。但從整體人類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是件有些驚人的事情:我們在大規模的改變局部溫度,且為了維持這種相對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我們每天都消耗掉大量的能源。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Thumbnail
夏天停電時,若有備用電源時應優先提供給那些家用電器呢? 優先考慮以下設備可以確保家庭在停電期間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同時也應該根據家庭具體情況靈活調整。 電扇或空調:夏天氣溫高,保持適當的溫度對健康非常重要。電扇或空調可以幫助降溫,特別是對於老人、小孩和體弱者。 冰箱:保持冰箱運轉可以防止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夏天又到了,冷氣機成為家居中最常使用的電器之一。無論你用的是變頻式冷氣機還是窗口機,有沒有出現冷氣機只出風、唔制冷、冇冷氣或是冷氣機時凍時唔凍的情況?經常聽人說新冷氣機突然唔凍可能因為有漏雪種的問題,除了選擇消委會推介的優質冷氣機做保障外,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和判斷冷氣機的成因?裝修佬今日話你知冷氣唔凍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氣候逐漸變得常態化,這影響著各行各業,也包含我們⋯⋯(AI)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冬天來了,冷氣機也要休息了。但是,你知道嗎?冷氣機在停用前,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否則可能會導致冷氣機發霉、壞機,甚至影響你的健康。這兩件事情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冷氣機是夏天不可或缺的家電,它可以讓我們在炎熱的天氣裡享受涼爽的空氣。但是,冷氣機在運作的過程中,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是存在問題,但是是在整體人類的尺度。雖然對於每一個個別的人來說,除了電費會高一些之外,開冷氣不是什麼代價高昂的事情。但從整體人類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是件有些驚人的事情:我們在大規模的改變局部溫度,且為了維持這種相對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我們每天都消耗掉大量的能源。
Thumbnail
你是否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愈來愈熱,自2023年6月起,13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64°C,超過《巴黎協定》1.5°C上限。根據全球經濟論壇《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未來十年的十大風險議題,前四名都是環境風險相關的範疇,分別為: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Thumbnail
夏天停電時,若有備用電源時應優先提供給那些家用電器呢? 優先考慮以下設備可以確保家庭在停電期間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安全,同時也應該根據家庭具體情況靈活調整。 電扇或空調:夏天氣溫高,保持適當的溫度對健康非常重要。電扇或空調可以幫助降溫,特別是對於老人、小孩和體弱者。 冰箱:保持冰箱運轉可以防止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夏天又到了,冷氣機成為家居中最常使用的電器之一。無論你用的是變頻式冷氣機還是窗口機,有沒有出現冷氣機只出風、唔制冷、冇冷氣或是冷氣機時凍時唔凍的情況?經常聽人說新冷氣機突然唔凍可能因為有漏雪種的問題,除了選擇消委會推介的優質冷氣機做保障外,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和判斷冷氣機的成因?裝修佬今日話你知冷氣唔凍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氣候逐漸變得常態化,這影響著各行各業,也包含我們⋯⋯(AI)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綜合報導】 冬天來了,冷氣機也要休息了。但是,你知道嗎?冷氣機在停用前,有兩件事情必須要做,否則可能會導致冷氣機發霉、壞機,甚至影響你的健康。這兩件事情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冷氣機是夏天不可或缺的家電,它可以讓我們在炎熱的天氣裡享受涼爽的空氣。但是,冷氣機在運作的過程中,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