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神,幾個該問的問題,我是說,先問你自己(1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針對神我們問了很多問題,也說明了為何一神教才是唯一合邏輯的解釋,以及無神論、多神論的部份錯誤(只是部份,他們錯的東西可多著)。

過去幾十年我這樣一路走來,從尋找神、遠離神、反對神到降伏於神,這條路徑雖然彎彎曲曲的,其實大多是在我腦中運作而已,因為我是透過思想遇見神的。

這當然是恩典,卻不好複製,一來神對每個人都有計畫,二來我承認我的閱讀量沒有那麼容易模仿,也不需要模仿,但我可以嘗試告訴各位我自己的經歷,直接把結果告訴各位。

而且上帝是無限的,我所認識的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如我你透過其他方式認識至高者,那當然是恭喜你,也歡迎你分享,因為我很希望能多認識一點。

永遠不嫌多。

今天問題是:

「為何信基督教?」

小時後沒想太多的年紀,認為拜拜不就是那麼一回事,有個愛你的神,你求祂,當個乖孩子,祂就會給你好待遇。我是說,不管你信什麼教,小時候大概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算是非常初階的神學教育,一種交換論與因果體系。

當然也會附帶各種相反立場的恐嚇,例如不乖會被虎姑婆抓走之類的,但本質就是交換論與因果論。

但其實這種說法很快就會踢到鐵板,一來你會發現就算你很努力還是很多事不如你願,二來你會看到一堆爛人日子過得可爽快了。雖然很多人會跟你說時候未到,但老實說這種說法很沒說服力,而且年輕人才沒時間跟你耗勒!年輕人的時間可寶貴了。

更別提你會接觸到各種可笑的迷信作為,在這個科學時代根本讓人笑翻,不管是美江的鑽石時還是念佛就能累積點數,不管那一種都是可以輕易辨認的胡說八道。

所以離開對神的追尋也是很常見的狀況,直到你長大,開始面對各種壓力,你可能又會開始祈求「更直接的協助」。

問題來了,你會發現這一路上的歷程,其實都是很初階神學內容,甚至是有害的,因為交換論與因果論。

簡單說,如果你一直只在表面看待信仰這件事情,要能夠走回正路的機率微乎其微,因為那只是一個糖果與棒子的行為認知控制,沒有真理在裡面,尤其沒有何系統性研究這門學問的人。

當然,再強調一次,你不見得需要當神學家,就算只有初階的信仰,也是可以非常美好的,實際上很多人就這樣過一輩子,感謝上帝恩典讓你這樣安穩。

但有更多人其實是會一直受到試探,因此信仰的路跌跌撞撞。

再次感謝上帝,我經歷的不是信仰,我沒有相不相信的問題,我是「知道」,就算天崩地裂,1+1還是等於2,因此我不需要去抱怨什麼倒楣事,因為那就是個倒楣事,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處理它就是了,至高者永遠與我同在。

是的,我經歷過質疑的階段,然後開始嘲笑那些有信仰的人,甚至會找資料吐槽。感謝上帝,找資料的歷程讓我接觸更多資訊,之後都成為我生命的養分,而我嘲笑與反對的對象,逐漸從人轉向神本身。

這下我中計了,反對神,其實正代表我在忽祂,而且我承認祂的存在,不然我的反對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我喜歡約拿記,也特別喜歡聖經裡那些信仰前輩向神抱怨的段落,這才真是「聖徒的相通」。

於是,我遇見神了,而且我很清楚我不是第一個,我沒那麼特別,人類歷史上遇見神的人何其多,所以他們一定有留下蛛絲馬跡或者各種紀錄。

這也是我認真開始研究宗教的源頭,我遇見神了,但祂在歷史上留下哪些線索呢?

我相信上帝啟示的普世性,也很清楚人類的侷限與錯誤的可能。這也是我最後決定進入基督教的原因,我願意相信各種人類遇見神的紀錄,他們成為各種神話、傳說與宗教。但這些東西的內容在真理上不全是對的,正如我一直認為非常錯誤的交換論與因果論--但它的確是非常初淺的反射性觀點,符合片面觀察結果。換句話說,如果有人遇見了神,但卻做出錯誤結論,那麼他留下來的東西就只是一則軼事,正如尼西亞大公議會把一些作品列為偽經或次經一樣。

這個最後一步,是我認識了耶穌。

當然,我從小就很熟悉耶穌的故事,但這跟認識不一樣,你聽過耶穌的「神話故事」,或者覺得耶穌是「偉大的哲學家」,這都不是認識,還差得遠。

認識耶穌,代表你要把使徒信經裡關於耶穌的部份弄清楚,而且完全接受這件事情。

你要相信他是上帝的獨生子、是人類的救主、由瑪利亞所生(處女這件事再說,原文是「童女」,指適婚年齡的女性,在當年一般是13歲的小羅莉)、為了人類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去、三天後復活,如今在天上掌權,將來也要審判人類。

好吧!相信有個至高者是一回事,很多不可知論者也有同樣概念,例如愛因斯坦(其實很多科學家有同樣概念,因為他們理解科學的極限在哪裡--當然,更多科學家直接就是虔誠的基督徒,因為科學作為神學的工具,正確的思維可以協助人類找到上帝),但相信耶穌情況又不大一樣了,畢竟祂是個歷史人物。

何況上帝為何要偏愛猶太人?對一位全能的父來說好像哪裡怪怪的對吧!

無妨,這種質疑很正常,甚至很必要。我不會只是單純跟你說耶穌是你的救主、信耶穌很好之類,我說過,這種陳述很交換論也很因果論,在你需要立即幫助的時候或許可以提供一點好處(的確很多人的見證是因為受到這些話感動,感謝上帝給他們這樣的恩典),但決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任何宗教都能端出同樣的說詞,甚至直接提供協助,比方說救濟物資。我不是說這樣不可以,而是這離神學真理可是有十萬八千里,雖然這些說詞都是真的,但我很清楚這話可以有多少種錯誤甚至有害的解讀。

原因就請回到這系列文章第一篇開始看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5會員
1.0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因為生命出了問題才找神幫忙 尋找宗教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生命出了問題,什麼問題都可以,大大小小都是原因,總之就是出現一個你跨不過去,覺得很苦的狀況,然後你開始尋求各種外力的協助,不管是家人、朋友的協助、政府的福利、救助方案、社會資源的挹注,當然還有宗教的慰藉。 這當然是充分的理由,各種宗
Thumbnail
因為生命出了問題才找神幫忙 尋找宗教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生命出了問題,什麼問題都可以,大大小小都是原因,總之就是出現一個你跨不過去,覺得很苦的狀況,然後你開始尋求各種外力的協助,不管是家人、朋友的協助、政府的福利、救助方案、社會資源的挹注,當然還有宗教的慰藉。 這當然是充分的理由,各種宗
Thumbnail
針對神我們問了很多問題,也說明了為何一神教才是唯一合邏輯的解釋,以及無神論、多神論的部份錯誤(只是部份,他們錯的東西可多著)。 過去幾十年我這樣一路走來,從尋找神、遠離神、反對神到降伏於神,這條路徑雖然彎彎曲曲的,其實大多是在我腦中運作而已,因為我是透過思想遇見神的。 永遠不嫌多。 今天問題是:
Thumbnail
針對神我們問了很多問題,也說明了為何一神教才是唯一合邏輯的解釋,以及無神論、多神論的部份錯誤(只是部份,他們錯的東西可多著)。 過去幾十年我這樣一路走來,從尋找神、遠離神、反對神到降伏於神,這條路徑雖然彎彎曲曲的,其實大多是在我腦中運作而已,因為我是透過思想遇見神的。 永遠不嫌多。 今天問題是:
Thumbnail
緣起 信主20幾年了,遙想當初接觸基督教是因為好奇,小時候身邊的人對基督教基本都是抗拒和反感的,當時就很好奇真的像他們講的一樣嗎 ?總覺得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將來一定要去一探究竟。所以一開始是帶著研究探索的心態去的。
Thumbnail
緣起 信主20幾年了,遙想當初接觸基督教是因為好奇,小時候身邊的人對基督教基本都是抗拒和反感的,當時就很好奇真的像他們講的一樣嗎 ?總覺得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將來一定要去一探究竟。所以一開始是帶著研究探索的心態去的。
Thumbnail
這要講的問題原本沒打算這麼早提出來,但一位小一的小朋友問了這個問題,讓我覺得我得好好思考一下,倒不是我自己沒答案,而是對象是小一的小朋友。 「禱告必蒙應允嗎?」 這是很基督教是的句子,不然我改個方法陳述: 「拜了就一定有效嗎?」 不過我很清楚我這種人很罕見,但也因此多了旁觀者觀點就是了。
Thumbnail
這要講的問題原本沒打算這麼早提出來,但一位小一的小朋友問了這個問題,讓我覺得我得好好思考一下,倒不是我自己沒答案,而是對象是小一的小朋友。 「禱告必蒙應允嗎?」 這是很基督教是的句子,不然我改個方法陳述: 「拜了就一定有效嗎?」 不過我很清楚我這種人很罕見,但也因此多了旁觀者觀點就是了。
Thumbnail
「只有你信的神才是真的嗎?」 喔喔,來了,這個問題我超愛,很好玩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攻擊性很強,問的人可能就已經帶著尖銳態度來問,而回答的人擇面臨要講到哪種程度的掙扎。 所以這次我先說我的回答,我會這樣說: 「對,『只有』我信神的才是真的」 那個「只有」我還會加強語氣,沒在跟你客氣,謝謝。
Thumbnail
「只有你信的神才是真的嗎?」 喔喔,來了,這個問題我超愛,很好玩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攻擊性很強,問的人可能就已經帶著尖銳態度來問,而回答的人擇面臨要講到哪種程度的掙扎。 所以這次我先說我的回答,我會這樣說: 「對,『只有』我信神的才是真的」 那個「只有」我還會加強語氣,沒在跟你客氣,謝謝。
Thumbnail
我們已經問了一系列好多問題,但這個問題清單還可以繼續下去。 或許你會質疑,明明我自稱是基督徒,為何在這些問題裡面我一直沒講到聖經內容。 那當然是因為直到目前為止我講的東西還沒涉及基督「教」本身啊! 我這裡說的是「一神教」,還不是基督教,我只是知道神只能有一位,這是唯一能符合所有邏輯假設的答案。
Thumbnail
我們已經問了一系列好多問題,但這個問題清單還可以繼續下去。 或許你會質疑,明明我自稱是基督徒,為何在這些問題裡面我一直沒講到聖經內容。 那當然是因為直到目前為止我講的東西還沒涉及基督「教」本身啊! 我這裡說的是「一神教」,還不是基督教,我只是知道神只能有一位,這是唯一能符合所有邏輯假設的答案。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5 在這裡,我只是分享所我選擇的觀點,我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選擇出來的人生負責,包括我也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所以我會對別人有其他信仰表示尊重。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5 在這裡,我只是分享所我選擇的觀點,我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選擇出來的人生負責,包括我也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所以我會對別人有其他信仰表示尊重。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08 這系列是以一個在台灣長大的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去想基督徒,也許會跟你看到的不一樣,請試著以參考看看不同角度的心態思考我的觀點吧。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08 這系列是以一個在台灣長大的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去想基督徒,也許會跟你看到的不一樣,請試著以參考看看不同角度的心態思考我的觀點吧。
Thumbnail
所以。我如何面對,如果這一切都是「我還沒思考清楚的」信仰呢?
Thumbnail
所以。我如何面對,如果這一切都是「我還沒思考清楚的」信仰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