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章,高雄房地產的十字路口

2022/07/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資金大退潮時代遇見快速的通貨膨脹,大家最關心的除了飛漲的柴米油鹽,再來就是如何保存自身資產價值於不墜,保住長年辛勤的儲蓄果實。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投資股票,但在資金退潮下,最容易提款的資產就是股票,且高利率,高物價,造成人民所得低落,實體經濟前景不佳,投資股票其實敗多勝少,因此許多人將眼光投向不動產,究竟不動產在這不穩定的年代,是否能保有過往常勝實績?
有些大師認為,資金退潮,房地產必然受影響,房地產在飆漲下早已逸脫基本面,僅靠低利率支撐,在去槓桿的浪潮下,房地產必然下跌,如目前面臨結構性調整的大陸房市。
而長期在市場打滾的投資家們,很多並不抱持同樣的看法,依照經驗,通貨膨脹下資金必然要找停泊處,房地產是最佳選擇,如同以前的石油危機般,房地產乃大量的資本、勞力集合的商品,最容易跟著物價上漲,況且房地產資金的抽離並不像股票這麼迅速,有向下的僵固性,調整期很長,往往調整一陣子,房價未見下漲多少,又已迎來下一波的景氣榮景。
筆者則是認為,以上觀點多以總體經濟觀察的角度出發,然而房地產是相當具有地緣性的商品,漲跌很難一概而論,台灣房地產全面性上漲的時候,必然有地方漲不動,不景氣時,也必然有地方房價穩如泰山,難以一概而論,簡言之,選擇房地產投資區域就好似股票選個股,而在區域中找到低於市價的案件,又好似股票內線交易,而且房地產資訊雖非透明,但真實性容易掌握,變數也不如股票多,如果勤跑市場,風險相對較低,這也是筆者資金主要停泊房地產的原因。
那這波調整下市場對於高雄房地產看法如何,就筆者身邊建商、營造業者、房仲業者接觸的現況,目前新成屋市場開價高掛,並無向下調整的意思,中古市場因為稅制鎖住供給量,物件仍然稀缺,尚無供給爆量的問題,少數預售案韭菜急於脫手多是因為擔心信用管制下貸款不利,尚非預期房價下跌,加上公共建設、實體投資到位,房價基期並不高,整體而言,價穩量縮的說法為主流,與主流媒體預期相同。
稅制上的打房對於市場影響似乎不大,筆者向來認為,房地產租稅轉嫁消費者的效果很強,台灣房地產環境與香港、南韓較類似,加稅往往只會導致購屋者更加辛苦,恐怕與大眾期待不符,信用管制對於投機者的影響比稅制更大,這波的管制下,已經預測許多小建商、投機客會退出市場,然而在資金氾濫,大者恆大的房地產環境,想要房價下跌,恐怕還是不易。
然而世界上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面臨市場不確定性,筆者的投資策略是回收資金,準備面對較長的銷售期,輔以分散投資,資金轉入旅館業維持現金流入,筆者向來認為投資鐵律就是耐心,寧可少賺不賺,不可輕易虧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