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可能只是談判手段,但對台灣絕非好事。多數專家預期對台積電等高階晶片產業影響不大,但對目前苦苦掙扎的中低階科技業乃至傳統產業可能是一記致命打擊。這可能加劇台灣的貧富差距,進一步造成房地產市場區域發展的不均衡現象。
Deepseek 雖然短期內對美股造成衝擊,但消息消化至今,對台灣經濟發展已轉為中性訊號,甚至部分廠商可能還會因此受益。
目前已確定除了台積電在楠梓的投資外,輝達算力中心、信驊研發中心、鴻海商辦等計畫也陸續落地。不難看出政府希望平衡南北發展的意圖。此外,在打房氛圍下,大型建商仍持續高價買入土地,顯示這些科技大廠的進駐應非空穴來風。
高雄的發展有賴中央經費支持,然而兩黨陷入惡鬥。從財劃法的修法方向來看,執政黨偏重南部,在野黨則傾向北部,這種趨勢已相當明顯。因此,若四年後政黨輪替,南部發展勢必受到阻礙。然而,這仍是未來的變數,若科技大廠已落地,大趨勢仍有機會持續一段時間。
這是當前房市持續發展的黑天鵝事件,短期內難以紓解。大量供給碰上貸款困難的脫手潮,這股賣壓是否能由科技業帶來的資金消化,值得關注。
若這波房市要崩跌,可能從小宅開始。近年來大量交屋以兩房小宅為主,若價格親民倒也無妨,但目前市中心全新兩房含車位普遍在 1000 萬至 1200 萬之間,未來售價勢必更高,是否有足夠接盤者仍待觀察。然而,從家庭結構來看,市場需求確實偏向小宅化。雖然有人認為房子已經小到不適合居住,但與香港相比仍有空間。因此,短期內兩房供給壓力大,市場衝擊恐怕難以避免。
房地產市場規模龐大,不僅涵蓋住宅需求,還涉及置產、投資等金融屬性。因此,若只聚焦於單一議題,可能會失真。例如,少子化議題已經討論十年,但房價仍未下跌。就高雄房市而言,基期低是最大優勢,儘管資金緊縮,但由於市場題材接連不斷,多數人仍會選擇撐住不輕易降價。此外,政府的高額房地合一稅更助長此趨勢。因此,整體來看,高雄房市仍然偏多方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