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夢想成為作家,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某個前輩力荐我看一本半自傳式私小說,直接借書給我。
小說主角曾任職於出版社,後來成為專職小說家,和父親一樣。
他從事了大半輩子的工作,都與文字有關,小說中往來的人多為出版社上司、同事、其他作家和責任編輯;讀者可以藉此一窺出版社的職場百態,還有文壇上的人情世故。
也許出於這樣的原因,前輩才極力推荐我看。
光看網路書店的書訊,我對作家的寫作背景饒富興趣,然而實體書在手,略翻後我竟感到猶豫起來──這個作家(也是小說主角)的情感關係曖昧不明,小說鉅細靡遺地呈現種種關係的矛盾、不安,還有自我的糾結與懷疑。
我的閱讀興致瞬間冷卻了大半。
我實在不曉得描述情愛糾葛的內容(篇幅還不短),對「現在的我」而言有什麼用處;老實地將我的遲疑告訴前輩,她和在座另一個夥伴都很詫異,認為我不能只看世事良善的那一面。實際上,寫出美好名著的作家,其感情生活不見得順遂美好,有些文豪的私生活甚至很隨便。
前輩再次告訴我:「你一定要看。」
把書帶回家,我看是看了,只是剛看完一百多頁(不到全書三分之一),就覺得非提早還書不可,還讀得差點睡著。
作家的情感關係是一回事,讓我難以忍受的是他的世界觀。
在我看來,他總是以「觀察者」自居,用科學的方式理解世事和自身,彷彿一個局外人,雖有感受卻近乎麻木,比如以「能量的消耗」理解人際往來,以「才華燃燒的功率」解釋創作的質量問題……坦白說,其論述的邏輯並無矛盾,自成思維體系,卻讓我覺得不大對勁,沒有人情味和立體感。
那字裡行間投射並構築出的世界,實則由作者的個性和人格形塑而成。
書籍既然是有自傳色彩的「私小說」,猶如散文,作為讀者的我多少期待並相信其中的真實性,這讓我明白,這本書在一開始就不合我的胃口,無關乎文筆,而是我生性和這名作家不對盤──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大相逕庭。
那位作家有意避免與人深交,懼怕親密關係的建立。
讀者一旦進入作家的世界,勢必會被其觀點和感受浸染,而我不喜歡像他一樣,因自我保護過度而冷冷地活著;小心翼翼地付出真情,有時甚至很自私。
我不否認有些讀者可以從中得到療癒,也許他們和作家本來就有相似的性情和境遇。我已經好久沒有因為不合胃口棄讀一本書,而我不認為這是損失,畢竟我藉由這本書更清楚地映照出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甚至能進一步想像別人讀我的文章會有什麼感覺。
在決定不繼續看的一刻,我也體認到讀者的特權彌足珍貴──隨時可以放下並闔起看不下去的書。
把小說放到一旁,我立刻傳訊息給看完這本小說的編輯朋友,開起玩笑:
「我決定不看了,這時才體會當讀者的特權。要是當編輯,就算遇到不合胃口的文稿,還是要設法愛它呀!」
嗯,我果然還是喜歡感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