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夢想成為作家,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既然夢想成為作家,可以看一看這本書。」
某個前輩力荐我看一本半自傳式私小說,直接借書給我。
小說主角曾任職於出版社,後來成為專職小說家,和父親一樣。
他從事了大半輩子的工作,都與文字有關,小說中往來的人多為出版社上司、同事、其他作家和責任編輯;讀者可以藉此一窺出版社的職場百態,還有文壇上的人情世故。
也許出於這樣的原因,前輩才極力推荐我看。
光看網路書店的書訊,我對作家的寫作背景饒富興趣,然而實體書在手,略翻後我竟感到猶豫起來──這個作家(也是小說主角)的情感關係曖昧不明,小說鉅細靡遺地呈現種種關係的矛盾、不安,還有自我的糾結與懷疑。
我的閱讀興致瞬間冷卻了大半。
我實在不曉得描述情愛糾葛的內容(篇幅還不短),對「現在的我」而言有什麼用處;老實地將我的遲疑告訴前輩,她和在座另一個夥伴都很詫異,認為我不能只看世事良善的那一面。實際上,寫出美好名著的作家,其感情生活不見得順遂美好,有些文豪的私生活甚至很隨便。
前輩再次告訴我:「你一定要看。」
把書帶回家,我看是看了,只是剛看完一百多頁(不到全書三分之一),就覺得非提早還書不可,還讀得差點睡著。
作家的情感關係是一回事,讓我難以忍受的是他的世界觀。
在我看來,他總是以「觀察者」自居,用科學的方式理解世事和自身,彷彿一個局外人,雖有感受卻近乎麻木,比如以「能量的消耗」理解人際往來,以「才華燃燒的功率」解釋創作的質量問題……坦白說,其論述的邏輯並無矛盾,自成思維體系,卻讓我覺得不大對勁,沒有人情味和立體感。
那字裡行間投射並構築出的世界,實則由作者的個性和人格形塑而成。
書籍既然是有自傳色彩的「私小說」,猶如散文,作為讀者的我多少期待並相信其中的真實性,這讓我明白,這本書在一開始就不合我的胃口,無關乎文筆,而是我生性和這名作家不對盤──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大相逕庭。
那位作家有意避免與人深交,懼怕親密關係的建立。
讀者一旦進入作家的世界,勢必會被其觀點和感受浸染,而我不喜歡像他一樣,因自我保護過度而冷冷地活著;小心翼翼地付出真情,有時甚至很自私。
我不否認有些讀者可以從中得到療癒,也許他們和作家本來就有相似的性情和境遇。我已經好久沒有因為不合胃口棄讀一本書,而我不認為這是損失,畢竟我藉由這本書更清楚地映照出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甚至能進一步想像別人讀我的文章會有什麼感覺。
在決定不繼續看的一刻,我也體認到讀者的特權彌足珍貴──隨時可以放下並闔起看不下去的書。
把小說放到一旁,我立刻傳訊息給看完這本小說的編輯朋友,開起玩笑:
「我決定不看了,這時才體會當讀者的特權。要是當編輯,就算遇到不合胃口的文稿,還是要設法愛它呀!」
嗯,我果然還是喜歡感性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10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鴿白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古典樂迷朋友說,她在四十八小時內就看完《蜜蜂與遠雷》,一「翻」不可收拾。當下,我心想:好,我也挑戰看看可以多快看完! 豈料剛開始看,我立刻放棄「競速」的念頭──朋友是盡情享受故事的讀者;我則是有「文字工職業病」的傢伙,看沒幾章,腦袋裡不只有人物和情節,還充滿各種分析:這本小說,為什麼這麼「神奇」?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年輕編輯高野在大家還沒進辦公室的早晨,先為自己倒一杯滿滿的咖啡,然後坐在案前閱讀書稿;隨著情節越來越精采,翻閱書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專注的閱讀後來被一通電話攪擾,嚇了一跳的她打翻了咖啡,打溼了書稿……。
能吸引大眾持續關注的人,肯定有獨特的地方。 對表演者而言,這是顯而易見的;對作家來說,文學雖然相對「文靜」,似乎也是這麼回事──這是「個人魅力」(與眾不同的力量與特質)的體現。
相較於《重版出來》的熱血,《寫不出來?》的無厘頭,《總編的復仇》整體的敘事風格懸疑而沉鬱,但它還是帶來啟發,尤其針對出版業的現實,無論是亟需轉型的困境,還是變化莫測的人心。
欣賞水墨名家李義弘老師的作品,這篇心得卻盡談寫作之事,把大師的大作做為己用,實在不好意思。只是論畫作鑑賞,我肯定不及行家,與其班門弄斧,不如以個人經驗跟這場畫展締造更獨一無二的連結。 這麼一來,當我寫作,我將恆常銘記這些畫作對我的啟發。儘管展期結束,它們依然存於我心中的美術館,光彩奪目,不墜不朽。
古典樂迷朋友說,她在四十八小時內就看完《蜜蜂與遠雷》,一「翻」不可收拾。當下,我心想:好,我也挑戰看看可以多快看完! 豈料剛開始看,我立刻放棄「競速」的念頭──朋友是盡情享受故事的讀者;我則是有「文字工職業病」的傢伙,看沒幾章,腦袋裡不只有人物和情節,還充滿各種分析:這本小說,為什麼這麼「神奇」?
作者片山一行為什麼寫這本書? 他認為──編輯的職責在做出好書和暢銷書,但如今出版業卻一片混亂,編輯才更應該找出「編輯這一行」的價值與意義。
年輕編輯高野在大家還沒進辦公室的早晨,先為自己倒一杯滿滿的咖啡,然後坐在案前閱讀書稿;隨著情節越來越精采,翻閱書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專注的閱讀後來被一通電話攪擾,嚇了一跳的她打翻了咖啡,打溼了書稿……。
能吸引大眾持續關注的人,肯定有獨特的地方。 對表演者而言,這是顯而易見的;對作家來說,文學雖然相對「文靜」,似乎也是這麼回事──這是「個人魅力」(與眾不同的力量與特質)的體現。
相較於《重版出來》的熱血,《寫不出來?》的無厘頭,《總編的復仇》整體的敘事風格懸疑而沉鬱,但它還是帶來啟發,尤其針對出版業的現實,無論是亟需轉型的困境,還是變化莫測的人心。
欣賞水墨名家李義弘老師的作品,這篇心得卻盡談寫作之事,把大師的大作做為己用,實在不好意思。只是論畫作鑑賞,我肯定不及行家,與其班門弄斧,不如以個人經驗跟這場畫展締造更獨一無二的連結。 這麼一來,當我寫作,我將恆常銘記這些畫作對我的啟發。儘管展期結束,它們依然存於我心中的美術館,光彩奪目,不墜不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蹉跎了一生卻從未念過全球最暢銷的奇書,你識字嗎?這是我的偏見!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
這本書其實看完好一陣子了,但因為正好跟論文期程重疊,就被我一直擺著,前幾天才又想起來。 是這樣的,學校書店每到學期末就會有回頭書展,很適合挖書,但念在職班其實也沒多少時間去學校閒晃,直到我開始寫論文,偶而會請假去學校圖書館閉關,才有時間在一般學生上課的時間進入校園,也才有時間去逛回頭書展,然後看見
首先 我承認 我是因為書名而想翻開閱讀的😄😄😄 但書中的內容不能說是勵志類型 比較像是心情分享 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寫了好幾封信給你 而信中的敘述有時候是這人的朋友發生的 有時候是她自己遇到的 很真實 也令人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買了之後一直放著,雖然無意常撇見它,但我一邊好奇著,一邊逃避著。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蹉跎了一生卻從未念過全球最暢銷的奇書,你識字嗎?這是我的偏見!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
這本書其實看完好一陣子了,但因為正好跟論文期程重疊,就被我一直擺著,前幾天才又想起來。 是這樣的,學校書店每到學期末就會有回頭書展,很適合挖書,但念在職班其實也沒多少時間去學校閒晃,直到我開始寫論文,偶而會請假去學校圖書館閉關,才有時間在一般學生上課的時間進入校園,也才有時間去逛回頭書展,然後看見
首先 我承認 我是因為書名而想翻開閱讀的😄😄😄 但書中的內容不能說是勵志類型 比較像是心情分享 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寫了好幾封信給你 而信中的敘述有時候是這人的朋友發生的 有時候是她自己遇到的 很真實 也令人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買了之後一直放著,雖然無意常撇見它,但我一邊好奇著,一邊逃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