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逆境之七「風害」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亞熱帶」、「海島」等關鍵字就能知道,台灣小歸小,天氣變化卻挺大的,特別是「風」,影響肯定不小,颱風、季風,還有焚風、瞬間陣風、龍捲風,善加利用就是資源,但更多的還是危害。
會對農業生產造成傷害的風,除了直接對作物的生理危害,也會破壞生產設施、影響農民活動,甚至傳播病蟲害等。少數地區因為地勢或地理位置的關係,會出現特殊的局部性風害,而台灣各地則大多會受到季風的影響,冬天有東北季風,夏天有西南季風,通常風速每秒鐘超過20公尺就會造成農產減收。
距海4公尺以內的地區,季風吹拂還會增加海水潮汐的危害,並夾雜異物的危害,以澎湖為例,當地到了冬天,東北季風長達130天以上,還伴隨著鹽霧,空氣中的鹽分相當高,除了得抗風,還得考慮到運用的方案是否能耐鹽。
再者,強風迫使植株劇烈搖擺,會造成作物的機械損傷,也可能造成授粉不良,若是只有風沒有雨,蒸散作用旺盛,水分損失太多,來不及補,就枯萎了。
還有寒風或焚風帶來溫度的劇烈變化,使得植物出現生理障礙,更別提颱風來襲造成的傷害與損失了,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統計,1911至2021年有371個颱風侵襲臺灣,其中有188個颱風在台灣登陸,最高紀錄是一年當中受到7次颱風侵襲。
較大的颱風暴風半徑可達400至500公里,較小的也有100至200公里,因此每當氣象局發布颱風可能或即將來襲的時候,我們都須嚴陣以待,不能去賭運氣。被美譽為護國神山的中央山脈,其存在對「風」而言真的是非常大的阻隔,但卻很難說是好還是壞,它阻擋了颱風的侵襲,也助長了焚風的形成。
無論哪種風,對作物最主要的影響在於「外觀的撕裂」和「水分的散失」,兩者皆會影響到收成的品質與產量。有些人可能會納悶,颱風的時候不都是水太多,怎麼還會怕水分散失。颱風造成植物水分散失的狀況要從許多角度來討論,包括表層水分被強風帶走、根系受傷使得水份供給困難、背風面的焚風傷害...等,此不深究。
面對強風逆境,除了可以透過設施來防護,我們還能加強植物本身的保濕鎖水能力,才不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壓著打。隨著科技日益發達,氣象預測的能力也越來越精準,多數天氣變化都是可以早做準備,以減少災害發生時的損失。
面對逆境,有些人之所以能負重若輕,是因為已經準備好了,這準備是自己想到的也好,是別人提醒的也好,撐過了便罷!付出的代價越少越好,不是嗎?
作者:何小靖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會員
    54內容數
    喜歡打字勝過說話,因為打錯的字可以刪除,說錯的話無法收回。 喜歡眼睛勝過嗓子,因為眼睛不會說謊,嗓子卻是魅惑人的工具。 喜歡思考和吸收知識,吸收知識主要還是幫助思考,所以最喜歡的還是思考。 只要是可以寫在紙上、放在電腦裡的,絕對不會記到腦子裡,所以請別在這裡考驗機智問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靖在不言中 的其他內容
    前些日子農友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正巧拿來作為這篇文章的開場。 「人造雨的藥劑對芒果表皮是否有影響?」 事實上,空氣中的污染物對農作物的影響會大於藥劑。很多人怕農藥、怕化學肥料,殊不知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是安全的,反倒是「污染」的危害更大,且防不甚防。
    作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多數是10°C至30°C,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理現象就會受到抑制,使得作物停止生長或死亡。作物在營養生長時,地溫和水溫的影響較大,而開花結果時,主要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溫度對花芽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對植物來說,水太多會造成問題,水太少也是會有問題,並非是太過嬌貴的關係,而是植物「跑不了」啊! 部份農民為了提高果實甜度刻意限水,如番茄栽培,但過份處理會造成作物吸收養分困難,導致枝條變細、葉片和花序變小、果實產量低,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植物並非只造氧不需氧。植物和我們人一樣也會呼吸,植物透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這些能量能維持植物生命的一切活動,讓植物能去吸收養分,因此植物的供氧狀況會影響其吸收養分的能力,一旦缺氧,對植物的危害非常明顯。
    英國詩人拜倫認為「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條路」,逆境雖不受期待,卻不知何時降臨,一旦出現也無法逃避,對人類來說是這樣,對植物來說是否也是如此? 植物無法任意移動,若環境與氣候改變,就會遭遇逆境,只要不是最適合植物的生長條件,皆可被認定為逆境,因此植物經常處於逆境下。
    前些日子農友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正巧拿來作為這篇文章的開場。 「人造雨的藥劑對芒果表皮是否有影響?」 事實上,空氣中的污染物對農作物的影響會大於藥劑。很多人怕農藥、怕化學肥料,殊不知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是安全的,反倒是「污染」的危害更大,且防不甚防。
    作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長,多數是10°C至30°C,過高或過低,植物的生理現象就會受到抑制,使得作物停止生長或死亡。作物在營養生長時,地溫和水溫的影響較大,而開花結果時,主要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溫度對花芽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
    地下水、湖水等封閉性水源常年累積了許多鹽分,大約每立方公尺含100至1000公克鹽類,而這些物質經由灌溉進入土壤當中,使得可溶性鹽累積,所造成的鹽逆境,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農耕地有這個問題,正常有雨的地方不會顯現,一旦發生缺水情形,鹽分就會開始累積。
    對植物來說,水太多會造成問題,水太少也是會有問題,並非是太過嬌貴的關係,而是植物「跑不了」啊! 部份農民為了提高果實甜度刻意限水,如番茄栽培,但過份處理會造成作物吸收養分困難,導致枝條變細、葉片和花序變小、果實產量低,是否值得,見仁見智。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是大家所熟知的概念,但植物並非只造氧不需氧。植物和我們人一樣也會呼吸,植物透過呼吸作用產生能量,這些能量能維持植物生命的一切活動,讓植物能去吸收養分,因此植物的供氧狀況會影響其吸收養分的能力,一旦缺氧,對植物的危害非常明顯。
    英國詩人拜倫認為「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條路」,逆境雖不受期待,卻不知何時降臨,一旦出現也無法逃避,對人類來說是這樣,對植物來說是否也是如此? 植物無法任意移動,若環境與氣候改變,就會遭遇逆境,只要不是最適合植物的生長條件,皆可被認定為逆境,因此植物經常處於逆境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植物有智力嗎?有些人認為,植物沒腦子,所以不可能有智力。 可是,2022年的這個研究,可以讓大家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喔!
    Thumbnail
    🌾在《香君》的書腰上, 印著這樣一段話: 「英國有托爾金⋯⋯日本有上橋菜穂子。」 這段話讓我對這套小說非常的感興趣, 再加上書中的主角「愛夏」, 她擁有的能力和一般特異功能的主角不同, 她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嗅覺」。 這麼特別的設定, 立刻把我的期待值拉到滿分。 看完這
    Thumbnail
    在這個保養品眾多的時代,Z研以植物X科學的專業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不畏市場上現有品牌推陳出新,主打植物科學保養專家-蔡芷妤使用天然成分研發,成為敏感肌「溫和而堅定」的保養力量。同時也是創辦人的芷妤,因本身是敏感肌的關係,致力於使用自身專業的植物科學,研發適用敏感肌的產品,高效植萃保養成分結合科學力
    Thumbnail
    幾乎是一瞬間,我就被它白色毛茸球狀的外表吸睛住了。
    Thumbnail
    圖/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炎熱的夏季裡,看哪,樹上怎麼掛著一朵朵的小太陽呢? 哈,大家對它一定不陌生,鮮黃色從花蕊漸層暈開,外像蛋白內包蛋黃,因此別名「雞蛋花」,其實「緬梔花」才是它優雅的名字;它還會生出五彩的顏色哩!
    Thumbnail
    「有些書就是能顛覆你觀看世界的角度,此書正是其中之一。」 ——Sugata Mitra,印度教育學者 【概要】 作者用鋪陳的手法,以及眾多的案例,討論一個存在已久的,但人類選擇忽視的問題:「植物有沒有智能?」作者利用動物具備的能力做說明,同時套用到
    Thumbnail
    植物肉旋風來襲~雀巢把植物做成鮪魚肉了! 把植物做成漢堡肉跟熱狗也許已經不是一件很令人驚訝的事。 但植物現在也可以做成鮪魚肉了! 植物性海鮮肉品有助於減少過度捕撈並保護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這是冷水坑生態池,池邊有幾棵大屯尖葉槭,非常方便於觀察。 石梯嶺草原的步道旁也有一整排的大屯尖葉槭。 已經多次走過這條像公園一般的路線,每一次吸引目光的焦點都不太一樣。 這次行程主要是為了大屯尖葉槭花季,所以從冷水坑服務中心出發,先到冷水坑生態池欣賞大屯尖葉槭,再前往〖風擎步道〗觀察大屯尖葉
    Thumbnail
    這是【石梯嶺】【頂山】步道上,【頂山】-風櫃嘴之間看到比較成熟的〖雙葉蕨〗。 雙葉蕨,一般多稱作雙扇蕨,又名破傘蕨。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植物有智力嗎?有些人認為,植物沒腦子,所以不可能有智力。 可是,2022年的這個研究,可以讓大家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喔!
    Thumbnail
    🌾在《香君》的書腰上, 印著這樣一段話: 「英國有托爾金⋯⋯日本有上橋菜穂子。」 這段話讓我對這套小說非常的感興趣, 再加上書中的主角「愛夏」, 她擁有的能力和一般特異功能的主角不同, 她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嗅覺」。 這麼特別的設定, 立刻把我的期待值拉到滿分。 看完這
    Thumbnail
    在這個保養品眾多的時代,Z研以植物X科學的專業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不畏市場上現有品牌推陳出新,主打植物科學保養專家-蔡芷妤使用天然成分研發,成為敏感肌「溫和而堅定」的保養力量。同時也是創辦人的芷妤,因本身是敏感肌的關係,致力於使用自身專業的植物科學,研發適用敏感肌的產品,高效植萃保養成分結合科學力
    Thumbnail
    幾乎是一瞬間,我就被它白色毛茸球狀的外表吸睛住了。
    Thumbnail
    圖/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炎熱的夏季裡,看哪,樹上怎麼掛著一朵朵的小太陽呢? 哈,大家對它一定不陌生,鮮黃色從花蕊漸層暈開,外像蛋白內包蛋黃,因此別名「雞蛋花」,其實「緬梔花」才是它優雅的名字;它還會生出五彩的顏色哩!
    Thumbnail
    「有些書就是能顛覆你觀看世界的角度,此書正是其中之一。」 ——Sugata Mitra,印度教育學者 【概要】 作者用鋪陳的手法,以及眾多的案例,討論一個存在已久的,但人類選擇忽視的問題:「植物有沒有智能?」作者利用動物具備的能力做說明,同時套用到
    Thumbnail
    植物肉旋風來襲~雀巢把植物做成鮪魚肉了! 把植物做成漢堡肉跟熱狗也許已經不是一件很令人驚訝的事。 但植物現在也可以做成鮪魚肉了! 植物性海鮮肉品有助於減少過度捕撈並保護海洋的生物多樣性。
    Thumbnail
    這是冷水坑生態池,池邊有幾棵大屯尖葉槭,非常方便於觀察。 石梯嶺草原的步道旁也有一整排的大屯尖葉槭。 已經多次走過這條像公園一般的路線,每一次吸引目光的焦點都不太一樣。 這次行程主要是為了大屯尖葉槭花季,所以從冷水坑服務中心出發,先到冷水坑生態池欣賞大屯尖葉槭,再前往〖風擎步道〗觀察大屯尖葉
    Thumbnail
    這是【石梯嶺】【頂山】步道上,【頂山】-風櫃嘴之間看到比較成熟的〖雙葉蕨〗。 雙葉蕨,一般多稱作雙扇蕨,又名破傘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