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1 月讀北歐(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去年設下了二零二一年的閱讀目標,一個月讀一本來自北歐的作品。沒有特別決定要讀哪一本,選書的標準就是看當時身邊有哪些容易取得、逛書店剛好看到就買了,所以大部分的書都不在我的預期內,倒是很多之前觀望的書單還留在購物車裡哈哈哈。

整理的時候發現讀最多的是來自瑞典的翻譯書,也是最容易在書店裡找到的。最難找的大概是北歐遊牧民族薩米族的作品,翻譯成英文的作品很少,我也找不到購買的管道,很可惜沒有收在這次的書單上。不過還是發掘到了不少新的愛書🥰

raw-image

一月/ 瑞典 The Book of Eels

by Svensson Patrik
Ålevangeliet,《鰻漫回家路》,又名 The Gospel Of Eels

raw-image


The Book of Eels 以鰻魚洄游的一生做為開場,讓我在試閱的時候就深受吸引。作者提及了以鰻魚為中心發展出來的漁業文化、飲食、文學作品中常出現的表現手法等等的冷知識,還穿插童年時與爸爸一起釣鰻魚的回憶。看完之後突然覺得,這世界上果然還是有很多奇妙、讓人無法理解的事物。

這本書雖然分類在自然科學,但是因為加入了作者對過去的情感連結,所以更多了故事性,不是完全的科普讀物。和蘿蔔在住家附近的運河散步時,看到河邊的介紹牌,敘述了河裡的魚類洄游繁殖的故事,這些魚世世代代往返羅森湖與欽達運河,延續牠們的生命。以往對這種事情毫無興趣的我,突然覺得這些魚好讓人入迷,大概就是看了這本書的緣故吧。

raw-image

二月/ 瑞典 The One Hundred Year Old Man Who Climbed Out of the Window and Disappeared

by Jonas Jonasson
Hundraåringen som klev ut genom fönstret och försvann 《百歲老人翹家去》

raw-image


Jonasson 的書有一系列英文版的都是同樣風格的書封,以往都被我以為是長壽續集自動忽略。在斯洛伐克封城時書店都不能逛,抱著沒魚蝦也好的心態在網路社團買了這本二手書。我過了很久才赫然發現某一年書店櫥窗擺滿展示的正是這本的續集,似乎非常暢銷。

主角艾倫在他的一百歲生日那天決定離家出走,從窗戶偷偷逃離療養院,一場冒險從此展開。這本書的角色可愛也很無厘頭(似乎是作者的風格),偶爾回憶的部分有點冗長想跳過(對我來說啦,但我還是乖乖看完了),是一本以黑色幽默傳遞正向人生觀的故事。

raw-image

三月/ 挪威 Lazy Days

by Erlend Loe
Stille dager i Mixing Part

raw-image


在 Oxford Bookshop 的出清區挖到這本 Lazy Days,不得不說是一本蠻怪的小說。全書幾乎以對話寫成,描述一個劇作家和他的妻子與兩個小孩到德國的一個小鎮度假,原本應該是愉快的假期,我們看到的卻是他們婚姻關係裡的裂縫,搖搖欲墜的家庭生活。

Erlend Loe 是挪威的小說家,同時也是編劇和影評人,他幽默諷刺的風格在這本書裡也可以看到,只是他的幽默好像戳不到我。

raw-image

四月/ 瑞典 The Wolf and the Watchman

by Niklas Natt och Dag
1793《狼與守夜人》

raw-image

這是目前一共三集的系列。第三本續集 1975 二零二一年剛出版,在書店總是三本一字排開放在很顯眼的位置。不過目前還沒有續集的翻譯,只能等待後續的消息。
《狼與守夜人》如同原文書名,設立在一七九三年的瑞典,是一本揉雜歷史背景、懸疑與恐怖元素的小說。在斯德哥爾摩的湖裡,一個死狀悽慘的屍體被人發現了,守夜人麥可和律師瑟西爾兩人因為這起命案來到一塊,這對奇異的組合開始追查背後的真凶。

開頭有點沉悶,但中間漸入佳境,由看似不相關的片段和不同人物的視角漸漸拼湊出整個事件的緣由。十八世紀的斯德哥爾摩在這個故事裡總有種黑暗腐敗的氛圍,襯托出故事的晦暗絕望。恐怖元素大於懸疑推理,剛好是我的偏好。

raw-image

五月/ 瑞典 The Unit

by Ninni Holmqvist
Enhet

raw-image

The Unit 描述在一個烏托邦世界裡,超過生育年齡但沒有子女的人們會被集中帶往叫做 Unit 的機構。在這裡,他們的衣食起居都有人照顧。大部分的人在 Unit 裡過著外頭他們負擔不起的生活。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器官捐贈,把他們最後的生命奉獻給外面世界那些「被需要的人」。

主角 Dorrit 過了五十歲生日後被送進 Unit。原本接受命運,以為自己就會這樣安然度過餘生的 Dorrit 卻墜入愛河。被社會判定為「可有可無」的 Dorrit,在 Unit 裡找到新的生命意義。但隨著器捐次數越來越頻繁,Dorrit 的時間也所剩不多⋯⋯

這本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不同的是 The Unit 是以邁入老年的角色做為主角,去寫他們怎麼在一切器捐條件都已知、生命步入尾聲時做出選擇。雖然看到有些書評覺得設定很沒邏輯(例如:書中角色參加放射性物質人體實驗後還可以捐贈器官),但這本讓很久看書沒哭的我看到最後大哭,我很喜歡。

raw-image

六月/ 冰島 Moonstone: the boy who never was

by Sjoń
Mánasteinn: Drengurinn sem aldrei var til

raw-image


嗯,這本看完了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看完了滿頭問號,時隔一年故事內容都忘了,請容我不負責任的介紹。

Moonstone 場景設在 1918 年的雷克雅維克,時值西班牙流感肆虐,疫情也悄悄蔓延到冰島。除了疾病與戰爭的威脅外,電影也被傳入了島上。主角 Máni Steinn 是個十六歲的少年,書一開始(這我倒是記得蠻清楚)就是他和成年男性性交易的場景。Máni 常常泡在電影院裡,遊走在現實與電影的夢幻之間,直到西班牙流感在冰島蔓延,電影院關閉。Máni 與騎著摩托車的女孩 Sóla G 受雇於醫生,在家家戶戶之間穿梭,運載屍體與病人。

我對當時冰島的歷史背景了解不多,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沒有感到共鳴,查資料的時候找到 Guardian 的評論這篇書評才覺得好像沒有記憶中的難讀啊。再看一次或許感想不太一樣?

從去年聖誕節左右就準備寫的書單,居然到了隔年五月才完成一半(在方格子拖到八月才放上來)。雖然時過多月,藉機重溫一下去年讀的書也不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系列於這時候看好降溫啊啊好喜歡~我覺得Unit好對我胃口好想看!!
Sho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23
畫說! 我現在才看到留言哈哈哈 我也覺得 Unit 你會喜歡!
這篇借我收藏:) 分隔線好看耶!
Shoé-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11
謝謝~~~我用ipad畫的🤣🤣🤣
avatar-img
Shoé的沙龍
18會員
11內容數
記錄閱讀過的中英文書,通常是小說。
Sho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7
有著一雙當地人認為不吉利的藍眼睛,才剛出生的阿里亞就被遺棄在德黑蘭城市北邊的住宅區。善心的軍隊司機在路邊發現了阿里亞,將她帶回家撫養長大。 阿里亞的生平與近代伊朗的民族成長史經緯交織,這本書是主角阿里亞在德黑蘭從嬰兒到成為母親之間二十八年內的故事。
Thumbnail
2022/02/07
有著一雙當地人認為不吉利的藍眼睛,才剛出生的阿里亞就被遺棄在德黑蘭城市北邊的住宅區。善心的軍隊司機在路邊發現了阿里亞,將她帶回家撫養長大。 阿里亞的生平與近代伊朗的民族成長史經緯交織,這本書是主角阿里亞在德黑蘭從嬰兒到成為母親之間二十八年內的故事。
Thumbnail
2021/12/15
拆散情侶的神祕鏡池、一次只能一個人通過的橋、吃人的瑪古魯怪獸、能夠一眼看穿病灶的千里眼……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三!
Thumbnail
2021/12/15
拆散情侶的神祕鏡池、一次只能一個人通過的橋、吃人的瑪古魯怪獸、能夠一眼看穿病灶的千里眼……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三!
Thumbnail
2021/11/17
被妻子嫌棄只點便宜咖啡的「美式男」、成了網路女神的「直播女」、到處在 Google  評價留下足跡的「評論男」、流年不利跑去算命的「改名女」⋯⋯一格一格方方正正的貼文標示著號碼和特徵,底下的極短篇以他或她為主角,
Thumbnail
2021/11/17
被妻子嫌棄只點便宜咖啡的「美式男」、成了網路女神的「直播女」、到處在 Google  評價留下足跡的「評論男」、流年不利跑去算命的「改名女」⋯⋯一格一格方方正正的貼文標示著號碼和特徵,底下的極短篇以他或她為主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3年預定讀36本,平均每月3本。11月底已50本。12月底54本.每月更新.但年底發布
Thumbnail
2023年預定讀36本,平均每月3本。11月底已50本。12月底54本.每月更新.但年底發布
Thumbnail
新年的第一個月,算是結束土星回歸後的振作,是否短暫不得而知,總之是個試圖腳踏實地的開始。稍微利用每月紀錄來反思一下生活情況,因為想要整頓生活,所以開始了新年的幾個計畫來自我提醒。
Thumbnail
新年的第一個月,算是結束土星回歸後的振作,是否短暫不得而知,總之是個試圖腳踏實地的開始。稍微利用每月紀錄來反思一下生活情況,因為想要整頓生活,所以開始了新年的幾個計畫來自我提醒。
Thumbnail
本書為作者gozz的無人島漂流100日日記插畫集,以箱庭式透視法繪製,充滿奇幻色彩。作者在維持可愛畫風的同時,融入古代文明、神話怪物及外星人等元素,雖然故事性非本書重點,但其療癒的畫風與豐富細節,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舒緩壓力。
Thumbnail
本書為作者gozz的無人島漂流100日日記插畫集,以箱庭式透視法繪製,充滿奇幻色彩。作者在維持可愛畫風的同時,融入古代文明、神話怪物及外星人等元素,雖然故事性非本書重點,但其療癒的畫風與豐富細節,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舒緩壓力。
Thumbnail
去年設下了二零二一年的閱讀目標,一個月讀一本來自北歐的作品。雖然拖了又快一年才把書單發出來,總算還是完成啦(也只完成了一半)~
Thumbnail
去年設下了二零二一年的閱讀目標,一個月讀一本來自北歐的作品。雖然拖了又快一年才把書單發出來,總算還是完成啦(也只完成了一半)~
Thumbnail
無限嚮往遠方的生活和風景,疫情期間出不了門,那就看看書吧!畢竟,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嘛~~~
Thumbnail
無限嚮往遠方的生活和風景,疫情期間出不了門,那就看看書吧!畢竟,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嘛~~~
Thumbnail
我跟盧恩符文的緣分從2017年的冰島旅行開始,為了挑選紀念品送朋友,發現到處都有刻著奇怪符號的手鍊項鍊,很好奇那是什麼東西,就逛起了書店。 既然它是一種語言,且還活生生的可以被使用,那我想北歐諸神應該很歡迎我們無限擴充他們的九個世界,奧丁的烏鴉應該早就告訴祂這件事了。 舉例來說,有朋友的對應符文是
Thumbnail
我跟盧恩符文的緣分從2017年的冰島旅行開始,為了挑選紀念品送朋友,發現到處都有刻著奇怪符號的手鍊項鍊,很好奇那是什麼東西,就逛起了書店。 既然它是一種語言,且還活生生的可以被使用,那我想北歐諸神應該很歡迎我們無限擴充他們的九個世界,奧丁的烏鴉應該早就告訴祂這件事了。 舉例來說,有朋友的對應符文是
Thumbnail
新年快樂!2022虎年行好運! 去年我看了50幾本書,一整年都在跟圖書館玩你追🏃‍♀️我趕🏃‍♂️的遊戲,同時書架上還躺著一推安逸🛌的書,借書與買書的閱讀比例大概是二十比一吧...這是我第一次做這個計算,不知道明年會怎麼樣~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新年快樂!2022虎年行好運! 去年我看了50幾本書,一整年都在跟圖書館玩你追🏃‍♀️我趕🏃‍♂️的遊戲,同時書架上還躺著一推安逸🛌的書,借書與買書的閱讀比例大概是二十比一吧...這是我第一次做這個計算,不知道明年會怎麼樣~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又帶回了之前--連載--的每月讀書短篇心得。2022年一開始因為時間充裕,閱讀量暴增,一共讀了9本書,以歷史主題居多,外加兩本筆記術的Non-fiction。以下書單分享給寒冷冬夜躲在被窩中的你。
Thumbnail
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又帶回了之前--連載--的每月讀書短篇心得。2022年一開始因為時間充裕,閱讀量暴增,一共讀了9本書,以歷史主題居多,外加兩本筆記術的Non-fiction。以下書單分享給寒冷冬夜躲在被窩中的你。
Thumbnail
最近聽同事聊天才發現,現在看書的人真的好少,搞得這件事竟然變得有點古典(誰能抵擋 Youtube 和 Netflix 那些精密的動態劇場呢?),變得像活字印刷那樣古老、笨拙的手工藝⋯⋯
Thumbnail
最近聽同事聊天才發現,現在看書的人真的好少,搞得這件事竟然變得有點古典(誰能抵擋 Youtube 和 Netflix 那些精密的動態劇場呢?),變得像活字印刷那樣古老、笨拙的手工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