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大港 K. PORT 100+ @ 高雄港港史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登入大港 K. PORT 100+》想展示的不是「高雄港歷史」,而是「設計」的功能,卻也意外展示了為設計而設計常常徒勞無功、白忙一場。

《登入大港 K. PORT 100+》布展地點位於高雄港港史館,展出內容為館內既有的展品及史料、紀錄,然而《登入大港 K. PORT 100+》真正想展示的不是「高雄港歷史」,而是「設計」的功能:同一批軟硬體資源,經過設計包裝,加入新創原素及行銷計畫,可以達到什麼模樣。本場展出與2022 臺灣文博會同日開展,又與2022臺灣設計展同日閉展,再次以展期強調這是一場「設計展」。

根據2022臺灣文博官網介紹,《登入大港 K. PORT 100+》共分為「K. PORT時光廊」、「K. PORT 100+資訊中心」、「K. PORT Rebranding」、「2031未來萬國博覽會」及「大港啜飲室」等5個展區,但除了「2031未來萬國博覽會」及「大港啜飲室」有獨立空間,其他3個展區相互交錯,展品由高雄港史館的1樓綿延至2樓。

raw-image

步入高雄港港史館大門,迎賓穿堂設計得如登上郵輪時的自動化驗票匣口。想要入內參觀,得在門口取一張「紙卡式船票」打卡「登入」展區,呼應展覽名稱「登入大港」。

K. PORT時光廊

raw-image

穿越第二重大門,前方走廊即為「K. PORT時光廊」展區。地面上數字與文字串,說明高雄港每個關鍵時刻及事件,隨著腳步時序向前推進,穿越百年時光廊道。數字與文字由1931年高雄港勢展覽會開始,1944年高雄港大空襲、1975年第二港口通航、1999年成為全球貨櫃吞吐量第3大港,直到2022年發展智慧港口。最後一排文字為虛擬事件:2031年高雄港未來萬國博覽會,呼應1931年高雄港勢展覽會,也回應本展題名《登入大港 K. PORT 100+》,100+意味著建港百年紀念,並邁向下一個百年。

由於「K. PORT時光廊」布展於地面,走廊左右牆面屬於「K. PORT 100+資訊中心」展區。牆面上Q&A輔以線條利落的插圖,文字大約落在一般人行走時視線高度位置,參觀者很容易把視覺焦點與參觀重心擺在左右牆面,忽略地面上的文字。

K. PORT 100+資訊中心

raw-image

「K. PORT 100+資訊中心」展區自一樓第二重大門入門處,布滿整個一樓,並綿延至二樓,是《登入大港 K. PORT 100+》最主要的部分。

「K. PORT 100+資訊中心」的內容,即為高雄港港史館既有館藏及文史資料,策展人由這些資料整理出100個重要或有趣的議題,將它們化為100題Q&A,需要畫面幫助解釋,便輔以簡捷的線條插畫,白底黑色與少量鮮綠色塊,大圖輸出布展,少數搭配實體館藏共同展出。

raw-image

於此,本展標題的100+有了多重意涵,既是高雄港建港百年紀念,亦是「K. PORT 100+資訊中心」展示的100題Q&A。

高雄港港史館空間不大,100題Q&A可說鋪天蓋地布滿館內展示空間、有些貼在牆面上,有些置於高腳展示桌桌面,還有些以立牌方式展出。大圖輸出的顏色計畫、白底黑字綠色塊,就成了展覽空間最主要顏色計畫,樸素、明確、理性、俐落。

然而,現場實體展品不到10件,個人覺得「K. PORT 100+資訊中心」有過度設計的問題,顯然為了「設計一場實體展」而設計,不為展品與場館服務,明明展品不足以撐起實體展,卻硬是為了整體空間設計、視覺設計統一性,捨棄可以增加資料豐富性卻可能破壞空間設計感與顏色計畫的舊照片、舊海報、舊資料,寧願以立牌、高腳展示桌充場面。

raw-image

既然館藏以文獻資料為大宗,實體展品匱乏,或許立牌、說明板上可以增加QR code,延伸閱讀相關圖文資料,或是增加AR互動設計,可確保展覽視覺效果統一,又能增加展出豐富度。也可以放棄實體展,改辦線上展覽,以超連結延申閱讀與瀏覽相關圖片;或將資料作成知識型線上遊戲;或是拍攝VR,將老照片重新上色並立體化,或以動畫的方式,讓參觀者穿越時空回到當年。

大港啜飲室

raw-image

「大港啜飲室」是非常特別的展區,位於高雄港港史館2樓最內側角落,入口處以兩道遮光灰色布簾遮蔽,左右牆面仍為白牆。穿越布簾,別有洞天,進入一個完全不同於其他展區顏色設計的世界:霓虹燈色,天棚裝了旋轉舞臺反光球,彷彿置身酒吧。可惜內部只設有幾塊螢幕輪播攝影作品,沒有酒保,也不提供飲料。

螢幕反覆播放6款調酒及4間輪機五金設備商店的影像。有商港,就有酒吧,休假的船員會到酒吧休閒放鬆;有貨櫃輪,就有維修船隻的工程師及供應輪機五金設備產業。策展人請高雄港周邊知名酒吧小聲點酒館的調酒師郭勇樂,為高雄港區4間有名的輪機五金設備商店及老闆、維修師傅,設計專屬調酒,並留下影像紀錄。

raw-image

「大港啜飲室」由展品到顏色計畫到策展概念,全然不同於簾外展區,也看不出與《登入大港 K. PORT 100+》的關聯,萬分突兀,難怪需要特別隔間布展。諾大的布展空間只擺放3塊螢幕,只記錄了4間輪機五金設備商店,足以代表高雄港周邊所有輪機五金設備商嗎?調酒師設計的6款調酒,現場只有影像沒有實品,也不知何處嘗鮮。又是一個為設計而設計,不知市場沒有目標不保證成效的案例。又是一場空虛的展覽。

K. PORT Rebranding

raw-image

「K. PORT Rebranding」展區,位於高雄港港史館1樓往2樓的樓梯下方,展區對面的牆面為「K. PORT 100+資訊中心」展區。

於「K. PORT Rebranding」展區內,策展人特地為高雄港建港百年設計一套完整周密的品牌視覺系統(CIS),包含商標、標準色、配色系統、英文標準字體,甚至連港區的圖標:指示方向的箭頭、廁所、無障礙設施、遊客中心、詢問中心、逃生出口、禁煙等標誌,全都仔細規劃,力求風格一致。然而,距離高雄港建港100週年還有9年,那時是否舉辦高雄港未來萬國博覽會仍屬未知數。而這一系列慎密細緻的設計,不曾經歷公開招標競圖,負責管理高雄港的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不可能採用,最終品牌視覺系統只是為了設計而設計,無用武之地。

raw-image

「K. PORT Rebranding」展區最左側,展示了「智慧港口」可能的狀態。3塊螢幕圍成弧形,構成簡易的「旅客中心」,當旅客站在地面標示足跡的特定位置,螢幕就會自動推薦由高雄港出發、一日遊的行程規劃。3個螢幕各自推薦不同行程,分別為搭上渡輪旗津一日遊、坐上輕軌柴山步道健走及西子灣一日遊,騎Ubik鹽埕與駁二藝文特區一日游,同時滿足山、海及城區3種不同的旅遊需求。3段影片皆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非常有代入感,影片中推薦了必遊景點、必吃小吃,就算是心血來潮、臨時起意、沒做任何旅遊「功課」就來到高雄港區遊玩的遊客,也能從影片中得到建議與靈感。

智慧港口是高雄港2022年的發展目標,期待推動成功,讓來到高雄港的船員有興趣了解高雄,讓周邊旅遊服務業從業人員獲利,讓高雄港港史館新添一筆高雄港現代化、智慧化的紀錄。

2031未來萬國博覽會

raw-image

「2031未來萬國博覽會」布展於高雄港港史館迎賓穿堂旁的小房間裡,在房間最內側以棧板拼出展區,上搭鷹架,製造「施工中」的氛圍,6塊螢幕分別展示策展人為高雄港建港100週年時舉辦「高雄港未來萬國博覽會」所設計的6幀海報,搭配策展人為高雄港建港百年而設計的品牌視覺系統的商標燈箱,似乎想營造「已經準備好了」、「迎向2031高雄港未來萬國博覽會」的效果。

今年是2022年,這些號稱為2031年高雄港建港百年紀念設計的海報根本不可能保留9年再使用,最終直接轉作《登入大港 K. PORT 100+》的形象海報,然而明明是2022年舉辦的展覽,海報標頭卻標示年分為2031年,讓人迷惑費解。

《登入大港 K. PORT 100+》最初的發想源頭,來自於1931年高雄港落成時舉辦的高雄港勢展覽會,「K. PORT時光廊」時點由1931年起始,並假定將於2031年舉辦高雄港未來萬國博覽會,接續發展出「K. PORT Rebranding」、「2031未來萬國博覽會」兩個展區,以2031高雄港未來萬國博覽會為主題進行繁複的前置設計作業,主題海報更是明顯向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當時宣傳海報致敬,然而這一連串設計的主題是虛構的,建立其上慎密細緻亮眼的設計,終究只是一場缺乏實益的空想、空談。

----------

展期|2022.8.03-2022.10.23
地點| 高雄港港史館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3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策展統籌|駁二藝術特區
協辦單位|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
策展單位|樸實創意、中間研究室
策展人|許哲瑜、郭中元
統籌企劃|秦安慧、薛佩姍
企劃編輯|陳冠帆
視覺設計團隊|中間研究室(郭中元、黃煒仁、何秀文)
識別設計|兩盎士設計(蔡承逸)
插畫創作|Hanna Chen 插畫設計
多媒體設計|閻青攸
展場音樂監製|ALLO Music Project(宋義威)
空間設計|彼個所在(蔡承叡)
酒品創作|小聲點酒館(郭勇樂)
影像創作|phodanfilm.(王丹、廖振甫)
攝影創作|李宥融、黃覺深
印刷執行|昱盛印刷、灣得文創
展場執行|樂誠創意
協力單位|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正一機械五金行、大盛五金行、擎揚發電機、永隆五金行、JustIn 入吧、旗津海產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one獨的沙龍
118會員
216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justone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8
展期|2023.12.16 - 2024.02.25 地點|高雄港11號碼頭 策展人|陳柏年、藍鈺樺 參展藝術家|盧明德、hellobastworkshop、步里赫森、林志峯建築師事務所、草原市務所、黃沂雯、JUN ONG、許愷玲
Thumbnail
2024/02/18
展期|2023.12.16 - 2024.02.25 地點|高雄港11號碼頭 策展人|陳柏年、藍鈺樺 參展藝術家|盧明德、hellobastworkshop、步里赫森、林志峯建築師事務所、草原市務所、黃沂雯、JUN ONG、許愷玲
Thumbnail
2023/01/15
展期|2022.09.30-2022.10.23 地點|高港棧庫群棧4-2倉庫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27 策展單位|王舒音 執行單位|臺灣產學策進會 展覽總籌|行也、夢想動畫、馥谷餘 行銷總籌|ASTARHUB
Thumbnail
2023/01/15
展期|2022.09.30-2022.10.23 地點|高港棧庫群棧4-2倉庫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27 策展單位|王舒音 執行單位|臺灣產學策進會 展覽總籌|行也、夢想動畫、馥谷餘 行銷總籌|ASTARHUB
Thumbnail
2023/01/08
展期|2022.09.30-2022.10.23 地點|高港棧庫群棧4-3倉庫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28 策展單位|叁式 合作團隊|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BIOS monthly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
Thumbnail
2023/01/08
展期|2022.09.30-2022.10.23 地點|高港棧庫群棧4-3倉庫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28 策展單位|叁式 合作團隊|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BIOS monthly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建造中的高雄旅運中心的文章,並附上了地基開挖的照片,及高雄港的風貌,包括港口船隻、出海口等景象。文章以簡短的文字與照片呈現了港口建設的變化。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建造中的高雄旅運中心的文章,並附上了地基開挖的照片,及高雄港的風貌,包括港口船隻、出海口等景象。文章以簡短的文字與照片呈現了港口建設的變化。
Thumbnail
科工館是台灣第一座應用科學博物館,以收藏及研究科學文物,展示推動科技教育,占地19公頃之園區綠地,對外開放作為民眾休憩與學習場域。
Thumbnail
科工館是台灣第一座應用科學博物館,以收藏及研究科學文物,展示推動科技教育,占地19公頃之園區綠地,對外開放作為民眾休憩與學習場域。
Thumbnail
​ 設計是從無到有,是隱藏於都市中的伏流,對於現況的一種提問。台灣近年來設計變成一種生活概念、設計是一種理念與實踐。台灣設計展主辦以來至今二十年、流轉台灣十個城市輪流舉辦。台灣設計展不只是一種流派更是展示一個城市亮點與脈絡爬梳。新北市從西元一九八零年以來作為台灣城市縮影、龍頭城市的樣貌。走一趟此展
Thumbnail
​ 設計是從無到有,是隱藏於都市中的伏流,對於現況的一種提問。台灣近年來設計變成一種生活概念、設計是一種理念與實踐。台灣設計展主辦以來至今二十年、流轉台灣十個城市輪流舉辦。台灣設計展不只是一種流派更是展示一個城市亮點與脈絡爬梳。新北市從西元一九八零年以來作為台灣城市縮影、龍頭城市的樣貌。走一趟此展
Thumbnail
現今我們所見到的文學館,空間氛圍似乎仍承襲了原始設計精神,透過古典與現代元素不斷地對話,營造穿梭於兩種潮流之間的豐富感受。並非堆滿書籍才能襯托出文學氣息,能自己說故事的空間無需過多藻飾,新時代的文學館朝向複合型藝文空間發展,從過去連結往未來、從港都出發到島國,創造更多文學想像的可能性。
Thumbnail
現今我們所見到的文學館,空間氛圍似乎仍承襲了原始設計精神,透過古典與現代元素不斷地對話,營造穿梭於兩種潮流之間的豐富感受。並非堆滿書籍才能襯托出文學氣息,能自己說故事的空間無需過多藻飾,新時代的文學館朝向複合型藝文空間發展,從過去連結往未來、從港都出發到島國,創造更多文學想像的可能性。
Thumbnail
展期|2022.8.03-2022.10.23 地點| 高雄港港史館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3 主辦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策展統籌|駁二藝術特區 策展單位|樸實創意、中間研究室 策展人|許哲瑜、郭中元 統籌企劃|秦安慧、薛佩姍
Thumbnail
展期|2022.8.03-2022.10.23 地點| 高雄港港史館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3 主辦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策展統籌|駁二藝術特區 策展單位|樸實創意、中間研究室 策展人|許哲瑜、郭中元 統籌企劃|秦安慧、薛佩姍
Thumbnail
展期|2021.7.13–2021.12.31 地點|駁二大義區C7倉庫 官網|https://pier2.org/exhibition/info/3/
Thumbnail
展期|2021.7.13–2021.12.31 地點|駁二大義區C7倉庫 官網|https://pier2.org/exhibition/info/3/
Thumbnail
經歷了80多年曾作為「臺灣航業公司」與「臺灣省公路局」的大樓建築,最後是以「交通部公路總局」之名,經認定為古蹟後經過27個月包括外觀復原與內部修復後,特別是還原了已被拆除的屋頂塔樓部分以「原貌復原」的主要策略,轉身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華麗轉身......
Thumbnail
經歷了80多年曾作為「臺灣航業公司」與「臺灣省公路局」的大樓建築,最後是以「交通部公路總局」之名,經認定為古蹟後經過27個月包括外觀復原與內部修復後,特別是還原了已被拆除的屋頂塔樓部分以「原貌復原」的主要策略,轉身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華麗轉身......
Thumbnail
近年來,高雄頻頻有大型建設落成,而這些建設所在的地點離高雄港相當近,故又被稱作亞洲新灣區。 亞洲新灣區中所有建設都是近二十年才開始規劃與建設的,無論是交通建設方面或是文化產業方面都做足了長遠的計劃以及縝密的評估。 以上種種建設目的只有一個:讓高雄成為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城市,成為台灣南方的國際化都市。
Thumbnail
近年來,高雄頻頻有大型建設落成,而這些建設所在的地點離高雄港相當近,故又被稱作亞洲新灣區。 亞洲新灣區中所有建設都是近二十年才開始規劃與建設的,無論是交通建設方面或是文化產業方面都做足了長遠的計劃以及縝密的評估。 以上種種建設目的只有一個:讓高雄成為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城市,成為台灣南方的國際化都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