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什麼?─與父母相處的心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孝順,從小聽到大,然而,我們真的了解孝的意涵嗎?在時代潮流之下,逐漸不被那麼重視、甚至帶有貶義。孝,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的理由嗎?是一種束縛嗎?為何華人社會如此看重?在現代的意義為何?筆者試用孝經來一同認識,孝的真義。

孝經的作者眾說紛紜,自漢書藝文志始稱為經,「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意思是,孝,本身是天地之間具有的常理,將有為有守之人的話語集結起來,便稱為孝經。

《開宗明義章》提到,孔子問曾子,以前的君王有個治理人民最好的方法,可以使天下和順、人民和睦,你知道是什麼方法嗎?這方法就是─孝,它是德行的根本、教化就從這裡開始。

一、最基本的孝,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皆是來自父母親,每一寸肌膚、毛髮,因為有父母親,才有現在的我們這個「身體」的存在,能夠哭、能夠笑,能夠與世上的相遇,能夠有所行動、創造出生命的可能。可以說,父母親是我們的源頭、是生命的起始點、是我得以存在的先決條件,沒有父母,就不會有我。

也許有人看過這些場景,在喪禮的場合,若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父母親的痛是撕心裂肺,對父母親來說,孩子簡直就是他身體、生命之中的一部分。當孩子受傷時,父母親比孩子還緊張、還擔心,恨不得傷到的是自己。

相比之下,若是父母親先離世,孩子固然會感到哀戚,但他的痛,較不會像父母那樣的持久。

這裡來聊聊自殘這種現象,自我傷害,很常跟家庭背景掛勾在一起,在某些時候作為一種溝通、表達方式。它想說的是什麼?請傾聽我、我想被注意、我想轉移痛苦、我想證明我的存在……。一切來自於「我」,當身體髮膚的概念浮現時,我的困擾不只侷限在「我」自身了,同時把他人─父母,納入意識範圍;而當我們能夠意識到孝的價值,這個價值會成為一個保險桿,在痛苦之前,是難受沒錯,但會繼續尋找其他因應痛苦的方式,而非自我傷害。

二、更進一步的孝,成為一個實踐道德的人,最終彰顯父母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大部分的人聽說過的都是第一句話,第二句較少聽人提起。到了第二個層次,不只是善加保護自己的身體了,而是去問,我如何讓「我」這個存在,能夠發揮到極致?

我,如果去偷竊,那便成為小偷,我,去做買賣,便成為商人。撇去身分,真正能留下來、影響長遠的是什麼?是核心價值,是我的心意,我為什麼而做、為什麼不做、我對他人的幫助、影響、損益,至始至終,這些問題離不開道德。

假使今天父母不在了,一樣有履行孝的的方式,答案便在自身。我是由父母而生的,我的成就、所貢獻到的地方,就同時代表父母照顧到的地方。名,是我立身實踐道德而來的,並且最終,還要讓它繼續流傳下去。

從反面來說,一個社會事件發生,常看到不只是當事人負起責任而已,連帶他的父母親也會有所波及,當然我們希望這社會不要獵巫,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有多重成因。然而不可否認的,家,是人類最小開始接觸的社會場所,能說完全沒有絲毫影響嗎?恐怕也很難。需要時時提醒,一個人的所言所行,不僅僅代表自己一人,也會讓旁人連帶思考自身的家庭教育。

這裡談到的都是自我要求,並沒有他人外加的義務,要做到什麼程度、什麼樣的終點是滿意的,全憑己心,可以說,孝這樣的道德,是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

有人問說,我的父母就是對我很糟,不是理想中那樣好的父母,那要怎樣做到孝?父母的責任在於慈─怎麼好好教養、愛護孩子,而在孩子的角色上,也有自己能夠行動的部分,最基本的,就是至少不要傷害自己、愛惜自己。再進一步能嘗試的方向,是讓自己往更好的人邁進,如此,就能夠超越家庭、家族寫下的輪迴、魔咒,不必原諒父母親、或是等待父母親改變,因為自己,早已具有自我化解的能力。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因此,孝的涉及層面是很廣大的,從侍奉父母親開始、到國家、到成為一個人─不是普通人,是有志向、有所發揮、力行實踐道德的人,都是孝的範疇。詩經《大雅·文王》提到:「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先,繼續修持、延續他們德行。」可以發現,這些經典的核心都圍繞著「德行」,也就是好的內在修養、品質,試想,如果人人都可以把美好的德性傳承下去、流傳下來的都是美好的東西,人類不就能不斷進化嗎?社會風氣也會有所改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ya的沙龍
6會員
4內容數
Any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1
去年經歷疫情、一些相聚離別與動盪,終於騰出空間,靜下心整理紀錄。 看見他人在社群上分享一個特別的展覽,以生死為主題,吸引了我的目光,好奇它會以何種形式呈現?便與友人相約前往參觀。等待過程,手中文字正好讀到:「放棄個人的自發性與個體性將導致個人生命的挫敗。個人一旦變成自動化機械人,儘管在生理上依
Thumbnail
2023/10/01
去年經歷疫情、一些相聚離別與動盪,終於騰出空間,靜下心整理紀錄。 看見他人在社群上分享一個特別的展覽,以生死為主題,吸引了我的目光,好奇它會以何種形式呈現?便與友人相約前往參觀。等待過程,手中文字正好讀到:「放棄個人的自發性與個體性將導致個人生命的挫敗。個人一旦變成自動化機械人,儘管在生理上依
Thumbnail
2022/11/19
作為一絛溪/就得有隨時受傷的準備/我是遍體鱗傷的溪/誰來為我唱首巴布薩的歌謠?/很久以後,才有竹筏來來回回/在我身上彈奏著無言的歌/我終於知曉/歌,只能自己唱給自己聽/─《筏子溪.路寒袖》 11月,趁著空檔,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與其他單位合辦的常態性淨溪。 幼時就讀的國小,便緊臨這條溪水,老師在台上念
Thumbnail
2022/11/19
作為一絛溪/就得有隨時受傷的準備/我是遍體鱗傷的溪/誰來為我唱首巴布薩的歌謠?/很久以後,才有竹筏來來回回/在我身上彈奏著無言的歌/我終於知曉/歌,只能自己唱給自己聽/─《筏子溪.路寒袖》 11月,趁著空檔,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與其他單位合辦的常態性淨溪。 幼時就讀的國小,便緊臨這條溪水,老師在台上念
Thumbnail
2022/08/23
七月時,在朋友邀約下,去了我愛溪州舉辦的黑泥季。 有音樂、人、還有土地。 天光從烈日輪轉到漸層色的薄暮,濁水溪被具象化成參選的母親之河, 我們手握黑泥,在真空與黏膩之間踩踏與被承接, 在那當下,人與天地是很靠近的。 正好賴和基金會推出特映場,便報名前往觀看。 誠誠懇懇。 畢竟這是對土地的信仰。
Thumbnail
2022/08/23
七月時,在朋友邀約下,去了我愛溪州舉辦的黑泥季。 有音樂、人、還有土地。 天光從烈日輪轉到漸層色的薄暮,濁水溪被具象化成參選的母親之河, 我們手握黑泥,在真空與黏膩之間踩踏與被承接, 在那當下,人與天地是很靠近的。 正好賴和基金會推出特映場,便報名前往觀看。 誠誠懇懇。 畢竟這是對土地的信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東方人注重家庭關係和孝道,總覺得到了某個節日就該作某事,行禮如儀,該有的要有,心意重要,但儀式感也很重要,寫卡片、吃蛋糕、上館子、送花送禮物,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天總要表示一下對母親的感謝,雖然媽媽嘴上總是說不在意,但是孩子如果真的完全沒有表示,內心還是會覺得失落,最少也能打通電話回家問候一下吧!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今天剛好發這篇真的是太應景,又很有我風格,一如既往地逆風,不能把對長輩好、對父母好就當作「孝順」。那你太看得起這個儒家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了,西洋人也沒有孝順的概念,照樣不會把父母打死然後吃掉;慈烏都還會反哺呢!你說牠是讀過《論語》還是《孝經》?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家庭,對很多人來說,是幸福與溫馨的代名詞;對我而言卻是需要鼓起很大勇氣去克服的夢魘,直到最近在面對考驗時,我找到了答案。我發現太執著於心裡那個理想的人生與家庭的幻境之中,我會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封閉在心靈的最深處。為了保護自己,我選擇武裝自己、用笑容掩藏自己,因為害怕被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家庭,對很多人來說,是幸福與溫馨的代名詞;對我而言卻是需要鼓起很大勇氣去克服的夢魘,直到最近在面對考驗時,我找到了答案。我發現太執著於心裡那個理想的人生與家庭的幻境之中,我會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封閉在心靈的最深處。為了保護自己,我選擇武裝自己、用笑容掩藏自己,因為害怕被
Thumbnail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及下一代都能日日生活順遂、心想事成、幸福美滿,夢想、事業、財富都能成功實現,這是結果。 但是如何做到呢?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想要實現自己幸福人生願望,就必須從自己及下一代努力學做好人、善人,這才是人真正能幸福的原因!要學做好人、善人,第一件要做到的事,就是要學懂及實踐《弟子規
Thumbnail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及下一代都能日日生活順遂、心想事成、幸福美滿,夢想、事業、財富都能成功實現,這是結果。 但是如何做到呢?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想要實現自己幸福人生願望,就必須從自己及下一代努力學做好人、善人,這才是人真正能幸福的原因!要學做好人、善人,第一件要做到的事,就是要學懂及實踐《弟子規
Thumbnail
孝順,在時代潮流之下,逐漸不被那麼重視、甚至帶有貶義。孝,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的理由嗎?是一種束縛嗎?為何華人社會如此看重?在現代的意義為何?筆者試用孝經來一同認識,孝的真義。 一、最基本的孝,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 相比之下,若是父母親先離世,孩子固然會感到哀戚,但他的痛,較不會像父母那樣的持久。
Thumbnail
孝順,在時代潮流之下,逐漸不被那麼重視、甚至帶有貶義。孝,到底是什麼?是情緒勒索的理由嗎?是一種束縛嗎?為何華人社會如此看重?在現代的意義為何?筆者試用孝經來一同認識,孝的真義。 一、最基本的孝,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 相比之下,若是父母親先離世,孩子固然會感到哀戚,但他的痛,較不會像父母那樣的持久。
Thumbnail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
Thumbnail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
Thumbnail
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如何跳脫身分角色、權利義務責任、道德規範、集體意識信念……種種框架,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本真純粹的關係,只是純然而平等地相處? 一份真誠而平等的關係,並非基於道德規範、社會信念體系,或出於角色及責任義務,而是尊重彼此的想法,在相互磨合及坦率溝通中,釐清彼此需求,盡可能達成共識。
Thumbnail
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如何跳脫身分角色、權利義務責任、道德規範、集體意識信念……種種框架,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本真純粹的關係,只是純然而平等地相處? 一份真誠而平等的關係,並非基於道德規範、社會信念體系,或出於角色及責任義務,而是尊重彼此的想法,在相互磨合及坦率溝通中,釐清彼此需求,盡可能達成共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