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詳談4%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您可以在退休時一年花多少錢,而且不用擔憂預先準備的退休資本被花光光?你努力為退休儲蓄,現在你準備把你的儲蓄變成薪水。但是你能負擔多少從儲蓄中提取和消費呢?如果花費太多,可能會在退休後面臨資金短缺的風險,但如果你花的太少,你可能無法享受你所設想的退休生活。究竟退休前要如何投資?退休後又要怎麼花錢?

1994 年,財務顧問威廉·本根 (William Bengen) 發表了一篇論文: 使用歷史數據確定提款率(Determining Withdrawal Rates Using Historical Data)來回答這個問題,也就是後來 4% rule 的學理基礎所在。

解釋4% rule 相對簡單:將你所有投資加起來,並在退休的第一年提取其中的 4%。在隨後的幾年中,提領的金額是可以稍許調整的,以應對通貨膨脹。例如,假設你退休時的投資組合總額假設您退休時的投資組合總額為 1500萬元,那你將在退休的第一年提取 60萬元,如果那一年的生活成本上漲 2%,那麼要在下一年給自己加薪 2%,提取 612000元,通常按照這個公式,95%的人可以靠投資組合的本金和獲利,過上30年以上不虞匱乏的退休生活。


雖然 4% 法則是一個合理的方式,但它並不適合每個投資的情況。以下是一些應注意的事項:

這是一個嚴格的規則

4% 規則假設您每年根據通貨膨脹率增加支出,而不是根據您的投資組合的表現來更改提領額度,這對一些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它還假設您從未有過比通貨膨脹增加更多或更少花費的年份,這也不是大多數人在退休時的花費方式。即使是生活簡約規律的退休族,花用的金額也不太可能每年相同,30到40年是一個非常長的區間,中間肯定會發生一些預期外的事。

4% rule 由特定的投資組合試算

在檢查資產配置時,4% 法則的作者發現持有太少的股票比持有太多的危害更大。只有分配0% 到 25% 股票的投資組合的「壽命」嚴重受損。他還發現,如果唯一的目標是盡可能增加投資組合的可維持時間,那麼 50/50 的股債分配是最優解。換言之,4% 規則適用於投資 50% 股票和 50% 債券的假設投資組合。

當然我們的實際投資組合構成本來就人人不同,並且人們也可能會在退休期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資產配置的比重。股票波動雖然遠高於債券,但是成長性也比較好,如果在退休一段時間後,將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比重降低,或許到頭來會因為資產整體的成長率不如預期,會面臨退休金不足、需要縮衣節食的窘境。

以前的經驗不能代表未來

4% 規則是1994年提出的,從1994到2022近30年,市場當然也面臨過修正和熊市甚至崩盤,但這段期間如果遵循4% rule 的資產配置和提領規則,看起來仍然沒有問題,畢竟這三十年也經過了2000年之前的科技股狂飆和兩次量化寬鬆政策。但我們也都知道以前的經驗不能代表未來,看後照鏡開車總是不太安全的,若是未來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股票和債券的市場回報可能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使用歷史市場回報來計算可持續的提款率,也許會導致提款率過高,造成退休計畫失敗。

超出 4% 的提領率

4% rule 可能犯的最大錯誤,是認為你一定可以嚴格遵守它。4%的提領率可以用作起點,也是幫助您為退休儲蓄的基本指南。若是希望在 30 年退休的第一年,從您的投資組合中獲得六十萬元,並且隨著通貨膨脹而逐年增加,那麼使用 4% 法則將要求您有 1500萬元的退休金資本。我們仍會建議必須要根據個人的情況及市場的投資報酬和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採用個性化的消費率,然後常常做調整,但生活遠遠不像試算範例那樣單一,每年只領取4%左右的資產,要持續30年,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如何打造個人化的退休金儲備策略?請先問自己這些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寫給年薪百萬的你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0會員
73內容數
我幫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名字, 以後就用這個名字發表文章啦!! 在Facebook寫作已經超過3年, 想要更系統化的整理一下自己過去的文字. 這些文字多半是關於理財和投資的, 沒有甚麼大道理,就是一個平凡的年薪百萬上班族的十年累積里程. 如果有年薪百萬 , 歡迎進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退休需要多少資產時,常聽到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退休時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之後每年提領金額就隨著通膨調整,但當初在1994年提出4%法則的威廉班根,是回測美股搭配美債的投資組合,搭配美國的通膨率,如果回到台灣市場的話結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退休需要多少資產時,常聽到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退休時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之後每年提領金額就隨著通膨調整,但當初在1994年提出4%法則的威廉班根,是回測美股搭配美債的投資組合,搭配美國的通膨率,如果回到台灣市場的話結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許多人在評估要有多少資產才能退休時,通常都會採用4%法則,也就是當年生活開銷是資產的4%,例如年開銷是40萬,那麼就需要1000萬的資產,但如果深入了解4%法則的話,會發現根據4%法則來決定要達到退休的資產可能會過度樂觀。 首先4%法則是由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他回測了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財務自由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一般來說要達到財務自由的定義是指被動收入等於所需的花費,而要擁有多少資產才算達到財務自由呢?一般建議就是所謂的4%法則,就是每年的生活開銷等於資產的4%時,或是資產等於年開銷的25倍,例如每年的生活費是40萬元,那麼你就必須擁有1000萬元的資產,從數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每個人的財務目標都不同,有的人希望存到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希望存到小孩的學費,而有些人則是希望存到退休後的生活費,但大多數人沒有去計算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必須訂定自己的財務計畫。 如果是由資本利得的投資組合作為生活費,一般會依照所謂的4%法則,也就是每年賣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