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02乍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9月3日

在基隆補充營吃喝了五天,正說也許日子就這樣過下去,無預警地,我已上船了。是一艘補給艦,俗稱「開口笑」,也可說是登陸艦比較威武。滿船都是移防部隊,大概有一兩千人吧。不只是人,還有一籠籠的豬,一箱箱的水果,一袋袋的行李,以及一支支的槍。班長排長連長營長旅長,個個不缺,我都懷疑是不是要登陸作戰了。

安頓好自己的東西,跑上甲板,望著夕陽,望著漸行漸遠的台灣島,眼中開始積水,鼻子也酸了。同梯默默站在一旁,安慰似的說「再過一年半就回來了。」一年 半?可不是個短日子啊!離鄉背井不說,還到一個要打仗的地方去,悲觀一點說,能不能回來都還不一定呢!看這滿船的軍事物資,在外島想必是很克難的。我看了 一眼同梯,覺得他應該不會很歹命,福態福態的,也許五百障礙不行,但拉關係套交情是可以的。

「你怎麼想這一年半?」我倒要聽聽他怎麼灑脫。
「一皮天下無難事.,看開點。老兵欺負任由他,班長大罵隨便他,長官處罰順著他,放假逛街去摘花。」這中文系畢業的大專兵喜歡吟詩作對,希望他到部隊後可別被死整。
「我可不那麼豁達,總是覺得會常有不好的事發生。常聽說外島會有水鬼,耳朵鼻子甚至是頭都可能被摸走。」
「那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了,現在不會有。」
「你又知道了?!」
「現在都什麼時代了,放心啦!沒有打仗突擊的事啦!」同梯很有信心的說。

我們沉默下來, 沒有在海上看過晚霞,從不知有那麼美麗絢爛。忽橘忽紅忽紫忽靛,有如極光遊遍天邊。偶有數隻下了班的海鳥,向岸邊飛回,我真寧可做個與世無爭,每天回家的它們。海面的波浪成了黑色,天空最後一絲餘光也被黑暗消滅,看不見任何東西了。不想回甲板下悶熱的船艙,就從船上福利社買了個花生罐頭,配著戰鬥口糧 -----幾塊餅乾及牛肉乾屑,吃下了離開台灣的第一頓晚餐。

昏睡中不知航行了多久,突然被警報聲吵醒,只見水兵們在躺得七橫八豎的步兵之間邁著八卦步,口裡喊著:「演習了,別擋路!」天還暗暗的,不知他們要演習什麼,我坐起身來當了觀察員。其實是接近馬祖水域了,各槍砲進入警戒程序,沒事!

天發白了,跑到船弦,看到了風聞中的馬祖列島,這就是我的目的地了。只見數座孤島,散落海面,每個島都是綠油油的,伴著生氣。天空海鷗,水上漁船,都快樂的生活著,若此刻我是搭一艘郵輪,那該是何等完美的畫面。

登岸後,我們這群新兵必須等待分發,暫住幹部訓練中心。白天跟著出操上課,晚上到鎮上看電影,倒是輕鬆一陣子。但前途未卜,總有些忐忑,希望快些安定下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之間的種種
66會員
623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生命之間的種種的其他內容
2023/09/04
傳言中,補給艦過兩天就可以到港口,只是眼沒見著,心就懸在那裡。
Thumbnail
2023/09/04
傳言中,補給艦過兩天就可以到港口,只是眼沒見著,心就懸在那裡。
Thumbnail
2023/08/25
媳婦能熬成婆,靠的是時間;當兵能熬到退伍,靠的也是時間。
Thumbnail
2023/08/25
媳婦能熬成婆,靠的是時間;當兵能熬到退伍,靠的也是時間。
Thumbnail
2023/08/15
初夏的午後,一切都懶洋洋地。狗兒獨在籠子裡假眠,阿兵都在寢室裡真睡。
Thumbnail
2023/08/15
初夏的午後,一切都懶洋洋地。狗兒獨在籠子裡假眠,阿兵都在寢室裡真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踏上新加坡 進入麻六甲 十月底600噸級的遠洋流刺網船從前鎮港出航了 流刺網是一種15公分見方小格的魚網 每張網上下寬兩公尺 左右五公尺 每張網連結後 可達數公里
Thumbnail
踏上新加坡 進入麻六甲 十月底600噸級的遠洋流刺網船從前鎮港出航了 流刺網是一種15公分見方小格的魚網 每張網上下寬兩公尺 左右五公尺 每張網連結後 可達數公里
Thumbnail
無預警地,我已上船了。
Thumbnail
無預警地,我已上船了。
Thumbnail
天發白了,跑到船弦,看到了風聞中的馬祖列島,這就是我的目的地了。
Thumbnail
天發白了,跑到船弦,看到了風聞中的馬祖列島,這就是我的目的地了。
Thumbnail
在南竿休整一個多星期,後來有台灣的交通船526軍艦及幾艘補給艦要運補馬祖,當年一個月有三個航班的交通船運補,而這星期剛好輪到我背值星,所以今晚的福澳港清運就由其他排級幹部帶隊前去,晚上我再督促留守弟兄準備宵夜,以便在子夜的時候送到福澳港給清運的人員補充體力。 讀行俠readingwalk
Thumbnail
在南竿休整一個多星期,後來有台灣的交通船526軍艦及幾艘補給艦要運補馬祖,當年一個月有三個航班的交通船運補,而這星期剛好輪到我背值星,所以今晚的福澳港清運就由其他排級幹部帶隊前去,晚上我再督促留守弟兄準備宵夜,以便在子夜的時候送到福澳港給清運的人員補充體力。 讀行俠readingwalk
Thumbnail
在當年那個年代,「共匪」只出現在書本及電視裡,而今天卻實實在在地就在我眼前出現,也是我第一次這麼接近他們並且還開槍射擊,不知道他們船上是否也有武裝,如果有的話,也還好他們沒有開槍還擊,否則就引起槍戰了,這也是我在馬祖外島服役二年很深刻的經歷。
Thumbnail
在當年那個年代,「共匪」只出現在書本及電視裡,而今天卻實實在在地就在我眼前出現,也是我第一次這麼接近他們並且還開槍射擊,不知道他們船上是否也有武裝,如果有的話,也還好他們沒有開槍還擊,否則就引起槍戰了,這也是我在馬祖外島服役二年很深刻的經歷。
Thumbnail
今天上午接到無線電連的排長告知,中午海軍的525運輸艦及一艘LST補給艦載返台休假的官兵回馬祖,下午的時候要我陪他及帶約20名的士兵至福澳港清運,我問他甚麼叫清運,他說:就是將船上的貨物搬下船,主要是由「港口連」的卸載部隊負責,我們是出人力協助,由於我從未清運過,所以這次算是見習。
Thumbnail
今天上午接到無線電連的排長告知,中午海軍的525運輸艦及一艘LST補給艦載返台休假的官兵回馬祖,下午的時候要我陪他及帶約20名的士兵至福澳港清運,我問他甚麼叫清運,他說:就是將船上的貨物搬下船,主要是由「港口連」的卸載部隊負責,我們是出人力協助,由於我從未清運過,所以這次算是見習。
Thumbnail
到了排部我就看到營房牆壁上有個海軍陸戰隊的隊徽,因為艦管排原來是屬於海軍陸戰隊的單位,民國60幾年外島的海軍陸戰隊全數撤回台灣本島(只留烏坵駐守),艦砲觀測的任務則移由陸軍來執行,而在這隊徽的兩邊有兩行字,描述艦管排的任務:
Thumbnail
到了排部我就看到營房牆壁上有個海軍陸戰隊的隊徽,因為艦管排原來是屬於海軍陸戰隊的單位,民國60幾年外島的海軍陸戰隊全數撤回台灣本島(只留烏坵駐守),艦砲觀測的任務則移由陸軍來執行,而在這隊徽的兩邊有兩行字,描述艦管排的任務:
Thumbnail
從韋昌嶺出來沒有多久就到了基隆港,我們一行人還有其他一起要前送馬祖的人就陸續地從軍用卡車上下來,軍用卡車就停在港口邊,而碼頭邊停了好多艘軍艦,其中兩艘就是海軍的人員運輸艦AP525號武岡艦及AP526號新康艦,另外就是幾艘俗稱開口笑的中字號戰車登陸艦(LST)。  下車後我們就去辦理報到,查驗
Thumbnail
從韋昌嶺出來沒有多久就到了基隆港,我們一行人還有其他一起要前送馬祖的人就陸續地從軍用卡車上下來,軍用卡車就停在港口邊,而碼頭邊停了好多艘軍艦,其中兩艘就是海軍的人員運輸艦AP525號武岡艦及AP526號新康艦,另外就是幾艘俗稱開口笑的中字號戰車登陸艦(LST)。  下車後我們就去辦理報到,查驗
Thumbnail
文章:讀行俠readingwalk 最近在Youtube網站上看到一部影片,是拍攝馬祖高登島上的戰備狀況,這部影片拍得非常的寫實,讓我回憶起當年在高登島的種種,彷彿又把我帶回年輕時在馬祖服役的情形。 為什麼我覺得這部影片拍得非常的真實,因為當年我的駐地是在馬祖南竿的防衛部,我記得當時是民國76
Thumbnail
文章:讀行俠readingwalk 最近在Youtube網站上看到一部影片,是拍攝馬祖高登島上的戰備狀況,這部影片拍得非常的寫實,讓我回憶起當年在高登島的種種,彷彿又把我帶回年輕時在馬祖服役的情形。 為什麼我覺得這部影片拍得非常的真實,因為當年我的駐地是在馬祖南竿的防衛部,我記得當時是民國76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