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守護神」在奧地利

2022/09/0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奧地利陸軍T-34/85戰車
作品:T-34/85中戰車
套件生產商:日本田宮(車體)/台灣戰鷹(履帶)
比例:1/35
塗裝:奧地利陸軍,1955年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奧地利跟德國一樣,其首都和全國領土遭到美、英、法、蘇四大國分區佔領。但相對於德國後來分裂為東、西德,奧地利則是非常幸運的在1955年10月底結束佔領並重新統一,因為四大國皆認同奧地利應恢復「完整、獨立和自由的國家地位」,這是1943年10月同盟國的「莫斯科宣言」中,對奧地利未來地位的既定決定。
不過,由於奧地利曾跟德國合併7年,在德國的侵略行動和戰爭犯罪上都有無可逃避的責任,再加上戰爭結束後隨即是美蘇冷戰,圍繞著賠償責任、德國在奧財產處分以及奧地利未來國家地位的談判持續了持續了長達9年的時間。直到1955年5月15日「奧地利國家條約」(Austrian State Treaty)的簽字才算塵埃落定。
根據該條約,奧地利將恢復完整的國家地位,四大國佔領軍也將全部撤離。但奧國不得再和德國簽訂任何形式的政治或經濟同盟,同時奧地利要向蘇聯賠償1億5千萬美元的戰爭賠款。1955年10月26日佔領軍全面撤離的同一天,奧地利國會通過「中立宣言」(Neutralität),宣示成為永久中立國,這一天也成為現代奧地利的國慶日。
當四大國的佔領軍從奧地利全面撤離時,四國部隊,特別是美國和蘇聯,不約而同地將幾乎全部的武器和裝備-自軍使用的,以及1945年佔領受降時收繳的原德製軍火,都就地留下並移交給了新生的奧地利聯邦軍,其中蘇聯紅軍就留給奧地利27輛T-34/85戰車、32門ZIS-3反戰車砲、數量眾多的PPsh-41衝鋒槍和31門繳獲的德製Pak-40反戰車砲。美軍提供了M1頭盔、制服和包括M1格蘭德步槍、薛曼戰車、霞飛輕戰車等在內的全套美式輕重武器及個人裝備。法國則是將所有在佔領區收繳的德製輕兵器,包括Kar98k步槍、華爾特P38手槍、MG42機槍和MP40衝鋒槍全數移交。這使得奧地利陸軍變得像大戰時的芬蘭,有將近20年時間都在使用「萬國牌」武器。
進入1970年代後,為了國境防衛的需要,奧地利陸軍利用二戰經驗,將大部分退役戰車,比如T-34/85的砲塔拆下,並安裝在鄰近捷克、匈牙利或南斯拉夫邊境上的鋼筋水泥防禦工事上成為邊防砲台,直到2000年才全部除役、拆除。
目前,只有2輛T-34/85仍完整保存在奧地利,1輛在維也納奧地利軍事史博物館(Heeresgeschichtliches Museum,縮寫HGM),另外1輛則在靠近瑞士、義大利邊境的小城鎮諾德里奧(Nauders)。
康斯泰堡聯合基地
康斯泰堡聯合基地
網路鄉民、業餘翻譯者及模型玩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