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文化俱樂部|舊宜蘭縣議會(下):議會第二代新家變臉記 ft.宜蘭人故事館

2022/08/3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縣議會新家經費難籌

由於第一代縣議會廳舍1952年落成卻無法供議事運作,導致議員還得外借場地辦公、開會的窘境,很快就有再新建縣議會廳舍的呼聲。然而所需經費甚鉅需要重新籌措,直到1956年第三屆議長林才添上任才有眉目,當時縣政府僅能編列20萬元經費,加上向省政府爭取的30萬經費,離預計的80萬預算還有距離,議會便計畫出售第一代議會廳舍建築做為支應。最後於1957年開會決定新議會選址在當時宜蘭市公所後方廣場上興建,地址為「渭水路96號」(渭水路即現今中山路)。
林才添與自己於議長任內催生的宜蘭縣議會新廈合影。(翻攝自林才添《達庵八三回憶錄》)

1959縣議會搬入第二代新家

1957年9月17日舉行破土典禮的宜蘭縣議會新大樓,約在1958年年中完成主體建築工程,時任議長的林才添編推選幾位縣議員組織「設備小組」籌畫附屬工程與相關設施。從建設過程相關記錄中可看到一些現今熟悉的如議會麥克風等電器設備,還有一些反映時代背景的需求配置,如腳踏車庫、防空壕等;腳踏車庫是反映當時議員出席開會或行政人員上班多騎乘腳踏車,防空壕則是呼應當時兩岸仍處緊張的戒備氛圍。幾經波折,宜蘭縣議會第二代新廈終於在1959年1月30日全數落成,議會組織正式遷入辦公;第一代廳舍雖出售給宜蘭縣教育會,後來被協調由宜蘭縣立圖書館進駐。
蔡明志老師點評:新建完成之宜蘭縣議會廳舍之平面推測原為形狀方整之矩形,並採不對稱的立面處理方式。此建築相當能夠表現當時流行之現代主義建築的精神。
舊宜蘭縣議會建築原貌。(翻攝自宜蘭縣議會議史館展示影像)

舊宜蘭縣議會「變臉記」

舊宜蘭縣議會建築建成後,讓議會總算有自己的議事空間,不用再向外商借。然而隨著議會規模漸增,開會時間變長、民眾陳情案件增多等因素,導致空間不敷使用,議會建築也必須開始增建「變臉」。1975年時便在主建築南側增建兩層樓建築,一樓作為議長室、副議長室與大型會客室空間,二樓則為四間小型會議室供各審查委員會開會使用。此外,主建築北側原車庫上方,也增建多間議員研究室(時稱「招待所」),供待在議會時間變長的議員休息或討論議案使用。這一年的增建也同時修改二樓正立面,改為馬賽克磁磚,失去原先現代主義表現的不對稱風格。舊宜蘭縣議會的建築便隨著不同時期的需求做了多次的修改整建,一直使用到1990年7月決議議會將遷址新縣政中心,然而直到2001年位於縣政中心的新議會完工後才遷入。
1990年代舊宜蘭縣議會多次修建後的外觀。(來源:宜蘭人文知識數位資料庫2.0

歷史建築以「宜蘭人故事館」重生

2001年議會先入縣政中心的現址後,於2002年12月24日被指定為宜蘭縣歷史建築,登錄理由為「宜蘭縣議會擔任地方自治立法機關的角色,見證光復後民主政治的發展,且為縣政歷程的共同記憶,其建築之結構體尚佳,因此值得保存整修後進行再利用。」然而,這棟歷史建築被指定為文化資產後,閒置多年直到2015年才動工整修,整修重點為拆除後來新增的立面回復建築最初具現代主義風格的外觀,並於2018年以「宜蘭人故事館」的樣貌重新面世。
舊宜蘭縣議會修復後作為「宜蘭人故事館」外觀現況。(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宜蘭縣議會內的「議史館」

除了拜訪由舊宜蘭縣議會建築再活化的「宜蘭人故事館」外,蔡明志老師也十分推薦一個可能極少人才知道的議會歷史文物館,那就是2013年3月設置於宜蘭縣議會內的「議史館」。館內收藏了豐富的宜蘭縣議會歷史文物,議事錄也數位化可在螢幕裝置上瀏覽。對於宜蘭縣議會歷史有興趣的朋友,行經宜蘭縣政府一帶、有時間的話可以進去看看。
宜蘭縣議會內的「議史館」。(蔡明志提供)
「議史館」內展示早期議事廳相關文物。(蔡明志提供)
「議史館」內展示早期議會議事錄等公文書件。(蔡明志提供)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1會員
78內容數
宜蘭文化俱樂部,讓你用耳朵採集地方文化知識! 本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製作,特別邀請蔡明志老師雲端開講!從蘭陽大橋建築史到地方宗教信仰圈等不同面向,為聽眾解答宜蘭日常中熟悉卻又陌生的文史空間秘辛與故事! 指導|文化部.協力|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