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 AI 作品奪美國科州藝博會首獎,如何定義人為創作的邊界?

2022/09/0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在藝術界最受爭議的話題新聞,肯定是人工智慧生成的作品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藝術比賽中奪得首獎無疑了,根據北美數位媒體 Vice 的報導,一位帳號名稱為 Sincarnate 的 Discord 使用者表示,他在州博覽會的藝術競賽中拿下第一名,而他提交給比賽方的作品,實際上是透過 Midjourney 這套 AI 圖像生成工具完成的。
Source: Discord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Sincarnate 的本名為 Jason Allen,他是科羅拉多州 Incarnate Games 桌遊公司的總裁,他以名為「太空歌劇院 (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的作品贏得了數位藝術/數位後製攝影類(Digital Arts / Digitally-Manipulated Photography)獎項首獎。可想而知,這樣的結果引發了社群上的爭議,「那真是太他〇的糟糕了。」藝術家 Genel Jumalon 在推特上針對此一事件下了評論,無獨有偶地,他並不是唯一一位對此感到不快的人,「我們正在目睹藝術的消亡」一位名為 OmniMorpho 使用者在他該則推文底下如此說道。
藝術家們對人工智慧藝術的興起感到擔憂並令人不意外,在報導中也提到,早先由《大西洋 (The Atlantic )》媒體的一位作者 Charlie Warzel 在其文章中採用了由 Midjourney 產生的圖片作為插圖就已經引起同樣的爭議,漫畫家 Matt Borrs 對此表示:「這就好像你不再需要聘請插畫家了一樣,令人感到非常沮喪。」

AI 創作爭議無獨有偶

前不久一套由日本公司開發的 AI 繪圖工具「mimic」,因為能夠透過學習指定繪師的風格生成插畫作品,也掀起了廣大繪師的反彈,繪師們甚至紛紛揚言要禁止 AI 學習自己的畫風以避免影響生計,雖然實際上以法令上來看是無從依據的,看來不管在什麼市場,遇上如此強大的 AI 科技,多少都會讓身處第一線的創作者感受到關乎生死存亡的威脅性。
mimic(ミミック)的操作介面
Midjourney 在台灣市場則是引發了不同的波瀾,在這個工具的推廣初期,與市場上許多新創服務一樣,是採用封閉式的邀請碼制,因此有熱心的數位創作者 Chris Stewart 成立了互助社團 Midjourney AI,希望藉由回饋邀請碼交流的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套工具,不久之後,長期關注 AI 圖像技術的台灣影片導演林思翰被 Midjourney 強大的運算成果所震撼,接著成立了原本以親友間交流為目的的中文社團「Midjourney AI 台灣社群」(原名:Midjourney AI 台灣社群擴展計劃),並透過 Chris 打造的互助機制幫助成員取得測試資格,沒想到在社群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之下,這個社團從原先的數百人迅速成長為破萬人的大型社群,至今擁有 2.7 萬名成員,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 Midjourney 社團,不過這個紀錄在 Midjourney 全面開放測試後,即被 Chris 的社團打破。
因為林思翰這張十二生肖創作,讓 Midjourney 在台灣爆紅。

社群上怎麼說?

以人工智慧生成的作品,真的能算是個人創作嗎?在台灣創作者中也能感到相同的憂心,有些意見認為,由 AI 產生的圖像,略過太多傳統創作者需要淬煉的過程,甚至不需要具備同等的涵養即可快速且大量產出作品,真的能稱得上是創作嗎?也有人表示高度的自動化過程將削弱人類在美學上的洞察與實踐能力,這些論述其實都有理可循,不過討論的核心應該是圍繞著創作的本質,而不是 AI 帶來的優勢,否則使用傳統媒材的繪師就一定比用電腦的繪師優秀嗎?或是使用照相打字在稿紙上排版的設計師就一定比用電腦的設計師優秀嗎?類似的爭論可能在各專業領域有飛躍性地技術突破時都會發生,而且可以無止盡地類比下去
不過相反地,也有創作者持不同意見,在成員總人數已經來到 14.6 萬之譜的Midjourney AI 元老社團中,持正面意見的創作者並不在少數,社團成員 Patrik Hurtig 藉由一張出自指標音樂雜誌 NME 封面的 Andy Worhal 照片表示:「對於那些批評人工智慧生成圖像技術的人,請記住,這就是早期數位藝術的模樣,如今它已經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即便如此,仍然有藝術家同時使用傳統媒材和數位媒體創作謀生。人工智慧生成的圖像肯定會在未來十年內以類似的模式發展,但它始終無法完全取代其他形式的藝術,因為它還是需要手動輸入。」
NME Magazine 1986 January, photographed by Allan Tannenbaum
就藝術價值層面而言,身為 MJ 台灣社群成員的國立臺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助理教授蔡韋德,在社團貼文中留下了自己的看法:「藝術市場主要關注的是藝術家本人,是否會持續創作、是否有創作力、是否有話題性等其他投資性質及市場,跟作品的創作形式較無關。」如今藝術市場的風氣,創作工具或是形式確實並非主要價值依據——除了在 2021 年有如曇花一現的「NFT 之夏」之外。不過平心而論,藝術家本身能締造的話題性或許更為重要,好比說曾經在 2019 Art Basel Miami 以台幣 365 萬售出香蕉藝術作品「Comedian」的義大利當代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多少原創性才能稱為創作?

有點扯遠了,讓我們回歸到創作的本質上吧,在 La Vie 雜誌今年八月號〈職人與他的工具〉封面專題報導中,針對 Midjourney 的主題訪談〈你打字我做圖Midjourney給你一雙創作的翅膀〉裡也有相關的討論,編輯在我與林思翰的對談中提問:「AI繪圖工具會取代人嗎?AI生成的作品能算是個人原創的作品嗎?」我是這樣回答的:「AI繪圖可能會是下一代的主流創作工具。至於原創問題,我認為爭議在 Midjourney 模仿其他作品風格去製圖,可是人在創作過程中也無法避免參考到他人,我想若運用算圖將這些風格內化並表達出概念,就不只是仿作。致敬跟抄襲的界線永遠受熱議,我們也沒有一條準則說作品裡有幾成原創性才能稱為你的作品。」
Midjourney 在 Discord 上的操作介面,我嘗試運算符合時尚審美的作品。
在 Vise 的報導最後,Jason Allen 表示,他知道這個做法會引來爭議,雖然這些批評者現在以創作方法來批判作品本身是否為藝術,不過他相信藝術界最終將會承認人工智慧創造的藝術也是一種創作類別。在送出作品參賽前其實他已經在 Midjourney 上運算了上百張圖像,經過為期數週的 Photoshop 後製與微調,挑選了三張以 Gigapixel 擴充至足夠的解析度後印製參賽,並且在提交作品時清楚地標示了是以 Midjourney 所生成,從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他對於創作本身絕對是抱有一定堅持,多少也呼應了我在 La Vie 訪談中的說法。
「我不會因此停止」他說道,「這場勝利只會讓我更堅信我的使命。」結語雖然下得獨斷,卻也代表了領域先行者捍衛進步價值的意志與決心。
你是創作者嗎?有接觸過 AI 生成藝術嗎?對於這個事件又有什麼樣的解讀與見解呢?歡迎在留言中分享。如果我的內容與觀點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考慮贊助我一杯咖啡或是追蹤我的Instagram
Referenc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周青永 Jeter Chou
周青永 Jeter Chou
一手文筆一手畫筆的設計人,從事跨領域設計20餘年,人生信念是美感,現職Vogue Taiwan藝術總監,以臺北時裝週沈浸式AR街區體驗獲數位奇點獎肯定。全球Vogue市場首個成功售出的NFT封面專案領導者與發起人。主要發表設計與時尚觀察,媒體應用案例分析等,未來希望逐步走向文學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