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特的罰款創造收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國很多潛規則,外人不容易懂,但可以從明規則順藤摸瓜來理解,例如2022年8月17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和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及部門要堅決避免亂罰款、嚴格禁止以罰款進行創收、嚴格禁止以罰款進行排名或做為績效考核指標。罰款創造收入大幅增加,如果不是落實依法執法,就是凸顯地方政府財政窘境。

早期各地方政府只能在自己境內收小罰款,二千年冬天時筆者到黑龍江旅遊,出火車站,零下四十度,在車站外站一群老人,掛臂章,連同行朋友因為乾燥,吐一口痰,迅速被幾位大嬸拉住,要開單罰款,問要不要收據,朋友給錢之後就鳥獸散。還有一種是『過路費』,高速公布也可以攔截,後來地方政府找到新財源『房地產開發』,賣土地蓋房子成為主要財政來源,延伸出很多動遷(我們講的都更)雖然初期很多抗爭,或來創造出三贏,拆遷戶滿意、建商也荷包滿滿,地方政府也高興(GDP與荷包)。

疫情期間,加上監理制度、共同富裕政策,房地產開發停滯,甚至開發商倒閉,各地方政府的收入大幅減少,加上經濟停滯,動態清零的防疫支出大幅升高,很多地方政府從節流動腦筋,如降薪水、取消福利、五花八門,如今動到增加罰款來創造收入。

中國統計2022年七月,中國300多個地級市政府,有111公布罰款收入數據,有80個地級市罰款是增加,更有15個同期比增長超過100%,青島市在2020年罰款收入是19.26億(人民幣),到2021年上升到43.77億人民幣,增幅達127%,還有四川樂山市增幅是155%、江西南昌是151%。

運輸業是目前罰款的主力,大貨車司機面對罰款不勝其擾,乾脆採取月票制度,罰款包月保證沒事,或車行統一預繳罰單還可以打折,無論超載或違規都可以通行無阻。2021年有媒體報導,北方某山區縣城,一年的公共預算才一億多人民幣,當地交通罰款可以創收三千多萬人民幣,撐起當地的三分之一的政府預算。宛如電影讓子彈飛一個片段,麻匪上任鵝城之後,才發現前幾任縣長都把鵝城的稅收收到90年之後。

另一個個案霸州市明確稅收占20%,非稅收占80%,更以此把非稅收完成率內入鄉科級領導幹部的績效考核。也下達下級單位達標的責任額,利用很多名義對當地企業或個體戶進行罰款、攤派、收費,當月的罰款是過去九個月的80倍,才有後來國務院的通告。

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成為地方政府的三亂,以罰代管、逐利執法、過度處罰,也是中國政府飽受詬病的問題。雖然中國政府出爐規定,希望把行政裁量權規範,把執法機關關進去制度的籠子,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是能找到創收的渠道,創收能升官也能發財,當然擋不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耀南的沙龍
45會員
148內容數
透過新聞事件,了解中國體制的運作,看新聞了解背後的邏輯,有些是千年古中國文化,有些是政治運作的淺規則,更多是意識形態下的中國。
洪耀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7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2023/10/27
  中國一帶一路邁入第十年,從2009年中國進入產能過剩,習近平上台之後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2015年更擴大『一帶一路戰略』從頂層設計和規劃走向逐步落實,拉動內需、擴大對外投資。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輸出基建,經過三年的狂飆,2018年之後中國內外情勢的變化,中國一帶一路投資金額開始一年不如一年。
2022/12/19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走向獨裁之路,政治上集權統治是確定,習近平走上毛澤東陷阱,而經濟上高速成長的時代結束,重分配時代來臨,中國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際關係上尤其是美中關係,要如何避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毛澤東陷阱 中共二十大修憲通過『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
2022/12/19
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走向獨裁之路,政治上集權統治是確定,習近平走上毛澤東陷阱,而經濟上高速成長的時代結束,重分配時代來臨,中國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國際關係上尤其是美中關係,要如何避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毛澤東陷阱 中共二十大修憲通過『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中共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確立習近平
2022/12/05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
2022/12/05
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從封城、封控到靜默,烏魯木齊一場大火引發中國人怒火走上街頭引爆白紙運動,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在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期間意外出任中共總書記,於2022年這一場白紙運動時過世。 江澤民自1989年至200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擔任國家主席、1990年至2005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金權政治下的交通治理困境——解構台灣「罰鍰財政」的結構性暴力 當交通執法體系與地方財政利益掛鉤,道路安全的本質已悄然異化。台灣交通傷亡率居高不下,2024年第一季行人死亡人數更較去年同期增加15.5%7,而地方政府卻在2023年創下單年交通罰鍰收入破300億的歷史新高3。這組數據背後,暴露出「以罰
Thumbnail
金權政治下的交通治理困境——解構台灣「罰鍰財政」的結構性暴力 當交通執法體系與地方財政利益掛鉤,道路安全的本質已悄然異化。台灣交通傷亡率居高不下,2024年第一季行人死亡人數更較去年同期增加15.5%7,而地方政府卻在2023年創下單年交通罰鍰收入破300億的歷史新高3。這組數據背後,暴露出「以罰
Thumbnail
地方政府沒錢了 跟所有的中央集權政體都一樣,中國的財政劃分嚴重的倒向中央,使得地方分配到的財源發放公務員薪水等常規支出後就所剩無幾,非常依賴中央的統籌分配款與工程配合款,如果地方自己要做觀光行銷,造橋鋪路等大型基礎建設就得舉債。 而中國一黨專政,沒有地方選舉。所有的地方首長都是由黨所指派下來擔任的,
Thumbnail
地方政府沒錢了 跟所有的中央集權政體都一樣,中國的財政劃分嚴重的倒向中央,使得地方分配到的財源發放公務員薪水等常規支出後就所剩無幾,非常依賴中央的統籌分配款與工程配合款,如果地方自己要做觀光行銷,造橋鋪路等大型基礎建設就得舉債。 而中國一黨專政,沒有地方選舉。所有的地方首長都是由黨所指派下來擔任的,
Thumbnail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國家沒錢,只要印鈔票就好嗎?本文以下介紹4種國家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國家沒錢,只要印鈔票就好嗎?本文以下介紹4種國家的收入來源。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中國經濟危機目前表面上已經出現三個立即可看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風暴,銀行風暴,以及地方財政危機。其實這三個危機背後被同一件事串起來,那就是「靠房地產推動的經濟成長模式」走到盡頭了。整個債務鏈從地方政府先轉到房地產開發商身上,再轉到終端購房者。
Thumbnail
打房市不遺餘力,救房市花招百出。 看似絕對違悖的兩個政策,卻幾乎接連發生了。 但這些鬆綁制度顯然沒有奏效,於是更花招百出的救房手段就陸續出現了。從超過20個城市發『房票』,到你可以用大蒜......等農作物折抵房價。 在中國是只有“土地使用權”,且與“房屋產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Thumbnail
打房市不遺餘力,救房市花招百出。 看似絕對違悖的兩個政策,卻幾乎接連發生了。 但這些鬆綁制度顯然沒有奏效,於是更花招百出的救房手段就陸續出現了。從超過20個城市發『房票』,到你可以用大蒜......等農作物折抵房價。 在中國是只有“土地使用權”,且與“房屋產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