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口音,讓我想起一些往事。
我在台南出生,幼稚園中班從台南搬到台北,在台北讀到小學四年級。國語,是我慣用的語言,思考時我也會以國語進行思考。
小四時,爸爸決定舉家搬回雲林老家陪奶奶。
我開始了國語上課講,下課以台語為主,國語為輔的生活。
奶奶不識字,也聽不懂國語,為了在雲林活下去,也為了跟奶奶溝通。我每天看著民視播出的“親戚不計較”,一字一句學講台語。
到高中時,高一數學老師上課全程用台語教數學。
國語思考、台語瞬間應答切換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
跟身邊同學相處時,我的國語還是使用得比台語流暢。
十句話裡面七、八句台語跟同學溝通互動,已是日常。
上大學後,有次和高中同學聚會,
大家還會互虧:矮油~開始講國語囉~
畢業後進南部電台工作時,上述成長經歷成了我的優勢。感恩主管給機會,工作一年後我在週末有了一個自己的台語廣播節目時段。國、台語雙聲道,講國語沒有台語腔,講台語又不會怪聲怪調。這在南部似乎滿稀有的......
電台工作時期,曾幫某大人物錄音,空檔閒聊時他說他有特別練過南部腔,他聽得出我的台語是中部腔。因為我的台語口音跟純正臺南人不大一樣。
離開南部電台後,有陣子去台北配音班報名當學生上課。北部配音老師說我國語不標準,必須再練練。但我能講台語在北部配音圈來說少有。某次有位電影名導大片需要台語雜聲配音員,我被老師找了過去,該片請了台語配音指導,裡面幾句台詞我在配時,台語配音指導糾正我,說台語不是這樣講的,要我照著他的方式講。當時我在腦袋裡反駁,我從小到大都是這樣講這句話,不可能錯!但我還是以他要求的方式重唸一次。
還在配音班受訓時我聽過一個極端說法:當你習慣了講台語,你的國語就不可能好,反之亦然。國語跟台語只能二擇一!
語言及口音或許是一種身份、血統、出身代表吧?當你跟對方講了一樣的語言,最好是同一種口音!那彼此就是同一國了~
記得一次跟某大人物吃飯面試,過程中以台語為主跟他對話,他有點意外,餐後留了張名片給我,要我考慮一下要不要幫他做事。
口音這件事,或者,該說認同這件事,似乎不需要,也不該如此絕對。我在南部出生、北部讀到小學四年級,中部讀完高中後北上讀大學,現在又回到南部。
對於我到底是北部人、中部人還是南部人?我有好一陣子存在認同困難與障礙。北中南我都待過,有著不同回憶。如果有個人要我澄清或表明我的認同,詢問到底我是北部人、中部人、或是南部人時,我會感到困惑。
如果再認真追問我,到底你認為你是哪裡人,甚至要求我證明,我只能說:問問題的人實在太無聊。問你、要求你證明的那個人,其實只是住在那個地方比較久,習慣了那個地方的文化,也習慣了那個地方慣用的語言及口音。
然後......開始覺得自己才是對的?!甚至開始貶低他所不認同、不習慣的事物、語言、口音.....這樣的人,真的超級無聊,吃飽撐著沒事找事幹?
(當然,在開玩笑時彼此無傷大雅diss一下無所謂,比如每年都會發生的南部粽跟北部粽之爭,我絕對支持南部粽!)
靜心思索認同問題後,我的答案是:人在哪個地方待得最久,自然就是那個地方的人,何須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