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背叛了神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活久見會被大師打臉系列之二・韋家輝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你不是當英雄而死,就是活著看自己變成壞人。
— — Harvey Dent(Aaron Eckhart飾)《蝙蝠俠 — 黑夜之神》
raw-image

自從網絡世界當道,誰都可以自稱「忠粉」,用大量文字建構「忠粉」地位,亦用同樣兼同量的文字向他們認為成為了「壞人」的「英雄」擲石頭,並指責他們背叛了信念。只是何謂「信念的背叛」?早前引發「影評大戰」的《神探大戰》,忠粉的指責竟然是「背叛信念」?等同作品父母的韋家輝(身兼編導二職)究竟「背叛」了什麼?

(左)《神探》2007年(右)《神探大戰》2022年

(左)《神探》2007年(右)《神探大戰》2022年

十三年磨出影評大戰?!

韋家輝久休復出執導的《神探大戰》口碑兩極——從爆破特技、配音「甩口」等製作層面的缺失,上升到韋家輝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及投資商(英皇電影),「居然拍出這種垃圾」,劇本噁爛「堅決向惡俗品味說不」;甚至涉嫌抹黑「妖魔化」抗爭者(指劇情的「神探」受害者家屬組織被Big Boss洗腦),認為向主旋律屈服而「不知所謂」?!

有趣的是,網上「鬥快」開罵的皆自稱「忠粉」 ,最起碼「曾經」很愛韋家輝舊戲,例如「當年有多愛《神探》及《大時代》,所以對《神探大戰》『失望頂透』」「愛之深責之切」「當年寫出神作,今日拍出垃圾」,不斷逐個細節用《神探》去攻擊《神探大戰》有何不濟,彷彿「新不如舊」就是「忠粉」肆意批評的最大理由。

最重要一點,是韋家輝於宣傳訪問上自稱已改信基督教,完全推翻被奉為「談因果論業報」的經典《大隻佬》(甚至指戲中「孫果」的造型受耶穌基督影響),令很多因為《大隻佬》相信佛家業報說的「忠粉」更不能接受!

《大隻佬》的孫果造型,韋家輝聲稱受到耶穌基督影響。

《大隻佬》的孫果造型,韋家輝聲稱受到耶穌基督影響。

坦白說,比起庵野秀明,自認較有資格點評韋家輝,因為從《大時代》、《馬場大亨》開始,到銀河映像一系列電影,實時地跟他一路走來,雖然未夠忠誠(因為沒有把所有「經典」看完),亦沒有在網上世界用文字把他封神(倒是把《大時代》當成大學論文功課的參考文本);不過對韋生多年來的風格總算熟悉,例如:「去到盡」的人設及情節,講宿命談因果,(用劇情)折磨所有人(從主角、配角到觀眾)…說句老實話,《神探大戰》並未過份偏離上述的韋氏風格,身兼編劇導演的韋家輝仍然是老模樣,這次電影未盡如人意,比起「回塘」,更貼切是「眼高手低」「力不從心」。

從電視到電影,最愛「自我推翻」

撇開完全擁護(被稱為「盲撐」)的聲音,首先談一下韋家輝定時自我推翻,顛覆前作,「向忠粉打臉」的歷史:

(左)《大時代》1992年(右)《世紀之戰》2000年

(左)《大時代》1992年(右)《世紀之戰》2000年

1992年《大時代》,方展博(劉青雲)與「殺父仇人」丁蟹(鄭少秋),到2000年《世紀之戰》竟然變成父子?!猶記得《世紀之戰》剛播出時一樣被「忠粉」狂罵,「神化、脫離現實」「荒謬」「狗尾續貂」「韋家輝回塘」的批評,跟《神探大戰》的負評異曲同工。

(左)《單身男女》2011年(右)《單身男女2》2013年

(左)《單身男女》2011年(右)《單身男女2》2013年

2011年《單身男女》,程子欣(高圓圓)周旋於「賤男」張申然(古天樂)與「暖男」方啟宏(吳彥祖),最後選擇了符合世俗價值觀的「暖男」;沒想到兩年後的《單身男女2》,卻來個大反轉 ——在沒有抹黑原本的「暖男」之下,讓觀眾發現「賤男」原是痴情男,女主角對他念念不忘,到最後甚至改變選擇,向為第一輯結局感到心甜滿足的觀眾打臉!

回到《神探大戰》的話題,值得詬病的地方不少,由演員、劇本細節到製作總會細數出大大小小的問題,尤其廣東話對白全程配音兼「甩口」,對香港觀眾來說更是不能饒恕的嚴重失誤。可是看完後沉澱了幾日(尤其看過多篇負評後),忽然省起:當年《世紀之戰》不是一樣嗎?同樣開播時被「忠粉」「心疼地」狠批為「狗尾續貂」的黑歷史,事隔數年後卻被極可能是同一群「忠粉」認證「創意、眼界超越《大時代》」,算是某種「自打臉」。

結合社會進程的細思極恐

名字同樣有「戰」的《神探大戰》(!)有沒有被平反的機會呢?「不問過去現在將來」,只爭朝夕(點擊率)的「忠粉」KOL當然不會在乎,但如果真心曾經被韋家輝舊作觸動過的朋友,也許不會像「鬥快出文」的KOL一樣,連半點「疑點利益」都不肯給他們。當然未至於另一類「盲撐」的「忠粉」,硬要說成「製作水平已經很好」,但劇本某些設定,的確細思極恐

相信有一定年紀的香港朋友,都聽說過「徐步高案」(aka「魔警案」),現實比戲劇更曲折離奇的設定與情節,自然被挪用為影視作品題材,本文提到的《神探》及《神探大戰》亦以此「借題發揮」,但有否發現兩部電影對「魔警案」的詮釋角度完全相反?

《神探大戰》預告截圖

《神探大戰》預告截圖

《神探》提到「魔警殺同袍」是因為心魔作崇,人性軟弱自然會生出多個人格,「心中有鬼」才會殺人,現場只有『殺人』與『被殺』;《神探大戰》卻是現場有第四個人(『殺人者』與兩名死者),有幕後主腦,當年負責調查的人「好有問題」?假設『殺人者』家屬原本接受「心中有鬼」的說法,十多年後的現在卻被告知「他沒有殺人,只是被陷害」,此時應該相信誰?信仰崩潰之後,誰被誰洗腦?

我們年少時,世界趨向樂觀,越戰結束,地球一體化,相信和平、友愛、諒解。近十年來,氣氛愈來愈相反,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自稱代表上帝一方,拜登也自稱代表上帝一方,真理落在哪方呢?可能雙方都謊言。那還只是選舉而已,遑論明刀明槍打仗了。
——韋家輝【如沐春風】遇見神 韋家輝 余家強(信報2022–7–16)

身處越來越混沌的世道,也許「生於安樂」的我們與創作者都被世界打臉了——觀眾不一定被電影水準惹毛,而是無力回應失序的現實所以不爽,就像《神探大戰》「跳掣」般出現的尼采名句「與怪物戰鬥,小心自己成為怪物」,看電影時只覺得煩厭,完場後再細心思考,卻能點頭稱是。

作為一部成功引起「影評大戰」的電影,《神探大戰》驟眼看甚具韓劇色彩:以社會奇案為基礎(韓國曾經有「公訴時效」,令未能緝捕真兇的奇案更添詭異色彩),主角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查案,更觸碰到社會上層「不能亂碰」的核心(其實《梨泰院Class》亦被指與《大時代》相似),從而引發更多衝突…也許把如此有意思的概念拍成連續劇會更好看,更能讓觀眾沉澱下來思考,不會亂被KOL帶風向干擾?

只是所謂「電影是導演的,電視劇是編劇的」,就電視劇來說韋家輝的確可以「封神」,轉向電影發展很合理,堅持以導演為主亦可以理解,只是他作為編劇的才情遠比導演強,下次或者專心只做一個崗位,也許效果會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福同學的沙龍
72會員
189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大福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本文比較兩部以聾人為題材的電影:《聽見兩個世界》與《看我今天怎麼說》,探討其敘事方式、主題聚焦與觀眾感受的不同。前者著重親情,以CODA兒子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展現親子關係的轉變,後者則聚焦聾人的身份認同議題,探討人工耳蝸、手語與口語之間的衝突。兩部電影各有千秋,不應以優劣論之。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比較兩部以聾人為題材的電影:《聽見兩個世界》與《看我今天怎麼說》,探討其敘事方式、主題聚焦與觀眾感受的不同。前者著重親情,以CODA兒子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展現親子關係的轉變,後者則聚焦聾人的身份認同議題,探討人工耳蝸、手語與口語之間的衝突。兩部電影各有千秋,不應以優劣論之。
Thumbnail
2025/01/29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佈景展覽,香港限定沉浸式體驗,細節考究,搭配〈風的形狀〉背景音樂,現場觀賞更能體會感動。
Thumbnail
2025/01/29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佈景展覽,香港限定沉浸式體驗,細節考究,搭配〈風的形狀〉背景音樂,現場觀賞更能體會感動。
Thumbnail
2024/11/25
近期香港的奇案電影熱潮引起廣泛關注,這些電影以千禧年後的真實案件作為背景,反映出當下社會的情感與思考。導演翁子光在《爸爸》中採用非線性敘事手法,深入探討家庭關係與悲劇的複雜性。文章分析了電影背後的社會意義,以及演員表現對情感傳遞的重要性,並鼓勵觀眾對悲劇有更多的反思。
Thumbnail
2024/11/25
近期香港的奇案電影熱潮引起廣泛關注,這些電影以千禧年後的真實案件作為背景,反映出當下社會的情感與思考。導演翁子光在《爸爸》中採用非線性敘事手法,深入探討家庭關係與悲劇的複雜性。文章分析了電影背後的社會意義,以及演員表現對情感傳遞的重要性,並鼓勵觀眾對悲劇有更多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既然拍的是小李飛刀,我就好奇了一下點進去看。可是我到底看了些什麼⋯⋯駭客任務嗎?
Thumbnail
既然拍的是小李飛刀,我就好奇了一下點進去看。可是我到底看了些什麼⋯⋯駭客任務嗎?
Thumbnail
為彌補本身欠缺的古文明養分,美漫嘗試從不同文化中援引英雄故事以豐富角色內涵,若先不追究只為滿足某種獵奇心態以及引起文化挪用的質疑,至少至少給予不同的民族敘事有了被傳述的機會(?),同時也讓我們發現,即或不同種族、國家,都有在文化中創造專屬英雄的需要。英雄,不論是天賦神力又或者是凡人肉身,都必然在意志
Thumbnail
為彌補本身欠缺的古文明養分,美漫嘗試從不同文化中援引英雄故事以豐富角色內涵,若先不追究只為滿足某種獵奇心態以及引起文化挪用的質疑,至少至少給予不同的民族敘事有了被傳述的機會(?),同時也讓我們發現,即或不同種族、國家,都有在文化中創造專屬英雄的需要。英雄,不論是天賦神力又或者是凡人肉身,都必然在意志
Thumbnail
▊整體評價:8.0 動作簡單粗暴,特效華麗炫目。劇情中庸的爽片。 劇情相當簡單易懂,帶有一些可以思考的地方:「何謂英雄」,即使沒有空間將議題挖的更深,但足以讓本片出場的英雄多了一點立體感。 特效上以命運博士、旋風為最大亮點。即使大家調侃DC和漫威的英雄重疊性高,仍在視覺上端出了一盤耳目一新的佳餚。
Thumbnail
▊整體評價:8.0 動作簡單粗暴,特效華麗炫目。劇情中庸的爽片。 劇情相當簡單易懂,帶有一些可以思考的地方:「何謂英雄」,即使沒有空間將議題挖的更深,但足以讓本片出場的英雄多了一點立體感。 特效上以命運博士、旋風為最大亮點。即使大家調侃DC和漫威的英雄重疊性高,仍在視覺上端出了一盤耳目一新的佳餚。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名為蕭連郎這位初入武林的菜鳥,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布袋戲公司「雷霆大公司」上班。對於生長於1960,197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布袋戲與他們生活娛樂密不可分。從金光布袋戲到電視上的霹靂布袋戲,電視上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擄獲了當年少年少女的心。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名為蕭連郎這位初入武林的菜鳥,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布袋戲公司「雷霆大公司」上班。對於生長於1960,197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布袋戲與他們生活娛樂密不可分。從金光布袋戲到電視上的霹靂布袋戲,電視上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擄獲了當年少年少女的心。
Thumbnail
史奈德鏡頭下的英雄更沉迷在暴力帶來的快感中,蝙蝠俠以前會被調笑是個「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在史奈德的作品中,這句話不是玩笑,他就是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又或是,至少在史奈德的版本中,神力女超人的戰鬥一直帶有性張力,她不單純只是超級英雄電影常見的守衛者,而有更沈迷在戰鬥中的主動性。
Thumbnail
史奈德鏡頭下的英雄更沉迷在暴力帶來的快感中,蝙蝠俠以前會被調笑是個「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在史奈德的作品中,這句話不是玩笑,他就是半夜變裝出門揍人的瘋子。又或是,至少在史奈德的版本中,神力女超人的戰鬥一直帶有性張力,她不單純只是超級英雄電影常見的守衛者,而有更沈迷在戰鬥中的主動性。
Thumbnail
金庸曾說:『古龍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他用一種歐化的、現代人的想法來表達一種武俠世界,走另一條路,他個性中有個缺點就是不太能堅持,大部分小說只寫一半,若都是他自己寫,水準要高得多』
Thumbnail
金庸曾說:『古龍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他用一種歐化的、現代人的想法來表達一種武俠世界,走另一條路,他個性中有個缺點就是不太能堅持,大部分小說只寫一半,若都是他自己寫,水準要高得多』
Thumbnail
漫畫對我而言,是給大人的童話。──史丹李      什麼角色讓007電影每一集都好看?     反派!反派不一定是壞蛋,他在做自以為正確的事。他比英雄更有熱情、更專注、更相信自己是正義!英雄站在正義的一邊,他會自我懷疑,時不時問自己有沒有錯?反派和英雄最大的差別,反派相信自己永遠是對的,英雄相信別人
Thumbnail
漫畫對我而言,是給大人的童話。──史丹李      什麼角色讓007電影每一集都好看?     反派!反派不一定是壞蛋,他在做自以為正確的事。他比英雄更有熱情、更專注、更相信自己是正義!英雄站在正義的一邊,他會自我懷疑,時不時問自己有沒有錯?反派和英雄最大的差別,反派相信自己永遠是對的,英雄相信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