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雪中悍刀行-聊聊武俠文學發展的光明與黑暗

2021/01/2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故事故事,便是故去的事情了,多說無益。
電影《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最後一幕我印象很深刻,紐約員警戈登的兒子問,蝙蝠俠為什麼要跑,戈登說:"因為我們不得不追捕他。"即使他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是"因為他是哥譚的英雄,卻不是我們此刻需要的那種英雄。我們追捕他,是因為這也是他需要承擔的責任。"
突然間明白,當英雄的重點不是守護光明,而是必須走進黑暗裡。
哥譚市的犯罪事件遍及每個角落,法律已經無法維護正義,所以戈登和蝙蝠俠,雖然是兩個不同陣營的人,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社會並承擔責任。而蝙蝠俠雖然背負駡名,卻是哥譚真正的英雄。
這也是俠的人格魅力所在,俠或許喪失了對社會、制度的信任,但始終會堅持自己的信仰。對自己認定的事與理、決心效忠的人,不惜捨棄生命去維護。這也是武俠小說與傳統文學的最大差別,除了武打的描寫,更注重俠義刻畫的光明與黑暗。
像是李安的《臥虎藏龍》就很好地表現了武俠精神,從裡面能看到中華俠義精神和中華式的愛情。
但武俠不像古典文學一樣,經過了許多思想變化才慢慢變成文學的正統,說起來也是很有意思,所以上一篇聊《雪中悍刀行》之後,接著想聊聊武俠故事發展,近代的新武俠發展自1950~70年代的台港地區;70年代以李小龍功夫電影為代表的"武俠"在歐美備受追捧;80~90年代,武俠逐步得到知識份子與主流文化的接納,金庸武俠變成經典中的經典,不斷被改編為影視劇、動漫以及遊戲,可以說武俠,已經是中華文化對全世界影響最大的象徵符號了。
如何守護心中的正義,以及那正義是什麼?也成了最迷人的問題。
雪中悍刀行-聊聊武俠文學發展的光明與黑暗(不小王子)

正義是從傳統中掙脫出來

《水滸傳》為中國小說中錚錚者,遺武俠之模範
20世紀以前的中國文類的分類規則很嚴格,史書毫無疑問是中國文化的最高文類,所以文類等級較低的小說則都有把自己包裝成"類歷史"的傾向,許多武俠小說敘述就是模擬史書的感覺。而脫離歷史範圍的,就將時間設定於"非當下",打造自己的"歷史江湖"。
像是唐傳奇中的俠客作品,如《虯髯客》《聶隱娘》《紅線》《昆侖奴》《謝小娥傳》等,雖然寫的是唐人唐事,但都沒有明確的時間標誌;晚清小說《兒女英雄傳》是滿洲鑲紅旗費莫氏文康描寫的康雍盛世之下的八旗故事;《施公案》寫的是康熙年間的清官施世綸,在《序》也說:"采其實事數十條,表而出之,使天下後世知施公之為人,且使為官者知以施公為法也。"
在武俠故事裡,架空的歷史更容易讓人沉浸其中。
到了20世紀武俠小說雖然有平江不肖生《近代俠義英雄傳》、文公直《碧血丹心大俠傳》、梁羽生《龍虎鬥京華》與《草莽龍蛇傳》等記錄"實事"的作品,但大多數將時間範圍設定在"現代"之前,也是避開當時現實的"偽歷史小說"。而金庸小說除了《越女劍》之外,作品的時間都定在17世紀之前,大部分在明清、宋元之間。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稽古齋
稽古齋和其他 8 人喜歡這篇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不小王子
不小王子
58追蹤者
123內容數
不小王子,沒有固定分享內容,時而閱讀時而商業時而玩樂,學者型流氓,或是流氓型學者;不求出類拔萃,只求獨一無二,相信瘋狂的歡樂,必有瘋狂的結局
不小品書
NT60/
不小王子的由來,一方面是長大了的想探索的心靈:「人只有用自己的心才能看清事物,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小王子也說:「星星之所以美麗,因為有一朵人們看不見的花。沙漠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在某個角落藏著一口井」,但我希望可以再多走一點,去描繪看看那朵花、那口井的樣子,就算可能說錯了,被小王子們嫌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