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友、社會排除與社會包容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今天聽到某個市議員候選人談論艋舺公園街友議題,仍然想採用淨空公園的排除性的作法

「人權很重要,但是一個公園不應該讓大人不敢帶小朋友去玩吧」

「日本有很好的作法,就是想軍隊一樣,早上起來街友都會把棉被疊的整整齊齊」

我第一個感覺不是生氣,是覺得有趣,有人想談我喜聞樂見,但我想分享一個我的觀察

驅離會讓公園變得更安全嗎?當你走投無路時,一個是面臨別人的驅趕一個是面臨別人的幫助,哪一件事情會讓你有機會成為一個好人?

我的經驗是後者,因為我不認為一個走投無路而且憤怒的人會對你的孩子有多友善

這不是我的一廂情願,疫情時期街頭流浪的人缺少防疫物資又沒有居家隔離的條件,卻沒有成為城市防疫破口,關鍵就在於政府與民間組織採用兼容性的做法,幫助而不是驅離沒有口罩的街友,這個證明了包容性政策是能促進安全的都市政策

請中正萬華區的市議員候選人,面對街友議題,不管北車或艋舺公園可以參考這個有效且善良的做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德的沙龍
23會員
40內容數
記錄我靈性探索中比較重大的事件
阿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9
最近因為工作的回顧,打開了這段在3年前的文字 不到三年,我生命的改變真的是天翻地覆 ------- 我一向期待自己有能力整理自己的失敗與失序,因為我一直相信直面與說出自己的晦暗,正是力量的來源。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不要將我的失序,當作是你的責任,將這篇文字當作看一個故事,可以難過,但不要責怪自己或
2022/09/19
最近因為工作的回顧,打開了這段在3年前的文字 不到三年,我生命的改變真的是天翻地覆 ------- 我一向期待自己有能力整理自己的失敗與失序,因為我一直相信直面與說出自己的晦暗,正是力量的來源。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不要將我的失序,當作是你的責任,將這篇文字當作看一個故事,可以難過,但不要責怪自己或
2022/09/04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2022/09/04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2022/09/04
如何不做二分,是我平日練習的重點之一,我認為世界最大的二分就是對與錯,(高低好壞都是這個主概念下的子概念) 我認為對錯是存在的,但是對錯的定義不是一定有對一定有錯,於我而言,對錯是相對於每個人「想成為的樣子」。 我心中「對」的定義: 做這件事,會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那這是一件對的事
2022/09/04
如何不做二分,是我平日練習的重點之一,我認為世界最大的二分就是對與錯,(高低好壞都是這個主概念下的子概念) 我認為對錯是存在的,但是對錯的定義不是一定有對一定有錯,於我而言,對錯是相對於每個人「想成為的樣子」。 我心中「對」的定義: 做這件事,會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那這是一件對的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雙北地區22個各具特色的兒童公園,打破以往對「公園遊樂設施」只有藍黃紅三色,廉價塑膠配橡膠軟墊,以及只比我高一點的印象。同時請兒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來說明,各種遊戲行為對兒童的重要性,且具一定危險性的遊戲方式其實有益於兒童身心發展。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雙北地區22個各具特色的兒童公園,打破以往對「公園遊樂設施」只有藍黃紅三色,廉價塑膠配橡膠軟墊,以及只比我高一點的印象。同時請兒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來說明,各種遊戲行為對兒童的重要性,且具一定危險性的遊戲方式其實有益於兒童身心發展。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關懷弱勢?為什麼我們要做公益? 此刻正在讀此篇文章的你,可否分享你的答案? 很多人會說:「我們顧好自己都很不容易了,把自己管好、不要傷害他人,就算對社會有交代了」,但真的「管好自己就好」就夠了嗎? 你對於街友的印象是什麼 《歡迎光臨161號》記錄一群人陪伴街友、一起共學的故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關懷弱勢?為什麼我們要做公益? 此刻正在讀此篇文章的你,可否分享你的答案? 很多人會說:「我們顧好自己都很不容易了,把自己管好、不要傷害他人,就算對社會有交代了」,但真的「管好自己就好」就夠了嗎? 你對於街友的印象是什麼 《歡迎光臨161號》記錄一群人陪伴街友、一起共學的故事
Thumbnail
那些被埋藏在街邊沈睡的軀體下,流浪者不為人知的秘密。
Thumbnail
那些被埋藏在街邊沈睡的軀體下,流浪者不為人知的秘密。
Thumbnail
在這些運動者,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看不清面容表情;但看到我時,總是會和我禮貌地打聲招呼,「早安」或「新年快樂」之類的話,而不擅社交的我,總是會詫異到愣在那不知所措,只能微微發出類似善意的笑聲,想說一句甚麼話來回覆時,他們就像風一樣,從我身邊跑走了。
Thumbnail
在這些運動者,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看不清面容表情;但看到我時,總是會和我禮貌地打聲招呼,「早安」或「新年快樂」之類的話,而不擅社交的我,總是會詫異到愣在那不知所措,只能微微發出類似善意的笑聲,想說一句甚麼話來回覆時,他們就像風一樣,從我身邊跑走了。
Thumbnail
台灣的疫苗施打政策,爭議至今始終未減。在最新公告的十類接種順位中,前五類及第七類都是職業別,其餘才是中高齡與染疫後可能轉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疾病者。然而,有一類通常不具職業登記、年齡亦多為中高齡的群體,人數其實不多,而且其染疫與傳疫的風險都很高,卻始終未曾進入中央公告的十類優先順位中。
Thumbnail
台灣的疫苗施打政策,爭議至今始終未減。在最新公告的十類接種順位中,前五類及第七類都是職業別,其餘才是中高齡與染疫後可能轉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疾病者。然而,有一類通常不具職業登記、年齡亦多為中高齡的群體,人數其實不多,而且其染疫與傳疫的風險都很高,卻始終未曾進入中央公告的十類優先順位中。
Thumbnail
艋舺公園或其它各地的公園,許多中高齡大叔聚集聊天、下棋或簽賭,看到這群人無畏疫情緊繃還大喇喇地群聚,真的會令人擔心與生氣。但在此同時,我們是否也該追問:「為什麼他們要聚集在這些地方?是惡意傳播病毒嗎?還是對防疫無知?亦或有其它我們不知情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艋舺公園或其它各地的公園,許多中高齡大叔聚集聊天、下棋或簽賭,看到這群人無畏疫情緊繃還大喇喇地群聚,真的會令人擔心與生氣。但在此同時,我們是否也該追問:「為什麼他們要聚集在這些地方?是惡意傳播病毒嗎?還是對防疫無知?亦或有其它我們不知情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與大城市的寂寞空虛完全相反的溫暖互助感受,來後花園體驗吧?
Thumbnail
與大城市的寂寞空虛完全相反的溫暖互助感受,來後花園體驗吧?
Thumbnail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摘錄自潘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標題《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
Thumbnail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摘錄自潘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標題《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